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走时、射线路径及形态等反映了其运动学特性, 这些特性取决于地球内部的分层构造及介质的性质, 不同波具有不同的运动学和力学特征。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性质密切相关, 在不同性质和状态的介质中有显著变化, 反映在地震图上, 表现为地震波形特征的明显不同。震相是地震图中各种传播路径的地震波的清晰初始, 表现形态复杂且多种多样, 取决于震源类型、地质结构、传播路径和仪器性能等(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1992)。
德令哈地震台(台基岩性为花岗片麻岩)1979年开始地震观测, 2006年架设CTS-1E甚宽频带地震计开始数字地震记录, 仪器运行稳定, 观测资料连续可靠, 至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字化测震资料。为了研究德令哈地震台(下文简称德令哈台)数字地震记录特征, 选取2007—2017年国内外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典型中强地震, 使用广东省地震局研发的单台分析处理软件MSDP, 从地质构造、波列特征、P波初动、S与P波到时差、主要震相、最大振幅、震中距等方面, 分析不同区域的地震震相特征。
1 单台数字地震仪震相识别地震分析的首要任务是正确识别、区分各种传播路径的地震波。地方震、近震、远震、极远震和深源地震的波形特征复杂, 但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仍有规律可循。理解地震波性质, 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地震波的主要记录特征, 熟悉常见震相, 依据到时、振幅大小的改变、周期(或频率)的改变、相位改变、波数(波组中持续振动的周期数)、波组持续时间、波列形态等特征, 识别各种震相。
1.1 依据共有特征识别震相利用地震波的持续时间、速度、到达台站的先后次序、周期大小、振幅大小等来识别震相。反映在地震图上, 地震波具有以下共有特征:①纵波、横波和面波先后到达(纵波速度大于横波, 面波速度最小); ②纵波周期小于横波, 面波周期最大。震中距越大, 波的周期越长, 反之越短; ③纵波振幅小于横波, 面波振幅最大(深震例外); ④震级越高, 振幅越大, 振动的持续时间越长。震中距越大, 各种波列持续时间越长; ⑤纵波垂直分量较强, 横波水平分量较强; ⑥绕射波振幅比直达波弱, 反射波振幅比直达波强(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1992)。
1.2 依据地震性质识别震相依据地震性质进行震相识别, 首先根据地震波特征判定地震类型(地方震、近震、远震、深震、浅震), 然后根据周期、振幅大小、各分向振幅强度、质点运动方式等, 确定波的性质, 区分纵波和横波。对于地方震:tSg − tPg < 13 s(据表面震源的甘青区域地震走时表), 振动持续时间一般1—2 min; 近震:tSg − tPg > 13 s、tSn − tPn < 1 min 43 s(据表面震源的甘青区域地震走时表、中国地区地震走时表和IASP91地震走时表)、tRm − tP < 4 min(据Rm与P震相走时表), 振动持续时间一般3—5 min, 且随震中距增大而增大; 远震: tS − tP >1 min 43 s(据表面震源的IASP91地震走时表)、4 min < tRm − tP < 45 min(据Rm与P震相走时表), 振动持续时间通常小于1 h 30 min, 震中距可按Δ≈2.5×(tRm − tP)(单位°)来估计; 极远震:tRm − tP > 45 min(据Rm与P震相走时表), 地震波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在1 h 30 min以上; 浅源地震:面波发育; 深源地震:震相初动起始尖锐, 面波不发育; 中源地震:面波发育程度介于浅源地震与深源地震之间(刘瑞丰等, 2014)。
1.3 利用标志震相到时差识别震相标志震相是指特征比较明显、能够确定地震性质的常见震相, 需根据波形周期和振幅的突变, 即动力学特征来确定其初动位置。各类地震的标志震相不同, 如:地方震标志震相有Pg、Sg、PmP、SmS; 近震标志震相有Pn、Sn、Pb、Sb、Pg、Sg、Lg; 远震标志震相有P、S、PP、SS; 极远震标志震相有Pdif、PKP、PP、SKKS、SS; 对于中源地震, 除上述震相外, 还有pP、sP、pPKP、sPKP、sS、PcP、PcS、ScP、ScS等震相。在判定常见标志震相基础上, 使用震相特征相对明显的3个震相, 如:远震使用P、S、pP震相, 极远震使用PKP、PP、pPKP震相, 确定地震的震中距和深度, 根据震相走时表或分析软件中的震相理论到时, 确定其他震相到时。因实际记录与走时模型可能存在差异, 在数字地震记录震相分析中, 需按实际记录识别震相。
