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Vol. 42 Issue (2): 182-183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54
0

引用本文  

杨星, 张铁宝, 路茜. 1976年松潘、平武2次MS 7.2地震前相关气象因子的变化[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2): 182-183.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54.
YANG Xing, ZHANG Tiebao, LU Qian. Meteorological data variations before Songpan MS 7.2 earthquake and Pingwu MS 7.2 earthquake in 1976[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1, 42(2): 182-183.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54.

基金项目

四川省地震局科技项目:四川及周边地震调制比异常的研究(项目编号:LY2004)

作者简介

杨星,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卫星热红外研究工作
1976年松潘、平武2次MS 7.2地震前相关气象因子的变化
杨星 , 张铁宝 , 路茜     
中国成都 610041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气象要素    松潘MS 7.2地震    平武MS 7.2地震    
Meteorological data variations before Songpan MS 7.2 earthquake and Pingwu MS 7.2 earthquake in 1976
YANG Xing , ZHANG Tiebao , LU Qian     
Sichuan Earthquake Agency, Chengdu 610041, China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ata    Songpan MS 7.2 earthquake    Pingwu MS 7.2 earthquake    

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相继发生MS 7.2地震,震中均位于岷山NS向构造带的虎牙断裂。关于这2次地震的大量研究表明,震前存在流体、形变、宏观等长中短临异常,为后续气象三要素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气压、湿度和温度等气相因子受干扰较少,记录时间、可回溯周期长,且保留较为完整,计算并分析其震前变化,寻找可能存在的异常,为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以松潘和平武两地气象站1960—1975年记录的气温、气压和湿度数据的日均值为背景场,计算数据在1976—1978年与背景场距平及标准差,研究气象因子在2次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

(1)松潘地区:①气温变化:地震发生当年,当地平均气温在5—6月快速下降,低于日均值背景场温度(-6℃),且接近1倍标准差;②气压变化:当地气压常年较为平稳,但地震发生当年的2月26—27日,气压分别低于背景场值11 hPa和10 hPa,为多年最低,低值幅度达3倍标准差以上;③湿度变化:1976年3月初湿度超过背景场37%,为历年最高,后持续走低,直至发震,低值幅度超3倍标准差。

(2)平武地区:①气温变化:1976年2—4月,当地气温均值持续地快速起伏变化,2月初气温上升均值超过4℃背景场值,3月中下旬快速下降变化,直至低于7℃背景场值,短时间内变化超过11℃,此后快速回升至高于4℃背景场值(气温的快速变化现象在1976—1978年冬季只此一次,冬季气温短时大范围变化本身存在可探讨空间,值得深入研究);②气压变化:1976年1—3月,气压快速起伏变化,后快速转平,累计变化量达25 hPa,此后气压呈稳定状态,直至发震。

针对以上变化现象,可做如下解释:①有研究表明,地震前存在地气系统变化,大气中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造成局部温室效应,导致气温上升;②地震发生前,岩体受挤压或拉张,随应力增加,会引起了地气系统出现相关变化,如气压等因子的波动;③震前岩石挤压或拉张使气温上升,水汽蒸发量随之上升,引起大气中局部湿度的增加。

利用气象因子对震例进行研究和总结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数据处理方法与机理解释尚存在不足,后续工作将引入气象学分析方法,寻找其变化特征,从而得到更加直观、明显的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