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郑州 450016 河南省地震局;
3. 中国河南 456250 信阳地震台
2. Henan Earthquake Agency, Zhengzhou 450016, China;
3. Xinyang Seismic Station, Henan Prorince 456250, Chnia
近年来,随着“十五”“十一五”计划实施,我国地震台站模拟仪器更新换代为数字地震仪,大动态、宽频带已成为当代地震观测主流技术,测震观测系统大量使用宽频带地震计和甚宽频带地震计(薛兵等,2013)。郭金华等(2003)研究发现,温度、湿度超出正常工作范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王晓蕾等(2012)通过对比观测实验,总结温度对地震计各频点灵敏度、归一化幅频特性的影响曲线。孙宏志(2016)研究认为,地震计控制箱内温度高于设定上限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系统;当控温箱内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硅橡胶加热片自动加热装置。在实际地震观测工作中,需要更加精准地监测控制地震计温度,监测调节湿度,为适应地震台站运维的“有人看护、无人值守”新模式,实现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存储等功能,进一步开展地震计恒温低湿智能监控仪研发。按规定要求,地震计摆房温度日变化≤0.1℃,年变化≤5℃,相对湿度≤85%(中国地震局,2001),很多地面摆房保温隔热差,每年冷暖交替季节,地震计容易出现靠摆现象,一般通过人工断电重启数采或拆摆来解决。有些无人值守台站地震计摆房湿度常年在100%左右,长期观测影响地震计工作寿命,目前只能使用石灰、氯化钙等除湿,效果不明显。因此,将地震计局部工作环境温度、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即可保证其工作稳定,产出连续、可靠的数据。
1 地震计工作影响因素温度因素对地震观测等精密测量仪器的材料性能、元件等参数的影响普遍存在,尤其当外界温度急剧变化时,拾震器内部机械结构受到一定影响,易产生靠摆或零漂等现象(孙宏志,2016)。地震计由较多高精密电子元件组成,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如温差大、湿度大等,均会影响电子元件稳定性,从而影响地震计工作性能及寿命,造成仪器标定不合格,若地震计数采板因潮湿出现霉菌,导致故障出现,记录波形不正常。因此,控制地震计工作温度和湿度,保持摆房最佳观测环境,对地震计观测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1) 地震计靠摆现象。受外界温度影响,地震计容易出现靠摆现象,造成机械零点朝某方向持续偏移[图 1(a)],最终超出正常采样电压范围[图 1(b)]。靠摆现象多出现在地震计垂直或水平分量,一般地震计自身可恢复至零点,也存在持续朝一个方向不断靠摆而造成卡死的现象。靠摆电压接近零点,表明地震计工作性能好,反馈电流小,噪声低。平时巡检台站时,需要查询地震计靠摆电压值,电压过大,需启动远程调零。
以南阳地震台BBVS-120甚宽频带地震计为例,摆房温度常年保持在10℃—30℃,每年3—4月、9—10月出现2—3次靠摆现象(图 1),远程调零不起作用,需要人工重启仪器,靠摆严重时出现卡摆现象,需要人工拆摆才能恢复正常工作,导致某些地震漏记,影响观测数据连续率。
(2) 地震计标定影响。洛阳地震台采用CTS-1EF甚宽频带地震计进行观测,2015—2016年EW分量脉冲标定阻尼变化率见图 2。洛阳台EW向脉冲标定阻尼变化率不符合规定要求[在2016年以前测震评比规范中,脉冲标定阻尼变化率小于10%符合要求,根据“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2015修订版)”要求阻尼不能超过5%],CTS-1EF甚宽频带地震计需要更换或维修。由图 2中A、B、C段数据可知,2015年夏天地震计阻尼变化率约2%,冬天约10%,变化规律,与温度变化呈对应关系。由图 2中D、E段数据可知,在2016年寒冷天气使用电暖气给摆房加热,冬季仍有不合格数据,但阻尼变化率明显小于往年,可见摆房加热有一定效果,观测数据质量得到提升。
(3) 摆房湿度影响。信阳地震台摆房建在观测山洞中,冬天采用电暖器加热(图 3),温度常年保持在17℃—19℃,使用CTS-1E甚宽频带地震计进行观测,2015年9月仪器出现故障,检查发现,数采板受潮严重并发霉,红色电容上出现较多白点(霉菌),见图 4。该观测山洞湿度常年在95%以上,夏季达100%,已超出规范要求,长期在此环境下,严重影响地震计工作寿命。
摆房温度、湿度变化对地震计工作性能影响较大,保持稳定的工作环境,对于保证地震计工作稳定,产出数据真实、可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制一套地震计恒温低湿智能监控仪,以有效监测摆房工作环境。该仪器由温湿度传感器、恒温罩、恒温加热板、铝板、锡纸、ARM9工控板、模拟量输出采集模块、固态调压器、Wince系统、I2C转UART模块、入库通信协议等组成。
若外界温度剧烈变化,地震计容易出现靠摆、地震波形漂移等现象,设置高精度温度、湿度传感器,当温度上升或下降超过设定温度时,通过智能单项调压模块和PTC恒温发热片,自动加热具有存储热能的铝制发热体(便于恒温控制),在4 000—20 000 μA范围内通电微调,把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精准控制加热,温度精度可达0.02℃,实现温度的远程精准控制、调节。通过远程监控,发现湿度超过地震计正常工作范围时更换吸潮剂,阻止工作人员频繁进入摆房造成干扰。通过计算机、手机登录内网进行远程监控。按照“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规范”格式存储和入库,拓展应用领域。温湿度智能监控仪见图 5,工作原理见图 6。
