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Vol. 42 Issue (2): 219-22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71
0

引用本文  

沈繁銮, 孟晓春. 平抚社会恐震心理  化解预报科普困扰[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2): 219-22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71.
SHEN Fanluan, MENG Xiaochun. Placate panic from an earthquake and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earthquake forecasting[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1, 42(2): 219-22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71.

作者简介

沈繁銮,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防灾减灾对策研究及科普宣传教育工作。E-mail: shenfanluan@163.com
平抚社会恐震心理  化解预报科普困扰
沈繁銮 1, 孟晓春 2     
1. 中国海口 570203 海南省地震局;
2. 中国廊坊 065201 防灾科技学院
关键词地震预报    科普    平抚恐慌情绪    
Placate panic from an earthquake and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earthquake forecasting
SHEN Fanluan 1, MENG Xiaochun 2     
1. Hainan Earthquake Agency, Haikou 570203, China;
2.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Langfang 065201, China
Key words: earthquake forecasting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placate panic    

一次具有社会影响的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意即在这个地方、这个节骨眼儿,为啥会发生这样大小的地震?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地震分析预报工作者或专家往往尽其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比较科学的解释,诸如“余震说”“构造说”“能量说”。可是不少公众并不买账,提出更多问题或多方质疑,甚至伴随讽刺和调侃。例如,2020年“7•12”唐山5.1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系统的权威解读是,此为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余震,并指出该区域加载慢余震可持续上百年。“知乎”平台由此展开热议,其中约50%的发言关切点不在是否为余震;约25%的发言赞同余震观,理由不外乎听专业部门或政府的;约25%的发言不赞成余震观,因为感到(余震)不可思议。

客观上比较难以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个地震。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这次地震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若能回答清楚,那么攻克地震预报的世界难题就指日可待了。从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普宣传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目前为止,新冠病毒的起源、中间宿主、跨物种传人等问题尚未揭开谜底,我国政府一直在强调这是个科学问题,需要科学研究给出结论,将社会关注更多地向如何控制疫情传播引导,“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成为家喻户晓的实操守则,即便是北京、大连、乌鲁木齐出现本土疫情的反复,依然没有明确病毒的具体来源,但是通过开展公开倒查追踪过程、防控措施、大力检测筛查等工作,使社会安定有序。这些做法值得从事地震预报的科普工作者予以反思和借鉴。

在国家标准《防震减灾术语》中,余震定义为“地震序列中,主震后的所有地震的统称”,地震序列为“某一时间段内连续发生在同一震源体内的一组按次序排列的地震”;《地震预测预报用语规范(试行)》(内部资料)对余震的解释为“主震后震源区附近区域恢复到正常地震活动水平前所发生的地震”;测震学分析软件中的各种余震删除方法,对余震持续时间的设定不会达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可见,在学术上,余震概念并不具有严谨的科学定义,也就是起到指代称呼的作用。有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唐山震源区余震的活动性已经比背景活动性低了,说明“余震观”在学术上也存在争论,以此放诸社会做宣传解读肯定议论纷纷,效果不佳。

实际上,是不是余震又有何重要呢?无非是想表达这个地震是正常的余震活动,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表面上,公众关心的是会不会发生更大地震,而深层次上,每个人关心的是自己及家人是否安全,如同新冠肺炎,个人表面上是担忧疫情扩散,实则担心自己和家人被传染,内心对于病毒的来源起因并不是那么在意。因此,对于地震,老百姓担心的是房屋会不会倒塌,生命财产会不会损失,所以地震预报科普宣传不应束缚在成因解释及趋势预测上,应该从平抚社会恐震心理的根源上分析并解决问题,由此摆脱相关争议、纠结和困扰。

笔者之见,震后回答社会关切宜着重讲清楚以下几点:①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属于科学探索问题,需要广泛深入研究和积累,目前人类尚不能给出科学一致的权威解释;②震区和区域地震活动的历史水平,地震活动的起伏性特征和目前状态以及监测进展、能力和工作部署;③地震灾害属于土木工程灾害,近些年采取工程性措施进行防御,包括活断层及地质灾害危险源的确定与规划避让、抗震设防的严管等,给出涉及地区规范达标建筑的抗御地震能力,即多大地震不倒塌及地震概率或目标重现期;④目前存在的地震安全隐患,主要是城市未改造的老旧房屋和农村过去的不设防自建房,同时简要介绍国家正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程,表明在逐步改善和提高抗震能力;⑤提醒社会公众做好防灾减灾措施,提升防灾能力,例如装修不损害建筑安全性,牢固稳固易倒家具、易坠装饰,室内合理布局,保留避险空间和通道,掌握一些自救互救急救技能,开展家庭防灾避险演练,等等。一次有影响的地震发生后,往往瞬时引发社会较高关注度,抓住这个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有利时机,转变传统思维,在地震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并解答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否则仅关注地震发生的科学问题,所起到的作用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