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北京 100036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 中国黑龙江 151100 肇东市地震局
2.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Forecasting, China Earthquake Admimistraiton, Beijing 100036, China;
3. Zhaodong Earthquake Agenc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1100, China
近年来,针对断裂构造进行的地球化学探测逐渐兴起并发展(郑海刚等,2016;王喜龙等,2017;张彬等,2018),氢气作为断裂带释放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具有迁移速度快和穿透力强的特点,能够快速对构造活动产生响应,被认为与地震构造活动密切相关(Wakita et al,1980;张培仁等,1993;杜乐天,2004;周晓成等,2013)。众所周知,自然界氢气的来源主要有断层错动、应力活动和生物质作用等(陈辉,1996;车用太等,2002)。研究表明,地下活动、断裂错动等会导致断层氢气增多,并使之不断沿断裂等地壳薄弱地带向地表运移和释放,活断层是地壳深部气体向大气层释放的天然通道,断层氢气沿断裂向上的运移量明显要高于非断裂部位,逸出空间易集中在断裂附近,而断层氢气这一特点常被用于断层的查找与识别(王广才等,2002;刘菁华等,2006;邵永新等,2007;周晓成等,2013;车用太等,2015;Zarroca et al,2016;孙小龙等,2017)。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利用氢气研究地震、断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范雪芳等,2016;李源等,2018;康健等,2019)。无论是在地震监测预测还是在断裂构造探测方面,氢气浓度观测均被认为是一项有广阔前景的地球化学探测方法(车用太等,2002;刘耀炜等,2006)。
依兰—伊通断裂为郯庐断裂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别称。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断裂。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在该断裂带黑龙江通河段发现了全新世活动证据,探槽揭示距今1700年前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闵伟等,2011),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该断裂带“全新世以来不活动”的认识。古地震往往存在复发周期(徐锡伟等,2000),因此,该断裂带值得重点关注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依兰—伊通断裂黑龙江境内重点地段进行跨断层测量氢气研究,探讨氢气与断裂构造间的关系。
1 构造背景依兰—伊通断裂总体呈NNE—NE向展布,在我国境内总长约1 100 km,是郯庐断裂带渤海以北区段的主要组成部分(徐嘉炜等,1992),也是划分中蒙、中朝和燕山等3个活动地块的重要边界断裂(张培震等,2003)。该断裂基本由近于平行的东、西2条分支断裂(东支:F4-2;西支:F4-1)组成,构成一个宽约10—20 km的地堑,一些区段呈NE向沿松花江分布。
依兰—伊通断裂在黑龙江省境内一般被分为3段,即北段(方正—萝北段)、中段(尚志—延寿—方正段)和南段(伊通—舒兰—尚志段)。依兰—伊通断裂北段地震活动明显强于中段和南段,沿依兰—伊通断裂北段有着整个黑龙江省境内最为密集的小震活动,显示了较强烈的现今地壳活动特征。而就北段本身而言,地震活动也是分布不均匀的,北段的萝北地区地震活动要强于北段其他区域。该地区小震活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如1963年6月22日5.8级地震。研究发现,西支断裂比东支断裂活动性明显,在西支通河段发现高2 m左右的断层陡坎等地貌线性影像,延伸长约70 km,逆走滑性质;并在祥顺乡南楼村的探槽剖面发现全新世活动,推测约1700年前发生过强烈古地震事件(闵伟等,2011;疏鹏等,2014)。
