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东北缘地区(38.5°—42.0°N,109.5°—116.0°E)即晋冀蒙交界地区,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多发,如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MS 6.3、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西郊地区MS 6.4、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MS 6.2地震。该区域的地震活动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王化宇等,2006;高立新等,2012;武敏捷等,2014)。
利用地震震源机制研究地球构造应力场是相对科学可靠的,但研究结果仅给出应力的方向,据此不能判断应力的大小。一些研究者利用此方法对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进行研究,盛书中(2015)利用P波初动方法获得震源机制解,认为河套断陷带、岱海断陷带、山西断陷带区域的震源机制以正断为主。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与断裂走向一致,与鄂尔多斯块体现今的拉张状态一致;郭祥云等(2017)利用P波初动和振幅比反演的HASH方法获得震源机制解,认为块体北缘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向;李祥(2016)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震源机制以正断层为主,主要节面走向大体呈NE和NNE,与控制断陷带边界断裂走向一致,山西断陷带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交汇处的怀安、阳原、阳高等盆地震源机制以走滑为主,兼有少量正断型,延怀盆地主要以正断为主。
本文利用FOCMEC方法计算得到研究区域的震源机制解,利用阻尼区域应力场反演MSATSI方法(Martínez-Garzón et al,2014)反演得到研究区域的应力场,并初步分析了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区域应力场特征。
1 研究区域构造背景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有2大断陷带,即北部河套断陷带和东部山西断陷带,2大断陷带之间有岱海断陷带。二级块体主要包括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华北块体西北部。河套断陷带位于鄂尔多斯块体北部,东界为和林格尔断裂,西界为狼山山前断裂,南界为鄂尔多斯块体北缘断裂,北界为阴山(色尔腾、乌拉山、大青山)山前断裂,总体走向EW向(邓起东等,1985;范俊喜等,2003)。河套断陷带是研究区域最大断陷带,由呼包、白彦花、临河等3个次级盆地组成。山西断陷带位于鄂尔多斯块体东部,由十几个大小不等的NE向、NEE向的地堑或半地堑式右行排列组成,总体走向NNE向,在平面上呈“S”形。研究区东南部的口泉断裂、六棱山北麓断裂、五台山北麓断裂等总体走向NE向。岱海断陷带、蛮汗山山前断裂带、鞍子山山前断裂带和岱海—黄旗海南缘断裂带,总体走向NEE向(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1988)。
2 震源机制解收集整理了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共144条ML≥2.5天然地震数据,数据由内蒙古自治区地震监测中心、国家测震台网中心提供。
利用垂直向SV波与P波的振幅比,并结合台站的初动测定震源机制的方法,在模拟地震观测时期应用较广泛(Kisslinger et al,1981;梁尚鸿等,1984)。Snoke等(1984)提出了利用P波、SV波、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并提供了计算程序(FOCMEC程序)。双力偶震源远场P波、SV波、SH波在震源坐标系r-θ-ϕ的位移表达式为
$ \left\{ {\begin{array}{*{20}{l}} {{\mu _r} = \frac{1}{{4{\rm{ \mathsf{ π} }}\rho }} \cdot \frac{1}{{{v_{\rm{P}}}}} \cdot \frac{1}{r}\dot M\left( {t - \frac{r}{{{v_{\rm{P}}}}}} \right){{\sin }^2}\theta \sin 2\phi }\\ {{\mu _\theta } = \frac{1}{{4{\rm{ \mathsf{ π} }}\rho }} \cdot \frac{1}{{v_{\rm{s}}^3}} \cdot \frac{1}{r}\dot M\left( {t - \frac{r}{{{v_{\rm{S}}}}}} \right){{\sin }^2}\theta \cos \theta \sin 2\phi }\\ {{\mu _\phi } = \frac{1}{{4{\rm{ \mathsf{ π} }}\rho }} \cdot \frac{1}{{v_{\rm{S}}^3}} \cdot \frac{1}{r}\dot M\left( {t - \frac{r}{{{v_{\rm{S}}}}}} \right){{\sin }^2}\theta \cos 2\theta } \end{array}} \right. $ | (1) |
其中,ρ为岩石密度;vP、vS分别为P波、S波速度;r为发生位移的点到震源的距离;t为时间;M为双力偶中1个力偶强度随时间的微熵。FOCMEC计算程序所用参量为3个初动(P、SV、SH)和3个振幅比(SV/P、SH/P、SV/SH),这样每个台站记录所用的独立分量就从传统的1个P波初动增加到5个(振幅比仅有2个独立分量)。通过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际观测所得P、SV、SH波的初动符号和振幅比矛盾数最小的方式得到震源机制解,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精度。
利用FOCMEC程序获得研究区域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共计144条ML≥2.5地震震源机制解,参考判断震源机制类型的国际标准(Zoback,1992),根据震源机制解3个应力轴(P、T、B)的不同倾角(pl)进行划分,得到震源机制解的6种类型:正断类型(NF)、正走滑类型(NS)、走滑类型(SS)、逆走滑类型(TS)、逆正断类型(TF)、不确定类型(U)。震源机制解类型见表 1。
表 2为研究区域地震震源机制的6种类型。由表 2可见,正断类型占37.5%,正走滑类型占13.9%,走滑类型占28.8%,逆正断类型占8.3%,逆走滑类型占4.9%,不确定类型占6.9%。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震源机制以正断和走滑为主。震源机制解空间分布见图 2。
在应力场反演中,Hardebeck等(2006)研究认为,通过增加阻尼约束,能够更好地优化结果。因此,利用MSATSI软件,设定一系列阻尼值(图 3),得到应力场反演模型长度和数据拟合误差曲线,通过反复比对调试,找到误差曲线的拐点,即为最佳阻尼系数。由图 3可以看出,折中曲线在e ≈1.2附近,这意味着低于该相对权重值时,提高模型复杂程度对反演误差的改善几乎没有作用,而提高相对权重值时,随着模型的简化,反演误差会急剧增加。因此,在反演过程中选择相对权重系数e ≈ 1.2。
