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北京 100085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北京 100081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 Key Laboratory of Crustal Dynamics,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5, China;
3.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34.5°N,104.2°E)发生M 6.6地震,截至2013年8月25日,发生余震882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8次,包括1次5.0—5.9级和7次3.0—3.9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95人遇难,1 366人受伤,房屋倒塌1.79万户,严重损坏4.04万户。
岷县—漳县M 6.6地震发生后,一些研究机构相继给出主震震源参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给出M 6.6主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发震节面走向301°,倾角57°,最佳拟合深度为6.0 km;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给出的矩张量反演结果显示,主震最佳拟合深度为9 km,通过远震波形反演获得的地震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断层破裂主要沿NW向。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此次M 6.6地震余震在走向和深度方向上的空间扩展范围,本研究收集主震后48小时内地震到时资料,通过双差定位法,给出较为精确的余震震位结果。
1 构造背景此次甘肃岷县—漳县M 6.6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甘肃东南部,该区为南北构造带与昆仑—秦岭断裂带的交汇区域,由于印度板块北向俯冲碰撞引起青藏高原不同块体之间持续隆升和推挤作用,从而造成该区域构造活动强烈(图 1)。从图 1可见,岷县—漳县M 6.6地震序列发生在临潭—宕昌断裂带两侧,该断裂带全长约250 km,由数条规模不等、相互平行或斜列的断裂组合而成,断裂总体呈NWW—NW向展布(图 1),倾向NE,倾角50°—70°,具有左旋兼逆断性质(郑文俊等,2005)。临潭—宕昌断裂带发生过多次历史强震,如:1573年岷县6.8级地震和1837年临潭6.0级地震(郑文俊等,2007),见图 1中空心圆;近年来有很多中强震发生,如:2003年岷县5.2级地震和2004年岷县—卓尼5.0级地震(何文贵等,2006)。由此次M 6.6地震序列分布与临潭—宕昌断裂带的相对位置,推测该断裂带为此次岷县—漳县M 6.6地震的发震断裂。
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2013年7月22日7时至7月24日7时,即主震后48小时内388个地震的观测报告,进行地震序列精定位。选择震中距小于200 km的到时资料(图 2),每个地震至少有6个震相记录,且绝对走时残差范围±2.5 s,经过挑选,参与定位的P波为2 255条、S波为2 265条。地震重定位使用甘肃地震台网14个地震台站观测数据,这些台站围绕余震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布,能够较好地约束震源位置(图 1)。
双差定位法(Waldhauser and Ellsworth, 2000)在余震序列定位中广泛应用(杨中书等,2005;张广伟等, 2011, 2013;Lei et al,2012;王健等,2016),在此采用该方法对岷县—漳县M 6.6余震序列进行精确定位。以往多采用一维速度模型进行地震定位,本研究采用三维网格节点进行模型参数化,射线追踪使用伪弯曲法(Evans et al,1994)确定最小走时路径。初始速度模型选取主要参考研究区地方震及近震到时资料反演的地壳结构(王周元等,1996)及区域地震波形拟合反演的地壳速度结构(李少华等,2012),其中P波和S波速度比值设为1.71。
3 结果分析通过对岷县—漳县M 6.6地震进行双差定位,获得350个地震事件的精定位结果。本次M 6.6主震重定位震中位置为(104.19°E,34.54°N),震源深度7.0 km,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震源机制解确定的6 km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矩张量解确定的9 km之间,因此本次地震属于浅源性地震。为了评价地震定位结果精度,采用奇异值分解法进行4次试验,每次随机抽取100个地震。试验结果发现,东西、南北及垂直三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0.47 km、0.58 km和0.73 km,误差较小,整体反映重定位结果精度较高。
为进一步了解此次M 6.6地震序列的重定位效果,对比该地震序列重定位前后的空间分布,及沿经纬度方向上的震源深度变化,并对比重定位前后地震序列在震源深度上的频度变化,见图 3,图中星号为M 6.6主震,LDF为临潭—宕昌断裂。由图 3可见,重定位前,地震震中分布相对零散,震源深度集中在6 km,主震位置处于丛集边缘;重定位后,地震震中沿北西向优势展布,震源深度范围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4—10 km。
由于余震一般能够直观展示断层面的破裂延展范围,因此沿余震扩展方向及垂直向展示2个深度剖面——AA′及BB′,见图 4,图中:圆圈大小代表震级大小;颜色代表主震后的时间;AA′为沿断裂带方向的纵剖面,BB′为横穿主震但垂直于断层的纵剖面,其中虚线为可能的断层面;剖面纵横向比例1:1;矩张量解为哈佛大学快速矩张量解。由AA′剖面可见,余震扩展范围约12 km,大致以主震为中心对称向两侧破裂,与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余震主要以单侧扩展(王卫民等,2013;张广伟等,2013;张勇等,2013)有所不同;AA′剖面SE向震源深度相对较大,多数余震紧随主震发生,且主震发生12小时后,主要集中在NW向。BB′剖面图清晰显示出此次地震的破裂面较陡、向NE倾斜的铲形结构,与人工地震测深(Wang et al,2011)和野外地质调查(郑文俊等,2005)结果类似,且余震向浅部运移。由BB′剖面图清楚可见余震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较深,震源深度约4—10 km,震级约3—4级,上层较浅,震源深度约小于3 km,震级约2—3级,两层之间地震稀少。浅层地震的存在,也许是此次M 6.6地震灾害加重的原因之一。