2 测试与方法在依兰—伊通断裂北段西支断裂上从方正至萝北选出8条垂直于断裂的剖面进行观测(图 1),8条观测剖面由南向北分别是方正西测线、祥顺乡测线、松花江农场测线、香兰农场测线、汤原测线、鹤岗南测线、宝泉岭测线和延军农场测线。每条测线布设15—20个测点,测点间等间距,点距分别为10 m、30 m、50 m、100 m,点距的设置与所测断裂的精度、规模有关,也可根据地形地貌和断层类型进行调整。将所观测的断层按照可信度可分为A、B和C三类:A类为具有直接证据,通过探槽、剖面和露头等揭示;B类为间接证据,通过资料、钻探和物探等证实,构造特征非常明显,断层存在的概率很大;C类为推测断层,具有断层指向,存在构造特征,有存在断裂的可能性。如果未发现断层具体位置,可由收集到的资料判断断层可能通过的路径来确定最佳观测位置。
观测仪器为便携式氢气分析仪(ATG-300H),标定后空气检测值一般为0.5×10-6。测量时在土壤中打1个观测孔,孔径约3 cm,孔深80 cm。先将取样器(麻花钻)吸气端插入孔中并封住气孔,然后用软管将取样器排气端与仪器相连,并启动仪器开始观测,读取最高值。为了减少非构造因素的影响,选同一土质条件的场地进行观测。
3 观测结果 3.1 观测数据观测时间段为2017年6月—2018年9月,每条测线观测2—5期,得到了断裂上8条测线剖面的氢气浓度数据。其中,在方正西测线、祥顺后山村测线、汤原测线完成2期测量;在香兰农场测线、宝泉岭测线、延军农场测线完成3期测量;在鹤岗南测线完成4期测量;在松花江农场测线完成5期测量。测量数据见表 1。表 1中背景值采用各测点氢气浓度的几何平均值,这种方法能弱化极端数值对整体数据的影响,从而更真实地反映1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体现研究区域客观的氢气浓度背景。公式如下
$ G = \sqrt[{^n}]{{{x_1} \cdot {x_2} \cdot \ldots \cdot {x_n}}} $ | (1) |
式中,G为观测点所有样本的几何平均值;x1为观测点第1个样本;n为观测点样本数。
3.2 观测剖面8条测线均跨断层(或疑似断层),观测结果见图 2。
方正西测线位于方正县城西4 km处,横跨断裂布置。断裂在此处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大大小小多个湖沼、水泡和隆起呈串状线性分布。地形整体平坦,局部地势北高南低,沿断裂局部有陡坎。陡坎高差约3 m,测线横跨陡坎布置,走向SE。由图 2(a)可见,氢气浓度在陡坎上部有较明显变化,且陡坎上部的氢气浓度明显高于陡坎下部。
3.2.2 祥顺乡测线祥顺乡测线位于祥顺乡东,与南楼乡已发现的活断层(闵伟等,2011)相距6 km。由于南楼乡地区为水稻田,未找到适合断层氢气观测的理想场地,最终将测线位置选择为该断层的东北沿伸方向。该场地断层地形地貌表现不如南楼乡处明显,地形平坦,缺少连续陡坎,但局部有牵引小型水系和控制河流走向拐点等现象,局部有小水洼、小鼓包等微观地形地貌特征。因此,该测线所跨断层为推测断层,由图 2(b)可见,氢气浓度在疑似断层处有明显起伏。
3.2.3 松花江农场测线松花江农场测线位于依兰县城西北11 km,卫星影像显示,该位置断层线性构造清晰明显,地势东高西低,陡坎明显,高差3—4 m,走向NE,与松花江河谷近乎平行。2018年11月,黑龙江省地震局韦庆海等在测线旁开挖探槽;2019年11月,沿着断层在测线以西20 km处再开挖一个探槽。2个探槽均捕捉到断裂,揭示了断裂至少在晚更新世以来有过大规模活动。陡坎的高度表明,依兰—伊通断裂在此处活动强烈,且发生过多次古地震事件。在该测线前后进行了5次观测,由图 2(c)可见,除了第3期数据略显凌乱之外,其他4期都较稳定。第1期观测日期与第4期相同,背景值也相差无几(表 1),说明该地区2017年和2018年总体稳定。
