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源深度是地震时空三要素中的重要参数。准确测定震源深度对于研究震源区地下介质构造、孕震环境以及地震成因等具有重要意义(陈立军,2000;张国民等,2002;石耀霖等,2003)。然而,由于测震台站始终位于震源上方,无法对深度进行有效约束,导致震源深度难以精确测定(郑勇,2017)。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利用深度震相测定震源深度。对于地壳结构相对简单的地区,可以通过测量近震深度震相sPg、sPmP和sPn,与其参考震相Pg、PmP和Pn之间的到时差或波形对比方法,获得较为精确的震源深度。如:Langston(1987)利用sPg(sP)和Pg的相对到时差研究1968年澳大利亚Meckering地震序列的深度分布;Bock等(1996)利用sPmP测量近震震源深度;Saikia(2000)提出利用sPn与Pn震相走时差来约束震源深度;任克新等(2004)通过人工识别计算sPn和Pn的到时差,得到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M 6地震的震源深度;张瑞青等(2008)利用滑动时窗相关法,成功识别sPn震相,并通过sPn和Pn震相到时差对汶川地震的中强余震震源深度进行准确计算;吕坚等(2012)通过拟合sPg、PmP和sPmP震相,确定了2011年瑞昌—阳新4.6级地震震源深度。
但上述近震深度震相均有各自优势震中距,如:sPg震相可被60—100 km震中距范围内的台站观测到,sPmP震相在200—300 km震中距范围内的台站记录中发育较好,而sPn震相一般可被震中距300 km左右的台站观测到,而且sPn震相能量较弱,一般只出现在中强地震记录中。然而,随着震中距的增加,深度震相受到震源机制辐射模式、介质中沉积层以及尾波等因素的影响,到时的识别误差较大。为此,崇加军等(2010)提出利用sPL震相来确定近震震源深度。该震相通常在震中距50 km范围内出现,在地壳结构相对简单的地区可被明显观测到,经过大量学者验证(詹小艳等,2014;项月文等,2014;彭利媚等,2017;郝美仙等,2018),显示利用sPL震相来确定震源深度是可靠的。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6年6月23日8时37分,在河北张家口市尚义县发生M 4.0地震,震中位于(40.96°N,114.2°E),震源深度14 km。郭蕾等(2017)通过深入分析该区域应力状态和地壳速度结构,认为此次地震是晋冀蒙交界地区地震平静背景下发生的1次显著中等地震活动,对该区未来中强震发震背景具有一定指示意义,需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使用河北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三分量地震仪波形记录,采用CAP波形反演法,计算河北尚义M 4.0地震震源机制和深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PL震相进一步测定震源深度,并对采用2种方法重新测定的震源深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CAP波形反演法CAP方法(Zhao et al,1994;Zhu et al,1996)是一种使用体波和面波联合反演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把原始波形资料分割为Pnl和Snl部分,采用频率—波数方法(F—K)(Zhu et al,2002)计算地震台站的格林函数,利用格林函数得到合成地震图后,对Pnl和Snl波形分别赋予不同权重,通过格点搜索方法,在空间搜索、拟合、反演地震事件的最佳震源机制。由于将体波、面波分开拟合,反演结果对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及介质横向不均匀性依赖较小。
考虑到几何扩散效应的影响,使用经震中距矫正的绝对误差值作为误差目标函数(Tan et al,2006),表示如下
$ E(h)=\sum\limits_{i=1}^{n}\left(\frac{r_{i}}{r_{0}}\right)^{p} \cdot\left\|u_{i}(h)-s_{i}(h)\right\| $ | (1) |
式中,ri代表第i个台站的震中距;r0代表选定的参考震中距;h代表震源深度;ui(h)和si(h)分别代表第i个台站h震源深度下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数据;p为指数因子,一般,体波p=1,面波p=0.5。
1.2 sPL震相拟合法从震源出发的SV波入射到自由表面下方时,将部分能量转换为P波,当临界入射时,转换P波沿地表传播,Aki称此波为“Suerface P-wave”(图 1),其水平视速度与P波速度相等,随距离的增大衰减较快,该波起始可能比直达S波尖锐,在某些方面与首波具有类似性质(Aki et al,2002)。
崇加军等(2010)将Aki定义的“Suerface P-wave”和多次反射、折射震相形成的一个波列定义为sPL。sPL震相通常可在近距离(30—50 km)被清晰观测到,其径向分量能量最强,垂直向次之,切向几乎无能量;sPL所含高频成分相对较少,波形没有P波尖锐,一般不易被误认为S波;在地壳速度结构相对简单区域,在震中距50 km内,在Pg和Sg震相之间一般只存在sPL震相。
2 数据选取及地壳速度结构模型 2.1 地震数据对于2016年6月23日8时37分河北张家口市尚义县M 4.0地震,利用河北及邻省区域地震台网宽频带记录波形,按照方位角覆盖及信噪比要求,选取震中距50—150 km范围内8个地震台站记录的波形数据,进行CAP波形反演。具体操作如下:对观测波形和理论震动图的Pnl部分做0.04—0.11 Hz带通滤波,面波部分做0.04—0.09 Hz带通滤波;Pnl部分权重设为2,面波部分权重设为1。
根据sPL震相特征,选取尚义县M 4.0地震震中距30—50 km范围内信噪比较高的地震台站记录作为研究对象。经筛选,确定选用震中距39.68 km、方位角146.3°的怀安台(HUA)记录进行sPL震相研究。该台站配备BBVS-60地震计,EDAS-24GN数据采集器(带宽为50 Hz—60 s)。