利用MSATSI方法(Martínez-Garzón et al,2014)反演得到研究区域的应力场,应力场反演结果见图 4。由图 4可知,P轴整体方位NE向,T轴整体方位NW向,中间应力轴方位NE向,由图 4还可知,P轴与断层节面走向方向一致,尤其在山西断陷带东北部地区,存在较一致的NE向。该地区位于和林尔断裂以东,孙庄子乌龙沟断裂以西,内部主要断裂有天镇—阳高盆地北缘断裂、口泉断裂、六棱山北麓断裂、恒山北麓断裂等。此外,T轴方位与断层节面走向垂直,一致性较好。综上所述可得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震源机制解主要是正断、走滑类型,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向。青藏高原块体在NE—NEE向挤压作用及太平洋板块在W向的俯冲作用(邓起东等, 1999, 2014),造成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主要应力方向为NE向,此方向与断层节面整体走向的NE向一致(图 1)。
将研究区域划分成1°×1°的网格进行反演,使用MSATSI算法获得20个格点的应力参数,应力张量是一个对称的二阶张量,但在断层面上的剪应力方向只依赖4个变量,即3个主应力轴方向和1个应力值R。R值为描述主应力相对大小的物理量,是所求应力主轴方向可靠性的一种参考值,其值为0—1,计算公式为
$ R=\frac{\sigma_{2}-\sigma_{1}}{\sigma_{3}-\sigma_{1}} $ | (2) |
其中,σ1为最大主应力;σ2为中间主应力;σ3为最小主应力。当R值大于0.5且接近于1时,所求研究区域内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可信度较高,而最大主张应力轴方向可信度较低;当R值小于0.5时,最大主张应力轴方向可信度较高,而最大主压应力轴方向可信度较低。图 5为应力场反演结果。由图 5可见,在20个R值的网格参考值中,R值图标整体以蓝色的居多,局部有红色的,说明应力场整体以张性为主,局部地区存在压性。达拉特旗以北、达尔汗茂明联合旗以南地区存在压性。
利用FOCMEC方法计算出2008年1月—2018年4月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共144条ML≥2.5地震震源机制解,将研究区划分为1°×1°的地壳应力场,利用MSATSI算法,反演获得研究区应力场等特征:①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地区应力状态以拉张为主,研究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E向;②山西断陷带区域以正断类型为主,存在较一致的NE向应力状态。
邓起东, 尤慧川. 鄂尔多斯周缘断陷盆地带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M]//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现代地壳运动研究(1).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5: 58-78.
|
邓起东, 程绍平, 闵伟, 等. 鄂尔多斯块体新生代构造活动和动力学的讨论[J].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5(3): 13-21. DOI:10.3969/j.issn.1006-6616.1999.03.003 |
邓起东, 程绍平, 马冀, 等. 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当前地震活动形势[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7): 2025-2042. |
范俊喜, 马瑾, 甘卫军. 鄂尔多斯地块运动的整体性与不同方向边界活动的交替性[J]. 中国科学(D辑), 2003, 33(Z1): 119-128. |
高立新, 戴勇. 晋冀蒙交界地区地震活动性特征分析[J]. 华北地震科学, 2012, 30(3): 34-39. |
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
郭祥云, 蒋长胜, 王晓山, 等.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 37(7): 675-685. |
李祥. 晋冀蒙交界地区一维速度模型及构造应力场研究[D]. 河北廊坊: 防灾科技学院, 2016.
|
梁尚鸿, 李幼铭, 束沛镒, 等.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P、S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参数[J]. 地球物理学报, 1984, 27(3): 249-257. DOI:10.3321/j.issn:0001-5733.1984.03.005 |
盛书中.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与断层面参数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5.
|
王化宇, 殷志刚, 金文臣. 晋冀蒙交界区6级地震前晋北区中小地震活动研究[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 27(6): 18-26. |
武敏捷, 朱红彬, 林向东, 等. 由多地震活动参数分析晋冀蒙交界地区长期地震危险性[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 35(3/4): 57-62. |
Hardebeck J L, Michael A J. Damped regional-scale stress inversions: methodology and examples for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the Coalinga aftershock sequence[J]. J Geophys Res, 2006, 111(B11): B11310. |
Kisslinger C, Bowman J R, Koch K. Procedures for computing focal mechanisms from local (SV/P)z data[J]. Bull Seismol Soc Am, 1981, 87(6): 1719-1730. |
Martínez-Garzón P, Kwiatek G, Ickrath M, et al. MSATSI: A MATLAB package for stress inversion combining solid classic methodology, a new simplified user-handling, and a visualization tool[J]. Seismol Res Lett, 2014, 85(4): 896-904. DOI:10.1785/0220130189 |
Snoke J A, Munsey J W, Teague A G, et al. A program for focal mechanism determination by combined use of polarity and SV-P amplitude ratio data[J]. Earthquake Notes, 1984, 55(3): 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