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烧伤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存活率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对于幸存的患者,烧伤后瘢痕的形成不仅可引起外形增生、功能受限、瘙痒以及色素沉着等生理问题,还能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障碍[1]。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烧伤后瘢痕的形成机制以及防治开展了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7]。但是,在长时间跨度上对烧伤后瘢痕研究特点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却少有报道,这不利于研究者们准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规律及特点,也不利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因此,有必要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对近年来烧伤后瘢痕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了烧伤后瘢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者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方法和结果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检索对象,以“[burns OR cauma OR ambustion OR empyrosis] AND [scar OR cicatrix]”为检索式,时间范围限定在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由3名研究者(周浩、陈郑礼、王光毅)分别阅读检索获得文献摘要,当任何2人意见不统一时,则由3人分别阅读全文,经讨论后获得统一意见。利用Web of Science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和Excel 2007软件对最终获得的文献摘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最新发布的2017年期刊引证报告获取期刊的影响因子。
1.2 文献概况2007-2017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收录烧伤后瘢痕相关文献2 247篇,检索的文献来自90个国家或地区,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739篇,32.9%),其次为中国大陆(195篇,8.7%)、澳大利亚(162篇,7.2%)、德国(128篇,5.7%)、英格兰(133篇,5.5%)、加拿大(112篇,5.0%)、荷兰(103篇,4.6%)、土耳其(100篇,4.5%)、意大利(94篇,4.2%)和韩国(86篇,3.8%)。
2007-2017年,烧伤后瘢痕的相关文献呈缓慢增长的趋势,2017年发文量(280篇,12.5%)是2007年(135篇,6.0%)的2.07倍,2007-2016年各年度发文量分别占总发表量的6%~10%。
文献类型以论著为主(1 919篇,85.4%),其次是综述(184篇,8.2%)、会议摘要(67篇,3.0%)、快报(54篇,2.4%)、会议论文(54篇,2.4%)、编辑材料(22篇,1.0%)、其他(7篇,0.3%)。
发文量居前5位的机构分别为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57篇,2.5 %)、荷兰的红十字医院(45篇,2.0%)、美国的Shriners儿童医院(45篇,2.0 %)、美国的哈佛大学(42篇,1.9 %)、荷兰的烧伤协会中心(40篇,1.8%),见表 1。
1.3 文献学科分布与期刊分布
检索的2 247篇文献中,主要涵盖的学科为外科(1 181篇,52.6%)、皮肤病学(911篇,40.5%)、普通内科(393篇,17.5 %)、急症医学(205篇,9.1%),其他学科还涉及研究实验医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生态学、林学等。
检索的2 247篇文献发表在596本不同的期刊上,其中发文量前5位的期刊分别为Burns(320篇,14.2%)、J Burn Care Res(187篇,8.3%)、Wound Repair Regen(81篇,3.6%)、Plast Reconstr Surg(64篇,2.8%)、Ann Plast Surg(57篇,2.5%)。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2017年平均影响因子为2.068 9,其发文量占文献总量的39.2%(881/2 247),见表 2。其余期刊发表的与烧伤后瘢痕相关的文献较少,其中有368本期刊仅刊登过1篇烧伤后瘢痕相关的文章,占596本相关期刊的61.7%。
1.4 文献作者分布情况及被引情况
在2007-2017年,发文量居前10位的作者中,有3位来自澳大利亚,2位来自荷兰。发文量居前3位的作者分别是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Middelkoop E(50篇)、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Tredget E E(32篇)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Kimble R M(29篇)。其中所著文献总被引频次(去除自引)居前3位的作者分别是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Middelkoop E(1 195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Tredget E E(852次)和荷兰红十字医院的Van Zuijlen P P M(403次)。见表 3。
总被引频次居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为美国(10 197次)、加拿大(1 939次)、澳大利亚(1 915次)、德国(1 801次)、英格兰(1 790次)、荷兰(1 660次)、意大利(1 391次)、中国大陆(1 388次)、土耳其(655次)和韩国(496次)。在发文量居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中,篇均被引频次居前3位的分别是加拿大(17.5次)、荷兰(16.4次)、意大利(14.8次),其次为英格兰(14.6次)、德国(14.1次)、美国(13.8次)、澳大利亚(11.8次)、中国大陆(7.1次)、土耳其(6.6次)和韩国(5.2次)。在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机构中,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总被引频次最高(869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荷兰烧伤协会中心位列第2、第3,总被引频次分别为864和769次。
1.5 引用频次最高论文2 247篇论文中,总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论文见表 4。被引频次居第1位和第2位的论文分别于2009年和2008年刊登在Burns上,被引频次分别为181次和165次;被引频次居第3位的论文于2008年刊登在Aesthetic Plast Surg上,被引频次为143次。总被引频次前10位的文献来源期刊2017年平均影响因子为3.266(J Trauma无影响因子,未计算在内)。
1.6 中国大陆文献发表情况
