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定点形变观测数据有重要的影响,大风、降雨、气压、温度、地下水位等都会引起形变观测数据的变化,其中,降雨的影响更显著,在短时间内会造成观测数据大幅上升或下降。因此,为了排除降雨的影响,更准确地分析可能存在的地震地球物理异常变化,定量地分析降雨对形变观测数据的影响则十分必要。
前人对形变观测降雨影响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包括降雨产生影响的机理(孙伶俐等,2010;赵爱平等,2015)、不同形变仪器对降雨的不同响应特征等(杨绍富等,2015),以及使用各种方法计算降雨的响应(杨婕等,2009;汪翠枝等,2010;刘水莲等,2015)、分析降雨效率(郑江蓉等,2011)和如何采取措施以减少气象因素对观测数据的影响(樊冬等,2014)。以上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等降雨丰富的地区,而对于中西部地区降雨的定量分析则较少。本文研究了呼和浩特地震台(下文简称呼和浩特台)水管倾斜仪、伸缩仪和垂直摆倾斜仪等对降雨的响应,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
1 台站背景影响定点形变观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台址。基岩的性质、山洞条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不同使得每个台站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因此不同台站的形变观测数据间存在较大差异。内蒙古地区整体降雨较少,出现由降雨引起的形变观测数据趋势性变化的现象亦较少。鄂尔多斯块体北缘几个台站中乌海台、乌加河台降雨较少;西山咀台数据质量较差;包头台数据质量最好,但降雨很少引起观测曲线发生变化,故采用呼和浩特台形变数据进行降雨相关分析。
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北郊的攸攸板镇东乌素图村,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是国家24个基准地震台之一,海拔高度1 154 m,台基岩性为燕山期流纹岩。呼和浩特地处呼包断陷盆地的土默特平原,北靠大青山,为具有发生中强地震构造条件的地区,附近仍明显活动的断裂为大青山断裂,该断裂是呼包断陷盆地的北边界。呼和浩特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严寒、少雪。呼和浩特台形变山洞覆盖较薄,整体符合观测要求(图 1),具体参数见表 1。
![]() |
图 1 呼和浩特台形变仪器位置及环境干扰 Fig.1 Hohhot station deformation instrument position and surrounding interference |
![]() |
表 1 呼和浩特台洞室参数 Table 1 Parameters of Hohhot deformation station |
选取2016—2018年呼和浩特台伸缩仪、水管倾斜仪和垂直摆倾斜仪的形变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表 2)。垂直摆自2016年安装试运行,2017年正式运行,格值符合标定标准;水管仪与伸缩仪运行时间长,格值相对稳定。
![]() |
表 2 呼和浩特台形变观测数据格值 Table 2 Lattice value of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
M2波γ值中误差是评定观测资料精度的主要标准,也可反映观测系统受干扰情况、自身运行情况及台址条件,可利用该值对各台资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王梅等,2003)。本文分析了呼和浩特台3套形变仪器2017年的M2波γ值中误差(表 3),其中,伸缩仪使用相对中误差。由表 3可见,形变仪器整体上相对稳定,数据可用,其中,水管倾斜仪NS向、EW向与垂直摆倾斜仪NS向观测精度最高,垂直摆倾斜仪EW向与伸缩仪NS向相对较差,伸缩仪EW向最差;另,伸缩仪EW向固体潮不明显,无年变变化,精度确实较差。
![]() |
表 3 呼和浩特台形变仪器M2波γ值中误差 Table 3 Mean square errors of value γ of M2 wave of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
统计呼和浩特2016年以来降雨情况发现,当降雨量较小时,观测曲线仅出现毛刺、波动和突跳等现象,趋势不会发生改变,如图 2所示的2018年7月7日降雨10 mm时,呼和浩特台垂直摆倾斜仪、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均未出现趋势性的变化,仅伸缩仪有微小幅度的变化(图 2)。统计中还发现,2017年9月3日降雨量小于12 mm的情况,也未能引起呼和浩特台形变仪器观测数据发生趋势性变化,因此初步判定能引起形变观测数据发生趋势性变化的降雨量应大于12 mm。
