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Vol. 42 Issue (2): 96-9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12
0

引用本文  

黄辅琼, 刘杰, 张晓东, 等.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0年地震&火山联合学术交流[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1, 42(2): 96-9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12.
HUANG Fuqiong, LIU Jie, ZHANG Xiaodong, et al. 8th annual meeting of China Earthquake Predicton Forum in 2020: Observation techniques, monitoring systems for earthquake forecasting & volcano alarming[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1, 42(2): 96-98.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12.

作者简介

黄辅琼(1967-), 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 主要从事流体在地震过程中的表现与作用以及地震预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0年地震&火山联合学术交流
黄辅琼 1, 刘杰 1, 张晓东 2, 许建东 3, 田文君 2, 赵勇伟 3     
1. 中国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2. 中国北京 100036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 中国北京 100029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8th annual meeting of China Earthquake Predicton Forum in 2020: Observation techniques, monitoring systems for earthquake forecasting & volcano alarming
HUANG Fuqiong 1, LIU Jie 1, ZHANG Xiaodong 2, XU Jiandong 3, TIAN Wenjun 2, ZHAO Yongwei 3     
1.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Beijing 100045, China;
2.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6, China;
3.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29, China
1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之初即每年举办学术交流会。起初参加年度学术交流的专家主要是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就地震会商会上不能解决的某些地震预报日常工作问题进行交流。2012年,马瑾院士撰文提出构造物理实验“地震”的亚失稳问题。2012年5月,为了响应中国地震局党组关于地震监测与预报结合的指示精神,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联合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在河北石家庄举办年度学术交流活动,邀请马瑾院士就亚失稳问题作大会报告,与会交流代表较多,除口头(oral)报告外,首次启用海报(poster)模式张贴报告,丰富了报告类型;同时设立圆桌讨论(panel discussion),气氛热烈,加大了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此次会议后,提出设立“中国地震预报论坛”的构想。

2013年,在贵州举办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年度学术交流会,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正式命名,开始邀请行业外地震科研爱好者参与交流。此后,仍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并印制年度学术交流摘要文集;圆桌讨论成为论坛的固定板块;论坛纪要不再仅仅是通报事件,更是深入交流思想火花的提炼。“论坛”会议纪要每年在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国际地震动态》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国家工程科技图书馆的关注,多次致函,希望收录该年度学术交流文集。因文集未正式出版,且其形式和规范性尚不统一,未达成合作意向。

2 年度学术交流摘要集出版工作 2.1 《国际地震动态》期刊专辑出版阶段

由于学术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与会代表不再局限于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更多的地震台站一线监测人员和地震预报工作者加入进来,行业外高水平专家也被邀请到“论坛”做报告,加大了学术交流的高度和广度。为了有效记录学术交流盛况,助推交流内容的查阅和检索,自2017年甘肃嘉峪关学术交流会,“论坛”摘要在《国际地震动态》第8期专辑出版,至2019年青海海东学术交流会,共出版专辑3期。

2017年,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秘书黄辅琼与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达成“论坛”摘要集收录意向,并完成2013—2016年摘要集的补录。从此,中国地震预报论坛的年度学术交流摘要集由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完整收录。

2.2 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达成合作

2020年,《国际地震动态》变更为《地震科学进展》,不再承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年度学术交流文集出版工作。为了有效提高会议文集质量,达到收录并引用的效果,2021年,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达成合作意向,联合征集论坛学术交流文稿。合作协议指出:每年6月底完成征文工作,8月以“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专栏的形式,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第4期集中刊出。征文内容系作者当前研究最新成果的首次快报,篇幅要求1 000字以上,按照规范格式表述研究背景、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及结论。征文期间出现的有关问题将在兼顾期刊和学术交流双方需求基础上协商解决。2020年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由《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负责编辑出版,专栏出版进程等有关事宜通告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相关部门知晓。

