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合肥 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nhui Province 230026, China
北京时间2006年7月4日11时56分,河北文安发生MW 5.1地震,北京、天津地区震感强烈,山西太原、山东济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震感。华北地区在1998年张北6.2级、1999年大同—阳高5.6级、辽宁岫岩1999年5.4级和2000年5.1级地震后,5级地震平静6年后发生文安MW 5.1地震。文安地震早期余震微小,现场得到的宏观震中位于微观震中东北10 km处,震区仅有部分房屋出现轻微裂缝,烈度偏低。由于缺少地震资料,给确定发震构造带来一定困难。必须利用现有地震记录判定震源机制,为确定发震构造提供可信依据。文安地震发生后,刁桂苓等(2006)给出地震断层面走向192°,倾角87°,滑动角-133°,初步分析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发震构造。本文利用河北区域测震台网7个宽频带台站地震波形记录,挑选信噪比高的波形,采用CAP方法(Cut and Paste Method),反演2006年文安MW 5.1地震震源机制解,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讨论发震构造。
1 震源机制反演原理在地震震源机制研究中,P波初动和波形反演方法是目前常用手段。其中可用于波形反演的方法和资料有多种,典型的是利用面波数据(Patton H J,1980;Thio H K et al,1995)或体波数据进行反演(Fan G W et al,1991;Reger D S et al,1993;Xu L S et al,1999;许力生等,2004;周云好等,2004;赵翠萍等,2005)。在震源机制反演方法中,CAP方法理论成熟,反演结果可靠,精度高,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在许多文献中均有详细描述(Zhao et al, 1994;张玲等,2013;郭欣等,2014),在此简单描述。
一个双力偶震源的理论合成位移s(t)可以表示为
$ s\left(t \right) = {M_0}\sum\limits_{i = 1}^3 {{A_i}\left({\theta - {\varphi _s}, \delta, \lambda } \right)} {G_i}\left(t \right) $ | (1) |
式中,i =1, 2, 3时分别对应不同的断层类型;Gi为格林函数,Ai为射线系数,θ为台站方位角,M0为标量地震矩,φs、δ、λ依次为走向、倾角和滑动角。
反演时,以理论地震位移s(t)与观测地震位移u(t)相关性为标准
$ u\left(t \right) = s\left(t \right) $ | (2) |
求解方程(2)时定义一个误差目标函数来判断s与u的相关性,采用网格搜索求解(Tan Y et al,2006),目标函数可定义为
$ e = \left\| {{{\left({\frac{r}{{{r_0}}}} \right)}^p}} \right\| \cdot \left\| {u - s} \right\| $ | (3) |
式中,r为震中距,r0为选定的参考震中距,p为指数因子。文中反演时,体波p = 1,面波p = 0.5。
2 资料选取与反演本研究选用河北省测震台网所属固定台站,从台站中挑选出波形清晰、信噪比高、震中距小于300 km的宽频带记录,经过挑选整理后得到可用记录台站7个,合理分布在文安地震震中周边。7个台站记录在0.05—20 Hz频率范围内,仪器幅频特性曲线平直,文安地震宽频带记录较好。在选用震相前,将原始速度记录扣除仪器响应,积分到位移记录,从UD—NS—EW分量旋转为Z—R—T分量,分成Pnl和面波,并将Pnl部分经带宽为0.05—0.2 Hz、面波部分经带宽为0.05—0.1 Hz的4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滤波。该频带可滤掉长周期地球脉动,也可降低介质细节结构影响,由此每个台就有Z分量、R分量的Pnl震相及3个分量的面波震相用于反演。台站信息见表 1,分布见图 1。
研究区地壳速度结构(表 2)采用嘉世旭等(1995,2005)通过人工地震测深得到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结果。在计算理论地震图时,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频率—波数法(F—K方法)(Zhao L S et al,1994;Zhu L P et al,1996, 2002)。该方法通过对频率和波数分别积分,采用传播矩阵计算地震的位移场分布,能够计算不同频率下体波和面波的理论波形,常用于震源参数研究。根据公式(3)给出的误差目标函数,搜索文安MW 5.1地震的理论地震图和观测地震图全局差异最小震源机制解。
经过CAP方法反演,得到文安地震最佳双力偶解:① 节面Ⅰ:走向215°,倾角87°,滑动角-115°;② 节面Ⅱ:走向118°,倾角25°,滑动角-8°。此结果与刁桂苓等(2006)根据震中距100 km内19个台站波形理论地震图反演得到的震源断层面走向192°、倾角87°、滑动角-133°的结果比较一致;与附近其他地震的震源机制也一致。图 2展示了此次文安5.1级地震波形与拟合波形对比情况,图中红色线条为理论波形,黑色线条为记录波形,左侧为台站代码和理论地震波形相对观测地震波形的移动时间,曲线下方数值为反演误差和相关系数。在反演的35个震相中,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的大部分相关性较好,反演方差为0.199 6,震源机制解反演的结果和其他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刁桂苓等,2006;黄建平等,2009)基本一致。
文安县地质构造属冀中坳陷,地处NE向展布的矩形断陷盆地西南斜坡,NE向分布有河间断裂,NW向为徐水断裂(刘爱文等,2006)。文安地震发生在河北平原强震构造带上,该构造带北起卢龙、滦县地区,向西南延伸至邯郸磁县,长约540 km。根据历史地震研究,河间至宁河地带是强震构造带,也是缺失6级以上地震的最长区间,文安地震发生该段中南部,属于孤立型地震。实验表明,地震序列类型和地下介质的均匀程度有关,也和应力的加载历史有关,孤立型地震序列对应于均匀介质。但嘉世旭等(2005)利用人工地震测深震相分析表明,文安震中区地壳厚度约28—30 km,基底震相走时强烈滞后,壳内视速度低且波形杂乱,显示了震中区的地幔上隆、幔源物质上侵、地壳减薄等特征,整个地壳呈低速占主导的破碎松散构造,因此,文安地震虽属孤立型地震,但其地下介质并非均匀介质。这种松散复杂的地质构造导致地震波形复杂,在选用固定速度模型拟合时个别震相时拟合误差较大,相关系数较低。
根据嘉世旭等(2005)的研究,文安地震震中所在的冀中坳陷走向为NE向,在坳陷中部有NE向隐伏断裂,受到多条NE向断裂控制,地震主要发生于此。文安地震正好发生在冀中坳陷中部的北东向断裂带上,该断裂走向与CAP方法反演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符合,与该区应力场方向相符,可以推断地震断层面为隐伏的NE向断裂带。根据CAP方法反演的震源机制解参数,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刁桂苓等,2006;黄建平等,2009),可以确定发震断层性质为正断层兼走滑性质。
