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 Vol. 41 Issue (1): 1-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0.01.001
0

引用本文  

刘瑞丰, 王子博, 李赞, 等. 如何正确使用地震的震级[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0, 41(1): 1-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0.01.001.
LIU Ruifeng, WANG Zibo, LI Zan, et al. How to use earthquake magnitude correctly[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20, 41(1): 1-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20.01.001.

基金项目

2018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专项(项目编号:DQJB18B04):能量震级测定方法研究;2019年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业务项目:非天然地震事件速报

作者简介

刘瑞丰(1962—), 男, 研究员, 主要从事数字地震资料分析处理、地震震级测定等研究工作。E-mail:liurf@seis.ac.cn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19-11-15
如何正确使用地震的震级
刘瑞丰 1, 王子博 1, 李赞 1, 孔韩东 1, 袁乃荣 2     
1. 中国北京 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家庄 050024 河北师范大学
摘要:震级是表示地震自身大小的一个量,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正确使用震级,对于科学研究、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等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震级的发展过程、震级的单色性、震级统一的不可行性、震级转换的危害性、震级优选的科学性等方面,论述了震级的使用方法,以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地使用地震的震级。
关键词地方性震级    面波震级    体波震级    矩震级    震级优选    
How to use earthquake magnitude correctly
LIU Ruifeng 1, WANG Zibo 1, LI Zan 1, KONG Handong 1, YUAN Nairong 2     
1.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2.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China
Abstract: Magnitude is a quantity that indicates the size of an earthquake itself and is one of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an earthquake. The correct usage of magnitude is very essential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arthquake prediction, earthquake emergency and so 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age of magnitud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gnitude, the monochromaticity of magnitude, the impossibility of the unity of magnitude, the harmfulness of magnitude conversion, and the scientificity of magnitude optimization. So that technicians and managers can correctly use earthquake magnitude in practical work.
Key words: local magnitude    surface wave magnitude    body wave magnitude    moment magnitude    magnitude optimization    
0 引言

在地震台网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传统震级标度有地方性震级ML、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中长周期体波震级mB和面波震级MS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由于不同的震级表示地震辐射不同频率能量的大小,不同类型的地震辐射地震波的优势频率不同,因此,使用不同震级标度能够准确地表示不同类型地震的大小。但从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等实际应用角度看,通常认为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此,有人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不把多个震级统一成一个震级?如果一个地震有多个震级该如何使用?

1945年以来,多种震级标度之所以能够长期并存,自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本文从震级的发展、震级的单色性、震级统一的不可能性、震级转换的危害性、震级优选的科学性等方面,介绍震级的使用方法。

1 震级的单色性

1935年,里克特提出了地方性震级ML,使用伍德—安德森短周期地震仪器测定,只能用于表示近震的大小。1945年,古登堡将测定ML的方法推广到远震,提出面波震级MS,用于表示远距离地震的大小,弥补了ML的局限性;而对于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地震台站记录的面波不发育,无法测定MS,古登堡和里克特又提出体波震级mbmB

里克特—古登堡震级系统是建立在“单一频率”地震波振幅的基础上,常用的地方性震级ML、面波震级MS,是在其优势频率f分别为1.00 Hz和0.05 Hz(周期T分别为1.0 s和20.0 s)时测得的“单色震级”。根据《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地震观测)(中国地震局,2001)的要求,测定地方性震级ML和短周期体波震级mb要使用仿真DD-1短周期记录,DD-1短周期地震仪摆的固有周期为1.0 s,记录4.5级以下地震S波周期在0.8—1.2 s之间;测定面波震级要使用仿真基式(SK)中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基式地震仪摆的固有周期是12.5 s,记录4.5级以上地震的面波周期为3.0—25.0 s,在震中距大于20°时记录面波的优势周期在20 s左右。

地震辐射地震波的周期范围较大,从102 s的长周期面波、10 s的长周期体波,到1 s的短周期体波、在震中地区10-1 s的强地面运动、10-2 s地壳的小地震(陈运泰等,2000)。地震的类型不同,辐射地震波的优势周期不同,小地震的P波和S波频率以高频成分为主,而大地震面波的频率以低频成分为主。通常,对于4.5级以下未能激发面波的地震,只能测定地方性震级ML;对于4.5级以上浅源地震,在震中距大于250 km的地震台站能够记录到面波,适合测定面波震级MS;而对于中源地震、深源地震和地下核爆,记录波形面波不发育,适合测定体波震级mbmB

由于震级的单色性,不同类型的地震辐射地震波的周期不同,因此不可能使用同一震级标度表示所有类型地震的大小。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使用不同的震级标度才更科学、更准确。

不同的震级实际上是为不同类型的地震“量身定做”的,也就是说不同的震级标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震。地方性震级ML适合表示近场较小地震的大小,面波震级MS适合表示浅源较大远震的大小,体波震级mbmB适合表示中源地震、深源远震的大小和地下核爆炸的大小。