2 中国地震震相特征识别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 同时位于几大板块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 地震断裂带发育(主要地震带有23条), 地震活动频繁, 常发生破坏性地震。
柴达木盆地为深大断裂带所围陷的中新世构造盆地, 北侧为柴达木盆地东北缘断裂带, 由一系列呈断续状分布的反“S”型断层组成, 控制了盆地和山脉的分界, 在锡铁山一带构成中强地震频发区; 南侧为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带; 东侧为鄂拉山—温泉断裂; 北西边缘为阿尔金断裂带。德令哈台位于柴达木断陷盆地北缘, 地质构造复杂, 周围分布多条新生代活动断裂带, 新构造活动迹象明显, 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 有多次中强地震发生。统计发现, 德令哈台记录的中国中强地震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川、云南、台湾等多震区; 震中距在29°以内, 且发生在台站的不同方位; 地震类型涵盖地方震(Δ < 100 km)、近震(100 km≤Δ < 1 000 km)、远震(1 000 km≤Δ < 105°)。受地壳厚度不同和地质结构复杂的影响, 各地区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路径及形态复杂且多种多样, 各种地震波震相特征不同。
2.1 青海地震青海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 地壳厚度50—70 km, 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剧烈地区之一。青藏高原划分为7个地震带, 分别是阿尔金地震带、柴达木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山地震带、玉树—雅江地震带、藏川高原地震带、冈底斯—念青塘古拉地震带(哈辉, 2005), 其中柴达木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山地震带、玉树—雅江地震带为主要地震活动区, 也是中强以上地震多发区。
青海地区发生的地震多为地方震和近震, 震中分布在(32°—39°N, 92°—102°E)范围内, 震中距小于600 km, S与P震相到时差小于1 min 11 s。使用表面震源的中国地区地震走时表分析, 青海地区地震初至波到时比理论到时慢2—4 s。
2.1.1 地方震波对于德令哈台记录的地方震(震中距在100 km以内, 震源深度约10 km), 主要震相为直达波Pg和Sg, 莫霍面外侧向上的反射波PmP和SmS常被直达波Pg和Sg干扰, 无明显震相特征。Pg与Sg波到时差约小于13 s, 振动持续时间1—2 min, 波形频率较高, 震动周期较小, 其中:Pg波周期约0.05—0.2 s, 波速为5.71—6.09 km/s; Sg波周期约为0.1—0.5 s, 波速为3.40—3.57 km/s。
2.1.2 近地震波震中距在100—1000 km的近震, Pg和Sg波到时差约大于13 s, Pn和Sn震相到时差约小于1 min 43 s, 由于各地区地质结构及地壳厚度不同, 导致各类地震波到达台站的时间也不相同。统计发现, 德令哈台记录的甘肃地震震中距多在1 000 km以内, 波形特征与青海地震相似。
(1) 震中距约120—170 km, 常见波为Pg、PmP、Sg、SmS, 直达波与反射波的振幅差异明显, 但反射波PmP振幅较弱, 震相特征不明显, 反射波SmS振幅较强, 震相特征明显, 如:德令哈台记录的2014年10月2日23:56:31(36.35°N, 97.76°E)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M 5.1地震(Δ = 123.1 km, h = 16 km), 波形曲线见图 1。
(2) 震中距约170—200 km, 莫霍面反射波P11、S11变弱, Pg、Sg震相清晰。
(3) 震中距小于230 km, 根据甘青地震波走时, 德令哈台地震记录仍以直达波为主要震相, 且首先到达台站。
(4) 震中距在230—250 km范围内, 根据甘青地震波走时, Pn波速度为7.9—8.2 km/s, Sn波速度为4.4—4.8 km/s, 直达波Pg与首波Pn几乎同时到达德令哈台, 在此震中距范围内是2种波的干扰距离, 震相不易辨认。当震中距大于直达波与首波的干扰距离, 一般按顺序出现Pn、Pg波及相应横波, Pn、Sn波振幅比Pg、Sg波小得多。
(5) 震中距约300 km, 德令哈台记录的Pn波清晰, Sn波不清晰, Pg和Sg震相较强。
