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微直播信息发布是地震应急响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播震情灾情信息的重要渠道。优化整合当前海量互联网地震灾情信息数据资源,可为地震应急响应和抢险救援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因此,地震灾情信息高效快速处理需求迫切(宋建功等,2017)。以往地震应急信息发布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还需要很多人力投入,一旦地震灾害发生,会使地震应急信息发布时间严重滞后。地震应急微直播平台突破传统地震信息服务模式,在中国地震局网站(www.cea.gov.cn)能够第一时间传播地震三要素、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和余震统计等信息,提供高效权威的地震应急信息发布服务,为顺利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保障。
按照《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中国地震局,2008)的要求,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应立即开展地震应急信息服务工作。为了确保地震应急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可靠性和权威性,在Linux平台上,采用Java语言,应用Oracle数据库,以地震应急信息为基础数据,设计了地震应急微直播平台。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上,该平台能够快速全面地获取地震灾区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损毁、道路桥梁破坏、次生灾害分布、尚存医疗设施、可调配救援力量等各种信息资源(王海鹰等,2016),快速发布,实现了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的高效智能服务。
1 地震应急微直播信息平台介绍地震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决定了地震应急信息服务需具有及时准确的特点,重大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众迫切需要获知震区震情灾情、伤亡破坏情况等信息。目前,错综复杂的信息传播使公众无法获取准确可靠的震区信息。因此,搭建权威高效的地震应急信息发布服务平台显得至关重要。地震应急微直播通过整合系统资源和简化信息发布流程,具备了占用资源少、信息发布快、数据资源丰富、界面简洁清晰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的要求。
梳理以往信息发布流程和技术框架模式,对信息传输流程进行规划整合,精简冗余步骤、革新信息发布技术模式和提高地震应急信息传输效率。地震应急微直播服务设计从用户需求出发,抽取出关键的业务环节,其主要包括地震信息获取、信息筛选、编辑审核和信息发布等。其中,地震信息获取通过信息系统抓取,覆盖了国内权威网站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的地震应急相关信息;信息筛选通过对地震信息抓取等技术手段进行关键字配置,过滤无关信息,直接获取有价值地震信息;编辑审核确保待发布的地震信息准确无误;最后,信息发布至Web端,并将已发布的信息写入数据库。
2 系统功能模块配置在地震网站平台内容信息管理系统上部署地震微直播功能应用模块。为了确保信息存取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适应高吞吐量的Oracle数据库,其本身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可以提高信息读取效率,更好地确保信息处理速度。遵照功能应用设计规则,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后,EQIM地震速报触发地震参数模块发送地震信息参数,同时地震信息抓取功能模块直接将抓取来的信息推送至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通过对抓取系统模块配置关键字过滤无效信息,实现有效地震应急信息传递。在内容管理系统平台上对地震信息编辑校对后发布至信息直播、地震背景等功能模块,待网页静态化后内容分发至各个网络节点展现给公众(图 1)。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启动地震应急响应的级别,开展地震应急信息服务。地震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在发布时间、信息处理流程、信息模块内容等方面都严格流程设计规范。基于网站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结构,设置网站静态化刷新频率为每1—2 min刷新1次,以确保最新地震信息及时发布显示。同时,为了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对信息处理流程进行精简,编辑直接对抓取的地震信息进行审核校对,确认无误后将信息保存发布。遵循便捷实用的原则,地震应急微直播后台由地震参数应用模块、震区背景应用模块、地震信息直播应用模块及相关链接模块等组成,它们均被部署在管理系统操作平台上,以满足地震应急信息发布需求。
2.1.1 地震参数应用模块在信息内容管理系统平台上开设地震参数应用模块,将通过数据库接收的地震速报信息自动发布至终端。地震参数信息的信息源为EQIM(earthquake instant message),即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它是地震系统内部速报信息快速通报、汇集与共享服务的软件系统(陈晓辉等,2009)。在新版的EQIM系统里,国家地震台网有3种代码,CA代表国家地震台网转发区域台网发来的地震初报结果,CD代表国家地震台网转发区域台网的初报消息作为终报结果,CC代表国家地震台网发送的正式速报结果(陈晓辉等,2009)。地震参数模块获取到EQIM地震速报系统推送的正式地震速报信息后,自动转发至地震应急微直播平台(图 2)。
