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属群体的认知、伴随的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1],国外军人的身份认同通常以文化、态度、价值观和动机等术语来表述。Meyer等[2]认为,通过对行为、信仰、着装和仪式的社会化,使得在军队服役的人员形成一种文化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在服役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存在,这意味着服役人员可以发展一种军人身份认同。Johansen等[3]认为军人身份认同与武装部队的目标、价值观和任务密切相关,军人对其军事角色认同的程度将影响他们在军事行动中的表现。Johansen等[4]以挪威的军事文化为背景,开发了挪威军人身份认同量表(Norwegian military personnel identity scale),用于测量挪威现役军人的身份认同,包括专业主义、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3个因子。我国目前没有针对现役军人的身份认同量表,鉴于国情、政治体制、文化等差异,也不适合照搬国外量表,因此本研究编制了一个适用于我国的军人身份认同量表。
1 对象和方法 1.1 被试与问卷调查 1.1.1 半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附录A)的被试为随机选择的18名现役军人,其中男12人、女6人,包括军官(10人)、士官(4人)及义务兵(4人)。年龄为21~53岁,军兵种涵盖海军(9人)、陆军(3人)、空军(4人)、联勤保障部队(2人),岗位涉及基层主官、基层士官、机关参谋、医疗保障岗及飞行岗位。
1.1.2 初测与正式施测于2022年11月对空军某部官兵(样本1)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剔除无效问卷33份,回收有效问卷667份,其中男655人(98.2%)、女12人(1.8%),用于条目筛选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正式施测的被试(样本2)为海军某单位的现役军人,于2023年4月施测,共发放问卷322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
1.2 问卷编制 1.2.1 搜集原始资料运用文献回顾法、访谈法和问卷法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得到5类反映军人身份认同的信息:(1)认知,代表被试对于军人这个群体规范和期待的理解;(2)情感,代表被试对于军人这个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3)价值观,代表被试自身的价值观与军人群体价值观的契合程度;(4)期望,代表被试希望自身在群体中能达到什么样的状态;(5)效能感,代表被试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为合格军人的推测和判断。以上5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军人身份认同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信息,符合本研究的操作性定义。
1.2.2 编制初测问卷基于已有的归类,参考文献[5-6],初步构想军人身份认同为五因素结构,包括认知、情感、价值观、期望和效能感。根据汇总的信息和预设的因子,对其中一些条目的描述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初步获得100个题项。邀请8名专业人员(心理学专家和在读研究生)对条目进行评定并提出修改建议,调整初测问卷的条目为55个(附录B)。问卷采用利克特10级计分法(0~10分表示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计算各因子及总体的均分,得分越高表明身份认同水平越高。
1.2.3 问卷施测由研究者协同被试所在单位的政治主官组织集体施测。在问卷的编制阶段采用匿名填写方式,问卷首页设置指导语以减少被试顾虑。为降低极端反应、中间倾向反应、默认等反应偏差,设置了一定数目的反向题。问卷的施测阶段采用现场施测形式,施测人员熟悉测试所用的量表,能够在测试现场对有疑问的条目进行解答。回收问卷后,人工剔除规律性作答及有缺失答案的无效问卷,以保证问卷质量。
1.2.4 校标关联效度检验研究表明身份认同能够负向预测职业倦怠,因此选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7]为校标量表进行校标关联效度检验。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及效度检验,应用AMOS 24.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水准(α)为0.05。
在项目分析阶段,剔除变异系数<0.2的条目,临界比值分析中选取27%为界划分高分组与低分组[8],剔除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r<0.4的条目[9],信度分析中剔除删除后Cronbach’s α系数高于总体Cronbach’s α系数的条目[10],因子分析中剔除因子载荷值<0.20的条目[11]。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 2.1.1 变异系数分析各条目的变异系数均>0.2,说明条目敏感性较好,没有条目被剔除。
2.1.2 临界比值分析将被试的量表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以27%为界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对高低分组各因子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高、低分组每个条目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2.1.3 相关系数分析条目Q9、Q20、Q32得分与量表总分的r<0.4,予以剔除;其余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的r为>0.4~0.85(均P<0.05),予以保留。
2.1.4 信度分析条目Q16删除后的Cronbach’s α系数高于总体,予以删除。
2.1.5 因子分析条目Q17、Q18、Q23、Q38、Q54的因子载荷值<0.20,予以删除。