3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0地震 & 火山联合学术交流专栏 3.1 会议安排

2020年,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与吉林省地震局原定于2020年7—8月在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火山监测站)联合举办“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0学术交流会议”。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术交流日程无限期推延。2020年6月,学术交流拟定于9月底前完成,7月下旬发出一号通知,8月底结束学术交流征稿工作。交流时间最终定为2020年9月27日—30日(27日报到,30日疏散)。根据征文稿件中研究内容的覆盖领域,原“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0学术交流会议”更名为“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0地震 & 火山联合学术交流”,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吉林省地震局承办。

3.2 会议专题

此次学术交流会原计划设置以下7个专题:①大地震孕震理论、预测方法与技术;②数字地震观测与预报方法及技术应用;③地震数值预测理论、方法及技术;④地震及火山、滑坡等自然灾害过程中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现象、机理、观测新方法与数值模拟;⑤跨学科交叉与火山监测、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相关领域;⑥人工智能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⑦地震预报科普技术与方法。

根据征稿内容与学术交流形式需要,调整为以下7个专题:①大地震孕震理论、预测方法与技术;②中国火山:研究方法、观测技术与数值模拟;③地震数值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④数字地震观测与预报方法及技术应用;⑤跨学科交叉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相关领域;⑥人工智能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⑦地震预报科普技术与方法。

3.3 专栏出版及学术亮点

受疫情影响,此次学术交流规模不宜过大,论坛学术征文交流活动在行业内小范围进行,行业外仅特邀少数专家做有关专题的学术报告。此次学术交流会共征集论文摘要75篇,经审查,期刊录用并出版59篇。在59篇征文中,大地震孕震理论、预测方法与技术专题22篇;中国火山:研究方法、观测技术与数值模拟专题10篇;数字地震观测与预报方法及技术应用专题8篇;跨学科交叉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相关领域专题17篇;人工智能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专题和地震预报科普技术与方法专题各1篇;地震数值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专题此次未征集到有效文稿。“论坛”纪要按照中国地震学会的规定由《地震科学进展》(原《国际地震动态》)2020年第12期出版,摘要文集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协商2021年第2期专栏出版。在观测技术角度,本专栏的几个学术交流亮点值得强调。

(1)无论是火山预警还是地震预报,均需高质量观测数据作为支撑,一流的监测技术与优化合理布局的监测台网是火山预警和地震预报发展的基础保障工程。此次交流“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陈涛研究员(从事大气静电场仪器研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张文涛研究员(从事深井光纤地震传感器研制)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研究院邱泽华研究员(从事钻孔应变观测),分别就相关领域的仪器研发与观测结果在地震预报研究领域的应用做了系统介绍。仪器研发与监测技术领域高水平专家的聚会,跨学科交流的碰撞,激发了一些新的学科生长点。

(2)地震和火山源自地球内部,但火山喷发与地震发生前,从空间到地下(深井)的不同层面可观测到异常信号(祥见陈涛、张文涛、邱泽华的相关论文),这些信号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何关联?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无疑将有效推进地震预报和火山预警的科学研究。

(3)在重力和形变长期观测资料的厘定中发现这样的事实:大地震必将伴随“大动作”,即大地震发生前的一定阶段,在与震中相关的一定区域内,会观测到大幅度重力变化和大幅度断层形变变化,而且震级越大,出现异常的空间范围越大(祥见薄万举和祝意青的相关论文)。这些结果可为大地震的预报和物理机制的研究积累宝贵的观测资料。

(4)借助高精度地球物理反演技术,发现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地下变形幅度大于地表观测的变形幅度(祥见陈棋福的相关论文),而位于空间某些频道的异常信号则具有“临门一脚”的功效(祥见陈涛研究员的文章),如何发展从地下到空间的立体观测台网(或立体台阵网络),是突破地震物理预报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作为地震预报科技前沿领域的交流平台,着力于为行业内外科学家展示地震预报研究新成果提供优质服务。借助中国地震预报论坛征文专栏,《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必将成为地震预报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展示平台。

特别感谢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为“论坛”举办提供资助。感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为本次会议成功举办提供的支持与协助。感谢长白山火山监测站为本次会议成功举办付出的辛苦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