(6) 震中距在400—600 km范围内, 德令哈台可较清晰观测到Pn、Sn、Pg、Sg震相。
2.1.3 不同方位近地震波以德令哈台记录的青海省不同方位的4个地震为例, 分析近地震波形震相特征。其中:①台站东南方位:2015年10月12日18:04:14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34.36°N, 98.19°E)M 5.2地震(Δ = 344.4 km, h = 9 km); ②台站东北方位:2015年11月23日05:02:42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38.00°N, 100.40°E)M 5.2地震(Δ = 277.8 km, h = 10 km); ③台站西北方位:2013年2月12日03:13:0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38.50°N, 92.40°E)M 5.1地震(Δ = 453.7 km, h = 10 km); ④台站西南方位:2016年10月17日15:14:49玉树自治州杂多县(32.81°N, 94.93°E)M 6.2地震(Δ = 555.5 km, h = 9 km)。由波形曲线可知, 4个地震均具有清晰的Pn、Pg、Sg震相, Sn震相特征不明显, 不易辨认。
2.2 新疆地震新疆地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前沿地带, 属中国大陆西域断块。印巴次大陆块体向北与中国大陆会聚并不均匀碰撞、挤压, 形成我国境内塔里木块体与准噶尔块体南北缘内陆俯冲带, 主要包括帕米尔北缘弧形挤压造山带、天山挤压上隆造山带和阿尔泰压上隆造山带。特殊构造环境和强烈的构造运动, 在新疆地区形成西昆仑、天山和阿尔泰3个主要地震带, 使得新疆地区的地震活动具有活动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 是我国内陆地震主要活动区, 其中天山地震带强震活动强度最大, 新疆大多数地震发生在此带上。
新疆地区地震范围大, 震中位于德令哈台的西南、正西、西北方向, 地震类型为近震和远震, 震中分布在(35.5°—44.3°N, 73.9°—95°E)范围内, 震中距为6.1°—18.9°, S与P震相到时差为1 min 9 s—3 min 26.4 s。使用表面震源的中国地区地震走时表分析, 新疆地震初至波到时与理论到时接近。
(1) 震中距在600—1 000 km范围内,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新疆多数地震记录Pn、Sn震相较清晰, Pg、Sg波震相减弱, 震相初至到时不清晰。
(2) 震中距大于6°,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波形记录中P、S震相较清晰。
(3) 震中距大于8°,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Lg1、Lg2波震相较清晰。
(4) 震中距大于14°, 受上地幔影响, 在14°—28°范围内, P、S往往出现地幔低速、高速多个分支, 可见多个P、S波震相, 如:德令哈台记录的2016年11月25日22:24:30(39.27°N, 74.04°E)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M 6.7地震(Δ = 18.3°, h = 10 km), 地震波形曲线见图 2, 可见P1、P2、S1、S2震相。
震中位于德令哈台不同方位的新疆地震, LQ、LR波震相具有不同特征, 其中:偏西南方向的地震, LQ、LR波震相NS向振幅偏大, 尤其是新疆和田地区地震, NS向LQ振幅比EW向和垂直向大得多; 偏西北方向的地震, LQ、LR波震相垂直向振幅偏大。
2.3 西藏地震西藏地处青藏高原, 位于地震易发地带, 区内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金沙江、巴颜喀拉及柴达木等6条大地震带分布, 地震活动仅次于台湾省, 具有强度大、分布广等特点。
西藏地区位于德令哈台西南、正南方向, 地震类型为近震和远震, 震中分布在(28.2°—34.4°N, 82.00°—98.00°E)范围内, 跨度较大, 震中距为3°—15.8°, S、P震相到时差为36.3 s—2 min 55.3 s。使用表面震源的中国地区地震走时表分析, 西藏地震初至波到时比理论到时慢1—4 s, 震相特征受方位影响不大。
(1) 震中距在300—500 km范围内,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Pn、Sn、Pg震相较清晰。
(2) 震中距在500—1 000 km范围内,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Pn、Pg震相较清晰, Sn、Sg初始震相不清晰;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P、S震相和面波较清晰。
