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Vol. 42 Issue (2): 127-12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27
0

引用本文  

冯建刚, 马海萍, 李敏娟, 等. 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小震活动的远震动态触发特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2): 127-12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27.
FENG Jiangang, MA Haiping, LI Minjuan, et al. Teleseismic dynamic trigg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earthquake activity in Longmenshan fault zone[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1, 42(2): 127-12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27.

基金项目

甘肃省地震局创新团队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9TD-02-01)

作者简介

冯建刚, 男,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活动性及数字地震学的研究。E-mail: fjgspring@163.com
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小震活动的远震动态触发特征
冯建刚 , 马海萍 , 李敏娟 , 毛冬瑶 , 窦喜英     
中国兰州 730000 甘肃省地震局
关键词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    动态触发    
Teleseismic dynamic trigg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earthquake activity in Longmenshan fault zone
FENG Jiangang , MA Haiping , LI Minjuan , MAO Dongyao , DOU Xiying     
Gansu Earthquake Agency, Lanzhou 730000, China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menshan fault    dynamic triggering    

强震发生后,在相距较远(远大于强震破裂尺度)的地区出现小地震活动增强现象,且明显高于区域背景地震活动水平,称为动态地震触发现象。此现象于1992年兰德斯7.3级地震后首次发现,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验证。

选取2000年以来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发生的小地震,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为参考,对震前小震活动展开系统研究,并讨论全球7级以上地震对该区小震的动态触发特征。结果发现,在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小震活动与背景活动水平基本相当,并未出现明显增强现象,使用传统地震频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也未发现显著异常现象。但是,在全球7级地震发生后,龙门山断裂及邻区震后1天的小震活动频度明显高于震前1天。进一步统计2006年5月10日—2008年5月10日全球45次7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后1天该区小震频度,结果发现,震后小震频度明显高于震前,可能与远震的动态触发密切相关。以窗长2年、步长为1个月进行时间序列扫描,发现2007年以来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小震活动频度显著增强,并明显高于随机检验结果,且2007年10月异常幅度达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见图 1

图 1 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远震动态触发小震频度比值 Fig.1 Frequency ratio of small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teleseismic in Longmenshan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area befor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图 1可见,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约1年,作为发震构造的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小震活动受远震触发影响较显著,震前异常特征明显,且远震动态触发地震频度的异常幅度远高于随机检验结果,可见该异常信度较高,非随机对应结果。此外,空间扫描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前,受远震动态触发影响,龙门山断裂及邻区小震频度明显增强,且高于其他地区。

远震动态触发机制复杂,可能与区域强震背景、孕震断层几何走向及孕震体边界形状等因素密切相关。远震动态触发区域小震异常活动现象,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科学问题。该现象可作为强震危险性分析的有效判据之一,但需更多震例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