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29;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2.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页岩油气资源开发的核心技术是水平井以及水压致裂技术,其中采用微地震监测手段识别水力压裂裂缝的分布和发育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微地震技术的应用并不完善,利用微地震所能获取的各种信息对压裂裂缝的识别以及对压裂后的储层评价也一直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Thill(1972)研究了脆性岩石微破裂诱发的地震信号,Schuster(1978)将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引入了石油领域,随即被迅速应用于非常规油气的压裂效果监测中(Maxwell and Urbancic, 2001; Shapiro et al., 2002).近年来,微地震监测的理论方法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众多的方法研究中,与压裂裂缝解释密切相关的是震源定位和震源机制反演.在震源定位方法的研究中,地震波的干涉原理和衰减特性得到了利用(王璐琛等, 2016; 常旭等, 2018),另一方面,通过微地震和地面观测数据的联合反演也提高了震源定位的精度(刁瑞等, 2017),震源定位精度的提高直接影响储层压裂裂缝的解释.目前在微地震反演的实际应用研究中,震源位置数据得到普遍的应用(Eisner et al., 2010; Maxwell, 2010),而对震源机制以及与震源机制相关的地震学数据的应用尚不充分.事实上,微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储层介质的特性、裂缝发育的产状、地层应力的方向有直接关系(翟鸿宇等, 2016; 李晗和姚振兴, 2018, Chen et al., 2018),利用微地震反演获得的地震学参数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和解释至关重要.
传统的反射地震资料解释主要根据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质特征,把各种地震波信息转变为构造、地层岩性等信息,将地震剖面转变为地质剖面进行解释.对于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需要实施储层压裂改造后的裂缝解释与评价,压裂施工中的微地震监测资料提供了不同于反射地震资料的储层评价信息.微地震数据利用地震学的研究方法得到震源的时间空间位置、震源机制等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同样可以对储层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和解释.因此,本文研究了微地震资料的储层解释方法,以某油田实际资料为基础,提出了微地震数据的分析方法和流程,在压裂区微地震事件定位的基础上,对有效微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震级、地震矩、震源半径、应力降和地震b值等地震学参数进行综合研究,并结合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测井等资料,对压裂区的水力压裂裂缝进行了分析,对研究区的储层性质与水力压裂效果进行了评价.
1 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及微地震监测数据本文的研究区域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按地层的分布形态划分为:北部伊盟隆起、南部渭北隆起、西部西缘断褶带和天环坳陷(天环向斜)、东部晋西挠褶带以及中部的陕北斜坡(西倾单斜构造)等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盆地内致密油层的主要特征为:(1)致密油藏源储互层共生,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湖盆中部有利砂体中.主力层段受多级坡折带影响,重力流发育,指示了储层的非均一性特征;(2)储层孔喉结构复杂,实验室可见孔隙含量低,以微(纳米)孔隙类型为主,指示了储层的致密特征;(3)储层致密砂岩天然微裂缝发育(每10 m发育天然裂缝约2~3条),水平两向应力差4~7MPa,有利于在水力压裂作用下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杨华等, 2015).
研究区内压裂井与监测井井位如图 1所示.该井有效储层纵、横向变化较大,非均质性强,埋藏深度为1640 m,平均油层厚度为11.9 m,平均孔隙度为9.7%,填隙物含量为14.7%,是典型的致密储层.通过对岩心裂缝的测量统计和测井资料的构造裂缝发育的研究可知,水平压裂井所在地区裂缝密度较大(牛小兵等, 2014).
施工单位在本文研究区域内展开了“水力喷砂分段多簇混合水力压裂”储层改造实验.实验中,压裂井垂深1588 m,水平段长度为1205 m,改造段数为14段,每段各有两个射孔.施工排量为6 m3·min-1(油套同注),平均套管迫压为20.7 MPa,单级入地液量为800 m3,施工入地总液量为11200 m3,支撑剂总砂量为600 m3,单级砂量为43 m3,其中喷射用20/40目石英砂为3 m3,压裂用100目粉陶为1.5 m3,40/70目覆膜砂为30 m3,20/40目覆膜砂为12 m3,最高砂比28%,平均砂比7.2%.微地震监测井共设置12个三分量检波器,对水力压裂过程中形成的微地震事件进行记录.技术人员对采集到的14段压裂中的微地震事件进行了识别和预处理,提供了5832个具有企业标准的微地震事件的信息.