(3) 震中距大于1 000 km,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P、S震相及LQ、LR面波震相较清晰。
(4) 震中距大于8°,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Lg1、Lg2震相较清晰。
2.4 四川地震欧亚地震带又名横贯亚欧大陆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带或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 从印度尼西亚开始, 经中南半岛西部和中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 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 至地中海北岸, 延伸至大西洋亚速尔群岛。该地震带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15%。四川即地处欧亚地震带, 西部为地震多发带, 大多分布在104°E以西地区, 主要集中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金沙江、松潘—较场、龙门山、理塘、木里—盐源、名山—马边—昭通等地震带。
四川地区位于德令哈台东南方向, 地震类型为近震和远震, 震中分布在(28.3°—33.2°N, 99.3°—105.00°E)范围内, 震中距为4.5°—11.1°, S、P震相到时差为53.0 s—2 min 5.1 s。一般震中距10°—15°的范围为地幔影区, P、S波不发育, S波尤其不发育, 难以分辨。德令哈台虽记录到该区地震震中距为4.5°—11.1°, 基本不在地幔影区, 但S波仍难以辨认。使用表面震源的中国地区地震走时表分析, 四川地震初至波到时比理论到时慢3—7 s; 使用表面震源的甘青区域地震走时表分析, 初至波到时比理论到时慢2—4 s。
(1) 震中距在500—1 000 km范围内,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Pn、Pg波震相较清晰, Sn、Sg波初始震相不清楚;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P波和面波震相较清晰, S波初始震相不清楚。
(2) 震中距大于1 000 km,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P波和面波震相较清晰, 地震较大时, S波初始震相较清晰, 地震较小时则不清楚。
(3) 震中距大于8°,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Lg1、Lg2波震相较清晰。
种种证据表明, 青藏高原地壳和地幔内存在低速异常区, 如:冯锐等(1981)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结构, 认为青藏和华北地区在地壳中的平均波速值较低, 地壳内有低速层; 吴功建等(1989)对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的研究, 认为青藏高原地壳的不均匀性显著, 地壳巨厚, 约70—80 km, 且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 吴建平等(1998)利用远震波形反演青藏高原整体地幔深部P波速度模型, 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地区平均地壳厚度约68 km, 上地幔Pn速度约8.15 km/s, P波平均速度小于7.8 km/s, 存在明显的上地幔P波低速异常区; 丁志峰等(2001)对青藏高原地震波三维速度结构进行研究, 认为青藏高原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区。德令哈台地震观测资料也反映出, 发生在该地区的地震初至波到时残差较大, 应主要受地壳厚度和低速异常区影响, 造成波速变慢。
2.5 台湾地震台湾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聚合交界地带, 是我国地震活动性最强地区之一。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以花东纵谷(花莲)为交界线, 互相推挤、挤压, 地震活动频发。台湾西部人口集中, 地震发生较少, 震源较浅, 相对而言, 能量不易释放, 但若发生地震, 易出现重大灾害; 东部及东北部位于板块聚合带, 震源较深, 地震次数较多。台湾地区位于德令哈台东南方向, 发生的地震属海洋地震, 地震类型为远震, 震中分布在(21.4°—25.6°N, 120.3°—126.0°E)范围内, 震中距为22.7°—29.4°, S、P震相到时差为4 min 3.1 s—4 min 52.1 s。在德令哈台地震记录中, 台湾地震P、S、sS波震相较清晰, LQ、LR面波震相发育。使用表面震源的中国地区地震走时表分析, 台湾地震初至波到时比理论到时慢1—2 s。