2.2 地壳速度结构模型使用王莉婵等(2016)利用数字化震相资料建立的河北地区地壳一维速度模型(表 1)。该模型通过新旧模型批处理残差比较、PTD震源深度定位、人工爆破、典型地震等数据和方法进行验证,合理可用。
利用CAP方法,对河北尚义M 4.0地震进行波形反演和深度拟合(图 2,图 3),得到震源机制解(图 2)参数为:最佳双力偶解节面Ⅰ为:走向249°,倾角64°,滑动角-33°;节面Ⅱ为:走向355°,倾角61°,滑动角-155°;矩震级MW 4.09。该震源机制与吴鹏等(2016)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CAP反演结果可靠。由此次地震震源深度拟合误差(图 3)可知,在震源深度11 km时,尚义地震震源机制拟合最好,大部分拟合相关系数大于85%。
基于河北地区一维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及CAP反演得到的尚义M 4.0地震震源机制,采用F—K方法,对怀安(HUA)台记录,在不同震源深度(1—22 km)下,合成径向(R)、垂向(Z)和切向(T)理论震动图,见图 4。由图 4可见,在直达P波(Pg)和直达S波(Sg)之间清晰可见sPL波,随着震源深度的增加,sPL与Pg震相到时差呈线性增大,且sPL震相没有Pg波尖锐,所含高频成分较少,能量主要集中在径向(R)分量(垂直向分量能量次之,切向分量基本无能量)。
基于以上特点,对淮安台记录的此次尚义M 4.0地震实际波形与理论波形进行0.8 Hz以下低通滤波,并进行波形拟合以确定震源深度,拟合结果见图 5,图中红色曲线表示实际波形,黑色曲线表示理论波形。由图 5可知,在震源深度为13 km时,在怀安台三分量记录上,Pg和sPL震相相对到时拟合较好。
经低通滤波,得到怀安台记录的尚义M 4.0地震最佳震源深度为13 km,将此震源深度下观测波形与理论波形进行对比,结果见图 6。由图 6可见,垂直向(Z)分量中Pg和sPL震相到时差吻合较好,在Pg和Sg震相之间清晰可见sPL震相;切向(T)分量中在Pg和Sg震相之间无sPL震相存在(无能量),Sg震相到时吻合较好;在sPL能量集中的径向(R)分量中,在Pg和Sg震相之间观测到一个清晰震相,比垂直向能量大得多。可以判定,利用sPL震相测定的河北尚义地震震源深度约13 km。
利用河北省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台站——怀安(HUA)台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结合F—K合成理论震动图,通过波形拟合对比sPL震相方法,确定2016年河北尚义M 4.0地震震源深度为13 km。同时,根据CAP波形反演法测定其震源深度为11 km。因此,此次尚义M 4.0地震应发生在上地壳,震源深度分布在11—13 km。
采用2种方法获得的此次尚义M 4.0地震震源深度较为一致,但存在约2 km的误差,可能由河北一维地壳速度结构模型与真实模型存在偏差所致。研究表明,理论与实际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的误差可能影响CAP反演结果,使得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孟庆君,2013)。在利用sPL震相确定震源深度时,在理论震动图合成过程中需要使用CAP方法反演的震源机制解,由此间接对sPL震相定位结果产生影响;而且,计算理论震动图需要使用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因此需要考虑模型对定位结果的直接影响。崇加军等(2010)认为,若地壳速度结构模型误差为10%,则对于真实震源深度为10 km的地震,sPL深度震相测量误差约1 km。
文中给出的震源深度结果初步证实,在晋冀蒙交界地区,可不同程度地观测到sPL震相,且测定的震源深度较为可靠,使得利用近震深度震相sPL来测定该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深度成为可能。
陈立军. 中国地震震源深度与强震活动状态研究[J]. 地震地质, 2000, 22(4): 360-370.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00.04.004 | |
崇加军, 倪四道, 曾祥方. sPL, 一个近距离确定震源深度的震相[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11): 2620-2630. | |
郭蕾, 宫猛, 王晓山, 等. 2016年6月23日河北尚义4.0级地震发震背景[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 38(4): 26-31.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7.04.005 | |
郝美仙, 宋晓燕, 徐岩, 等. 2017年6月3日阿拉善左旗5.0级地震震源深度测定[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 39(2): 18-24.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8.02.003 | |
吕坚, 曾文敬, 谢祖军, 等. 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4.6级地震的震源破裂特征与区域强震危险性[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11): 3625-3633. DOI:10.6038/j.issn.0001-5733.2012.11.011 | |
孟庆君. CAP方法和深度震相确定地震震源参数研究[D].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 | |
彭利媚, 赵韬, 陈祥开, 等. 利用sPL震相确定海南儋州2.6级地震震源深度[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 38(4): 21-25.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7.04.004 | |