2 微地震数据对压裂裂缝的几何解释 2.1 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与裂缝的关系对这些微地震数据的各项参数进行了再分析,对水力压裂储层改造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图 2为微地震事件按照震级大小统计的全压裂井段微地震事件柱状图.由图 2可知,绝大多数的微地震事件震级集中在-2.8级至-2级之间.图 3是用不同颜色表示的14个压裂段微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在水平面的投影,图中由蓝色到红色的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压裂段.本文对14段中已完成定位的5832个微地震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微地震事件的时空信息、震级大小、震源半径、地震矩、应力降、b值等地震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对研究区压裂裂缝的分布和发育进行了半定量分析与定性解释.
微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可以提供裂缝的空间位置.由图 3可知,各压裂段监测到的微地震事件沿水平井两侧分布,且分布半径约400 m,预示压裂形成的裂缝分布在以水平井为轴线,半径约400 m的椭圆柱形空间范围内.根据色标可知,深蓝色为第1段压裂段,深红色为第14段压裂段.由图 3可知,每一段压裂的微震事件可能出现在相邻段内,这表明在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的过程中可能激活了相邻未压裂段的原生裂缝,使得在相邻压裂段中产生了微地震事件,因此,根据微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可以定性分析压裂裂缝的变化.图 3表现出的微地震事件时空分布说明该井的压裂对储层产生复杂联通的裂缝网络有利.
在全部压裂段中,第六压裂段微地震事件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本文看到除了主裂缝(图 3中蓝线所示)以外,还产生了一条与主裂缝相交的次生裂缝(图 3中红线所示).在对压裂事件生长过程的研究中,本文发现第五段压裂过程中,尚未实施压裂的第六段区域在沿着不同于主裂缝的方向上产生了数个震级较大的微地震事件(例如图 3子图中红色箭头所示).在第五段压裂结束后,第六段压裂首先沿着之前产生过大微震事件的方向(图 4)开始破裂,然后再沿主裂缝方向上产生大量微地震事件.图 4是第5段压裂微地震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分布图,色标右侧为压裂时间,色标左侧为产生的微地震事件个数.由图 4可以看出,第六段压裂共产生微地震事件694个,其中有近300个微地震事件在22 min左右产生且分布位置基本沿着次生裂缝的方向,剩下近400个微地震事件在约3 h之内产生且基本沿着主裂缝方向分布.第六段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说明了第六段区域存在着与主裂缝走向不一致的原生裂缝,此裂缝极有可能在第五段的压裂过程中被提前激活,从而产生了交叉的裂缝网络.
为了分析微地震事件与水力压裂缝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所有微地震事件按照震级的大小进行排列.图 5是全压裂段微地震事件震级大小及空间位置分布,从蓝色到红色分别表示了微地震震级从小到大的趋势.根据图 5可知,微地震事件的震级从-3.2至-1.2之间不等,大部分微震事件的震级集中在-2.8至-2之间.从微地震事件的整体分布上可以看出,压裂区域中部震级相对较小且分布非常集中,两侧压裂段的微震事件震级相对中部较大且分布相对分散.根据研究区储层具有较强非均匀性的特点,可定性解释为压裂区储层中部岩性泥质含量较高,脆性较差,不易破裂,而两侧储层岩性泥质含量较低,脆性较好,较易破裂.
根据各压裂段微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对每个压裂段的微地震事件进行了三维空间直线拟合与裂缝走向分析,同时根据主裂缝的长度和方位角拟合出每个压裂段的破裂面(图 6).表 1为各段裂缝的长度、方位、角度、破裂面的面积以及方位、角度.由此,本文可以得到,除了第六段,其余压裂段的破裂面近似为铅锤面,而第六段的破裂面近似为水平面.根据破裂面产状的差异以及该区域储层裂缝发育的特点可以推测,第六段的破裂面与其他各段破裂面的形成机制不同,其他各段的破裂主要由压裂形成,而第六段的破裂可能与原生构造相关,如果第六段所在的储层存在原生裂缝,则可能在实施第五段压裂时被激活.这一推测与图 3的微地震发震时间的分布吻合,即尚未实施第六段压裂时,第六段上的储层岩石已经发生破裂并产生了大震级的微地震事件.所以图 6可以解释为第五段的压裂过程提前激活了第六段的原生裂缝,进而导致两个相邻压裂段的裂缝形成了新的交错网络,两段裂缝主破裂面连通后形成了一个近乎水平的破裂面.