震区背景主要通过系统平台对地震参数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地震发生的经纬度,判断地震发生的准确位置,并根据震中位置,利用地震信息抓取系统获知与震区相关的资料信息,其主要包括地震发生地所属行政机构、海拔高度及地势地貌、天气气候、民族部落等信息,然后将信息导入数据库,直接发布到网站前端。
2.1.3 地震信息直播应用模块在地震信息内容管理平台上对地震应急信息进行编辑审核,这些信息包含余震、震区伤亡、财产损失和应急救援情况等内容,然后发送至地震信息直播栏目。信息抓取系统功能模块根据设计规则进行配置,当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该系统会通过地震信息中转站向地震信息内容管理平台传送地震应急信息,经人工校对后发布,以确保地震信息的准确性。
地震信息直播平台会分阶段推送重要地震信息。初期发布地震参数、震中及周边人口密度、震区未来3—5天的天气信息以及最大历史地震等信息;中后期,随着地震救援的推进和社会公众关注度的提高,重点进行有所侧重的地震应急信息发布,如救援信息、伤亡情况、余震统计和震情灾情等。
2.2 地震信息抓取系统功能配置地震信息抓取系统依托方正数据库平台进行配置,通过与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平台对接,实现抓取的地震信息直接导入网站信息内容管理平台。地震信息抓取系统更新时间定为分钟级,最长不超过5 min,在应急期间持续抓取新的地震信息,及时获取权威媒体、地震微博和网站的最新地震现场信息,以确保地震信息的高效权威(图 3)。
关键词配置决定了信息抓取的准确性,通过常规配置和特殊关键词配置提高了有价值信息的抓取效率,如震情灾情、应急救援、灾后安置等常规配置具有一般地震信息的特征,而特殊配置则是带有特定地震震中地名及震级等。
2.2.2 抓取系统应急信息配置抓取系统里在每条应急信息前都设置勾选框及“推送”按键,即选中某条信息后可单击“推送”,推送至内容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将从微博和网页搜集来的地震信息呈现在同一界面进行编辑,并且每条信息下自带标注以显示属于哪个设定好的关键词(如应急救援),地震信息视图可按列表、摘要、全文形式进行查看。
在抓取系统里点击关键词列表中的某个关键词可进行不同关键词列表间的切换,按照时间(精确至分钟)、标题关键字、来源名称等限定信息的搜索条件。微博信息可按发布时间、转发数、评论数、相关信息数等排序;网页信息可按发布时间、点击量、回帖量和相关信息数等排序。
根据地震应急信息选取要求对勾选页面中需呈现的信息要素作了如下分类:①标题;②文章发布时间;③信息来源;④摘要,其中关键词需重点标注(如标红或加粗等);⑤文章配图;⑥原文链接,单击可链接原网页或该条微博的页面。通过具体分类可以实现与网站后台内容管理系统(CMS)相对应的信息要素关系并进行推送(图 4)。
应用地震应急微直播信息平台后,在四川九寨沟7.0级、新疆阿克陶6.7级、新疆精河6.6级、四川青川5.4级等地震的信息服务中,相比之前的汶川8.0级地震,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均有了明显提升。
在时效性方面,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15 min内完成地震应急微直播制作,20 min内在中国地震局门户网站上正式推出并提供地震实时信息服务。新疆精河6.6级地震和新疆阿克陶6.7级地震中,都在震后15 min内制作完成地震应急微直播并推出。以上应用效果得益于科学合理的功能配置和信息发布逻辑,减少了过多的人为干预,增加了系统功能,如自动配置生成页面特效及栏目框架、自动发布地震参数信息、简化发布相关链接栏目的处理步骤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理速度。
在信息服务质量方面,地震应急信息服务内容包括了地震参数、余震、灾情通报、历史地震背景、最新震情、赈灾抢险和权威发布等信息,相比以往,不仅增加了信息栏目和信息量,而且优化了信息展示形式。通过改革获取地震信息的渠道和展现信息方式,有效提高了地震信息质量。通讯队伍和舆情应对队伍的建立保证了第一时间可获取有价值的地震信息,确保了信息的及时性和价值性。图 5、图 6为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新疆阿克陶6.7级地震的应急信息服务展示。
地震应急微直播信息平台结合当前地震应急信息发布业务流程和地震应急服务现状,简化了冗余繁琐的操作环节和运算流程,运用大数据和云平台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地震信息自动过滤和抓取、数据传输、自动发布等功能,地震信息的准确性大幅提升,震后发布时间大幅缩短,确保了地震信息服务质量。地震信息内容丰富,涵盖了地震参数、震区背景和直播进行时等栏目,时效性强,能够满足用户基本需求。技术平台系统安全稳定高效,采用当前主流的内容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架构,能够优化地震信息处理流程,简化操作环节,避免人工干预出现的问题。随着地震应急微直播信息平台服务技术的不断运用和发展,地震应急信息服务能力会得到更好提升。
陈晓辉, 侯建民, 刘瑞丰. 2009. 全国地震速报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0(3): 132-135. |
宋建功, 王之欣, 李勤勇, 等. 2017. 面向地震应急响应的互联网信息处理[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43(6): 1155-1164. |
王海鹰, 李志雄, 张涛, 等. 2016. 地震应急救援信息需求及获取建议[J]. 灾害学, 31(4): 176-180. DOI:10.3969/j.issn.1000-811X.2016.04.031 |
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EB/OL]. https://www.cea.gov.cn/cea/cslm56/5453656/5509691/5509687/5512308/index.htm,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