2007-2017年,中国大陆的发文总量(195篇)居全球发文总量第2位,中国大陆文献发表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2%,显著高于全球年平均增长率(7.6%)。文献类型以论著为主(179篇)、其次是综述(10篇),所发文献主要集中于外科学(100篇)和皮肤科(54篇)。中国大陆发文量居前2位的机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篇)和上海交通大学(20篇),文献总被引频次(去除自引)居前2位的机构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187次)和解放军总医院(131次)。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刘羽(8篇)、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吴军(8篇)是中国大陆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所著文献总被引频次(去除自引)居前2位的作者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的付小兵(102次)和湖北医药学院的刘羽(94次)。中国大陆关于烧伤后瘢痕的文献主要发表在Burns(24篇)和Ann Plast Surg(12篇)。
2 讨论烧伤后瘢痕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细胞、分子及基因的角度探讨了烧伤后瘢痕的形成机制[4-6]。同时,在临床上也涌现了许多治疗瘢痕的新方法,如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等[7]。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年文献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当前烧伤后瘢痕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同时也可综合反映某个国家、机构的学术水平及其国际影响力。
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7-2017年烧伤后瘢痕的相关文献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发现烧伤后瘢痕相关文献的来源期刊影响因子相对不高,但大多数为烧伤、整形、皮肤科、危重病医学领域内的优秀刊物,其主要代表期刊为Burns、Plast Reconstr Surg和Dermatol Surg。烧伤后瘢痕相关文献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2017年平均影响因子为2.068 9。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Burns,其2017年影响因子为2.134。总被引频次居前10位的文献来源期刊2017年平均影响因子为3.266。烧伤后瘢痕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的规模较小,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少,而且对这一领域的投资规模也较小,因此这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不高。在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中,Burns和J Burn Care Res上发表的文献占比高达22.6%(507/ 2 247)。这两本期刊代表了国际上关于烧伤后瘢痕研究的最新动态,可以为研究者预测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对总被引频次居前10位的文献进行分析,可见烧伤后瘢痕的研究聚焦于瘢痕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新策略,这些文献分别从成纤维细胞、表皮干细胞、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等方面探究了瘢痕的发病机制,并讨论了细胞膜片、真皮替代物、脂肪注射、点阵激光等技术在预防和治疗瘢痕中的新进展[8-17]。
2007-2017年,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关于烧伤后瘢痕开展的研究较多,在学术交流和科学发展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发文量居全球第1位,远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文量;基于美国庞大的发文量,美国总被引频次也位居全球第1位;在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机构中,来自美国的机构最多(3个)。荷兰的发文量虽然仅位居第7位,但是文章的篇均被引频次居第2位;在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中,来自荷兰的机构最多(4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最高,来自该机构的Middelkoop E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全球第1位,表明该机构在烧伤后瘢痕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得到了同行学者的认可。澳大利亚的发文量居全球第3位;在发文量前10位的机构中,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排在第1位;同时在发文量居前10位的作者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学者最多(3位)。
中国大陆在烧伤后瘢痕的研究上飞速发展,但是所发文章的质量远不及发文数量。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在烧伤研究方面投入的不断加强,中国大陆在烧伤后瘢痕方面的发文量显著增加,2017年中国大陆的发文量(27篇)是2007年(6篇)的4.5倍。2015年中国大陆的发文量超过澳大利亚,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2位。说明在过去11年间,中国大陆在烧伤后瘢痕的领域里取得相当多的成果,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形势。但是在发文量居前10位的国家中,中国大陆所发文章篇均被引频次排在倒数第3位;在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机构和作者中,均无来自中国大陆的机构和作者。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在该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烧伤后瘢痕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可为研究者及研究机构了解当前研究进展、拟定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1] |
PINHEIRO N M, MELO P R, CREMA V O, MENDONCA A C. Effects of radiofrequency procedure on hypertrophic scar due to burn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5, 29: 187-189. DOI:10.1111/jdv.2014.29.issue-1 |
[2] |
CHEN H, PAN W, ZHANG J, CHENG H, TAN Q. The application of W-plasty combined Botox-A injection in treating sunk scar on the face[J/OL]. Medicine (Baltimore), 2018, 97: e11427. doi: 10.1097/MD.0000000000011427.
