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 Vol. 39 Issue (1): 12-1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18.01.002
0

引用本文  

闫俊岗, 张新东, 张磊, 等. 小浪底库区近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 39(1): 12-1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18.01.002.
Yan Jungang, Zhang Xindong, Zhang Lei, et 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ield seismic activity in xiaolangdi reservoir area[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18, 39(1): 12-17.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18.01.002.

基金项目

2014年河北省地震局三结合课题;小浪底运维支持项目(项目编号:GSFW2016001)

作者简介

闫俊岗(1979-), 男, 河南林州人, 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地震台网建设运维及数字地震资料处理等工作。E-mail:cola88@126.com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16-10-23
小浪底库区近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闫俊岗 , 张新东 , 张磊 , 张丽晓 , 吴鹏     
中国河北 056001 邯郸地震中心台
摘要:统计整理小浪底库区近场地震,对地震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计算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水库地震的活动特点,对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小浪底库区地震活动具有水库地震特征,且同时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
关键词水库地震    震源机制    地震精定位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ield seismic activity in xiaolangdi reservoir area
Yan Jungang, Zhang Xindong, Zhang Lei, Zhang Lixiao, Wu Peng     
Handan Seismic Station, Hebei Province 056001,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seismic records of the near-field earthquakes in Xiaolangdi reservoir area, the earthquakes are relocated and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larger earthquakes are calculated.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earthquake activity, the characteristic of seismicity and focal mechanism are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Xiaolangdi reservoir are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earthquakes and also affected by regional structure.
Key Words: reservoir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earthquake relocation    
0 引言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诱发地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水库蓄水而引起水库区及周缘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丁原章,1989)。丁原章(1989)统计发现,1989年以前世界上曾发生120余次水库诱发地震,最大水库地震为印度柯依那水库6.5级地震,其中中国有22例水库地震,最大为1962年广东新丰江水库6.2级地震。秦嘉政等(2009)研究发现,水库地震中发震水库为大中型水库的比例较少,且全球分布比较广泛,构造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和相对平静的少震、弱震地区均会发生。产生严重破坏的5—6级水库诱发地震,引起各国政府、水利工程师及地震学者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研究(Gough D I et al,1970Raleigh C B et al,1976Gupta H K,1985郭贵安等,2004)。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华北地块南缘,地震地质背景复杂,属特大型水库,为典型高坝,具有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贺为民等(2000)利用灰色聚类法分析认为,小浪底坝址区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为M 5,并指出小浪底水库可能诱发地震的库段为库区中段;王世昌等(2006)利用丁原章(1989)给出的研究方法,结合周边地震活动,得出小浪底水库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为M 6.5。以上相关研究,均利用小浪底库区外围资料进行推测,本文旨在利用小浪底水库数字化观测资料,对库区范围内地震活动和发震机制进行探讨,为小浪底水库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1 水库工程及历史地震影响

小浪底水库主体工程1994年9月开工,1997年10月实现大坝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工程竣工,控制流域面积69.4×104 km2,最大水深140 m,为特大型水库(贺为民等,2001)。该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位于洛阳市西北约40 km处。水库集水区地处峡谷地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地构造处于秦岭复杂构造带以北,太行山中隆起之南,位于太行山东南麓向东南凸起的弧形部位(董来启等,2009)。

王世昌等(2006)对历史地震资料(公元519年—1969年地震记录)的统计,有10次地震对小浪底库区的影响大于等于Ⅴ度,最大地震烈度为Ⅶ度(表 1),且库区50 km范围内发生4.0级以上地震7次,最近地震距小浪底坝址仅25 km。统计表明,历史上该区地震属中等活动水平。

表 1 历史强震对小浪底库区的影响 Tab.1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 in the Xiaolangdi reservoir area

1970—1994年小浪底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前,鉴于本区地震监控能力较弱,只考察M 2.0以上地震,统计整理地震173次,其中最大地震为1970年山西沁水M 4.7地震,地震分布见图 1,图中红色圆表示M 2.0以上地震,蓝色圆表示M 4.0以上地震。由图 1可知,本区地震活动总体较弱,以中小地震活动为主,主要分布在山西地震带南端、太行山断裂带南端河南偃师、孟县一带(图 1)。

图 1 小浪底库区1970—1994年地震分布 Fig.1 The distrbution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e Xiaolangdi reservoir area from 1970 to 1994
2 现今地震活动分析 2.1 资料选取

了解水库诱发地震的活动时间、空间特征,特别是分析水库蓄水和排水过程中的地震活动,是研究该类型地震活动机理与预测的基本条件(秦嘉政等,2009)。小浪底数字地震台网于2009年12月验收,包括8个测震子台(图 2),投入运行以来记录了较为丰富的地震资料。在此只统计整理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底该水库测震台网记录的小浪底库区100 km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其中:0.0—0.9级地震171次,1.0—1.9级地震132次,2.0—2.9级地震47次,3.0—3.9级地震4次,震中分布见图 3中绿色圆(图中蓝色圆表示历史地震)。

