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  2020, Vol. 63 Issue (6): 0-0   PDF    
纪念著名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万卫星院士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IN MEMORY OF PROFESSOR WAN WEIXING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2020年5月20日,著名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万卫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我们深感悲痛,特撰此文,谨志悼念.

万卫星先生1958年7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师从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空间物理学家李钧先生,先后于1984年和1990年获得空间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94至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1996年研究所改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电离层研究室主任;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主任;2012年组建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担任主任;2014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万卫星先生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2017年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万卫星先生是一位学术造诣深厚的空间科学学家,长期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理论、观测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在中国电离层扰动地区特性、大气层-电离层耦合以及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领导团队开发的电离层/热层耦合模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率先开展了基于数据同化的电离层现报和预报研究,推动了我国数字电离层的发展.1989年,以万卫星先生研究生论文研究成果为主的电离层扰动剖面广义射线反演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万卫星先生参与的短波自校守时钟研究获得199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他领导的电离层时延改正技术与方法研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万卫星先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研究成果“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万卫星先生是一位个人魅力非凡的学术带头人,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电离层研究的学术传统,极大提升了我国电离层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电离层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桂质廷教授建立的武汉电离层观测站,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接管,后调整至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形成电离层研究室.在研究室科研骨干流失,学术带头人李钧院士于1994年不幸突然逝世的困难局面下,万卫星先生临危受命,出任研究室主任.历经十年奋斗,研究室发展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电离层研究团队.2004年,根据中国科学院学科整合要求,万卫星先生率领团队整体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并出任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主任.经过数年时间,该室发展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空间物理学研究团队之一,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GR的论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以电离层和热层为关键词检索国际上2000年以来发表的SCI论文,万卫星先生署名发表的论文数排名第一.2012年,万卫星先生领导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以地学领域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中国科学院新建重点实验室验收评审,建立“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2014年,电离层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与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万卫星先生担任主任,并在当年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再次获地学领域第一名.

万卫星先生是我国空间物理“自主研究”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一直十分注重空间物理实验观测技术和设施的发展与建设.他不但领导并参与漠河—北京—武汉—三亚空间环境综合观测子午台链的建设,而且在2013年率先提出了在三亚研制和建设当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大型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的建议,并在2014年获得基金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支持.该雷达主要用于研究低纬大气层-电离层-磁层耦合、东亚电离层地区特性和我国南部电离层不均匀体与闪烁等重大科学问题,将实现我国地基空间环境探测能力的跨越发展,使我国电离层科学研究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万卫星先生带领项目组,对系统方案设计中每一个关键环节进行了反复的分析和评估,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多条件非相干散射理论谱分析、低噪声数字收发和非相干散射微弱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难题,三亚非相干散射雷达系统将在2020年底建成.

万卫星先生是我国行星物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推动了我国行星科学的发展.他从行星科学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研究与深空探测工程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对中国空间科学和行星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他担任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组织起首个全国性的顶尖行星科学家团队,开启了科学界与工程界直接协作服务国家战略的先河.他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从人才队伍、学术平台等各方面为中国行星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推动我国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主持设立了行星物理学相关课程,拉开了中国行星物理学人才培养的序幕.针对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万卫星先生前瞻布局,提出了借助地基、临近空间、空间站、月基和飞船等探测方式的一整套行星探索计划,提出了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中国行星探索路线图”.

万卫星先生特别重视我国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科技期刊的发展.他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是《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为这些期刊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帮助创建了我国第一份行星英文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简称EPP),并担任首任主编,加快了EPP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并为我国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展示提供了重要平台.

万卫星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十分注重学生的培养,善于因材施教,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万卫星先生对学生既有严格要求的一面,也爱护和理解学生.在学生眼里,万老师豁达睿智,平易近人,关心学生的发展.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学术骨干,为我国的科研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万卫星先生一生学风严谨,光明磊落,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始终以科技强国为使命,在祖国的大地上谱写了精彩的人生华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万卫星先生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