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 Vol. 41 Issue (5): 233-23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0.05.031
0

引用本文  

谢夜玉, 刘广华, 牟剑英, 等. 基于生命周期的地震台站档案管理[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 41(5): 233-23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0.05.031.
XIE Yeyu, LIU Guanghua, MOU Jianying, et al. Archives management of seismic station based on life cycle[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0, 41(5): 233-23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0.05.031.

基金项目

广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项目;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西子项

作者简介

谢夜玉(1980-), 女, 广西来宾人, 理学硕士, 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监测、台站建设与管理等工作。E-mail:xieyeyu163@163.com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19-12-05
基于生命周期的地震台站档案管理
谢夜玉 , 刘广华 , 牟剑英 , 曾嘉     
中国南宁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摘要: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将地震台站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即:规划期、建设期、运维期、改造期、终了期,对各阶段的科技文件资料进行收集,进行二次分类,建册立卷,丰富了地震科技档案内容。并以网络化利用为目的,提出开展地震台站档案管理的建议,如针对单个台站建立数字化档案、建设期档案收集与台站建设同步进行、安排专人负责台站档案收集与整理、定期进行运维期的档案收集与更新等。
关键词生命周期    地震台站    档案管理    
Archives management of seismic station based on life cycle
XIE Yeyu , LIU Guanghua , MOU Jianying , ZENG Jia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Earthquake Agency, Nanning 530022,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life cycle, the life cycle of a seismic s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at is, planning period, construction perio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iod, transformation period, and end period. The archives and data of each stage are effectively classified, sorted, and record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carry out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of seismic stations, such as establishing digital archives for a single station, synchronizing the archives collec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with the station construction, arranging specific person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station archives, and regular collecting and updating the archives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eriod, etc.
Key words: life cycle    seismic sta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0 引言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办法》的归档要求,地震台站观测资料是地震科技档案的一部分,地震台站档案管理主要是对地震台站观测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传统地震台站档案管理主要依托建设项目或改造项目进行纸质档案的收集和管理(王超,2012胡玉等,2017),2010年以后开始逐步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由档案部门负责日常管理,提供查阅服务,如:张正霞(2015)对山西地震台站档案进行整理并提出改进建议;蒋晓山等(2015)提出,将地震台站的监测维护技术档案归入地震台站档案管理。在对地震台站日常管理、运行维护、改造升级以及综合管理时,需要频繁查阅台站档案资料,特别是在编制各类志书、统计台站基础信息以及开展台站技术升级或优化改造时。

基于生命周期的地震台站档案管理是以网络化利用为目的,在原有地震科技档案归档范围基础上,对覆盖整个地震台站生命周期的科技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包括从台站的前期规划建设到运行维护,直至停测过程中所产生的设计、建设过程、观测、运维、改造、监测环境变化以及监测效能评估等资料。经过系统收集整理,形成单个地震台站完整的数字化档案,以便开展地震台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升级改造以及监测环境保护等工作。

1 地震台站的生命周期划分

科技文件从形成到消亡,要经历形成阶段、特定任务阶段、广泛应用阶段和历史应用阶段(霍振礼,2005)。将科技文件规范化整理成册,归档后即形成科技档案。地震台站观测资料作为科技文件,具有科技文件生命周期。而地震台站作为一个事物,亦有其生命周期,即从概念、建设到停测的过程。也就是说,地震台站的生命周期是从地震台站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行维护、升级改造,直至终止观测的一系列阶段,在地震台站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就是地震台站档案资料。

根据地震台站各阶段的特征,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以下5个阶段:①规划期:地震台站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包含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台址勘选、初步设计、项目批复等环节;②建设期:从地震台站的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到试运行、竣工验收的阶段;③运维期: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台站投入正式运行即进入运行维护阶段;④改造期:当地震台站的基础设施或仪器设备不满足地震观测要求时,需要进行改造升级,比如开展台站综合技术保障系统改造、标准化改造或基础设施改造等,从运行维护转为改造升级的整个阶段就是改造期。升级改造工作完成,经试运行和验收合格,再次进入运维期;⑤终了期:台站因优化布局或环境干扰,经一系列相关评估,决定停止观测的过程,此阶段可能持续两三年或者更长时间。

在地震台站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中,运维期持续时间最长,且与改造期会多次循环转换。地震台站的规划期和建设期往往存在于重大建设项目,仅少数台站是单台单独立项建设。其中,“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十一五”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建设并改造数百个地震台站,而正在实施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拟建设台站数量达到15 391个

①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计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 2017.

2 各阶段归档范围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地震台站观测资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为提高地震台站档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对地震台站生命周期各阶段所产生的观测资料进行收集、二次分类,以便建册立卷。

(1)规划期。规划期主要有立项(调研、考察、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申请和批准文件、任务书、台址勘选报告、征(租)地文件、岩土勘察、初步设计报告等资料。

(2)建设期。建设期的资料数量相对其他阶段多,包括台站建设过程和监理过程中的各种文件材料,主要有项目实施方案、施工方案及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文字材料、招投标过程材料、合同协议、经费预算、经费批复、施工设计、施(竣)工图(蓝图)、开工报告、设计变更、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照片、声像文件、仪器设备开箱验收单、设备说明、合格证明、基建竣工报告、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报告、试运行及测试报告、监理报告、验收文件等档案材料。