当震中距大于25°时, 德令哈台可记录到某些地震较清晰的核幔边界反射波ScP、PcS震相。其中:震源深度较大时, 能够记录到较清楚的核幔边界反射波PcP震相; 震源深度在20 km以下, 记录不到深度震相pP和sP; 震源深度在20 km以上, 能够记录到较清楚的深度震相pP、sP。
台湾地震能够清楚观测到P、S波震相的分支震相P1、P2、S1、S2和体波未识别震相Px, 可以判定地震波在传输过程中有分层的地质结构, 导致出现明显的一组未识别的体波震相。以德令哈台记录的2014年3月19日20:19:24(24.06°N, 122.35°E)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M 5.6地震(Δ = 25.1°, h = 8 km)为例,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和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清楚可见P、S波震相的分支震相P1、P2、S1、S2和体波未识别震相Px, 波形曲线见图 3。
东北地区是中国典型的深震孕育区, 震源带由日本海沟以30°倾角向下延伸过来, 多次发生中强深震, 震源深度400—600 km, 震中分布在(41.9°—45.0°N, 129.0°—131.5°E)范围内, 震中距为24.6°—26.5°, S、P震相到时差为3 min 35.6 s—3 min 58.5 s。德令哈台记录的东北地区深震体波震相起始尖锐, 衰减快, 初至震相突出, 初至振幅在本组波列中达到最大值; 震相初动周期小; 与相同震中距的浅源地震相比, 深源地震的持续时间短、各种震相走时短、出射角大, 垂直向能量更强; 面波不发育, 振幅明显小于P、S波; 核面反射波PcP、ScP、PcS、ScS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成尖锐脉冲波形, 清晰突出, 振幅明显, 见图 4(a); 地表反射波sP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垂直向清楚, 见图 4(b)。据表面震源的IASP91地震走时表分析, 东北地区地震初至波到时接近理论到时。
德令哈台记录的国外典型地震多发生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菲律宾、智利等国家和地区, 大多数中强地震为远震, 少数为极远震。在远震中, 核面反射波PcP、ScP、PcS、ScS等震相属于短周期波形, 在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上反映较好, 波列特征表现为突出的1—2个正弦波, 尽可能在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上识别。S、SS等震相属于长周期波形, 为纵波波列后水平分向较为突出的震相, 适合在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上分析。极远震的震相类别比较丰富, 在数字记录中识别震相难度较大, 主要由复杂的地球结构和速度层分布所决定, 经远距离传播, 地震波周期变大, 初至及后续震相起始较弱, 震级小和震源较深的极远震识别困难。一般, Pdif震相周期约25 s, PKP震相周期在2—15 s, PP震相周期在10—30 s, SS震相周期约30 s。
3.1 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北部地震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北部地处欧亚地震带(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为地震多发地带, 位于德令哈台西南、正西、西北方向, 地震类型为远震, 震中距为11.6°—32.0°, P、S、LQ、LR波震相清晰, S、P震相到时差为2 min 10.5 s—5 min 10.0 s。印度和兴都库什地区有时能记录到未识别震相Px、Sx(图 5), 震中距约14°时, 印度部分地区发生的地震Lg波震相清晰, 其他区域不明显。据表面震源的IASP91地震走时表分析, 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北部地震初至波到时比理论到时慢1—2 s, 地震波震相特征受方位影响较大, 各区域记录特征明显不同。
