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10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下文简称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9年度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和天津市地震局承办,北京港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董礼副主任、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薛兵主任及刘瑞丰副主任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部队等相关部门的113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开幕式由刘瑞丰主持,董礼致辞。董礼向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及莅临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向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对提升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地震仪器计量水平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向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及各位到会专家对促进地震预警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建设工程进展提供的咨询帮助表示感谢。
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薛兵讲话指出,地震观测技术一直是地震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撑,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各位委员支持下,观测技术委员会多年来开展了诸多活动,致力于观测技术交流和技术研发的推进工作。这些年来观测技术发展进程较快,在从地震观测模拟化到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信息化推进、地震观测仪器定型化检测、法规化、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新技术应用以及“十四五”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委员会坚持每年开展学术交流会议,涉及领域从仪器到台站(网)建设,从系统运维到数据产品加工与服务及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建设等,观测技术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希望大家未来几年重点关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地球深部探测。薛兵主任感谢各位专家积极参与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活动,希望各委员与专家积极参加研讨、充分交流,为地震观测的“十四五”技术发展出谋划策。
大会共计收到学术论文29篇,安排学术报告21个,与会学者围绕:①地震观测仪器(测震、前兆、强震)研发动态、观测技术新方法与问题研讨;②数字地震台站、台网建设与运维技术,水库地震台网研究进展;③数字地震观测台网数据产品加工、信息发布服务;④地震观测仪器检测、检定新方法与试验;⑤地震观测信息化、标准化;⑥深井地震观测研究进展与应用;⑦海洋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与进展;⑧“十四五”科技项目与近期地震观测技术发展方向等做了相关学术报告及讨论。
观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瑞丰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他说今年大会的报告和论文内容比较丰富,不再局限于往年的测震技术,还包含钻孔应变、地磁、重力观测等领域最新研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和防灾科技学院的年轻同志和研究生也积极参会,并做了相关学术报告,为观测技术委员会增添了新的活力。
会议期间印发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部分全文供与会学者参考、学习、讨论。会议期间,与会专家组织深井地震观测技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气氛浓郁。
此次会议参会人员多,学术报告涉及地震观测技术的多个方面,内容丰富。会议期间不仅交流了技术、加深了了解,而且增进了各领域、各学科及与会专家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此次会议会务工作由周银兴、王晓蕾、赵立军等担任。
附:学术报告目录
1、童汪练:宽带地震计磁扰性能测试与预防措施
2、薛兵:实验场深井地震观测的目标与技术。
3、朱小毅:深井综合观测集成技术探讨
4、李宏:地壳应力连续(相对)观测主要进展
5、刘瑞丰:我国地震速报中的震级偏差分析
6、邱泽华:地震预测的依据和手段
7、白玲: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近期灾害事件的地震学监测与发生机理
8、王勤彩:长宁背斜西北段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9、赵建和:台站标准化中仪器防震装置调研与试验
10、刘文义:地震4.0——面向2030年的地震技术体系
11、随阳轶:井下磁力仪进展——从总场、三分量到张量测量
12、陈斌:地震台网运维管理平台软件介绍
13、王鹏:基于PMC方法的台网地震监测能力研究
14、赵立军:集成化地震数据采集器测试系统研制、应用与展望
15、苏鹏:强震作用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组网及数据分析——以桥梁结构为例
16、刘志坤:基于背景噪声的地下波速时变监测研究
17、陈泺侃:可移动小型化冷原子干涉重力仪
18、池毅:钻孔应变观测能够告诉我们些什么?
19、刘菲:利用Stao模型研究上海地区Q值分布
20、董云开:钻孔应变测试技术
21、孔向阳:硐体开凿的塑性区对应变倾斜干扰及优化设计实验
22、王洪体:深井井下宽带地震仪、加速度仪研制
23、戴仕贵:基于地震背景噪声的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与阶段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