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地震台2007年安装DSQ水管倾斜仪,2012年新增VP垂直摆倾斜仪,2套观测仪器均按正东西正南北方向架设在地震专用观测山洞内,间距小于10 m,自观测以来,2套观测仪器工作正常,观测质量在云南省内名列前茅,观测资料在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被广泛运用。2套观测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差别较大,但观测的物理量一致(郭国祥等,2013)。理论上,相同测点同物理量观测的2套观测仪器产出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在云县地震台测点的观测结果是否一致,是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云县地震台2013—2015年2套仪器的观测资料,从数据完整率、内在精度、年变幅度、相关性、形态特征等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验观测数据是否同步、是否反映同一地域倾斜量的变化,以对2套观测仪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荆红亮等,2006)。
1 台站概况云县地震台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县城东郊,台站所在山势平缓,植被为灌木丛及杂草,地处南汀河断裂末端,海拔高度1 100 m。台站地处澜沧江西部与青藏断块川滇隆起部,主要受NNE向南汀河断裂带控制,西部是龙陵—腾冲地震带,南部是耿马—澜沧地震带,东南部是思茅—普洱地震带,东北部是景东—景谷地震活跃区。山体岩性为花岗岩,坚硬、完整。山洞进深约140 m,洞顶覆盖大于50 m,洞内年温差小于0.1℃。DSQ水管倾斜仪架设于2007年,NS向基线长14.23 m,EW向基线长19.16 m,斜边(SE—NW)为过道,基线长20.49 m,由外至内先后有8道密封保温门,测量墩为大理石墩,下部与地下基岩稳定粘合,支撑墩为高标号混凝土浇铸,观测墩按规范要求做隔震措施和泡沫保温层。VP垂直摆架设于2012年,位于进深100 m处的正东西向洞室,与山洞过道由一扇密封门隔离,观测墩为20世纪80年代支砌的大理石墩,下部与基岩完整融合,四周设隔震槽。云县地震台数字化形变观测仪器布设见图 1。
DSQ水管倾斜仪利用连通管原理,通过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液面、钵体位置的相对变化关系,根据式(1) 测定大地倾斜量(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3)。
$\Delta \psi = \frac{{\Delta h}}{L}\left( {弧度} \right) = 0.206265''\frac{{\Delta h}}{L}$ | (1) |
式中,Δh为倾斜变化引起的水面上升或下降的变化量,L为基线长度。
2.2 VP垂直摆倾斜仪垂直摆倾斜仪采用摆的铅垂原理,由柔丝、摆杆和重块3部分组成,摆在无振动条件下处于铅垂状态,当由于震动发生倾斜变化时,摆平衡位置发生变化,摆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动片和定片间距也相应发生变化,通过传感器将倾斜转换成电信号。
3 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云县地震台VP垂直摆倾斜仪架设于2012年底,资料使用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0月,为方便对比研究,DSQ水管倾斜仪选用同期相应分量资料。
3.1 数据完整率对比(整点值)表 1为云县地震台DSQ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倾斜仪器整点值数据完整率统计,2套仪器观测数据平均完整率在99.6%以上,达到较高水平。
对DSQ水管倾斜仪及VP垂直摆年变幅度,采用1年中观测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作差得到,统计2013—2015年观测数据年变幅度,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见:2套仪器NS分量变化幅度整体较EW分量大,说明该测点NS向地倾斜较EW向激烈;2套仪器相同分量变化幅度相当。
标定重复性是判定仪器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按规范(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3),数字化观测仪器于年中和年末需各标定1次。2013—2015年,DSQ水管倾斜仪及VP垂直摆进行标定,格值统计见表 3。由表 3可知,2套观测仪器标定重复性均优于1%,达到学科组相关要求,说明云县地震台数字化形变观测仪器运行稳定。
统计2013年1月—2015年10月DSQ水管倾斜仪及VP垂直摆相同分量整点值观测数据相关系数,见表 4。由表 4可知,在长达34个月的时间里,NS、EW分向均值达到高度相关指标( > 0.84),说明2套仪器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运用EIS2000软件提供的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DSQ水管倾仪和VP垂直摆2013年1月—2015年10月记录的整点值数据,计算其NS、EW分量的潮汐因子误差,结果见表 5。从表 5可知,2套仪器潮汐因子稳定性相当,各分量潮汐观测精度均达到较高水平;NS分量稳定性均比EW分量差,可能与云县区域地质构造有较大关系。