以德令哈台记录的2015年10月26日17:09:32兴都库什地区(36.5°N, 70.8°E)M 7.8深源地震(Δ = 21.2°, h = 210 km)为例,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深源震相pP、sP不明显, 不易辨认,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sP震相清晰, 易辨认, 波形曲线见图 5。
3.2 日本群岛、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地震日本群岛、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地震区域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在此处挤压、碰撞, 是地震多发地带。该地震区域在德令哈台东北、正东、东南方向, 震中距为26.3°—65.0°, S、P震相到时差为4 min 30 s—8 min 40.0 s, 地震类型为远震。据表面震源的IASP91地震走时表分析, 该区域地震初至波到时接近理论到时, 地震波的震相特征受震中距影响较大, 受方位影响不大。
德令哈台一般记录到此区域的浅源地震, P、PP、PcP、S、ScP、PcS、SS、ScS波震相清晰, 其中P、S波震相出射角较大, 震相明显、清晰, 易于辨认; PP、PcP、ScP、PcS、ScS等震相,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在垂直向上可清晰辨认, 见图 6(a); S、sS、SS震相,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在水平向上可清晰辨认, 见图 6(b)。如:德令哈台记录的2014年8月10日11:43:15日本北海道(41.2°N, 142.2°E)M 6.0地震(Δ = 34.5°, h = 10 km),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和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清晰可见P、pP、sP、PP、PcP、S、ScP、PcS、SS、ScS波震相。
日本群岛、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区域发生的地震震中距均大于25°, 核面反射波波ScP、PcS震相比面波LQ、LR震相到时早, 其中:①震中距为25°—55°, ScP和PcS震相易被记录到, 特别是震中距35°—45°的地震, ScP、PcS震相记录清晰。震中距约39°, ScP、PcS震相与S波震相相互干扰。震中距大于42°, ScP、PcS震相比S波震相到时早, 易于辨认; ②ScP、PcS震相随震源深度变化明显, 震源越深, 二者走时差越大, 且ScP震相比PcS震相到时早; ③ScP震相在垂直向上记录清晰, PcS震相在水平向上记录清晰。
对于此区域的地震, 震中距大于30°, 在垂直向上, 可较清楚记录到PP震相; 震中距大于37°, PP震相较强、振幅较大, 可超过P波的振幅与周期; 震中距约45°, PcP震相与PP震相交替出现, 二者模糊且不易分辨; 震中距大于45°, PcP波超前, 比PP震相到时早。
德令哈台记录的该区域地震核面反射波PcP、ScS震相较清晰, 尤其是深源地震, 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PcP、ScS波初至震相明显, 出射角角度和振幅较大, PcP震相在垂直向上清楚, ScS震相在水平向上清楚。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浅源或深源地震后续震相S、SS在水平向上清晰, 振幅较大且明显, 易于辨认; SS波比S波到时晚, 比面波到时早, 介于二者之间, 且其周期和振幅比S波大。
3.3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所罗门、斐济地震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所罗门、斐济区域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连接区域, 为地震多发地带。该区域在德令哈台东南方向, 震中距约40.0°—103.0°, S、P震相到时差为6 min 4.9 s—11 min 43.7 s, 地震类型为远震, 传播路径多为海洋路径, 一般浅源地震面波LQ、LR震相发育。
(1)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地震。震中距小于65°, 地震震相特征与日本群岛、千岛群岛、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相似, 主要记录到P、PcP、PP、ScP(或PcS)、S、ScS、SS、LQ、LR等震相, 且P、S、PP、SS震相清晰。