3.2.4 香兰农场测线2018年1月,汤原县香兰农场连续发生3.2级、3.8级地震。2次地震均发生在依兰—伊通断裂西支断裂上,该西支断裂是中小地震多发带(常金龙等,2018)。测线区域有明显NE向陡坎穿过,疑似断裂构造,陡坎高差约0.5 m,局部地势平坦宽缓,南北两侧稍高,中间稍低。陡坎在低洼处通过,测线垂直于陡坎布置。由图 2(d)可见,第2期氢气浓度高值点主要是受冻土层影响所致,分析认为与地震和断层间的关系不明显:①地震会使该区域氢气浓度整体升高,但不会造成测线上某一两个点浓度升高;②一般由断层因素造成的氢气浓度升高会在每期观测都有所体现,而不是只在第1期观测中有体现。而这种氢气浓度突跳情况反而是在冻土观测时常见(康健等,2019)。因冻土并不是均匀分布,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成分等均有关。第1期观测是在冻土刚形成时期,冻土较薄且不连续,并未造成土壤中氢气的富集;而第2期是在冻土最厚时段(黑龙江北部地区一般到每年5月冻土才开始消融),此阶段会有氢气浓度较高的现象。排除特殊因素,多期观测结果显示,该剖面数据较平稳,未发现明显异常,也未发现陡坎附近存在明显断层特征现象。
3.2.5 汤原东测线测线距汤原县城东北约13 km,观测2期,因第1期测线修路使之受到破坏,故图 2(e)为换址后的测线结果。测线在松花江冲积平原上,属于同一构造单元,地势平坦,沿断裂分布大小不等的串珠水泡、湖泊,沿线零星分布鼓包隆起。测线附近有探槽揭示断裂断错了全新统土层,证明该段断层全新世有活动。由图 2(e)可见,在疑似断层通过处,氢气浓度异常特征非常明显。
3.2.6 鹤岗南测线鹤岗南测线存在1条NE向线性陡坎,高差1.5 m,较明显,陡坎向东北逐渐消失,经调查为煤矿塌陷区,深逾千米,该区域同时也是依兰—伊通断裂破碎带通过地带,可视为高角度人工断层进行研究。由图 2(f)可见,断层通过之处断层气浓度存在变化趋势,在3条测线上均变化明显,其中,1条测线为CO2测量剖面,其曲线特征与同期的氢气观测曲线特征相似。
3.2.7 宝泉岭测线宝泉岭测线位于宝泉岭农垦局南郊,该区域属松花江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在测线东北方向2 km处有较低缓孤山,在孤山西坡有疑似陡坎,陡坎在平原区消失。在测线范围内断裂踪迹不明显。2017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鹤岗—宝泉岭一带布置了多条EW向地震浅层反射测线,其中有1条就在宝泉岭农场,结果未发现该处有断层迹象(黑龙江省地震工程研究院,2017)。同样,由图 2(g)可见,此次工作在该剖面上也未发现明显异常特征。该剖面地震勘探和此次观测结果均未反映出明显异常特征,因此,宝泉岭测线很可能未横跨到目标断层。
3.2.8 延军农场测线延军农场测线在黑龙江河谷一级阶地上,横跨1条0.7 m高差陡坎,局部地势西高东低。由图 2(h)可见,整条剖面上各期观测曲线形态较相似,都在陡坎通过处有明显变化,表明陡坎上部氢气浓度高于下部。
3.3 特征分析(1)观测剖面上每期观测结果不尽相同,但总体特征相似度较好。这主要与季节有关,因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一年四季的观测结果会有所不同(康健等,2019)。
(2)依兰—伊通断裂在本区域以走滑为主。对于以走滑分量为主、没有明显陡坎的断层,若是闭锁状态,则不利于断层气上逸,故断层处氢气浓度一般不会有明显变化;若是开放式断层,裂隙破碎带发育,则有利于深部气体上逸,如果地表被孔隙度较小的粘土类土层覆盖,断层气浓度一般较高(孙小龙等,2017)。在本文的8个剖面上,断层氢气浓度在断层部位多有明显变化,可以看出依兰—伊通断裂北段多为开放状态。
对于倾滑分量为主、陡坎明显的断层来说,多以“一侧高、一侧低”为主要异常特征,通常情况下,上盘高,下盘低(Ciotoli et al,2007;刘学领等,2011;周晓成等,2011)。如松花江农场测线,将其5期观测结果取各段平均值(图 3),可以看出陡坎两侧氢气浓度均值有差别,上盘略高于下盘。
(3)对于陡坎明显的断层,氢气浓度异常现象并不一定突出,如松花江农场测线[图 2(c)];对于陡坎不明显的断层,氢气浓度也有明显异常现象,如祥顺乡测线[图 2(b)]和汤原测线[图 2(e)],走滑分量强一些的断层,虽然陡坎不明显,但存在串状水泡、鼓包等明显线性特征。说明地貌形态(陡坎大小、水系牵引)并不是决定异常程度的主要因素。