任克新, 邹立晔, 刘瑞丰, 等. 用sPn计算内蒙地震的震源深度[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4, 25(3): 24-31.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04.03.004 | |
石耀霖, 朱守彪. 中国大陆震源机制深度变化反映的地壳-地幔流变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6(3): 359-365. DOI:10.3321/j.issn:0001-5733.2003.03.013 | |
王莉婵, 朱元清, 李雪英, 等. 河北地区地壳一维速度模型的新近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4): 1-10.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16.04.001 | |
吴鹏, 张小涛, 张磊. 用CAP方法研究2016年6月23日河北尚义MS4.0地震震源机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3): 48-52.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16.03.009 | |
项月文, 罗丽, 肖孟仁, 等. sPL震相在九江-瑞昌MS5.7地震序列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J]. 华北地震科学, 2014, 32(2): 7-13. DOI:10.3969/j.issn.1003-1375.2014.02.002 | |
詹小艳, 朱升初, 王恒知, 等. sPL震相在江苏高邮M 4.9级地震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4): 1609-1614. | |
张国民, 汪素云, 李丽, 等. 中国大陆地震震源深度及其构造含义[J]. 科学通报, 2002, 47(9): 663-668. DOI:10.3321/j.issn:0023-074X.2002.09.004 | |
张瑞青, 吴庆举, 李永华, 等. 汶川中强余震震源深度的确定及其意义[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8, 38(10): 1234-1241. | |
郑勇, 谢祖军. 地震震源深度定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地震研究, 2017, 40(2): 167-175. DOI:10.3969/j.issn.1000-0666.2017.02.001 | |
Aki K, Richards P G. Quantitative seismology[M]. 2nd ed. Sansalito, CA: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2002. | |
Bock G, Grünthal G, Wylegalla K. The 1985/86 western bohemia earthquakes:Modelling source parameters with synthetic seismograms[J]. Tectonophysics, 1996, 261(1/3): 139-146. | |
Langston C A. Depth of faulting during the 1968 Meckering, Australia, earthquake sequence determined from waveform analysis of local seismogram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1987, 92(B11): 11561-11574. DOI:10.1029/JB092iB11p11561 | |
Saikia C K. A method for path calibration using regional and teleseismic broadband seismograms:Application to the 21 may 1997 Jabalpur, India earthquake (MW5.8)[J]. Current Science, 2000, 79(9): 1301-1315. | |
Tan Y, Zhu L P, Helmberger D V, et al. Locating and modeling regional earthquakes with two station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2006, 111(B1): B01306 | |
Zhao L S, Helmberger D V. 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4, 84(1): 91-104. | |
Zhu L P, Helmberger D V. Advancement in sour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ing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6, 86(5): 1634-1641. | |
Zhu L P, Rivera L A. A note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displacements from a point source in multilayered media[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002, 148(3): 619-627. DOI:10.1046/j.1365-246X.2002.0161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