月变形态对比。以2014年7月DSQ水管倾斜仪与VP垂直摆观测数据为例,数据进行归零处理,对比分析分钟值数据,发现数据的变化趋势相同、形态一致、变化幅度相当,均能清晰记录半日波固体潮汐及地震事件,说明2套仪器性能稳定,记录数据可以反映真实的地面倾斜信息(崔庆谷等,2014)。2014年7月31日12时33分,云南宾川发生M 3.4地震,震中距约160 km,VP垂直摆分钟值数据明显记录到此地震事件,而DSQ水管倾斜仪反映不明显,说明VP垂直摆对较近的小地震事件反应更加灵敏,见图 2。分析认为,DSQ水管倾斜仪频带为36 s—DC(周云耀等,2010),VP垂直摆频带为2 s—DC,2种仪器带宽差异较大,是导致对地震事件反映不太一致的根本原因。
年变形态对比。图 3为2013年1月—2015年10月DSQ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NS分量和EW分量日均值曲线,在长达34个月的记录中,2套观测仪器相同分量的曲线变化形态及趋势基本一致,且变化幅度相当,能够真实反映观测区域地倾斜变化特征。
纵观2013—2015年云县地震台地形变观测仪器记录,发现观测数据年变趋势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在此以2014年VP垂直摆年变日均值曲线为例,分析年变趋势规律性成因。
2014年云县台地倾斜观测典型记录见图 4,由图中NS、EW分量曲线可见,6月NS分量观测数据达最大值后朝反方向变化,7—8月漂移速率达最大值,9月底至10月初数据反向变化;EW分量于6月达最小值后朝反方向变化,7—8月漂移速率达最大,9月底至10月初数据达最大值后朝反方向变化。为此分析云县地震台辅助观测的气象三要素数据(图 5),以期发现该台地倾斜观测数据曲线规律性变化的原因。由图 5可知:① 每年6—9月云县温度变化处于较低水平,因观测仪器安装在山洞内,洞室温度年变化小于0.1℃,由温度变化引起地倾斜规律变化的可能性较小;② 每年6—9月,云县气压变化水平与其他月份相当,气压变化与地倾斜趋势变化相关性较小;③ 云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初进入雨季,9月底至10月初雨季基本结束,降雨与地倾斜趋势变化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经分析,云县地震台山体岩性为花岗岩,降雨渗入山体,导致山体载荷发生变化,每年6—9月为降雨旺季,载荷变化较大,导致地倾斜变化速率较大,9—10月雨季结束,故地倾斜观测数据变化趋势朝反方向变化。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 云县地震台DSQ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倾斜仪自观测以来运行正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观测数据完整率较高,内在精度达到较高水平,均能清晰记录固体潮汐及地震事件,观测数据真实可靠;② 云县地震台2套数字化地倾斜仪器观测数据月、年变形态和趋势基本一致,变化幅度相当,能真实反映监测区域大地倾斜的变化特征(罗宏江等,2006),分析2套仪器记录数据发现,测点区域NS分向地倾斜运动较EW分向激烈;③ 地倾斜年变趋势特征与降雨量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表明年变趋势受降雨影响较大,在分析年变趋势异常时,应充分考虑降雨造成的干扰。
崔庆谷, 杨星, 杨跃文. 水管仪、垂直摆及水平摆高频段记录数据差异的对比[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 34(4): 175-178. | |
郭国祥, 张红秀, 郭林旺. 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水平摆与垂直摆倾斜仪效能对比研究[J]. 山西地震, 2013(2): 11-14. | |
荆红亮, 张仰辉, 郭祥云, 等. 临汾地震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运行资料分析与讨论[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 27(5): 93-98. | |
罗宏江, 苏萍, 江崇昆, 等. 库尔勒台DSQ水管倾斜仪和SQ-70石英倾斜仪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 内陆地震, 2006, 20(4): 366-371. |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地壳形变数字观测技术[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3. | |
周云耀, 吴涛, 温兴卫, 等. DSQ水管倾斜仪传递函数的实验比测[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 30(Z2): 99-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