(2) 新几内亚、所罗门地震。震中距大于70°, 无核面反射波ScP、PcS, 记录到后续震相SKS。
(3) 斐济群岛地震。震中距大于80°, 无核面反射波PcP、ScS, SKS震相记录清晰、明显; 当震中距约83°时, S与SKS震相交替出现; 震中距大于83°, SKS震相在S震相之前到达, 该区域地震随着震源深度的加大, SKS与S震相交替出现, 且到时差减小; 随着震中距的增大, SKS的震相振幅增大。当震中距84.0°—95.0°, 记录到该区域的浅源地震波形, 德令哈台主要记录到P、PP、SKS、S、PS、SS、LQ、LR震相; 记录到该区域的深源地震波形,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pP、sP、PP震相清晰, 易辨认。震中距大于95°, 受核幔边界影响, 短周期P波振幅衰减较快, 长周期P波在弯曲的核幔边界周围发生衍射, 生成Pdif震相。德令哈台可记录到震中距100°左右的斐济群岛地震, Pdif、pP、sP、PP、SKS、S、PS、sS、SS震相清晰, Pdif为初始震相, 如:德令哈地震台记录的2014年11月2日02:57:21斐济群岛地区(19.7°S, 177.8°W)M 6.9地震(Δ = 97.9°, h = 410 km), 地震波形见图 7。
据表面震源的IASP91地震走时表分析, 斐济群岛地震初至波到时接近理论到时, 震相特征受震中距、深度影响较大, 随着震中距的增大, 记录波形特征受方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3.4 墨西哥、智利地震墨西哥、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1960年5月21日智利9.5级大地震是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强地震。该区域地震震中距约120.0°—180.0°, 初始波走时为18 min 52.7 s—20 min 12.0 s, 地震类型为极远震。在极远震范围内, 地震体波主要传播路径从地壳到内核, 由于核幔分界面的影响, 在震中距105.0°—140.0°范围内形成P波地核影区, 震中距大于142°才以PKPbc(PKP1)波、PKPab(PKP2)波出射到地面。无地幔折射波, PKP震相为主要震相, 一般起始尖锐, 周期较小; 面波发育, 震中距约180°, 其振幅更大, 一般难以区分LQ、LR震相, 但PP震相记录较好; 地震波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在1 h 30 min。通常, 由于复杂的地球结构和介质速度分布, 极远震震相分析、识别难度较大。而且, 经远距离传播, 地震波周期变大, 初至及后续震相起始较弱, 震级较小或震源较深的远震, 震相识别将更加困难。极远震持续时间较长, 容易将SKKS震相误判定为最大面波, 把极远震当成远震处理。据表面震源的IASP91地震走时表分析, 墨西哥、智利地震初至波到时接近理论到时, 震相特征受震中距、震源深度影响较大, 受方位影响不明显。
震中距为105.0°—140.0°的墨西哥地震, 德令哈台记录的最大震相通常是PP、PKSdf、SS, SKS、SKKS。对于大地震, 初至波Pdif震相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震相不明显, 不易辨认,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 震相清晰, 周期较大。当震源较深时, 可清晰记录到深度震相pPKP和sPKP。PKPpre震相在浅源记录中不常出现, 随着震源深度增大, 有时可清晰记录到, 在震中距146°以内, 始终出现在PKPdf震相之前。对于墨西哥地震的其他震相, 如:PKPdf、PP、PKS、SKKS、SS震相, 在记录图上比较清晰, 易辨认, 且PKPdf震相一般作为初始震相, 在震中距114°—180.0°范围出现, SKS振幅明显比SKKS小, 如:德令哈台记录的2017年9月8日12:49:15墨西哥沿岸近海(15.05°N, 93.9°W)M 8.2地震(Δ = 126.5°, h = 20 km)。震中距大于145°, 对于震级较大的地震, 德令哈台仍可记录到Pdif震相, 但初至到时不易确认。随着震中距的增大, PKP分解为震相PKPbc、PKPab, 在IASP91地震走时表中, PKPbc出现在震中距145.0°—155.0°范围内, PKPab出现在145.0°—180.0°范围内。对于德令哈台记录的智利地震波形, PKPbc、PKPab震相清晰, 易辨认。
由于各地区地质结构复杂, 同一地震波走时各不相同, 不同区域地震的记录波形不同, 震相特征也不同, 具有各自的显著特征, 与震源位置、深度、破裂方式、传播路径等因素有关。各地区初至波走时各不相同, 存在明显的梯度。