(4)对于具有直接证据的3条A类断层剖面,在断层通过处都存在异常特征;对于有间接证据的3条B类断层剖面,断层通过处也都有明显异常特征;对于地表无明显构造特征的2条C类断层(推测断层)剖面,都未发现明显构造异常特征,说明断层气的释放会受到断层的影响。
(5)2018年8月在依兰—伊通断裂北段进行了完整的1期观测。在所有测线上均在同一时段内完成观测,同一时刻横向比较,可以有效避免环境变化的影响,直观地观测到断裂氢气浓度分布特征。图 4为2018年8月各测线氢气浓度,由图 4可见,松花江农场测线、香兰农场测线、宝泉岭测线和延军农场测线氢浓度较高。按氢气浓度高低将图 4的测线大致分为成4段,即:方正西测线和祥顺乡测线为第1段;松花江农场测线和香兰农场测线为第2段;汤原测线和鹤岗南测线为第3段;宝泉岭测线和延军农场测线为第4段。可以看出第1、3段氢气浓度较低,第2、4段氢气浓度较高,将这4段的大致范围叠加在2017—2018年地震震中分布图上(图 5),统计1级以上地震可见,第1段8次,第2段16次,第3段7次,第4段27次,因此认为,氢气浓度高低与现代地震活动水平强弱一致,断层氢气可以反映断层构造活动状态。
针对依兰—伊通断裂北段选取8条测线,开展了多期跨断层氢气观测,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断层上氢气浓度会出现异常变化。8条测线中,在有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的6条跨断层剖面上,断层附近氢气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在推测的2条跨断层剖面上,氢气浓度变化不明显,未能区分异常,说明断层氢气的释放会受到断层的影响。
(2)不同类型的断层上,氢气浓度的异常变化幅度没有明显差异。无论是垂直分量明显的倾滑断层,还是水平分量明显的走滑断层,在氢气浓度异常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可见断层产状并不是影响异常变化幅度的主要因素,异常变化幅度或与断层现今活动性和断层规模有关。
(3)断层上断层氢气浓度的高低一般与断层的闭锁程度与开放程度有关,也与地表是否有富集气体的土质条件有关。本文中断层氢气浓度多呈现在断层的一侧高、另一侧低的特点,这可能由断层两侧受挤压状态不均所致。此次观测结果即显示,在松花江农场测线上,断层上盘略高,下盘略低。
(4)沿断裂进行观测可以得到断层氢气浓度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不同地段的断层氢气浓度是有差别的。断层氢气浓度可以反映断裂构造当前的活动状态,构造活跃地带的断层氢气浓度要高于构造不活跃地带,利用该特点可以对断裂活动性进行划分。
(5)断层氢气排放不仅受微观局部断层的影响,更受宏观的地震活动性大环境的影响。
断层氢气观测属于地球化学探测范畴,与众多探测手段一样,其观测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易受观测环境的干扰影响,因此观测选点时应考虑干扰因素。另外,本次工作研究手段较单一,如果配合多种手段联合观测,效果将更理想,所得结果也会更精确。
常金龙, 甘卫军, 姜博, 等. 2018. 2018年佳木斯汤原ML4.4地震震源机制及地震趋势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9(6): 70-77. |
车用太, 鱼金子, 张培仁, 等. 2002. H2与He的映震灵敏性及其干扰初析[J]. 地震, 22(2): 94-103. |
车用太, 刘耀炜, 何钄. 2015. 断层带土壤气中H2观测——探索地震短临预报的新途径[J]. 地震, 35(4): 1-10. |
陈辉. 1996. 氢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J]. 地质科学, 31(3): 238-249. |
杜乐天. 2004. 地球排气作用的重大意义及研究进展[J]. 地质论评, 51(2): 174-180. |
范雪芳, 张磊, 李自红, 等. 2016. 断裂带土壤气高精度氢异常分析[J]. 地震地质, 38(2): 303-315. |
黑龙江省地震工程研究院.鹤岗市关门嘴子水库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R]. 2017: 85-93.
