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 Vol. 38 Issue (2): 65-7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17.02.012
0

引用本文  

孙冬军, 刘芳, 王鹏. 上海及邻近地区Pb震相识别[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 38(2): 65-7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17.02.012.
Sun Dongjun, Liu Fang, Wang Peng. Pb seismic phase identification of Shanghai and surrounding areas[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017, 38(2): 65-70. DOI: 10.3969/j.issn.1003-3246.2017.02.012.

基金项目

上海市地震局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5专1);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231202602)

作者简介

孙冬军(1989-), 男, 湖北荆门人, 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 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工作

文章历史

本文收到日期:2016-05-13
上海及邻近地区Pb震相识别
孙冬军, 刘芳, 王鹏     
中国上海 200062 上海市地震局
摘要:收集2009年以来上海地区近震事件,并重新进行震相拾取。通过走时曲线、时频分析等识别震相的辅助手段,确认震相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地震的Pb波作为初至震相时,震中距约100 km;初至震相是Pb波时,地震波形类似于正弦波且周期较大。
关键词Pb震相    地壳速度结构    康拉德界面    走时曲线    时频分析    
Pb seismic phase identification of Shanghai and surrounding areas
Sun Dongjun, Liu Fang, Wang Pe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We selected local earthquake record in the Shanghai area since 2009 and re-picked phase.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travel time curve, the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and th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can assist in phase identification and confirm to the accuracy of seismic ph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arrival Pb phase appeared in the epicenter distance about 100 km in the Shanghai area. While the first arrival phase is the Pn or Pb, the waveform feature has a larger period similar to the sine wave in the initial arrival.
Pb phase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Conrad interface    travel time curve    th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0 引言

震相分析不仅是研究地震活动性、震源物理、地震工程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力工具,更是确定震源参数的根本手段(蔡一川等,2015)。近年来,随着区域地震台网建设和数字地震仪的普及,台网密度逐步增加,地震定位越来越精确。当震源的包围性较好时,即使选取的地壳速度模型不够准确,对于定位的经纬度结果也基本没有影响,只会影响发震时刻及震源深度;而对于震源包围性不好的地震,定位结果准确性则与速度模型的精确度直接相关。

地震深度测定是当前公认的难题,专家们提出了一些理论上切实可行的测定方法,但基础数据必不可少,如:Pn震相数据、sPmP震相数据等。当然,Pb震相识别对于震源深度测定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地震学上,定义Pb震相为上下地壳分界面的滑行波,上下地壳分界面也被称为康拉德界面。在中国地震定位使用的平均一维速度模型中,Pb震相可用来确定上地壳的平均厚度及下地壳的平均速度下限。但是,由于地震波波速在康拉德界面的差异不大,导致Pb波能量较弱,Pb震相辨认难度较大(堀内茂木等,1991)。尽管其识别难度较大,但该震相对于实际地震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准确识别上海及邻近地区的Pb震相,对于修正上海地区一维地壳速度模型及地震精准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背景

上海地处长江口南岸,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东部边缘,西北沿郯庐断裂和胶南断裂与华北地台相接;东南以江山—绍兴深断裂为界与华南褶皱系相邻(朱履熹等,1994)。扬子准地台基底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地壳纵向分层、横向分块的特征较为明显。深部地震勘测结果显示,在上海地区地壳中的各反射层在横向上比较连续,并未发现深断裂和低速层的存在。目前,在上海及邻近地区暂时未发现诱发巨大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

区域地壳结构在地震定位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上海区域地壳结构研究较少。姚保华等(2007)将上海部分地区(奉贤区周围)地壳划分为上、中、下3个组成部分,通过深地震反射剖面、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大地电磁测深等联合剖面探测,获得上海地区近地表至莫霍界面的精细速度结构。其中,上地壳厚度为12—14 km,P波波速为5.7—5.9 km/s;中地壳厚度约10 km,P波波速为5.9—6.2 km/s;下地壳厚度为10—11 km,P波波速为6.2—6.3 km/s;莫霍面深度约32 km。王小平(2007)王俊菲等(2010)分别通过接收函数方法,测得上海地区上地幔间断面和莫霍界面深度。

上海地区近震定位模型采用华南地壳速度模型(范玉兰等,1990)。在该模型中,地壳呈现双层结构,以康拉德界面和莫霍界面为界,康拉德界面深21 km,莫霍界面深33 km。此次研究采用华南地壳速度模型,根据其走时曲线辅助Pb震相识别。Pb震相识别有助于得到上海和邻近区域相对准确的地壳结构,以便修正一维速度模型,使得近震定位更为精确。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选取

