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吉林 132000 丰满地震台
2. Fengman Seismic Station, Jilin Province 132000, China
在地震学领域,把读取地震波形震相数据工作称为“震相分析”。震相分析是微观地震学的核心工作,是提取数据的主要手段,震相应该发挥更多作用(赵荣国,1999)。震相分析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基础,地震活动性、震源物理、地震工程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等均属于地震学领域范畴,即可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依据有关震相及读数进行地震分析(闫俊岗等,2011)。地震波的震相比较复杂,对于天然地震,主要通过波的速度、振幅、周期等识别震相。地震波携带了传播路径上的各种地质信息,加之能量损耗,很多震相混杂在一起,较难识别(孟晓春,1998)。地震工作者通过分析大量波形实例,可有效识别各种震相特征,给出较为准确的地震参数,产出高质量的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吉林数字化地震台网2008年正式运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相比于模拟记录,数字记录具有观测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等优点(刘瑞丰等,2014),可更方便、快捷地读取各种震相,为区域地震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数据。吉林省松原地区近几年发生一系列中强地震,记录了一批典型的近震波形资料,本文主要针对2013年松原地区发生的5.8级震群事件,对该地区MS 3.0以上地震波形展开震相分析,以了解不同震中距、不同震级范围内地震波的震相特征。
1 地质构造背景松原地区地处东北地区板块松辽断陷沉降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是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地震发生频次较高地区,近年来一直被划为吉林省地震活动重点监视防御区。该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分布NE向、EW向及NW向断裂,NE向断裂规模较大,为研究区主要断裂构造,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各级断裂交汇部位。
此次震群事件的主震及余震发生在松辽盆地内部西北地区,位于东北断块区松辽断(坳)陷带NNE向中央隆起带东部斜坡带。深部地质构造属松辽平原上地幔隆起区,是松辽盆地内部地壳最薄部位,地壳厚度约35 km(盘晓东等,2007)。此次震群集中位于NE向松原—肇东断裂与NW向查干泡—道字井断裂交汇区附近(张洪艳等,2015),研究区地震地质构造见图 1。
松原地区具有1119年6¾级强震发生背景,是吉林省重点监视地震危险区。2006年3月31日吉林前郭地区发生5.0级地震,2013年10月31日该地区又发生5.5级和5.0级地震(与2006年地震仅相距8 km),其后分别于2013年11月22日和23日发生5.3级、5.8级和5.0级地震(图 1),属震群型地震事件,余震较多,截至2013年底共记录地震事件952次(图 2)。2013年松原地区地震事件,中强地震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地震序列之复杂,在吉林省比较罕见(陈作全等,2015)。此次强震群影响范围较大,震感波及吉林省大部分地区、辽宁、内蒙古和黑龙江部分地区。据现场实地考察及调查资料显示,本次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前郭县查干花镇腰英吐村附近,极震区最大烈度为Ⅶ度。
吉林松原地区2013年典型震群最大地震为MS 5.8地震,在记录的952次地震事件中,5.0级以上地震5次,4.0级以上地震6次。松原地区属平原地区,土层较厚,该区域地震震相特征与东部山区有所不同,随着震中距增大,松软介质的“放大”作用越充分,波的周期越长,波列的振动持续时间越长,不同震级、不同震中距范围,在地震图上可识别的震相也有所不同。因此,选取此次震群中Pg波和Sg波较清晰、面波发育的23个MS≥3.0地震事件(资料来源:吉林省地震目录、吉林松原5.8级震群地震目录),就不同震中距、不同震级地震进行震相特征分析。23个地震事件参数见表 1。