采用双差定位法,获得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 6.6地震及48小时内350个地震序列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余震优势展布方向为NW向,长度12 km以上,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4—10 km,且余震逐渐向浅部运移,呈现双层结构特点。深度剖面图显示主震的发震破裂面较陡,且倾向NE,推测此次M 6.6地震的孕震断裂为临潭—宕昌断裂。
岷县—漳县M 6.6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和秦岭断裂带交汇区域,近年来该区发生几次强震造成地壳应力转移,可能是此次地震发震原因之一。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引发南北地震带不同断裂带的应力调整,使得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地震活动性增强,特别是中强地震频率增加,如: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南边界的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可能引起松潘—甘孜地块北边界的临潭—宕昌断裂附近应力增强,造成断层应力失稳,从而诱发岷县—漳县M 6.6地震。从主震重定位结果可见,发震位置处于临潭—宕昌断裂或次级断裂。重力资料表明,临潭—宕昌断裂两侧的重力变化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徐云马,2008),2003年岷县5.2级(郑文俊等,2005)和2004年岷县—卓尼5.0级地震均发生在该断裂附近,表明该断裂此前已表现出新活动迹象。
邓起东, 张培震, 冉勇康, 等.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J]. 中国科学(D辑), 2002, 32(12): 1020-1030. DOI:10.3321/j.issn:1006-9267.2002.12.007 | |
房立华, 吴建平, 王未来, 等. 四川芦山MS7.0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J]. 科学通报, 2013, 58(20): 1901-1909. | |
何文贵, 周志宇, 马尔曼, 等. 岷县-卓尼5.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和地质背景研究[J]. 地震研究, 2006, 4(26): 372-378. | |
李少华, 王彦宾, 梁子斌, 等. 甘肃东南部地壳速度结构的区域地震波形反演[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4): 1186-1197. | |
王健, 李春峰, 雷建设, 等.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与地壳热结构关系研究[J]. 地震学报, 2016, 38(4): 618-631. DOI:10.11939/jass.2016.04.008 | |
王卫民, 郝金来, 姚振兴.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4): 1412-1417. DOI:10.6038/cjg20130436 | |
王周元, 范世宏, 姬凤英, 等. 甘肃地区地壳速度的非均匀分布[J]. 西北地震学报, 1996, 18(2): 18-25. | |
徐云马. 兰天武地区(2000-2006年)重力场时变分析[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论文, 2008. | |
杨中书, 曾文敬. 利用双差法对2005年江西九江-瑞昌5.7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 28(2): 25-31. | |
张广伟, 雷建设, 谢富仁, 等. 华北地区小震精定位及构造意义[J]. 地震学报, 2011, 33(6): 699-714. | |
张广伟, 雷建设. 四川芦山7.0级强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5): 1764-1771. | |
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芦山4.20地震破裂过程及其致灾特征初步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4): 1408-1411. | |
郑文俊, 雷中生, 袁道阳, 等. 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史料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J]. 中国地震, 2007, 23(1): 75-83. | |
郑文俊, 雷中生, 袁道阳, 等. 1837年甘肃岷县北6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J]. 地震, 2007, 27(1): 120-130. | |
郑文俊, 刘小凤, 赵广堃, 等. 2003年11月13日甘肃岷县MS5.2地震基本特征[J].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61-65. | |
Evans J, Eberhart D, Thurber C. User's manual for SIMULP12 for imaging VP and VP/VS:a derivative of the "Thurber" tomographyic inversion SIMUL3 for local earthquakes and explosions[R]. US Geological survey, Open File Report, 1994:94-431. | |
Lei J S, Zhang G W, Xie F R, et al. Relocation of the 10 March 2011 Yingjiang, China,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J]. Earthquake Science, 2012, 25: 103-110. DOI:10.1007/s11589-012-0836-4 | |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J]. Bull Seismol Soc Am, 2000, 90(6): 1353-1368. DOI:10.1785/0120000006 | |
Wang C S, Gao R, Yin A, et al. A mid-crustal strain-transfer model for continental deformation:A new perspective from high-resolution deep seismic-reflection profiling across NE Tibet[J]. Earth Planet Sci Lett, 306: 279-288. DOI:10.1016/j.epsl.2011.04.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