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  2016, Vol. 59 Issue (8): 3133-3133   PDF    
2016年(首届)“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学术交流会纪要

2016年6月27日至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学术交流会.会议汇聚了来自35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地震局系统的专家学者313人. 《地球物理学报》编辑部何燕参加了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科主任于晟教授致开幕辞,提出建立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任务和培养地震学专业科研人才的期望.国内外共24位科研一线的地震学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报告.大会报告分别是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地震学家Walter Mooney的“Global and regional crustal and lithospheric models: a synthesis”,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IPGP)地震学家Nikolai Shapiro的“Tomography based on cross correlations of the ambient seismic noise: accounting for inhomogeneous source distribution”,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MUST)Steve Gao的“Crustal and mantle seismic anisotropy beneath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from shear wave splitting analyses”,中国地质大学(武汉)Lupei Zhu的“Receiver function studies of crustal structure of China—a review and prospect”,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高原的“利用近场记录剪切波分裂研究中国大陆中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北京大学陈永顺的“地震学参考模型探讨:以东北地区为例—NECESSArray”,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亮的“中国东部上地幔速度结构与变形特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永华的“中国东北地区地壳上地幔模型研究”,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储日升的“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研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王夫运的“基于人工地震测深构建中国大陆地壳三维模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唐有彩的“鄂尔多斯地区地壳结构与演化的地震学证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的“华北岩石圈结构及其全球对比”,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娟的“东北亚地区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进展及思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连锋的“中国区域地震波衰减模型研究进展”,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雷建设的“青藏高原东缘壳幔波速结构与深层动力学过程:腾冲火山与强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红谊的“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进展”,成都理工大学梁春涛的“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地震空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华建的“基于台阵数据联合反演的地震学速度模型构建”,云南大学刘魁的“Global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y maps from finite frequency tomography”,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郑秀芬的“国家测震台网地震波形数据共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丁志峰的“南北地震带的地震台阵探测及其深部结构模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郑天愉的“华北地区地壳 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模型”,中国地震局地质所刘启元的“China Crust 0.5:关于中国大陆地壳模型研究项目的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温联星的“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现状”.所有报告材料和影像资料均可在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网站(http://chinageorefmodel.org)下载.报告内容从数据采集、整合、处理、分析到结果,从地壳到上地幔,再到核幔边界和地核,从地震波速度到各向异性和衰减研究,从不同区域的地震学参考模型到全球模型,报告精彩纷呈,会场讨论热烈.除大会报告外,还有110个展板报告.展板内容丰富、叙述和讨论严谨,展示了地震学研究的新进展.最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温联星教授主持了“工作组”总结会议.

通过这次会议报告和交流,“工作组”总结了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研究现状,确定了建立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近期目标是现有模型汇总、公开和检验,工作重点是数据整合、方法优化和参考模型的逐步建立.这次会议对于凝聚国内地震学研究力量、形成利用集群优势共同攻关的学科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搭建了旨在建立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学术交流平台,有益于促进科研、教育和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地震学研究和科研文化的创新.

(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赵连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