震中距小于100 km的地震台站集中在松原周边,包括:乾安、长岭、通榆、松原、三岗地震台等,因地处平原,土层较厚,基岩难寻,除三岗地震台外,测震仪器以短周期井下摆为主。
该震中距范围内台站记录波形振动持续时间约1 min,直达横波和纵波的到时差约在3—11 s,Pg波周期平均0.05—0.24 s,Sg波周期平均在0.12—0.59 s。该区域地震台因多以短周期井下摆仪器为主,震相特征较一般地方震复杂:①主要以Pg、Sg震相为主,水平向波列较清晰,垂直向Sg波相对不显著(图 3);②震中距在70—90 km的地震台,在直达波后有1组较清晰的波列,初步判定为莫霍面的反射波PmP、SmS(图 4);③能记录到面波,因与横波重叠不显著。
震中距约在100—200 km的地震台站集中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包括:安广、白城、长春、双阳、四平、榆树地震台等,测震仪器以宽频带为主。
此范围内台站记录波形振动持续时间约在1—4 min,直达横波和纵波的到时差约13—24,Pg波周期约0.08—0.41 s,Sg波周期平均0.11—1.5 s。震中距约100 km,莫霍面反射波SmS可识别,PmP不太清晰(图 5)。震中距大于150 km,Pn波作为首波出现,较易识别,Sn波不显著(图 6)。该区域内地震波形震相比较简单,主要以Pn、Pg、Sg震相为主,SmS震相在约100 km范围内可以识别,随着震中距增加呈现出较显著的面波(图 7)。
震中距大于200 km的地震台站集中在吉林省东部地区,包括:磐石、通化、延边、白山、龙岗地震台等,台基多为基岩,测震仪器以宽频带为主。
在此震中距范围内台站记录波形振动持续时间约2—5 min,随着震中距的增大振动持续时间变长,波的周期逐渐增大。震中距200 km以上的地震台站,直达横波和纵波的到时差约25—70 s,首波基本为Pn震相(图 8);震中距约350 km,Sn震相变得较难识别,莫霍面反射波和康拉德界面反射波均掩盖在其他震相之中,不易识别(图 9)。此范围内震相基本为Pn、Sn、Pg、Sg,随着震中距增大面波显著。
松原属平原地区,土层较厚,介质松软,因此对地震波的振幅有放大作用,使得振动持续时间增长,对高频波的吸收也比对低频波强,随着波的传播路径增加,波的振幅逐渐减小,周期逐渐增大,与东部山区相比,地震波震相较复杂。
通过对2013年松原5.8级震群进行震相分析,可知地震波形振动持续时间约1—5 min,振动周期比较短,约0.05—1.5 s,地震波形记录特征如下:①震相主要以Pn、Sn、Pg、Sg、PmP、SmS为主,其中PmP和SmS震相在震中距70—110 km范围内可识别,但由于100 km以内的地震台站多以短周期井下摆仪器为主,反射波比较复杂,有待深入研究;②震中距大于150 km,首波Pn可较清晰识别。Sn震相由于传播路径较长,高频成分损失严重,震中距大于350 km则不易识别;③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该区域震源较浅,面波较丰富,波列振动持续时间较长;④康拉德界面反射波不易识别,可能与康拉德界面在该区域连续性较差有关。
陈作全, 武成智, 张淑洁, 等. 2013年前郭M 5.8级强震群序列特征分析[J]. 防灾减灾学报, 2015, 31(3): 11-15. | |
刘瑞丰, 陈翔, 沈道康, 等. 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震相分析[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14, 25-28. | |
孟晓春. 地震观测与分析技术(分析技术分册)[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8, 42-76. | |
盘晓东, 王军亮, 孙旭丽, 等. 乾安-前郭5.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分析[J]. 东北地震研究, 2007, 23(1): 8-15. | |
闫俊岗, 宋书克, 李守勇, 等. 地震波形记录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 32(1): 48-53. | |
张洪艳, 张广伟, 王晓山, 等. 2013年吉林前郭5.8级地震群精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J]. 中国地震, 2015, 31(3): 518-528. | |
赵荣国. 震相分析是地震科学的心脏[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9, 20(5): 12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