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山西 030024 太原理工大学
2.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xi Province 030024, China
2016年3月12日11时14分山西运城发生M 4.4地震,震中(35.00°N,110.88°E)。据山西省地震台网测定,此次地震发生在运城盆地内,打破了山西地区长达5年的4级地震平静。运城盆地新构造活动强烈,历史上发生过3次6级地震和几次5级地震,此次运城4.4级地震是该区域的一次显著地震事件。
运城盆地内NEE、NNW、NW向断裂发育,由于此次运城M 4.4地震震级较低,地表未形成破裂带,很难分析其发震构造。本文利用双差精定位方法(Huang Y et al,2008;朱艾斓等,2008;卢显等,2011;宋美琴等,2012;房立华等,2013;王霞等,2015),结合震源机制解(刘杰等,2004;吕坚等,2008;郑勇等,2009;孙长虹等, 2010, 2012;洪德全等,2013;吕睿等,2014;倪红玉等,2015)及宏观调查结果,探讨该地震发震构造。
1 地震与地质构造背景山西地堑系由一系列近NE向构造隆起和盆地构成,总体呈NNE向展布。其中,运城盆地位于该地堑系断陷南端,是其最深盆地之一。地震勘探资料揭示,盆地新生界厚度达5 000 m以上,钻孔古地磁研究表明第四系厚度在400 m以上。运城盆地东部和南部为中条山断块隆起,北部以峨嵋台地与临汾盆地相隔,西隔黄河与渭河盆地相邻,为南深北浅的半地堑式盆地,靠近中条山区域为盆地下沉强烈地区,目前仍发育湖泊洼地(李有利等,1994;司苏沛等,2014;王怡然等,2015),其内部断层活动形成次级地堑地垒构造,如涑水河凹陷、鸣条岗凸起和解州凹陷(图 1)。
有史料记载以来,运城盆地内发生的历史地震为公元793年永济6级地震和1642年安邑—平陆6级地震。有地震仪器记录以来,在运城市北王范乡、陶村乡一带,曾发生1986年4.2级震群、1991年4.0级震群和1992年4.2级震群,见图 1中灰色实心圆,3次震群均发生在NE向鸣条岗地垒两侧断裂和NW向陶村隐伏断裂交汇部位,是运城盆地内构造相对复杂的地区;这些共轭断裂的活动,形成了震群活动的孕震构造条件(武烈等,1997)。2016年3月12日在运城盐湖区发生4.4级地震,见图 1中灰色五角星,位于NE向盐湖北岸断裂附近,是构造相对简单区域,与以往3次震群发生的构造背景截然不同。
2 地震序列精定位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法(Waldhauser F et al,2000)即通过地震序列中每2个地震间的走时差对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据山西地震目录,截至2016年5月3日,运城M 4.4地震序列共发生648次地震(ML震级),其中0.0—0.9级地震275次,1.0—1.9级地震77次,2.0—2.9级地震21次,3.0—3.9级地震5次,4.0—4.9级地震2次,最大余震为3月27日发生的ML 4.0地震。利用Hypo2000可定位地震349个,双差定位后地震为292个,其中精定位速度模型使用宋美琴等(2012)给出的山西南部地区地壳速度结构(表 1)。采用双差定位后,纬度方向平均误差0.481 27 km,经度方向平均误差0.416 05 km,深度方向平均误差0.821 74 km。由图 3可知,采用双差定位前,此次地震序列深度集中分布在4—11 km范围内,地震精定位后深度分布更加合理,在10—29 km范围内皆有地震分布,且集中分布在15—24 km范围内,平均深度20.2 km(图 2)。
此次运城M 4.4地震精定位前后地震分布见图 3,可见本次地震序列经双差精定位后,呈NNE向优势展布,也有NW向零星活动。沿NNE向和NWW向分别做剖面AA′和BB′,绘制2个剖面的震源深度分布图,见图 4。从AA′剖面震源深度分布[图 4(a)]可见,此次运城M 4.4地震序列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18—23 km范围内,地震沿NNE向破裂尺度约7 km。从BB′剖面震源深度分布[图 4(b)]可见,震源深度由SE向NW逐渐加深,断层倾向NW,地震向盆地内部发展,与宋美琴等(2012)的研究结果一致。运城4.4级地震序列最大余震(ML 4.0)发生在主震破裂断层南段,因此推断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为NNE向断层。
测定震源机制解方法较多,其中初动加振幅比的方法(Snoke J A et al,1984;梁尚鸿等,1989;李丽等,2015)和地震体波与面波剪切粘贴法(cut and paste,简称CAP)、波形反演法(Zhao L S et al,1994;Zhu L P et al,1996)使用较普遍。使用山西测震台网震中距300 km范围内地震台站记录的初动和振幅数据,采用Sonke(图 5,图中“+”表示初动向上台站)和CAP方法,获取此次运城4.4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图 6),可见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表 2),显示本次地震为走滑兼逆冲的错动类型,水平向张应力、近水平向压应力与区域背景应力场不一致。盐湖北岸断裂倾向NW,走向NNE,而中条山山前断裂东段夏县东郭镇以西走向70°,倾向NW,倾角43°—86°,与节面B参数比较接近。结合地震精定位结果,可知本次地震序列余震主要沿NNE向断层发育,断层剖面倾向NW,据此推断运城M 4.4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为中条山山前断裂的隐伏断裂。
(1)根据地震震中分布显示,此次运城地震序列发生在盐湖北岸断裂附近,与以往地震,尤其是该区震群型震中发震构造单元不同,盐湖北岸断裂构造相对简单。
(2)双差精定位结果显示,运城地震序列余震优势分布呈NNE向,也有NW零星活动,该地区可能存在NW向隐伏断裂,余震共轭分布符合岩石力学理论,库伦共轭应力剪切面(黄媛等,2006)断层剖面显示,断层倾向NW,剖面深度分布显示集中在18—23 km。地震序列余震深度分布集中在15—24 km,平均深度20.2 km,由SE向NW逐渐加深,与盆地地形构造吻合。
(3)利用山西测震台网数字地震波形,使用Snoke和CAP方法,计算得到震源机制结果比较一致,其中节面A走向289°、倾角67°、滑动角20°,节面B走向190°、倾角72°、滑动角156°,显示此次地震序列主震错动方式为走滑兼逆冲,且节面B结果与中条山山前断裂的东段断层走向与倾向比较一致。
(4)从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推断盐湖北岸存在NNE向隐伏断裂,与武烈(1986)和冯旭亮等(2015)的结论一致。因此,盐湖北岸NNE向断裂有可能是该区域其他NNE向断裂的延伸或NE向断裂的过渡。
综上所述,根据震中发震构造、双差精定位及震源机制结果,推断此次运城M 4.4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为中条山山前断裂的NNE向隐伏断裂。