所谓压裂体积又称改造体积,是指在水力压裂过程中,脆性岩石产生剪切滑移诱使天然裂缝不断扩张,继而形成裂缝网络,增加改造体积,提高产量和最终采收率.对每个压裂段的微地震事件,将其点集所构成的三维凸包作为该压裂段的改造体,将三维凸包的体积作为压裂体积;将三维点集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的平面作为主破裂面,主破裂面与三维凸包的截面作为主破裂面面积;将三维点集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的直线作为主破裂线,主破裂线被主破裂面截断的长度作为主裂缝的破裂长度.
对每段压裂的有效微地震三维数据体构建了多面体包络面,从而得到了压裂井每段的压裂体积(图 7),具体数值见表 1.
微地震裂缝的应力解释指在完成研究区域水平压裂段微地震事件定位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微地震事件的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半径、b值等地震学参数进行综合研究,对储层的力学性质进行解释.
3.1 地震矩、应力降与震源半径及其应力解释地震矩(M0)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直接度量(Kanamori, 1977),其由震源位错理论给出定义:
其中μ为剪切模量,s为断裂面积,u为平均位错量.由虎克定律给出应力降(Δσ)与应变(Δe)之间的关系:
其次,利用布龙(Brune)圆盘形位错模式,震源等效圆位错半径(r)和拐角频率(f0)的关系为
β是S波波速(Brune, 1970; Svanes, 1971).
将研究区的全部微地震事件的地震矩,即三维空间分布的能量点集,进行了三次样条插值处理,然后沿水平井所在的水平面做三维数据体的截面,得到该区地震矩的分布图(图 8).假设在本次压裂实验中,地下储层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水力压裂,则图 8所示的结果即表示该研究区可能释放能量的整体分布情况.由此可以发现储层空间中部释放能量较少,而其周围释放能量较多.与微地震震级分布(图 5)、压裂缝长度和破裂面面积(图 6)的分析结果比较,地震矩的三维空间分析(图 8)能更好地评价储层空间的三维连续性变化.
与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参数地震矩相比,地震应力降评价的则是地震断层机制和地下块体释放能量的行为.微地震事件中的应力降应特指岩石受到应力急剧变化时破裂所造成的应力降低的行为,水力压裂过程中发生的微地震事件的应力降则多在2000~10000 Pa之间.在常温高压下,岩石破裂应力降越大,岩石破裂强度也越高(臧绍先, 1984).本文对研究区内14个压裂段的微地震应力降数据同样进行了三维空间的数据插值处理,得到了水平井所在水平面上的三维数据体横截面(图 9).结果显示,研究区中部应力降较小,而其周围的应力降反而较大.这与图 8中显示的地震矩分布图情况类似,然而应力降中心的低值区域更为集中.其是否能对破裂区的范围有更好的指示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同时也对震源半径进行了和地震矩、应力降两个参数相同的插值处理,图 10是震源半径所得到的结果.与图 8和图 9相同,图 10中间除了极个别大震级的微地震事件是高值以外,研究区域整体中间为低值,两侧为高值区.
1941年Gutenberg和Richter通过对大量地震资料研究发现:地震震级M与大于等于震级M的地震数目N之间存在如下公式所示的幂律分布关系(Gutenberg and Richter, 1942),即G-R关系:
式中,a,b为常数,是描述地震带内地震震级频度分布特征的重要参数,可以根据地震资料通过公式计算获得.其中,a反映平均地震活动水平;b反映大小地震的比例关系.在地震预报领域中,研究发现:大震前震源及附近区域经常会出现某些震级档内的地震增多或减小,导致出现大小地震比例失调,b值减小的异常现象,此外,区域应力积累水平升高是大地震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认为,b值反映了地应力状态,二者呈反比关系,且b值的高低与岩石介质的特性有关,比如岩石的脆性、弹性、塑性、破裂程度等(韩骏和姚令侃, 2015).岩石学实验中,声发射活动与地震活动的机制最为接近,在统计参数上与地震活动性的可对比性也最强.Scholz通过岩石破裂实验发现,岩石随着应力的增加,b值出现明显下降(Scholz, 1968).通过对5种岩石测量记录曲线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与Scholz实验类似的结果,在岩石达到破裂应力之前b值下降较快.Wyss等(2000)研究矿山岩石的破裂行为发现:岩体内构造应力的大小与b值成反比,低b值区往往具有更高的应力积累.