![]() |
图 2 2018年7月6—8日呼和浩特台形变观测曲线矩形框为降雨时段
(a)水管倾斜观测NS向;(b)水管倾斜观测EW向;(c)洞体应变观测NS向;(d)洞体应变观测EW向; (e)垂直摆倾斜观测NS向;(f)垂直摆倾斜观测EW向矩形框为降雨时段 Fig.2 Observation curves caused by rainfall of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on July 7, 2018 |
降雨通常与气压同时变化,有时表现为降雨、气压与温度三者同时变化,从而对形变观测曲线产生影响。但气压与温度变化不全使观测曲线出现大幅度趋势性变化,下文分析数据时仅使用降雨量和形变观测数据作一元回归分析。
4 趋势性变化分析2016年以来5次降雨量超过15 mm的典型降雨事件对形变观测的影响。
(1)2016年7月10—17日累积降雨量达到176.8 mm。呼和浩特台水管倾斜仪受降雨的影响,其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NS向变化幅度为221.00×10-3″,EW向变化幅度为164.15×10-3″。伸缩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变化幅度为2962.27×10-8;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2088.58×10-8。垂直摆倾斜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上升幅度为224.76×10-3″;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226.29×10-3″(图 3)。
![]() |
图 3 2016年7月10—17日呼和浩特台形变观测曲线
(a)水管倾斜观测NS向;(b)水管倾斜观测EW向;(c)洞体应变观测NS向;(d)洞体应变观测EW向; (e)垂直摆倾斜观测NS向;(f)垂直摆倾斜观测EW向矩形框为降雨时段 Fig.3 Observation curves caused by rainfall of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from July 10 to 17, 2016 |
(2)2016年8月17—18日累积降雨量达到104.5 mm,受强降雨的影响,呼和浩特台水管倾斜仪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NS向变化幅度为98.88×10-3″,EW向变化幅度为113.13×10-3″。伸缩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变化幅度为2470.29×10-8;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288.56×10-8。垂直摆倾斜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上升幅度为33.96×10-3″,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207.56×10-3″(图 4)。
![]() |
图 4 2016年8月17—19日呼和浩特台形变观测曲线
(a)水管倾斜观测NS向;(b)水管倾斜观测EW向;(c)洞体应变观测NS向;(d)洞体应变观测EW向; (e)垂直摆倾斜观测NS向;(f)垂直摆倾斜观测EW向矩形框为降雨时段 Fig.4 Observation curves caused by rainfall of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from August 17 to 18, 2016 |
(3)2017年6月22日发生强降雨,累积降雨量为24 mm。呼和浩特台水管倾斜仪受降雨的影响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NS向变化幅度为60.50×10-3″,EW向变化幅度为61.63×10-3″。伸缩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变化幅度为395.48×10-8;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460.97×10-8。垂直摆倾斜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上升幅度为12.58×10-3″;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209.91×10-3″(图 5)。
![]() |
图 5 2017年6月21—23日呼和浩特台形变观测曲线
(a)水管倾斜观测NS向;(b)水管倾斜观测EW向;(c)洞体应变观测NS向;(d)洞体应变观测EW向; (e)垂直摆倾斜观测NS向;(f)垂直摆倾斜观测EW向矩形框为降雨时段 Fig.5 Observation curves caused by rainfall of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from June 21 to 23, 2017 |