恒温罩处于相对密封空间,为更好地控制地震计湿度,在恒温罩内部增加除湿瓶(图 7)。除湿瓶由里外2个存放氯化钙的瓶子组成,瓶身以100—200个直径0.3 mm的孔与外界相连,缓慢吸收潮气,当湿度超过指定值时,及时更换氯化钙;摆墩面铺设防潮硅胶垫片,防止潮气进入恒温罩,保持低湿效果。
采用ARM9工控板,使用Wince 6.0系统,内置由C#编写的温湿度数据智能监控软件,通过com1和com2串口,经RS232转I2C串口扩展模块与高精度温湿度SHT21传感器相连,2个传感器分别放置在地震计恒温罩和摆房内,传感器感应的温湿度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和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RS232转I2C串口扩展模块转换为RS232信号,与ARM9工控板相连,进行数据、指令读取及发出,Wince 6.0系统内温湿度智能监控软件实时读取数据,并按指定的前兆通信协议格式文件保存,从而完成温度采集与存储。
2.3 地震计恒温控制实现地震计恒温罩内温度一般设置为接近或等于摆房夏季温度,恒温仪只需对恒温罩内加热板微量加热或降热,即可确保地震计处于恒温状态。温控实现过程如下:ARM9处理器经传感器读取温度数据,与人工设定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比设定值高或低0.03℃,若高于0.03℃,则每2 min减1热量值(1热量值实际为数字1,约等于0.001℃),若温度继续升高且高于0.08℃,加大降温力度,每2 min减2热量值,反之则减1或2热量值,从而保证恒温罩内温度始终近似恒定值。通过RS485转4-20MA模拟量模块modbus转换器协议通信,实现数字到模拟电压的转换,通过模拟电压微量调控加热板的热量补尝,从而实现地震计恒温控制。
2.4 远程监控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数据远程监控,利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8网页编辑器,采用Wince 6.0系统开发Web服务器asp网页,包含用户登录、主页、技术指标、仪器状态、参数设置、设备管理等页面,通过网页实时了解仪器时间正确性及仪器网络、设备参数的配置,可实时查看当前摆房和恒温罩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通过设备管理远程重启数采软件和仪器,实现远程控制。地震计恒温低湿智能监控仪网页见图 8。
地震计恒温低湿智能监控仪研制完成后,2017年在洛阳、信阳、南阳等地震台站进行试运行。
信阳台摆房平常湿度在100%左右,放置7盆氯化钙控湿,7个月更换4次,摆房湿度才降至85%,但仍不符合规范要求,见图 9(a)中A、B、C、D段数据。地震计安装恒温罩后,湿度控制在45%—65%,7个月仅更换2次氯化钙,湿度控制曲线见图 9(b),由A、B段数据可知,湿度达到规范要求。
洛阳台安装恒温仪后,地震计脉冲标定后EW向阻尼变化率明显小于2015—2016年,数据处于低值且相对稳定,见图 9(c)中的A、B、C段数据。南阳台地震计在2017年前频繁靠摆,垂直向零点电压受温度影响变化大,使用恒温仪后,零点电压较小且相对稳定,未出现靠摆现象,见图 9(d)。
4 结束语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温度范围设置较高,在洛阳、南阳、信阳等国家级甚宽频带测震台使用,实现了对地震计温度、湿度的远程监控、调节,3个测震台首次实现全年正常运行,观测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电子设备受温湿度影响较大,在难以彻底改善观测环境的前提下,配备地震计恒温低湿监控仪,实现局部温湿度环境改善,可确保仪器设备正常工作,对于提升观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郭金华, 刘宁, 池建军. 台站环境实时监测的重要性及其作用[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 24(3): 81-86.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13.03/04.016 | |
孙宏志. 地震计智能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地震工程学报, 2016, 38(6): 1004-1009. | |
王晓蕾, 朱小毅, 薛兵, 等. 温度对甚宽频地震计性能的影响[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 33(3/4): 257-263. | |
薛兵, 林湛, 张妍, 等. 宽频带地震计反馈模型分析及应用实例[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 34(1/2): 246-253. | |
中国地震局. 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试行)地震观测[S].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