选取上海地震台网及邻省部分共享地震台2009年以来的编目地震(地震数据从全国统一编目网站上下载),分析上海及邻区Pb震相。对地震及震源深度进行统计,见图 1,其中:0.0—0.9级地震19个,1.0—1.9级地震61个,2.0—2.9级地震48个,3.0—3.9级地震12个,4.0—4.9级地震4个,5.0—5.9级地震1个;大部分地震震源深度约8 km。

图 1 地震数和震源深度统计 Fig.1 The earthquake number and depth statistical figure
2.2 基本方法 2.2.1 运动学方法。

根据运动学特征进行震相判别的重要依据是地震波的走时规律,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路径见图 2(a)所示。使用走时表、走时曲线、走时方程等,利用各地震波之间的走时差进行震相判别。在判定出横波与纵波性质的前提下,可以初步估计其他震相的到达时间。此外,可以利用震相的成偶性进行某些震相判别,就Pb震相而言,主要利用地震波走时规律。

图 2 地震波传播路径及走时曲线 Fig.2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path and the travel time curve

以华南地壳速度模型为例,设定若震源深度为15 km,绘制地震波走时曲线,见图 2(b),图中黑色实线为Pg波走时曲线,点线为Pb波走时曲线,点划线为Pn波走时曲线。由图 2(b)可见,在震中距约95 km时,Pg、Pb震相走时曲线相交;在震中距约127 km时,Pb、Pn震相走时曲线相交。即对于近震,震源深度为15 km时,震中距小于95 km的地震台记录的初至震相为Pg波;震中距大于95 km且小于127 km的地震台记录的初至震相是Pb波;震中距大于127 km的地震台记录的初至震相是Pn波。震源深度不同,各震相走时不的。双层模型下,震源位于第1层时,震中距不变(Pn波出现,不是首波盲区范围),震源深度越深,Pn和Pb震相走时越短,Pg震相走时越长。

2.2.2 动力学方法。

震相表现的动力学特征主要有震幅、周期、相位、出射角、振动方式等。动力学分析手段主要采用小波变换和时频分析。

(1)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识别信号的初至时间,用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得到细节信号及信号频率分布,进而识别各震相到时。本研究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小波变换分析。选取Haar函数(小波分析中最简单的一个小波函数),该函数在时间域上不连续,定义(许大为,2007)如下

$ \psi \left(t \right) = \left\{ \begin{gathered} 1\;\;\;\;\;\;\;\;\;0 \leqslant t < 1/2 \hfill \\ - 1\;\;\;\;\;\;\;1/2 \leqslant t < 1 \hfill \\ 0\;\;\;\;\;\;\;\;\;其他 \hfill \\ \end{gathered} \right. $

(2)时频分析。利用时频分布分析信号,能给出各个时刻的瞬时频率及幅值,且能进行时频滤波和时变信号研究。此次时频分析采用安徽万泰公司编制的PCS软件,通过提取特征函数确定初至波到时及后续波列位置。

3 结果分析

根据小波变换的“时间—频率窗”宽度可变的特点,选择从高频到低频依次检测波形频率成分,首先选择最窄的时间窗,检测最高频率成分并将其分离;适当放宽时间窗,检测剩余信息中的次高频成分并分离;再度放宽时间窗,检测频率相对较低成分,依次类推。

3.1 识别Pb震相

以HUH台记录的一个地震为例,将原始波形分成5道,即根据频率高低分成5种波形,见图 3。根据理论走时曲线,震中距为285 km时,震相到时顺序为Pn、Pb、Pg。Pg震相可以根据周期、振幅、走时差等判定。根据理论到时,Pb震相到时应处于Pn震相和Pg震相之间,但在实际波形中无法根据振幅和周期变化识别。因此,HUH台记录的该地震波形在实际地震定位中无法分辨Pb震相,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滤波等辅助手段识别。基于华南地壳速度模型,分别计算Pn、Pb、Pg震相走时,其中Pg震相走时为47.45 s,Pb震相走时为44.02 s,Pn震相走时为40.98 s,结合小波变换结果,认定图 3(b)中d2道小方框位置所示为Pb震相。

图 3 HUH台原始波形及小波变化 Fig.3 Original waveform and waveform wavelet change of HUH station

图 4是大新台(台站代码DAX)记录的一个地震事件,震中距约100 km,根据理论走时曲线,其初至震相为Pb震相。在上海地区实际波形记录中,震中距100 km左右的地震台可记录并清晰识别初至Pb震相,该震相类似于正弦波,且周期较大,与Pg、Pn震相到时差可达0.5—1 s。