房立华, 吴建平, 王未来, 等. 四川芦山MS 7.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J]. 科学通报, 2013, 58(20): 1901-1909. | |
冯旭亮, 王万银, 李建国, 等. 大中条地区重磁场特征及其断裂分布与构造单元[J]. 地质与勘探, 2015, 51(3): 563-572. | |
洪德全, 王行舟, 倪红玉, 等. 多种方法研究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MS 4.9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757-1765. | |
黄媛, 杨建思, 张天中. 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地震序列的双差法重新定位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49(1): 162-169. | |
李丽, 宋美琴, 刘素珍, 等. 山西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特征分析[J]. 地震, 2015, 35(2): 43-50. | |
李有利, 杨景春. 运城盐湖沉积环境演化[J]. 地理研究, 1994, 13(1): 70-74. | |
梁尚鸿, 李幼铭, 束沛镒, 等.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P、S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参数[C]//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4). 北京: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1989. | |
刘杰, 郑斯华, 康英, 等. 利用P波和S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J]. 地震, 2004, 24(1): 19-26. | |
卢显, 周龙泉.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序列精定位[J]. 地震地质, 2011, 33(3): 560-567. | |
吕坚, 郑勇, 倪四道, 等.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 5.7、MS 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1): 158-164. | |
吕睿, 董春丽, 刘素珍, 等. 山西地区ML≥3.0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J]. 山西地震, 2014(3): 1-4. | |
倪红玉, 沈小七, 洪德全, 等. 2014年金寨ML 3.9震群序列特征研究[J]. 地震学报, 2015, 37(6): 925-936. | |
司苏沛, 李有利, 吕胜华, 等. 山西中条山北麓断裂盐池段全新世古地震事件和滑动速率研究[J]. 中国科学D辑, 2014, 44(9): 1958-1967. | |
宋美琴, 郑勇, 葛粲, 等. 山西地震带中小震精确位置及其显示的山西地震构造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2): 513-525. | |
孙长虹, 蔡德超, 钱荣毅, 等. Snoke震源机制求解方法应用研究[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 31(4): 7-13. | |
孙长虹, 许丰, 杨玉波, 等. 2003年青海德令哈6.7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构造含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10): 3338-3346. | |
王霞, 宋美琴, 王亮, 等. 口泉断裂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J]. 地震地质, 2015, 37(4): 939-952. | |
王怡然, 李有利, 闫冬冬, 等. 中条山北麓断裂中南段全新世地震事件的初步研究[J]. 地震地质, 2015, 37(1): 1-12. | |
武烈. 山西地震带的北西向和东西向地震活动带[J]. 地震研究, 1986, 9(6): 675-683. | |
武烈, 啜永清, 田勇, 等. 山西震群[M]. 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96-104. | |
郑勇, 马宏生, 吕坚, 等. 汶川地震强余震(M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J]. 中国科学D辑, 2009, 39(4): 413-426. | |
朱艾斓, 徐锡伟, 刁桂苓, 等. 汶川MS 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J]. 地震地质, 2008, 30(3): 759-767. | |
Huang Y, Wu J P, Zhang T Z, et al. Relocation of the M 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aftershock sequence[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8, 51(12): 1703-1711. | |
Snoke J A, Munsey J W, Teague A G, et al. A program for focal mechanism determination by combined use of polarity and SV-P amplitude ratio data[J]. Earthquake Notes, 1984, 55(3): 15 | |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0, 90(6): 1353-1368. | |
Zhao L S, Helmberger D V. 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4, 84(1): 91-104. | |
Zhu L P, Helmberger D V. Advancement in sour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ing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6, 86(5): 1634-1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