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东部的一条巨型走滑型断裂带,郯庐断裂带具有漫长的发育历史,对我国东部矿产资源分布、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作为辽宁地区主要区域性活动构造断裂,郯庐断裂沈阳段与周围其他构造体系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该地区强震活动。2013年灯塔MS 5.1地震打破了辽宁地区长达13年的5级地震平静,标志着该区进入新一轮地震活跃期,郯庐断裂带沈阳段的地震危险性备受关注。开展郯庐断裂带沈阳段的小震精定位工作,获取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图像,有利于分析地震活动与断裂构造的关系,进而深入研究断裂带几何展布,为辽宁地区的断裂带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研究提供新的地震学依据。
辽宁数字化地震台网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数字化改造,自投入运行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地震目录与波形资料。收集该台网1999—2019年的地震观测报告,整理结果如下:研究区内发生地震1 167次,震级分布范围0—5.7,其中单台记录地震事件131次,2个台站记录地震9次,3个及以上台站记录地震1 027次;地震目录中未给出震源深度的地震有607次,约占地震总数的52%。缺失初始震源深度,会对地震事件定位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地震精定位前,需对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赋值,从而尽可能降低震源深度缺失造成的影响。由于超过半数的地震缺失初始震源深度,若赋值为固定值,势必造成地震在某一深度的集中现象,无法客观反映研究区实际地震的空间分布。采用动态设定初始震源深度的方法:利用双差定位法,对具有初始震源深度的560次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统计定位后震源深度概率分布,据此动态设定震源深度缺失地震的初始深度,从而尽可能客观还原实际深度,减小深度赋值对地震重新定位的影响。
对所选地震进行重新定位时,参考张岭等(2005)利用Ground-Truth资料和Messy GA方法反演的渤海湾盆地及邻区地壳速度结构模型。考虑到P波走时的拾取精度比S波高,定位过程中赋予P波数据1.0、S波数据0.5的权重。研究区地震数量较多,故采用共轭梯度算法(LSQR)进行定位,经2轮共6次迭代,得到980次定位结果。重新定位后,结果如下:深度分布图像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地震分布在地壳浅部,深度5—10 km,约占地震总数的78%;震相走时均方根残差(RMSCT)平均值显著降低;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像显示,大部分地震位于下辽河盆地与辽东台隆交汇部位,呈现NE向条带分布,与研究区主要构造断裂的走向相吻合。
张岭, 刘劲松, 郝天珧. 利用Ground-Truth资料和Messy GA方法反演渤海湾盆地及其邻区地壳P波速度模型[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20(1): 186-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