(4)2017年7月5—7日发生强降雨,累积降雨量为48 mm。呼和浩特台水管倾斜仪受降雨影响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NS向变化幅度为77.14×10-3″,EW向变化幅度为63.47×10-3″。伸缩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变化幅度为516.62×10-8;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640.75×10-8。垂直摆倾斜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上升幅度为38.46×10-3″,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188.33×10-3″(图 6)。
![]() |
图 6 2017年7月5—7日呼和浩特台形变观测曲线
(a)水管倾斜观测NS向;(b)水管倾斜观测EW向;(c)洞体应变观测NS向;(d)洞体应变观测EW向; (e)垂直摆倾斜观测NS向;(f)垂直摆倾斜观测EW向矩形框为降雨时段 Fig.6 Observation curves caused by rainfall of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from July 5 to 7, 2017 |
(5)2018年5月19日至20日发生降雨,累积降雨量为29 mm。呼和浩特台水管倾斜仪受降雨影响,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NS向变化幅度为85.93×10-3″,EW向变化幅度为80.75×10-3″。伸缩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变化幅度为432.68×10-8;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978.82×10-8;垂直摆倾斜仪NS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上升形态,上升幅度为26.12×10-3″,EW向记录曲线呈明显下降形态,变化幅度为254.26×10-3″(图 7)。
![]() |
图 7 2018年5月19—21日呼和浩特台形变观测曲线
(a)水管倾斜观测NS向;(b)水管倾斜观测EW向;(c)洞体应变观测NS向;(d)洞体应变观测EW向; (e)垂直摆倾斜观测NS向;(f)垂直摆倾斜观测EW向矩形框为降雨时段 Fig.7 Observation curves caused by rainfall of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from May 19 to 21, 2018 |
将5次降雨的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分别对降雨量与各测项变化幅度间进行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拟合结果见图 8,各测项变化幅度与降雨量间拟合的线性关系为
![]() |
图 8 呼和浩特台形变测项变化幅度与降雨量间的拟合结果
(a)水管倾斜观测NS向;(b)水管倾斜观测EW向;(c)洞体应变观测NS向; (d)洞体应变观测EW向;(e)垂直摆倾斜观测NS向;(f)垂直摆倾斜观测EW向 Fig.8 Fitting results of rainfall and magnitude of the Hohhot deformation instruments |
$ \begin{array}{*{20}{c}} {{\rm{水管倾斜仪NS向}}}&{\mathit{y}{\rm{ = 0}}{\rm{.9299 }}\mathit{x}{\rm{ + 37}}{\rm{.59 }}}&{{\mathit{R}^{\rm{2}}}{\rm{ = 0}}{\rm{.8712}}} \end{array} $ | (1) |
$ \begin{array}{*{20}{c}} {{\rm{水管倾斜仪EW向}}}&{\mathit{y}{\rm{ = 0}}{\rm{.6462 }}\mathit{x}{\rm{ + 47}}{\rm{.219 }}}&{{\mathit{R}^{\rm{2}}}{\rm{ = 0}}{\rm{.918}}} \end{array} $ | (2) |
$ \begin{array}{*{20}{c}} {{\rm{伸缩仪NS向}}}&{\mathit{y}{\rm{ = 18}}{\rm{.629 }}\mathit{x}{\rm{ - 68}}{\rm{.871 }}}&{{\mathit{R}^{\rm{2}}}{\rm{ = 0}}{\rm{.9395}}} \end{array} $ | (3) |
$ \begin{array}{*{20}{c}} {{\rm{伸缩仪EW向}}}&{\mathit{y}{\rm{ = 0}}{\rm{.9299 }}\mathit{x}{\rm{ + 37}}{\rm{.59 }}}&{{\mathit{R}^{\rm{2}}}{\rm{ = 0}}{\rm{.8712}}} \end{array} $ | (4) |