1977年金森博雄提出矩震级标度MW,矩震级实质上就是用地震矩M0来描述地震的大小,无论是对大地震还是小地震、微震甚至极微震,无论是对浅震还是深震,均可测定地震矩M0。2000年以后,随着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全球诸多地震台网开始测定矩震级MW,并将矩震级作为对外发布的首选震级。但矩震级的测定比较复杂,有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测定出准确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仍需采用传统震级对外发布。

2 “统一震级”的不可行性

由于存在多种震级标度,会给震级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早在1945年,古登堡就做过震级统一工作,将地方性震级ML、面波震级MS和中长周期体波震级mB统一用m表示,因为当时他认为这3种震级是等价的,称为“统一震级”,但是研究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mBMS只有等于6.5级时才一致,MLMS只有对于4.5级以下时才基本一致,对于其他的地震,不同震级之间都有差别,有时差别较大。古登堡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到的结论是:不可能使用同一震级表示所有不同类型地震的大小,“统一震级”是不可能做到的(Gutenberg, 1945a, 1945b, 1945c)。

为了规范全球的地震监测工作,世界数据中心(World Data Center,WDC)于1979年邀请苏格兰爱丁堡地质研究所威尔莫教授编写了《地震观测实践手册》(Manual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ory Practice,MSOP),在该手册中明确指出:“从一种震级转换成另一种震级,必然造成原震级信息的损失”(Willmore,1979)。从此以后,全球的地震监测遵循以下规则:不同震级标度之间一律不允许相互转换,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地震监测工作中,无论是地震观测报告、地震目录列出的震级,还是对外发布的震级,均是实际测定的震级。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而对于某一具体的自然景观,颜色就会相对单一,例如沙漠是黄色,海洋是蓝色,森林是绿色,雪山是白色,等等。如果研究某一具体的自然景观,就可以用单一色彩表示其特征,而用单一色彩去看整个世界,五彩缤纷的色彩就会消失,看到的将是一个颜色失真的世界。同样的道理,小震、大震和深震辐射地震波的优势频率不同,用“单一频率”的震级表示所有地震的大小,必然造成原震级信息的失真。

2002年,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ismology and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IASPEI)邀请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的鲍曼(Peter Bormann)教授担任主编,重新编写了《新地震观测实践手册》(NMSOP),中国地震局组织相关专家翻译成中文,由地震出版社出版,2012年又推出了第二版(NMSOP-2)。在该手册中进一步指出:“到目前为止,地震界有一些人对统一震级m的真正含义和目的仍存在疑惑,许多人似乎还没有阅读或接触过相关的原始出版物,没有正确理解震级的意义,更不了解不同震级之间的差别”(Bormann,2012),并进一步明确不同震级之间不允许相互转换。

1999年,在许绍燮院士编写的《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1999)宣贯教材》中明确指出:“深震和小震对社会的影响不大,它不属于本标准规定的目标范围。在个别特殊情况下(如首都圈等敏感区域发生有感的2级、3级小地震时),需要向社会公布本标准不能测得的地震震级M时,深震可用体波震级mb,小震可用地方性震级ML测定。在对社会公布时不再称地震震级M,而应称为相应的体波震级mb或地方性震级ML”(许绍燮,1999)。因此,在1999年发布的震级国家标准中,不允许采用震级转换的方式对外发布地震的震级。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于2002年发布“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震级的测定与发布管理条例”(USGS Earthquake Magnitude Policy),规定从2002年1月18日起执行(USGS,2002)。在该条例中明确规定,测定的不同震级一律不允许相互转换,并把矩震级MW作为对外发布的首选震级。

3 “震级转换”的危害性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根据不同的需求给出不同震级之间转换的经验公式。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经验公式只能给出不同震级之间关系的总体趋势,而对于某一具体的地震来讲,转换值与实测值存在偏差,有时偏差会很大。

为了兼顾地震应急和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国家地震台网中心产出“速报目录”、“快报目录”和“正式目录”等3种地震目录(刘瑞丰等,2018)。根据相关技术管理规定,在“速报目录”中使用地震震级M(即面波震级MS);对于没有面波的近震,不能测定面波震级MS时,在地震速报时要将地方性震级ML换算为地震震级M。这样,在“速报目录”中统一使用面波震级MS,但有的是实测MS,有的是由ML转换得到的MS。而在“正式目录”中均给出实测的MSML。对于将地方性震级ML换算为地震震级M的地震,会造成以下危害。