2.2 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适合性检验,抽样适合性检验(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959,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χ2=18 253.828(df=990,P<0.01),表明数据极适合做因子分析。经过前期项目分析剔除条目Q9、Q16、Q17、Q18、Q20、Q23、Q32、Q38、Q54后,对量表中剩余的45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取主轴因式分解法及最优斜交旋转法抽取因素,按以下标准进行条目筛选:(1)删除公因子方差<0.4的条目;(2)删除在多个因子内存在较高载荷值且载荷值相近的条目;(3)删除无法解释所属因子的条目。按标准依次删除存在交叉载荷值的Q8、Q28、Q33,每删除1个条目后重新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产生4个公因子(取特征值>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4.087%,表明该量表因子结构清晰合理。最终保留28个条目,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值见表 1。
探索性因子分析后生成了4个因子,因子1为情感,如“我会支持亲人和朋友参军”“部队就像我的家一样”“我希望自己能够长期在部队服役”等8个条目;因子2为适应感,指的是个体自身与所属群体的适应情况,包括“我很难适应部队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训练节奏”“我的岗位要求超出我的能力了”“部队十分妨碍我的娱乐休闲生活”等9个条目;因子3为效能感,包括“训练和工作中我能发挥出我的特长”“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信心”“我具备一名合格军人应有的素质和能力”等5个条目;因子4为认知,包括“军人的身份要求我必须有较高的牺牲和奉献意识”“团结对军人来说非常重要”“军人一定要有忧患意识”等6个条目。
2.3 信度、效度检验在验证性因子分析阶段,通过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与优化发现有5个条目对模型的贡献率较低(因子载荷值<0.5),会对模型的拟合度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逐步删除后得到最终版的军人身份认同量表(附录C)。
2.3.1 结构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考察量表与实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如图 1所示,结果提示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拟合优度χ2/df=1.978,比较拟合指数为0.927,成长适配指数为0.928,塔克-刘易斯指数为0.916,近似均方根误差为0.055,拟合优度指数为0.896。
2.3.2 信度
(1)内部一致性检验:军人身份认同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5,认知、情感、适应感、效能感等4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5~0.899,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2)分半信度: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73(>0.7),表明信度较好。见表 2。
2.4 校标关联效度检验
军人身份认同量表总分与校标量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总分的校标关联效度为-0.788(P<0.01)。
3 讨论国外针对军人的身份认同研究侧重于助力征兵问题及改善军队内部管理,注重探讨军事职业模式特征、研究预备役和现役军人的身份认同、研究退役军人如何融入社会即如何从战士转变为公民等问题。我国人民军队与国外军队有着本质区别。相较于国外身份认同量表,本量表更多地考虑了我国军人的特点和文化特征,如国外量表往往涉及国际军事活动及到境外参战的道德判断,有些条目诸如“我更愿意打仗而不只是维和”“到国外参战是不对的”等明显不适合我国情况。我国军人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团结及牺牲奉献精神,因此部分条目侧重对于牺牲奉献精神的价值判断。国外身份认同量表中的因子划分常常是以个人品质与能力为基础,如测量战士的个人主义倾向、好胜程度及合作意愿强度,本量表的编制则是基于身份认同理论基础,将我国军人的身份认同划分成认知、情感、适应感等因子,更多地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层面去衡量军人的身份认同,条目的设置既考虑了个体自身的认知,也考量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情感和适应关系。
本研究从身份认同理论出发,通过文献回顾法、访谈法及因素分析法,经过访谈、预测试、正式施测、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包含23个条目的军人身份认同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无论是总量表还是各个因子的信度均在0.8以上,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本研究有以下局限:(1)在预测试样本选取方面,局限于海军和空军的个别单位,未能普及到各个军兵种的各类人员,在推广上代表性不足。(2)受限于部队性别比例现状,样本中的男性占比很高,因此在性别方面的测量等值性有待考察。
附录 A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一 访谈开场语您好,我是海军军医大学心理系2021级应用心理专业的一名研究生,现在正在做一个关于军人身份认同方面的调查,需要耽误您一些时间来完成这个访谈。本次访谈主要通过问答形式进行,访谈内容我们将严格保密。为保证访谈的有效性,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受真实回答每个问题,如果没有疑问的话,我们就开始吧!
二 访谈对话1.用几个词语形容军人,您会用哪些词?
2.您认为成为军人需要具备哪些品质或者能力?
3.您认为做到哪些才算合格的军人?
4.分享一下成为军人后您的主观感受和心路历程。
追问:说一说参军以来您遇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谈谈您是怎么处理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5.您未来打算留在部队还是有别的规划?
① 留,有什么具体的目标?
② 不留,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6.参军给您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7.您是如何理解和看待军人这个身份的?
8.您觉得您身上哪些特点最贴近军人?
9.您心目中最理想的军人形象是什么样的?