(3)运维期。运维期持续时间长,但目前系统开展运维期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单位比较少。此阶段主要有观测任务书、观测工作计划、各种维护维修记录、仪器设备更换记录、观测仪器标定、对比观测资料及观测环境照片、原始观测记录、观测成果、由原始记录综合分析的各种定期材料、观测质量评比材料、重大问题处理等文件资料。

(4)改造期。改造期的档案资料与建设期类似,主要包括改造申请书、改造任务书、改造实施方案、招投标材料和合同、实地踏勘及测试材料、施工过程的资料和声像文件、监理资料、验收材料、改造前后的音视频资料、改造前后仪器观测数据的比对资料、改造检查报告、技术鉴定材料、改造工作总结、技术报告等。

(5)终了期。终了期的资料主要是观测质量和效能评估报告、观测工作技术总结、停测申请及批复文件等。

由重大项目建设的地震台站,其规划期和建设期的档案资料多为重大建设项目所有,难以收集纸质档案形成单个地震台站的独立档案,因此生命周期完整的地震台站档案管理必须依托重大项目的档案收集与管理。

3 台站档案管理建议 3.1 建立地震台站的数字化档案

一个重大建设项目往往同时建设和改造多个台站,如广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在广西境内拟新建基本站300个、基准站15个,仅新建台站的土建施工过程就收集整理档案7 860件、图纸116张。根据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项目档案经档案验收后,移交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存。纸质档案不便于日常查阅与维护,也难以形成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单个台站档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分类索引,建立数字化档案,可方便查阅和利用,实现地震台站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② 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 2017.

3.2 同步进行台站建设与档案收集

在台站规划期应提出系统性档案要求,台站建设期之初确立档案工作责任分工。在台站建设合同中,要明确各方单位档案管理要求及职责,明确档案质量及权属,从法律顾问的角度落实归档工作,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在台站工程质量检查过程中,对档案形成积累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做好施工记录,保证施工记录的时间跨度与项目建设具体时间一致;在台站施工验收阶段,注意及时收集整理验收资料,以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各子项目负责人与档案员密切配合,做到资料与台站建设进度同步、同时审批,台站竣工验收和档案材料验收同步。

3.3 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工作

目前中国地震局正在实施中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在全国开展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建设,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在此基础上开展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项目建设。目前处于建设期的地震台站数量庞大。在这些地震台站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即使这些台站进入运维期,每年也会产生不少的档案资料。因此,需要安排专人做地震台站档案资料的收集、检查核对、整理和日常维护等工作,严格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开展档案编制工作,以保证档案编制质量,促使地震台站档案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

3.4 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现场资料事后补签、代签、资料内容作假等现象屡见不鲜。对此,工作人员要做到自律、自强,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处理档案资料,按质完成任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顺畅性。加强培训,通过现代化管理理论及方法培养、计算机信息技术培养等,提升业务水平。

3.5 建立单台档案

同一批建设的地震台站,规划期和建设期的档案资料相同的较多,但运维期、改造期及终了期的资料各不相同,每个台站单独建档,有利于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的生命周期档案资料,便于日后查阅和利用。

3.6 定期收集与更新运维期档案

运维期档案资料较其他阶段少,但与地震台站的监测数据、质量和效能密切相关,不能忽视该阶段资料的收集工作。目前,地震台站采用“有人看护,无人值守”的运维模式,应每年或定期对运维期的仪器设备维护、维修或更换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以便后期开展升级改造或监测效能评估。

4 结论

在地震台站档案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建设期的档案对台站的运行和资料产出至关重要。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若观测墩施工过程中操作不正确,易造成台站的背景噪声异常,影响观测质量;避雷地网施工质量不佳或防雷设施质量不高,将影响台站的综合防雷效果。如果在建设期收集到详细完整的施工资料,在进行监测效能评估时,就可根据档案资料追根溯源,找出根本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造方案和解决办法。

地震台站即使由于某些原因停止观测,也仍有可能再次启用,进入新的生命周期。比如,原广西南宁市数字地震遥测台网的武鸣狮子山子台,2008年因测震观测环境干扰停测(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2004),但2014年,在广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项目中作为基本站再次启用,其前期档案(台站勘选报告、建设过程资料、运行数据、测震停测报告等)就有助于开展新台站的台址勘选、岩土勘察、施工设计等工作。这一过程充分说明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地震台站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基于生命周期的地震台站档案管理,是对地震科技档案的二次分类,丰富了地震科技档案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生命周期的单个台站档案资料,便于开展台站运行维护、升级改造、监测环境保护等工作,可为编制各种志书,如监测志、防震减灾志或科技志等提供系统资料,为开展地震学的各项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确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③ 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 2017.

参考文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监测志[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4.
胡玉, 王强, 郭鹏. 青海省地震台站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初探[J]. 高原地震, 2017, 29(3): 72-74.
霍振礼. 也从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的关系谈起——没有理由淡化科技档案概念[J]. 档案学通讯, 2005(4): 24-27.
蒋晓山, 何申红. 地震台站监测维护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 山西地震, 2015(2): 30-31.
王超. 浅谈地震监测台站建设项目档案管理[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12): 31-33.
张正霞. 对开展山西地震台站档案整理工作的思考[J]. 山西地震, 2015(3): 31-32.
基于生命周期的地震台站档案管理
谢夜玉 , 刘广华 , 牟剑英 , 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