图 4 DAX台原始波形及小波变化 Fig.4 Original waveform and waveform wavelet change of DAX station

Pb震相的能量比Pg和Pn震相弱,周期与Pn震相类似,作为Pn震相后续震相时,有可能出现叠加现象,震幅会比Pn震相大,此时Pb震相会被清晰识别。图 5是海南地震台网垂向记录的一个近震波形,震中距为136 km,初至震相为Pn震相,Pn和Pg震相之间明显有一系列周期和振幅与前后均有区别的波组,呈现锯齿状,可以判定为Pb震相。

图 5 海南台网Pb震相标注 Fig.5 Pb seismic phase picked in Hainan network
3.2 验证Pb震相

为了进一步验证Pb震相的准确性,利用安徽万泰公司编写的PCS软件提取特征函数。特征函数用于自动拾取P波震相和S波震相,也就是运用于地震自动定位。而引入特征函数的意义在于,分析其起跳点位置与可能出现的震相是否能够一一对应。根据所选极值点与初至震相到时差来印证Pb震相位置。

以DOT台记录的一个地震波形为例,进行时频分析,见图 6,其中(a)图是垂直通道时频分析结果,(b)图是水平通道时频分析结果。由图 6可见,水平通道的特征函数中无所需P波信息,因此时频分析只采用垂直通道波形。

图 6 DOT台时频分析 (a)垂直通道;(b)水平通道 Fig.6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DOT station

特征函数中的震幅大小与原波形中的能量是一一对应的,因为Pb波能量最弱,单从极值点分析Pb震相位置较困难,可以根据特征函数中的极值点位置假定震相位置,结合实际波形进行震相标注。以2010年7月9日的一个地震波形记录为例,对天平山台及秦皇山台记录进行时频分析,由极值点位置及震中距标注初至震相,根据后续局部极值点辅助识别后续震相,见图 7,初始起跳点的位置可以作为初至震相,结合实际波形和理论走时,将后续P波震相与特征函数中的极值点进行对应。

图 7 时频分析 (a)天平山台;(b)秦皇山台 Fig.7 Time-frequency analysis
4 结论

统计上海地区历年来发生的地震,发现大部分震源深度在8 km左右。由此假定上海地区地震震源深度为8 km,则初至Pb震相在震中距约100 km出现。当初至波是Pn震相时,Pb震相作为后续震相出现,呈锯齿状,周期较Pn和Pg波小,振幅比Pn和Pg波小,若Pb波与首波叠加,其振幅较首波大;若初至波是Pg波时,后续Pb震相无法识别,可能出现的Pb震相掩盖在Pg震相下;初至震相是Pn和Pb波时,在初始位置有一个类似正弦波且周期较大的波形。综上所述,时频分析和小波变换均为Pb震相位置标注作参考,在实际地震波形震相标注中,需结合实际波形及走时曲线规律,标注的Pb震相才能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蔡一川, 王宇航. 四川长宁地区宽频带数字近震记录特征[J]. 四川地震, 2015, 01: 1-5.
范玉兰, 林纪曾, 胡瑞贺, 罗振暖. 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的研制[J]. 华南地震, 1990, 02: 1-16.
李红星, 赵烽帆, 郑敏娜. 小波分析在天然地震初震及震相识别中的应用[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03: 286-291. DOI:10.3969/j.issn.1674-3504.2014.03.006
王小平, 朱元清, 于海英. 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上海及其邻区地壳速度结构[J]. 地震研究, 2006, 03: 239-244. DOI:10.3969/j.issn.1000-0666.2006.03.006
王小平, 朱元清. 上海及其邻近地区上地幔间断面接收函数的研究[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 28(5): 150-154.
王小平. 上海及其邻近地区地下三维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的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
王俊菲, 朱元清, 王小平.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上海地震台阵下地壳结构[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0, 31(2): 50-55.
许大为. 小波变换在矿震信号滤波和震相到时拾取中的应用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
姚保华, 章振铨, 王家林, 火恩杰, 张先康, 刘保金, 吴健生, 王夫运, 于鹏, 毛雅萍. 上海地区地壳精细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482-491. DOI:10.3321/j.issn:0001-5733.2007.02.020
朱履熹, 顾志文. 上海及邻区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基本烈度探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2: 76-84.
堀内茂木[日], 彭岩. 捕捉微弱反射波研究地壳深部的观测体制[J]. 国际地震动态, 1991, 05: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