三 结束语感谢您的配合,祝愿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附录 B 军人身份认同初始问卷
0—1—2—3—4—5—6—7—8—9—10
完全不同意—————中立——————完全同意
1.我在部队感受到了浓厚的战友情
2.军人应该比普通人更勇敢
3.我后悔选择参军
4.我很喜欢军队的优良传统
5.部队让我有归属感
6.穿上军装让我觉得很自豪
7.我把集体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更重要
8.总有某种原因让我想要离开部队
9.我常常担心搞砸工作
10.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信心
11.军人的集体荣誉感很重要
12.部队能够让我成长成才
13.我在部队感受到了浓厚的战友情
14.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15.我相信部队的风气会越来越好
16.如果地方有待遇更好的工作,我会选择退役
17.军队的使命任务是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8.我认为军人就是要备战打仗的
19.我对工作有些力不从心
20.如果家庭有困难或者需要我,我会选择离开部队
21.我希望能经常参加演习和任务
22.我认为军人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23.如果让我去更大的平台,我也可以胜任岗位
24.训练和工作中我能发挥出我的特长
25.军人必须要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专业技能
26.军人要有很强的抗挫折和抗压能力
27.我喜欢和军队有关的东西(如军装、军歌、军事电影)
28.我感觉我身上充满着军人的气质
29.我希望自己能够长期在部队服役
30.我会支持亲人和朋友参军
31.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很尊重军人
32.在部队只要不违反纪律就行
33.我只想尽快退役
34.部队虽然辛苦,但都是值得的
35.无论是学习、训练还是工作,我都力求达到优秀
36.我想比同级别的人成长进步更快
37.我很难适应部队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训练节奏
38.在网上看到有人诋毁军人我会非常生气
39.我具备一名合格军人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40.如果有需要,我愿意为了国家牺牲自身利益乃至生命
41.我会优先考虑我自己的利益
42.我能够适应军队的训练和生活环境
43.团结对军人来说非常重要
44.军人的身份要求我必须有较高的牺牲和奉献意识
45.部队十分妨碍我的娱乐休闲生活
46.我希望能维护好军人的形象
47.军人一定要有忧患意识
48.战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
49.我的岗位要求超出我的能力了
50.面对未知的困难我非常畏惧
51.部队宣扬的一些东西有时让我很反感
52.参军是我人生的志向所在
53.部队就像我的家一样
54.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被处分就行
55.我参军入伍的主要动机就是保家卫国
亲爱的战友:
为了解官兵对军人身份的理解,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请根据您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填写,不要遗漏任何一题。请根据您的同意程度在右边一栏填上相应的数字:可填0~10的任一整数,0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中立,10表示完全同意。
条目
分值
1.军人一定要有忧患意识
2.团结对军人来说非常重要
3.我希望能维护好军人的形象
4.军人的身份要求我必须有较高的牺牲和奉献意识
5.我会支持亲人和朋友参军
6.参军是我人生的志向所在
7.我希望自己能够长期在部队服役
8.部队就像我的家一样
9.我喜欢和军队有关的东西(如军装、军歌、军事电影)
10.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很尊重军人
11.部队虽然辛苦,但都是值得的
12.面对未知的困难我非常畏惧
13.部队十分妨碍我的娱乐休闲生活
14.我的岗位要求超出我的能力了
15.我很难适应部队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训练节奏
16.我会优先考虑我自己的利益
17.部队宣扬的一些东西有时让我很反感
18.我对工作有些力不从心
19.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20.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信心
21.我具备一名合格军人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22.训练和工作中我能发挥出我的特长
23.无论是学习、训练还是工作,我都力求达到优秀
[1] |
张淑华, 李海莹, 刘芳. 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 心理研究, 2012, 5(1): 21-27. DOI:CNKI:SUN:OXLY.0.2012-01-005 |
[2] |
MEYER E G, WRITER B W, BRIM W. The importance of military cultural competence[J]. Curr Psychiatry Rep, 2016, 18(3): 26. DOI:10.1007/s11920-016-0662-9 |
[3] |
JOHANSEN R B, LABERG J C, MARTINUSSEN M. Military identity as predictor of perceived military competence and skills[J]. Armed Forces Soc, 2014, 40(3): 521-543. DOI:10.1177/0095327x13478405 |
[4] |
JOHANSEN R B, LABERG J C, MARTINUSSEN M. Measuring military identity: sca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s[J]. Soc Behav Pers, 2013, 41(5): 861-880. DOI:10.2224/sbp.2013.41.5.861 |
[5] |
张继平. 军队现代化与军人身份认同的矛盾与调适[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7.
|
[6] |
WOODWARD R, JENKINGS K N. Military Identities in the situated accounts of british military personnal[J]. Sociology, 2011, 45(2): 252-268. DOI:10.1177/0038038510394016 |
[7] |
董薇, 肖婕, 拓楠, 等. 中国军人职业倦怠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5(10): 1163-1167. DONG W, XIAO J, TUO N.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est of Chinese military job burnout scale[J]. Acad J Sec Mil Med Univ, 2014, 35(10): 1163-1167. DOI:10.3724/SP.J.1008.2014.01163 |
[8] |
戴海琦. 心理测量学[M]. 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70-75.
|
[9] |
温忠麟, 黄彬彬, 汤丹丹. 问卷数据建模前传[J]. 心理科学, 2018, 41(1): 204-210.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180130 |
[10] |
温忠麟, 陈虹熹, 方杰, 等. 新世纪20年国内测验信度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8): 1682-1691. DOI:10.3724/SP.J.1042.2022.01682 |
[11] |
CARPENTER S. Ten steps in scale development and reporting: a guide for researchers[J]. Commun Meth Meas, 2018, 12(1): 25-44. DOI:10.1080/19312458.2017.1396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