|
[3] |
LI Y H, YANG J, LIU J Q, XIE S T, ZHANG Y J, ZHANG W, et al.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 prevention of hypertrophic scar development in median sternotomy wound[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18, 42: 1364-1369. DOI:10.1007/s00266-018-1187-x |
[4] |
WANG X, ZHANG Y, JIANG B H, ZHANG Q, ZHOU R P, ZHANG L, et al. Study on the role of Hsa-miR-31-5p in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 and the mechanism[J]. Exp Cell Res, 2017, 361: 201-209. DOI:10.1016/j.yexcr.2017.09.009 |
[5] |
NING P, PENG Y, LIU D W, HU Y H, LIU Y, LIU D M. Tetrandrine induces microRNA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in human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in vitro[J/OL]. Genet Mol Res, 2016, 15. doi: 10.4238/gmr.15017288.
|
[6] |
KWAN P O, TREDGET E E. Biological principles of scar and contracture[J]. Hand Clin, 2017, 33: 277-292. DOI:10.1016/j.hcl.2016.12.004 |
[7] |
AZZAM O A, BASSIOUNY D A, EL-HAWARY M S, EL MAADAWI Z M, SOBHI R M, EL-MESIDY M S.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s and keloids by fractional carbon dioxide laser:a clinical, hist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J]. Lasers Med Sci, 2016, 31: 9-18. DOI:10.1007/s10103-015-1824-4 |
[8] |
VAN DER VEER W M, BLOEMEN M C, ULRICH M M, MOLEMA G, VAN ZUIJLEN P P, MIDDELKOOP E, et al. Potential cellular and molecular causes of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J]. Burns, 2009, 35: 15-29. DOI:10.1016/j.burns.2008.06.020 |
[9] |
MONSTREY S, HOEKSEMA H, VERBELEN J, PIRAYESH A, BLONDEEL P. Assessment of burn depth and burn wound healing potential[J]. Burns, 2008, 34: 761-769. DOI:10.1016/j.burns.2008.01.009 |
[10] |
KLINGER M, MARAZZI M, VIGO D, TORRE M. Fat injection for cases of severe burn outcomes:a new perspective of scar remodeling and reduction[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8, 32: 465-469. DOI:10.1007/s00266-008-9122-1 |
[11] |
HERZOG E L, BUCALA R. Fibrocytes in health and disease[J]. Exp Hematol, 2010, 38: 548-556. DOI:10.1016/j.exphem.2010.03.004 |
[12] |
BÖTTCHER-HABERZETH S, BIEDERMANN T, REICHMANN E. Tissue engineering of skin[J]. Burns, 2010, 36: 450-460. DOI:10.1016/j.burns.2009.08.016 |
[13] |
AVCI P, GUPTA A, SADASIVAM M, VECCHIO D, PAM Z, PAM N, et al. Low-level laser (light) therapy (LLLT) in skin:stimulating, healing, restoring[J]. Semin Cutan Med Surg, 2013, 32: 41-52. |
[14] |
ATIYEH B S, COSTAGLIOLA M. Cultured epithelial autograft (CEA) in burn treatment:three decades later[J]. Burns, 2007, 33: 405-413. DOI:10.1016/j.burns.2006.11.002 |
[15] |
RUOCCO V, BRUNETTI G, PUCA R V, RUOCCO E. The immunocompromised district:a unifying concept for lymphoedematous, herpes-infected and otherwise damaged site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09, 23: 1364-1373. DOI:10.1111/jdv.2009.23.issue-12 |
[16] |
AARABI S, LONGAKER M T, GURTNER G C.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 following burns and trauma: new approaches to treatment[J/OL]. PLoS Med, 2007, 4: e234. doi: 10.1371/journal.pmed.0040234.
|
[17] |
RHEE P, BROWN C, MARTIN M, SALIM A, PLURAD D, GREEN D, et al. QuikClot use in trauma for hemorrhage control:case series of 103 documented uses[J]. J Trauma, 2008, 64: 1093-1099. DOI:10.1097/TA.0b013e31812f6d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