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上海 200062 上海市地震局
2.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根据海南省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11月22日07时43分,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发生ML 4.2地震,震中位于(110.39°E,20.42°N),震源深度11 km,距海口市37 km,海口市区及周边市县震感明显。
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1605年海口琼山7½级地震等震线的Ⅶ度区内,并且位于铺前—清澜发震断裂的北西延长线上,所以研究本次地震的震源运动特征极为重要。震源机制解能直观反映地震破裂几何特征和运动学特征,是研究区域构造应力的基础(郑勇等,2009)。Zhao和Hermberger等(1994)提出CAP(Cut And Paste,简称CAP)方法,能够克服利用P波初动法求解震源机制解受地震台站分布和数量限制的缺陷(Zhu and Helmberger, 1996)。震源机制解可以揭示地震发生的动力学过程,推断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中国多位学者运用CAP方法对震源机制解的研究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吕坚等,2008;龙峰等,2010;谢祖军等,2012;赵小艳等,2012;杨军等,2015)。
本文采用CAP方法,基于海南省地震台网数字资料,反演计算徐闻ML 4.2地震震源机制解,并对主震周边地区(19.3°—20.6°N,110.0°—111.0°E)进行双差精定位分析,结合周边小震分布,探讨本次地震和区域地震构造的关系。
1 研究方法 1.1 CAP方法CAP方法将近震地震波分成P波Pnl和面波Sur部分,在双力偶源的假设下,对5个分量(Pnl不存在切向分量)给定不同权重进行反演,并允许有相对浮动,截取的震相采用相关性方法进行拟合,对理论地震图和实际波形记录进行比较,在给定设置参数范围内,采用格点搜索法得到相对误差最小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Zhao and Hermberger, 1994;Zhu and Hermberger, 1996)。此方法能够减小模型不准确引起的误差,降低对地壳模型的依赖性,并且对台站数量和方位角分布的要求不高(吕坚等,2013)。
1.2 双差定位法地震定位有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之分,相对定位法中发展出一种双重残差定位,又称为双差地震定位法,是一种比绝对定位方法精度高的相对定位方法,可以对较大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地震同时进行重新定位(Waldhauser and Ellsworth, 2000)。地震事件相对于地震事件丛集的质心位置来定位,因此双差地震定位法结果不依赖于初始震源位置,受地壳速度模型影响小,可有效减小对地壳结构了解不够精细而引起的误差(杨智娴等,2004;郑钰等,2008)。
2 震源机制解反演 2.1 数据资料选取海南省地震台网接收36个地震台站记录,对于2015年11月22日徐闻ML 4.2地震,选取P波初动明显、信噪比较高、数据记录清晰、方位角准确、仪器幅频特性在0.05—20 Hz频率范围内平直的7个地震台站波形资料进行反演求解。选用的地震台站分别为北海台(BHS)、灵山台(LNS)、定安台(DAN)、东方台(DOF)、松林岭台(SLL)、万宁台(WAN)、翁田台(WET),台站分布见图 1。
选取合适的地壳速度模型能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宋秀青等(2015,2016)对中国大陆地壳速度模型发展进行了综述,论述了中国各区域测震台网速度模型现状,说明合适的地壳速度模型对于准确测定地震参数的重要性。本文使用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是结合张路(2008)提出的福建东南沿海地壳结构模型、华南速度模型(范玉兰等,1990)和海南地区速度模型给出的,见图 2。从地震波形拟合结果(图 3)可以看出,实际地震记录波形和理论波形互相关系数较高,说明速度模型和矩张量计算结果比较可靠。
利用CAP方法反演计算2015年11月22日徐闻ML 4.2地震震源机制解,波形拟合结果见图 3,采用格点搜索法得到相对误差最小的震源机制解,由F—K方法计算台站观测地震图和理论地震图相关系数。反演过程中拟合误差随深度分布见图 4。
从图 3可以看出,P波部分14个震相,面波部分21个震相,共计35个震相,实际观测波形均能与理论波形较好匹配,互相关系数平均值为76,大于60的震相占86%,反演拟合误差(RMS)为1.199×10-4。节面Ⅰ参数:走向110°,倾角84°,滑动角-158°;节面Ⅱ参数:走向18°,倾角69°,滑动角-5°。P轴:方位角242°,倾角10°;T轴:方位角125°,倾角68°;N轴:方位角336°,倾角19°。图 3中震源球表示地震震源机制解,黑色区域代表压缩,白色区域代表拉张。波形黑线是观测地震图,波形红线是理论地震图,台站名称下面是震中距(km)和该台理论P波初至与观测P波初至的差值,波形下面的数字依次为理论地震图相对观测地震图移动时间(s)和二者拟合相关系数(%)。
在CAP方法中,震源深度影响震源机制解反演,在反演过程中设置步长为2 km,搜索不同深度的震源机制解,见图 4。震源球上方的数字为对应深度计算得到的矩震级。拟合曲线中斜率最大点处深度为本研究得出的徐闻ML 4.2地震最佳震源深度,约23 km,深度误差0.4 km。
3 精定位分析海南省地震台网2000年开始进行数字化地震记录,至2016年6月区域范围(19.3°—20.6°N,110.0°—111.0°E)内记录到183次地震,因部分数据未构成地震对或受最少震相数参数的限制,最终选取146次地震进行双差精定位研究,所选地震占原始数据的80%。精定位前后地震及震源深度分布见图 5,图中F1为铺前—清澜断裂,F2为马袅—铺前断裂,F3长流—仙沟断裂,F4为王五—文教断裂。
采用共轭梯度法进行双差计算,设定P波权重为1,S波权重为0.5,P波和S波波速比为1.73。纬度、经度和深度方向的平均测定误差(2倍标准偏差)分别为0.77 km、0.55 km、0.76 km,146次重新定位地震的平均均方根残差为0.07 s。由图 5可见:① 精定位前小震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10 km上下,是传统绝对定位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② 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改善明显,小震震源深度呈垂直带状分布;③ 采用双差精定位,得到徐闻ML 4.2地震震源深度约27 km,与采用CAP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解确定的23 km深度接近。