图 3是不同机构和作者给出的2006年文安地震震源机制解,从黄建平等(2009)综合近震和远震波形反演的结果、Harvard的CMT结果、CDSN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结果与黄建平等(2009)、Harvard的结果比较一致,基本属于正断层兼走滑的震源机制,与CDSN的震源机制存在一定差别。根据河北省地震局现场调查及震后形变结果,确定此次文安地震为沿NE向走滑的地震类型(刘爱文等,2006)。根据王治国等(1986)的研究成果,华北地区呈非均匀多层地壳分布,上地壳主要为新生代沉积层,而中地壳为花岗岩层,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出现部分熔融和蠕变活动,造成应力积累而发生地震,文安地震成因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使用河北省测震台网7个地震台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2006年7月4日文安MW 5.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文安5.1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Ⅰ走向215°,倾角87°,滑动角-115°;节面Ⅱ走向118°,倾角25°,滑动角-8°。
文安5.1级地震震中位于冀中坳陷中部的NE向断裂带,该断裂走向与通过CAP方法反演的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Ⅰ走向相符合,且与该区应力场方向相符,由此判定文安5.1级地震发震断层为冀中坳陷中部NE向断裂带,具有正断层兼走滑性质。
刁桂苓, 张四昌, 孙佩卿, 等. 2006年7月4日文安5.1级地震[J]. 地震地质, 2006, 28(3): 497-502. | |
郭欣, 王小龙, 周银兴, 等. 基于CAP方法反演石柱MS4.3地震矩张量解[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 35(Z2): 32-37. | |
黄建平, 倪四道, 傅容珊, 等. 综合近震及远震波形反演2006文安地震(MW5.1) 的震源机制解[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01): 120-130. | |
李钦祖. 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23(4): 376-388. | |
刘爱文, 常宝林, 李雨生, 等.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5.1级地震震害分析[J]. 震灾防御技术, 2006, 1(3): 278-282. | |
嘉世旭, 刘昌铨. 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震相与地壳结构研究[J]. 地震地质, 1995, 17(2): 97-105. | |
嘉世旭, 张先康. 华北不同构造块体地壳结构及其对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3): 6ll-620. | |
王国治, 毛桐恩. 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6. | |
许力生, 陈运泰. 从全球长周期波形资料反演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地震时空破裂过程[J]. 中国科学(D辑), 2004, 34(3): 256-264. | |
张玲, 宋美琴, 韩立波, 范瑾, 赵晓云. 用CAP方法研究大同-阳高4.6级地震震源机制[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 34(Z1): 36-40. | |
赵翠萍, 陈章立, 郑斯华, 等. 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7.9地震震源机制及破裂过程研究[J]. 地震学报, 2005, 27(3): 237-249. | |
周云好, 陈章立, 缪发军.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 8.1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J]. 地震学报, 2004, 26(Z1): 9-20. | |
Dreger D S, Helmberger D V. Determination of source parameters at regional distances with three component sparse network data[J]. J Geophys Res, 1993, 98: 8107-8125. DOI:10.1029/93JB00023 | |
Fan G W, Wallace T C. The determination of source parameters for small earthquakes from a single very broadband seismic station[J]. Geophys Res Lett, 1991, 18: 1385-1388. DOI:10.1029/91GL01804 | |
Patton H J. Reference poin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ource and path effects of surface waves[J]. J Geophys Res, 1980, 85: 821-848. DOI:10.1029/JB085iB02p00821 | |
Tan Y, Zhu L P, Helmberger D V, Saikia C K. Locating and modeling regional earthquakes with two stations[J]. J Geophys Res, 2006, 111: B01306 | |
Thio H K, Kanamori H. Moment-tensor inversions for local earthquakes using surface waves recorded at TERRA scope[J]. Bull Seis Soc Amer, 1995, 85: 1021-1038. | |
Xu L S, Chen Y T. Tempo-spatial rupture process of the 1997, Mani, Xizang(Tibet), China earthquake of MS=7.9[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1999, 12(5): 495-506. DOI:10.1007/s11589-999-0049-7 | |
Zhao L S, Helmberger D V. 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4, 84: 91-104. | |
Zhu L P, Helmberger D V. Advancement in Sour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ing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mol Soc Am, 1996, 86(5): 1634-1641. | |
Zhu L P, Rivera L A. A note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displacements from a point source in multilayered media[J]. Geophy J Int, 2002, 148: 619-627. DOI:10.1046/j.1365-246X.2002.0161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