图 2 小浪底数字地震台网台站分布 Fig.2 The stations distribution of Xiaolangdi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图 3 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地震重定位前后震中分布 Fig.3 The epicenters of earthquakes from October 2008 to December 2012, before and after relocation
2.2 地震空间分布

由小浪底库区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地震分布图(图 3)可见,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库区中段,成团状散布,且以小地震活动为主,属典型的非构造型水库地震(贺为民等,2001)。作者通过双差定位(Waldhauser F et al,2000)方法对地震进行重新定位,见图 3中红色圆,发现除外围部分地震向内收敛外,震中总体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局部地区地震变化应为当地地质情况的真实反映。对重新定位的震源深度分布进行统计(图 4),发现多数地震分布在5—10 km深度,显示小浪底库区孕震层主要分布在地下10 km左右,即孕震层位于上地壳。

图 4 重新定位前后震源深度统计 (a)初定深度;(b)重新定位后深度 Fig.4 The histogram of focal depth before and after relocation
2.3 地震性质

从统计的小浪底库区地震活动看,震级不大,震源较浅(图 4),记录波形(图 5)表现为高频、初动清晰、衰减快的特点,符合水库地震特征(丁原章,1989)。

图 5 典型波形记录 Fig.5 The typical waveform records
2.4 震源机制

采用梁尚鸿等(1984)提出的P波初动结合振幅比的方法,求解小浪底水库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给出信噪比较高的20次2.0级左右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见表 2,节面的方位展布见图 6

表 2 20次地震震源机制解 Tab.2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20 earthquakes
图 6 震源机制节面的方位展布 (a)节面Ⅰ;(b)节面Ⅱ Fig.6 Focal mechanism nodal plane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图 6可见,20次地震的节面Ⅰ和节面Ⅱ呈现出较强的NNW向展布特征。据统计,20次地震中,发震断裂走滑性质的有11次、逆断层7次、正断层2次,逆断和走滑断层性质占总数的85%(表 2)。根据已往水库地震的研究结果(丁原章,1989郭贵安等,2004),水库地震多具有逆断或走滑性质,说明小浪底库区地震与对水库地震的认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震源机制解给出的2个节面走向与库区局部地质构造带走向相吻合,均为NNW向,区域构造应力场对库区的作用不容忽视。

3 结论与讨论

小浪底库区地震活动近年来以中小地震为主,近库区地震一般在3级以下,属微破型水库诱发地震;波形记录表现出高频、衰减快等特点,具有水库诱发微小地震的特征。从空间分布看,小浪底水库地震主要集中在库区中段,且位于水库边缘,呈团状散布,一般认为,该区地震的发生由库水沿断裂带渗透所致。

从小浪底库区震源机制分析,主要以逆断或走滑断层为主,较大地震的节面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一致,说明库区的地震活动同时受到区域构造的影响。

由地震精定位结果可知,震中分布和震源深度均表现出分段特征,可以认为是当地地质环境的真实反映,为确定小浪底库区的发震层厚度、活动地块的下部边界、地震成因机制以及地震危险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丁原章. 水库诱发地震[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9, 164-166.
董来启, 刘建周, 岳克泰, 等. 小浪底水利枢纽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分析[J]. 中州煤炭, 2009(8): 6-8.
郭贵安, 刘特培, 秦乃岗, 等. 新丰江水库1961-1999年小震综合机制解结果分析[J]. 地震学报, 2004, 26(3): 261-268.
贺为民, 李智毅, 刘敏, 等. 应用灰色聚类法预测小浪底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J]. 华北地震科学, 2000, 18(1): 26-30.
贺为民, 刘明军, 李智毅, 等. 小浪底水库断裂构造分析与诱发地震预测[J]. 华南地震, 2001, 21(1): 63-68.
梁尚鸿, 李幼铬, 束沛镒, 等.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P、S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参数[J]. 地球物理学报, 1984, 27(3): 249-257.
秦嘉政, 刘丽芳, 钱晓东. 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特征及其预测方法研究[J]. 地震研究, 2009, 32(2): 105-113.
王世昌, 刘耀炜, 张培华. 小浪底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性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 27(2): 9-15.
Gough D I, Gough W I. Stress and deflection in the lithosphere near Lake Kariba-Ⅰ[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970, 21(1): 65-78. DOI:10.1111/gji.1970.21.issue-1
Gough D I, Gough W I. Load-induced earthquakes at Lake Kariba-Ⅱ[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970, 21(1): 79-101. DOI:10.1111/gji.1970.21.issue-1
Gupta H K. The present status of reservoir induced seismicity investigation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Koyna eatrhquakes[J]. Tectonophysics, 1985, 118(3/4): 257-279.
Raleigh C B, Healy J H, Bredehoeft J D. An experiment in earthquake control at Rangely, Colorado[J]. Science, 1976, 191(4 233): 1230-1237.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L.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0, 90(6): 1353-1368. DOI:10.1785/0120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