本文对研究区域的14个水平压裂段进行了b值的计算.首先将每段的水平压裂的微地震事件个数按照震级大小进行分段统计.根据最小二乘法,分别算出每段的b值.图 11为14个压裂段分别统计的b值.其中,位于整个压裂段中部的第7、8、9段的b值分别为2.59、2.36、2.56,明显大于两侧压裂段的b值(两侧b值平均值为1.95).根据岩石构造与b值的关系,本文推测,整个压裂段中部b值较高的区域对应的应力较小,这一推测与研究区中心部位微震事件的震级小于周边区域的现象可相互印证.图 12为全压裂段微地震事件的b值,为2.44,相对两侧压裂段b值较大.
研究区划分为20 m×20 m的网格点,对每个网格点四周50 m×70 m的区域内的微震事件进行统计并计算b值,计算结果作为该格点处的地震b值,然后对所有格点的b值进行插值处理.为保证统计计算中有足够的样本量使计算结果稳定且可靠,每个单元格内的微地震数量最少为15个.由此,本文得到了研究区域的b值分布图(图 13).根据b值分布图以及图 11各段b值分析,本文认为b值小于2.3的区域应力降较大,属于潜在破裂区.由图 13可知,通过b值扫描,本文将分散的微震事件的分布转换成了储层连续受力情况的分布,这对储层裂缝的区域连通性有非常好的指示意义并对压裂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将微地震裂缝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图件和测井解释图件结合(图 14),本文可以对储层的岩性与裂缝分布有更好的约束和指示.压裂区域中部微地震事件震级相对较小且分布紧凑,两侧压裂段震级偏大且分布相对分散.根据声波(AC)以及自然伽马(GR)测井曲线可以得出压裂井段中部储层岩石泥质含量高,脆性较差,孔隙度较小,通过含烃曲线可以看出该部分含油气少,储层较差,而压裂井段两侧岩石泥质含量低,脆性较好,孔隙度较大,油气含量大,储层性质较好.
本文提出了利用微地震事件的地震学信息进行储层评价与解释的方法:(1)微地震事件的时间-空间分布可以定性分析压裂裂缝的时间-空间分布,还可以定量计算压裂裂缝的长度、方位角、破裂面的面积和储层的改造的体积.对事件时空分布的异常点进行重点研究,可以进一步推测储层中原生裂缝与压裂裂缝的关系;(2)微地震事件的震级、震级大小的分布可以指示储层岩性的非均一性,对储层岩性和脆性作出定性分析;(3)微地震的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半径的研究可以分析储层压裂后岩石破裂程度以及能量传播的方向;(4)微地震b值可以对地应力状态进行研究,b值扫描可以对储层潜在的破裂区进行预测,可以将分散的微震事件的分布转换成储层连续受力情况的分布,这对储层裂缝的连通性以及水力压裂方案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用于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实际资料的解释,得出的结果不仅与测井资料给出的岩性信息吻合,而且给出了储层裂缝发育和应力分布的新的认识,获得了储层裂缝的几何形态、原生裂缝与压裂裂缝的关系、储层改造体积、应力状态的分布以及潜在的破裂区域.