|
康健, 肖宁, 高小其, 等. 2019. 松原5.7级地震震中区土壤氢气变化特征[J]. 中国地震, 35(2): 277-285. |
李源, 马兴全, 夏修军, 等. 2018. 河南新郑-太康断裂东段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J]. 地震, 38(3): 49-57. |
刘菁华, 王祝文, 刘树田, 等. 2006. 城市活动断裂带的土壤氡、汞气评价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36(2): 295-297. |
刘学领, 马建英, 杨绪连, 等. 2011. 断层气探测方法在深隐伏活断层探测中的有效性研究[J]. 地震, 31(1): 67-74. |
刘耀炜, 陈华静, 车用太. 2006.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研究40年发展与展望[J]. 国际地震动态, (7): 3-12. |
闵伟, 焦德成, 周本刚, 等. 2011. 依兰-伊通断裂全新世活动的新发现及其意义[J]. 地震地质, 33(1): 141-150. |
邵永新, 杨绪连, 李一兵. 2007. 海河隐伏活断层探测中土壤气氡和气汞测量及其结果[J]. 地震地质, 29(3): 627-636. |
疏鹏, 闵伟, 刘玉刚, 等. 2014. 依兰-伊通断裂方正段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活动及其地貌表现[J]. 震灾防御技术, 9(2): 226-237. |
孙小龙, 邵志刚, 司学芸, 等. 2017. 断层带土壤氢气浓度测量及其影响因素[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7(4): 436-440. |
王广才, 王基华, 刘成龙, 等. 2002. 福州市隐伏断层地球化学试验探测及研究[J]. 地震地质, 24(4): 593-600. |
王喜龙, 李营, 杜建国, 等. 2017. 首都圈地区土壤气Rn, Hg, CO2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地震学报, 39(1): 85-101. |
徐嘉炜, 马国锋. 1992.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J]. 地质论评, 38(4): 316-324. |
徐锡伟, 计凤桔, 于贵华, 等. 2000. 用钻孔地层剖面记录恢复古地震序列:河北夏垫断裂古地震研究[J]. 地震地质, 22(1): 9-19. |
张彬, 刘耀炜, 方震, 等. 2018. 汶川地震科学钻探2号孔(WFSD-2)随钻泥浆氢和汞浓度与断裂构造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61(5): 1771-1781. |
张培仁, 王基华, 孙凤民. 1993. 氢——预报地震的灵敏元素[J]. 地震地质, 15(1): 69-77. |
张培震, 邓起东, 张国民, 等. 2003.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中国科学(D辑), 33(Z1): 12-20. |
郑海刚, 方震, 周晓成, 等. 2016.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土壤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J]. 中国地震, 32(4): 642-652. |
周晓成, 王传远, 柴炽章, 等. 2011. 海原断裂带东南段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J]. 地震地质, 33(1): 123-132. |
周晓成, 柴炽章, 雷启云, 等. 2013. 银川隐伏断层带土壤气中H2的地球化学特征[J]. 物探与化探, 37(1): 147-149. |
Zarroca M, Linares R, Bach J, 等. 2016. 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和土壤气剖面识别活动断层:以西班牙东北部比利牛斯山脉的阿梅尔(Amer)断层为例(Ⅰ)[J]. 杨江, 译.国际地震动态, (3): 8-16. |
Zarroca M, Linares R, Bach J, 等. 2016. 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和土壤气剖面识别活动断层:以西班牙东北部比利牛斯山脉的阿梅尔(Amer)断层为例(Ⅱ)[J]. 杨江, 译.国际地震动态, (4): 7-21. |
Ciotoli G, Lombardi S, Annunziatellis A. 2007.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oil gas data in a high seismic intermontane basin:Fucino Plain, central Italy[J]. J Geophys Res:Solid Earth, 112(B5): B05407. |
Wakita H, Nakamura Y, Kita I, et al. 1980. Hydrogen release:New indicator of fault activity[J]. Science, 210(4466): 188-189. DOI:10.1126/science.210.4466.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