(1)转换值比实测值偏小。2007年鲍曼和刘瑞丰收集了1983—2004年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44 523个地震的地方性震级ML、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mb的观测资料,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和正交回归方法,得到不同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将地方性震级ML转换成面波震级MS后,转换值比实测值平均偏小0.5—0.7(Bormann et al,2007刘瑞丰等,2015),而某些地震偏小值会超过0.8,例如:2016年6月9日15点33分的西藏日土地震,我们利用西藏地震台网资料测定地方性震级ML为3.5,按地震速报管理规定,将ML转换成面波震级MS为2.9,而实际测定的MS为3.8,面波震级MS的转换值比实测值偏小0.9。

(2)4.5级以下地震数量减少,造成地震活动性偏低的假象。本文收集了国家地震台网中心2016—2018年的“速报目录”和“正式目录”,对国内地震数量进行了分析。

我们整理了2016—2018年的“正式目录”中0.1级以上国内地震174 242个,“速报目录”中3.0级以上国内地震1 623个,按不同震级段统计地震数量,结果分别见表 1表 2。其中,对于2种目录中所示3.0级以上地震,分别对比统计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6—2018年不同震级段地震数量,结果见表 3表 4表 5表 6

表 1 2016—2018年“正式目录”不同震级段地震数量统计 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in the final earthquake catalogue from 2016 to 2018
表 2 2016—2018年“速报目录”不同震级段地震数量统计 Table 2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in the quick earthquake catalogue from 2016 to 2018
表 3 2016年“速报目录”与“正式目录”不同震级段地震数量统计 Table 3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in the quick earthquake catalogue and in the final earthquake catalogue for 2016
表 4 2017年“速报目录”与“正式目录”不同震级段地震数量统计 Table 4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in the quick earthquake catalogue and in the final earthquake catalogue for 2017
表 5 2018年“速报目录”与“正式目录”不同震级段地震数量统计 Table 5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in the quick earthquake catalogue and in the final earthquake catalogue for 2018
表 6 2016—2018年“速报目录”与“正式目录”不同震级段地震数量统计 Table 6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in the quick earthquake catalogue and in the final earthquake catalogue from 2016 to 2018

从2016—2018年统计结果(表 6)来看,与“正式目录”相比,“速报目录”中3.0—4.9级地震数量明显偏低。以表 5给出的2018年“速报目录”与“正式目录”的对比结果为例,可见:在“速报目录”中3.0级以上地震542个,而在“正式目录”中则有1 653个。研究表明,中国大陆的b值大约是0.9(李善邦,1981),中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5.0级以上地震约20次,根据古登堡—里克特(G-R)震级—频次关系可以得到,中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4.0级以上地震约180次,3.0级以上地震约1 600次。从表 3表 4给出的2016年和2017年“速报目录”与“正式目录”可以看出,“速报目录”明显低估了地震活动性水平。

总之,对于无法测定面波震级MS的地震,由于采用震级转换的方式开展地震速报工作,使得“速报目录”中3.0级以上地震数量只有“正式目录”的1/3左右,造成地震活动明显偏低的假象与乱象。从震级的社会性来讲,将客观上不存在、无从验证的转换震级M向政府机关报告和社会公众发布,会对政府机关和社会公众产生严重误导;从震级的科学性来讲,使得“速报目录”的地震数量严重偏离了基本的古登堡—里克特(G-R)震级—频次关系。待“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完成以后,地震速报能力会进一步提高,如果采用震级转换的方式将地震活动性统计到2.0级,甚至1.0级,致使震级偏低0.8—0.9,导致地震数量偏低几倍,甚至近十倍。这样的数据不但失去了科学数据的使用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用这样的数据,会使研究人员得到完全错误的结果。

随着资料的不断积累,自相矛盾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地球科学研究、地震预报研究将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4 “震级优选”的科学性

目前,全球主要地震机构均采用“震级优选”的方式发布震级。从2002年起,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发布地震信息时,将矩震级MW作为首选震级。对于不能测定MW的近震,用地方性震级ML发布;对于不能测定MW的远震,用面波震级MS或体波震级mb发布,并在地震观测报告“Earthquake Data Report”中列出能够测定的所有震级,供科学研究使用。

2009年,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新的震级标度基本技术框架确定以后,为了验证新震级标度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鲍曼和刘瑞丰的组织下,研究小组利用国家地震台网48个台站2001—2007年记录的531个地震的波形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共分析14 000条地震记录,得到了不同震级之间的关系(Bormann et al,2009),研究结果表明:①用地方性震级ML可以较好地表示4.5级以下地震的大小;②用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可以较好地表示4.5级以上地震的大小,尤其是对于6.5级以上地震,MS(BB)Mw偏小,差值在0.1以内,这是一个重要结果。在一般情况下,要测定出可靠的矩震级MW大约需要20 min的时间,而测定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只需1—2 min即可给出可靠结果。

因此,在新的震级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2017)中要求,对于不能及时测定矩震级Mw的地震,采用“震级优选”的方式发布地震的震级。