(1) 德令哈台记录的地方震、近震波形, 震中距不同, 地震波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 同一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各不相同, 受当地浅层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地方震波形记录主要震相为直达波Pg和Sg; 震中距小于230 km, 直达波为主要震相; 震中距为230—250 km, 直达波Pg与首波Pn干扰, 几乎同时到达, 不易辨认; 大于直达波与首波的干扰距离, 一般出现Pn、Pg以及相应的横波, Pn、Sn波的振幅比Pg、Sg小得多; 震中距约300 km, Pn波清晰, Sn波不清晰, Pg和Sg波清晰; 震中距400—600 km, Pn、Sn、Pg、Sg震相仍较清晰; 震中距大于8°, 新疆和西藏地震地震波形清晰可见Lg1、Lg2波震相。
(2) 德令哈地震台记录的远震、极远震、深震地震波, 随着震中距的变大,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受地球内部深层构造的影响较大, 受当地浅层地质构造影响较小。
远震核面反射波PcP、ScP、PcS、ScS等震相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上反映较好, 波列特征是1—2个正弦波, S、SS震相在水平分向较为突出, PP震相在垂直向记录上较清晰; 震中距大于37°, PP震相明显、振幅较大, 可超过P波振幅与周期; 震中距约45°, PcP波与PP波交替出现, 震相模糊, 不易分辨; 震中距大于45°, PcP波比PP波到时早; PcP在垂直向上清晰, ScS在水平向上清晰。
极远震Pdif震相周期约25 s, PKP震相周期为2—15 s, PP震相周期为10—30 s, SS震相周期约30 s。震中距为105.0°—140.0°, 最大震相通常是PP、PKSdf、SS及SKS、SKKS。对于大地震, 初至波Pdif震相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 震相不明显, 不易辨认, 经仿真长周期仪器记录后, 震相清晰, 周期较大; 震中距大于145°, 震级较大地震可记录到Pdif震相, 但初至到时不易确认。随着震中距的增大, PKP震相分解为PKPbc、PKPab震相, 在德令哈台记录的智利地震波形中, PKPbc、PKPab震相清晰, 易辨认。
(3) 深震体波震相起始尖锐, 衰减快, 初至震相突出, 震相初动周期小, 持续时间短, 出射角大, 垂直向能量更强; 面波不发育, 振幅明显小于P、S波; 核面反射波PcP、ScP、PcS、ScS经仿真短周期仪器记录后, 成尖锐脉冲波形, 震相清晰突出, 振幅明显。
国内外各区域地震波随地区差异较大, 震相特征各不相同, 需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震相识别。
丁志峰, 何正勤, 吴建平, 等. 青藏高原地震波三维速度结构的研究[J]. 中国地震, 2001, 17(2): 202-209. DOI:10.3969/j.issn.1001-4683.2001.02.010 | |
冯锐, 朱介寿, 丁韫玉, 等. 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结构[J]. 地震学报, 1981, 3(4): 335-340. | |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 地震工作手册[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2. | |
哈辉. 青海省地震监测志[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5. | |
刘瑞丰, 陈翔, 沈道康, 等. 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震相分析[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4. | |
吴功建, 肖序常, 李廷栋.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J]. 地质学报, 1989(4): 285-296. DOI:10.3321/j.issn:0001-5717.1989.04.003 | |
吴建平, 明跃红, 叶太兰, 等. 体波波形反演对青藏高原上地幔速度结构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41(Z1): 15-25. | |
张诚. 震相分析基础[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