$ \begin{array}{*{20}{c}} {{\rm{垂直摆倾斜仪NS向}}}&{\mathit{y}{\rm{ = 1}}{\rm{.2305 }}\mathit{x}{\rm{ - 26}}{\rm{.906 }}}&{{\mathit{R}^{\rm{2}}}{\rm{ = 0}}{\rm{.8031}}} \end{array} $ | (5) |
$ \begin{array}{*{20}{c}} {{\rm{垂直摆倾斜仪EW向}}}&{\mathit{y}{\rm{ = }}\begin{array}{*{20}{l}} {0.0052} \end{array}{\rm{ }}\mathit{x}{\rm{ + 16.87 }}}&{{\mathit{R}^{\rm{2}}}{\rm{ = 0}}{\rm{.0002}}} \end{array} $ | (6) |
其中,x为降雨量;y为各形变测项数据变化幅度;R2为判定系数。
由图 8可见,水管倾斜仪拟合结果最好,伸缩仪NS向与垂直摆倾斜仪NS向拟合结果也可使用,降雨量与观测数据变化幅度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伸缩仪EW向拟合结果较差,这可能与观测系统不稳定、数据质量较差有关;垂直摆倾斜仪EW向观测数据,无论降雨量如何,其变化幅度约200×10-3″。查找观测日志发现,降雨引起观测数据大幅变化时,垂直摆倾斜仪EW向观测常会出现调零,如2017年6月22日、7月6日和2018年5月19日分别出现调零,这可能是由于降雨引起观测数据变化大而导致超量程,之后人为改变了垂直摆倾斜仪EW向观测数据的变化幅度,因此垂直摆EW向结果不真实、不可用。
形变观测山洞的西南、东南侧分别有2个明显的排水沟(图 1)。降雨时,伸缩仪NS向呈张性变化,EW向呈压性变化,与呼和浩特台周边应力场一致。水管倾斜仪与垂直摆倾斜仪EW向均向西倾斜,可能说明台站西南侧的排水沟对其的影响更大;而在NS向,水管倾斜仪向南倾,垂直摆倾斜仪向北倾,这可能是由于水管倾斜仪基线较长,作用的范围较广,而垂直摆倾斜仪基线较短,只能反映局部的变化,但理论上二者应当均向南倾斜。
5 讨论与结论(1)呼和浩特台形变仪器中水管倾斜仪观测质量最好,垂直摆倾斜仪EW向和伸缩仪EW向观测质量较差。
(2)呼和浩特台周边为流纹岩,其吸水性较强,当累积降雨量超过12 mm时,各仪器都会有响应。各形变仪器对降雨的反应时间短,几乎无滞后效应。各形变仪器(除垂直摆倾斜仪EW向观测结果不可用外)与降雨量间均呈较好的相关性,可以根据拟合结果推测由降雨引起的观测数据变化幅度。
(3)呼和浩特地区降雨总体偏少,可供分析的数据较少,能引起观测曲线发生趋势性变化的降雨量主要为20—50 mm,少数超过100 mm,降雨量分布不均且数据较少,因此拟合结果有待提高。
樊冬, 吴坤, 李惊生, 等. 2014. 密封措施对降低洞体形变观测气象类因素干扰的效果与分析[J]. 华南地震, 34(3): 69-75. |
刘水莲, 陈美梅, 全建军. 2015. 永安台钻孔体应变干扰与故障现象的探讨与总结[J]. 华南地震, 35(3): 46-53. |
孙伶俐, 罗俊秋, 龙涛. 2010. 大气降水对数字化地倾斜观测干扰特征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0(Z1): 105-110. |
汪翠枝, 张磊, 刘双庆, 等. 2010. 定点形变观测的降雨干扰及排除方法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8(1): 42-47.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10.01.008 |
王梅, 宋治平, 李峰, 等. 2003. 形变数字化资料综合评价[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3(4): 60-64. |
杨婕, 占惠, 凌学才. 2009. 强降水对厦门地震台伸缩仪的影响[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9(Z1): 76-78, 102. |
杨绍富, 苏萍, 徐长银, 等. 2015. 霍拉山洞体数字化形变观测干扰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6(2): 47-52.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5.02.009 |
赵爱平, 周红艳, 罗建明. 2015. 九江地震台洞体应变观测环境影响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6(1): 107-115.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5.01.018 |
郑江蓉, 徐徐, 王俊, 等. 2011. 六合体应变干扰因素与地震短临异常特征研究[J]. 西北地震学报, 33(1): 8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