4 发震构造2015年徐闻ML 4.2地震(图 5中粉色圆所示地震,为图中显示的最大地震)发生在雷琼凹陷地带北部,位于铺前—清澜断裂(F1)NW向延长线上,距离海口市区约37 km。雷琼地区新构造运动主要以垂直差异性活动为主,地壳厚度自海域向陆地逐渐加大,地震构造背景较为复杂,活动断裂比较发育,是新构造活动较强烈地区。由图 5可见,研究区发育EW、NW向2组断裂,其中近EW向王五—文教断裂(F4)为雷琼断陷南界,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主要活动断裂是近EW向马袅—铺前断裂(F2)、NW向铺前—清澜断裂(F1)及长流—仙沟断裂(F3),最新活动时代均为全新世。雷琼地区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受控于NW向的铺前—清澜断裂(F1)与近EW向马袅—铺前断裂(F2),特别是2组断裂的交汇处,曾发生1605年琼山7½级地震。由CAP方法反演得到的震源机制解可知,此次徐闻ML 4.2地震为走滑为主兼正断性质的破裂,与铺前—清澜断裂(F1)属于走滑正断的运动特征相符合。由此推断,虽然徐闻ML 4.2地震有些偏离铺前—清澜断裂(F1)附近小震群,但其发震机理仍受到该断裂影响。
5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2015年徐闻ML 4.2地震进行CAP反演及双差精定位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 运用CAP方法反演,得到此次ML 4.2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10°,倾角84°,滑动角-158°;节面Ⅱ:走向18°,倾角69°,滑动角-5°;最佳震源深度为23 km② 双差精定位得到此次ML 4.2地震震源深度为27 km,与CAP方法反演的最佳震源深度较为一致;③ 地震活动与断裂构造分布密切相关,徐闻ML 4.2地震为走滑为主兼正断性质的破裂,与铺前—清澜断裂属于走滑正断的运动特征相符合,相关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铺前—清澜段裂的延展以及区域内构造与应力场分布均有启发意义;④ 本研究结果可供海南省地震台网中心速报震源新参数作参考。
范玉兰, 林纪曾, 胡瑞贺, 等. 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的研制[J]. 华南地震, 1990, 10(2): 1-16. | |
龙峰, 张永久, 闻学泽, 等. 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序列ML≥4.0事件的震源机制解[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12): 2852-2860. DOI:10.3969/j.issn.0001-5733.2010.12.008 | |
吕坚, 郑秀芬, 肖健, 等. 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MS5.7、MS5.6地震震源破裂特征与发震构造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8): 2645-2654. DOI:10.6038/cjg20130814 | |
吕坚, 郑勇, 倪四道, 等.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MS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51(1): 158-164. | |
宋秀青, 游秀珍, 刘芳, 等. 区域地壳速度模型对准确测定地震参数的重要性研究[J]. 华北地震科学, 2016, 34(2): 27-31. | |
宋秀青, 朱元清. 中国大陆地壳速度模型发展综述[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 36(5): 149-152. | |
谢祖军, 郑勇, 倪四道, 等. 2011年1月19日安庆ML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深度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5): 1624-1634. DOI:10.6038/j.issn.0001-5733.2012.05.020 | |
杨军, 苏有锦, 李孝宾, 等. 2013年洱源MS5.5地震序列ML≥3.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J]. 地震研究, 2015, 38(2): 196-202. | |
杨智娴, 陈运泰. 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再次精确测定1998年张北-尚义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J]. 地震学报, 2004, 26(2): 115-120. | |
张路. 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8. | |
赵小艳, 韩立波, 龙峰. 2011年盈江MS≥4.0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J]. 地震研究, 2012, 35(4): 477-484. | |
郑勇, 马宏生, 吕坚, 等. 汶川地震强余震(MS≥5.6) 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4): 413-426. | |
郑钰, 杨建思. 双差算法的剖析及参数对定位的影响[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 29(3): 85-93. | |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L. A Double 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J]. Bull Seism Soc Amer, 2000, 90(6): 1353-1368. DOI:10.1785/0120000006 | |
Zhao L S, Helmberger D V. 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 Soc Amer, 1994, 84(1): 91-104. | |
Zhu L P, Helmberger D V. Advancement in Sour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ing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J]. Bull Seis Soc Amer, 1996, 86(5): 1634-1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