致谢 感谢长庆油田对本文的研究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Brune J N. 1970. Tectonic stress and the spectra of seismic shear waves from earthquak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75(26): 4997-5009. DOI:10.1029/JB075i026p04997 |
Chang X, Li Z, Wang P, et al. 2018. Micro-seismic loc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attenuation compens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61(1): 250-257. DOI:10.6038/cjg2018L0396 |
Chen H C, Meng X B, Niu F L, et al. 2018.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of stimulating shale gas reservoir in SW China:2. spatial clustering controlled by the preexisting faults and fractur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123(2): 1659-1672. DOI:10.1002/jgrb.v123.2 |
Diao R, Wu G C, Shang X M, et al. 2017. Joint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3D seismic and surface microseismic dat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60(1): 283-292. DOI:10.6038/cjg20170123 |
Eisner L, Williams-Stroud S, Hill A, et al. 2010. Beyond the dots in the box:Microseismicity-constrained fracture models for reservoir simulation. The Leading Edge, 29(3): 326-333. DOI:10.1190/1.3353730 |
Gutenberg B, Richter C F. 1942. Earthquake magnitude, intensity, energy, and acceleration.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32(3): 163-191. |
Han J, Yao L K. 2015. Crustal stress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seismic activity parameter b-value.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in Chinese), 59(7): 36-39, 127. |
Kanamori H. 1977. The energy release in great earthquak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82(20): 2981-2987. DOI:10.1029/JB082i020p02981 |
Li H, Yao Z X. 2018. Microseismic focal mechanism inversion in frequency domain based on general dislocation point model.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61(3): 905-916. DOI:10.6038/cjg2018L0237 |
Maxwell S C, Urbancic T I. 2001. The role of passiv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n the instrumented oil field. The Leading Edge, 20(6): 636-639. DOI:10.1190/1.1439012 |
Maxwell S C, Rutledge J, Jones R, et al. 2010. Petroleum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using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Geophysics, 75(5): 75A129-75A137. DOI:10.1190/1.3477966 |
Niu X B, Hou G T, Zhang J Z, et al. 2014.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member 6 and 7 tight sand in Ordos basin and its applications.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in Chinese), 38(3): 571-579. |
Scholz C H. 1968. The frequency-magnitude relation of microfracturing in rock and its relation to earthquakes.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58(1): 399-415. |
Schuster C L. 1978. Detection within the wellbore of seismic signals created by hydraulic fracturing.//48th Ann. Internat Mtg., Soc. Expi. Geophys.. Expanded Abstracts.
|
Shapiro S A, Rothert E, Rath V, et al. 2002. Characterization of flui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reservoirs using induced microseismicity. Geophysics, 67(1): 212. DOI:10.1190/1.1451597 |
Svanes K. 1971. Correction[to "Tectonic stress and the spectra, of seismic shear waves from earthquak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76(20): 5002-5002. DOI:10.1029/JB076i020p05002 |
Thill R E. 1972. Acoustic methods for monitoring failure in rock.//Proceedings of the 14 U.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 New York: American Rock Mechanics Association, 1972.
|
Wang L C, Chang X, Wang Y B. 2016. Locating micro-seismic events based on interferometric traveltime inversio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59(8): 3037-3045. DOI:10.6038/cjg20160826 |
Wyss M, Schorlemmer D, Wiemer S. 2000. Mapping asperities by minima of local recurrence time:San Jacinto-Elsinore fault zon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105(B4): 7829-7844. DOI:10.1029/1999JB900347 |
Yang H, Liu X S, Yan X X.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tonic-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since the late Paleozoic in Ordos Basin.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in Chinese), 22(3): 174-183. |
Zang S X. 1984. Earthquake stress drop and the stress drops of rock fracture.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in Chinese), 6(2): 182-193. |
Zhai H Y, Chang X, Wang Y B, et al. 2016. Inversion for microseismic focal mechanisms in attenuated strata and its resolutio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59(8): 3025-3036. DOI:10.6038/cjg20160825 |
常旭, 李政, 王鹏, 等. 2018. 基于频率衰减补偿的微地震定位方法. 地球物理学报, 61(1): 250-257. DOI:10.6038/cjg2018L0396 |
刁瑞, 吴国忱, 尚新民, 等. 2017. 三维地震与地面微地震联合校正方法. 地球物理学报, 60(1): 283-292. DOI:10.6038/cjg20170123 |
韩骏, 姚令侃. 2015. 基于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地应力评估方法研究. 铁道标准设计, 59(7): 36-39, 127. |
李晗, 姚振兴. 2018. 基于"剪切+张裂"一般位错模型频率域求解微震震源机制. 地球物理学报, 61(3): 905-916. DOI:10.6038/cjg2018L0237 |
牛小兵, 侯贵廷, 张居增, 等. 2014. 鄂尔多斯盆地长6-长7段致密砂岩岩心裂缝评价标准及应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8(3): 571-579. |
王璐琛, 常旭, 王一博. 2016. 干涉走时微地震震源定位方法. 地球物理学报, 59(8): 3037-3045. DOI:10.6038/cjg20160826 |
杨华, 刘新社, 闫小雄. 2015.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致密砂岩气成藏. 地学前缘, 22(3): 174-183. |
臧绍先. 1984. 地震应力降与岩石破裂应力降. 地震学报, 6(2): 182-193. |
翟鸿宇, 常旭, 王一博, 等. 2016. 含衰减地层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其反演分辨率. 地球物理学报, 59(8): 3025-3036. DOI:10.6038/cjg2016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