5 结论与讨论

表 1可以看出,根据2016—2018年的地震统计结果,我国地震台网每年测定国内地震6万个左右,而能够测定面波震级MS的地震不足100个,大量国内地震只能测定地方性震级ML。再加上我们利用国家地震台网48个台站2001—2007年记录的531个远震的研究结果(刘瑞丰等,2015),可得到以下结论。

(1)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一方面地方性震级、体波震级、面波震级等传统的震级标度都是建立在“单一频率”地震波振幅的基础上,而另一方面不同类型地震震源的复杂性和地球介质的复杂性,不可能使用一个震级表示所有类型地震的大小。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使用不同的震级标度才更科学、更准确。

(2)在地震目录和地震报告中有时一个地震给出多个震级,而在多个震级中总有一个实测震级是为其“量身定做”,测定该震级所使用地震波的频率与震源辐射地震波的优势频率一致,用该震级最适合表示其大小,而其他震级表示的是震源在其他频段辐射地震波能量的大小。

(3)不同的震级都是重要的地震参数,是开展震源特征、不同地震之间的差异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不同地震辐射地震波的频谱不同,利用不同震级可以描绘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地震特征。科学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多种震级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4)从地震速报、地震应急的需求看,国际上普遍采用“震级优选”的方式对外发布震级。“震级优选”的方法为:①矩震级作为首选震级;②如果不能及时测定出矩震级,按顺序选择面波震级、体波震级、地方性震级。

(5)从地震预报、地震会商等日常工作的需求看,如果一个地震只用一个震级,可使用地震台网对外发布的震级,或用(4)中“震级优选”的方法在地震目录中选择一个震级。

6 结束语

2017年5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2017)。本标准规定了地震震级的测定方法和使用规定。在测定方法中规定了地方性震级ML、短周期体波震级mb、宽频带体波震级mB(BB)、面波震级ΜS、宽频带面波震级ΜS(BB)和矩震级MW等6种震级的测定方法,在使用规定中给出了震级的发布规则,具体如下。

(1)地震台网在发布地震速报信息时,对能及时测定地震矩M0的地震,应优先选择矩震级MW作为对外发布的震级。

(2)对不能及时测定地震矩M0的地震,应按以下原则确定对外发布的震级:①对于ML<4.5的浅源地震,应选择地方性震级ML为对外发布的震级;②对于ML ≥4.5的浅源地震,应选择宽频带面波震级ΜS(BB)为对外发布的震级;③对于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宜选择短周期体波震级mb或宽频带体波震级mB(BB)为对外发布的震级。

新的震级国家标准的实施,实现了与国际主要地震机构的震级测定方法和震级发布规则的接轨,使我国地震台网震级的测定方法更科学,测定结果更准确,测定速度更快捷,发布规则更合理。

参考文献
陈运泰, 吴忠良, 王培德, 等. 2000. 数字地震学[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李善邦. 1981. 中国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刘瑞丰, 陈运泰, 任枭, 等. 2015. 震级的测定[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刘瑞丰, 陈运泰, 薛峰, 等. 2018. 如何正确使用新的震级国家标准[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9(4): 1-11.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8.04.001
许绍燮. 1999. 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1999)宣贯教材[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地震局. 2001. 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规范(地震观测)[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Bormann P, Liu R F, Ren X, et al. 2007. Chinese National Network Magnitudes, Their Relation to NEIC Magnitud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New IASPEI Magnitude Standards[J]. Bull Seismol Soc Am, 97(1B): 114-127. DOI:10.1785/0120060078
Bormann P, Liu R F, Xu Z G, et al. 2009. First Application of the New IASPEI Teleseismic Magnitude Standards to Data of the China National Seismographic Network[J]. Bull Seismol Soc Am, 99(3): 1 868-1 891. DOI:10.1785/0120080010
Bormann P, New Manual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ory Practice[R]. GeoForschungsZentrum, Potsdam, 2012.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15754574_New_Manual_of_Seismological_Observatory_Practice_NMSOP-2
Gutenberg B. 1945a. Amplitudes of surface waves and magnitudes of shallow earthquakes[J]. Bull Seismol Soc Am, 35: 3-12.
Gutenberg B. 1945b. Amplitudes of P, PP and S and magnitude of shallow earthquakes[J]. Bull Seismol Soc Am, 35: 57-69.
Gutenberg B. 1945c. Magnitude determination for deep-focus earthquakes[J]. Bull Seismol Soc Am, 35: 117-130.
USGS. New USGS earthquake magnitude policy[M]. MCEER Information Service News, 2002: 1-3.
Willmore P L. Manual of Seismological Observatory Practice[R]. World Data Center A for Solid Earth Geophysics, Report SE-20, September, 1979, Boulder, Colorado.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91435495_Manual_of_seismological_observatory_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