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 Vol. 39 Issue (12): 1411-1412   PDF    
巨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例报告
胡蓉, 汪静文, 王晶晶, 贺茜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妇科, 上海 200438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黏液囊腺瘤     输尿管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A giant ovarian mucinous cystadenoma: a case report
HU Rong, WANG Jing-wen, WANG Jing-jing, HE Qi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Eastern Hepatobiliary Surgery Hospital, Navy Medical University(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Key words: ovarian neoplasms     mucinous cystadenoma     ureter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2个月前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尤明显,1个半个月前自觉腹部迅速膨隆,影响进食,体质量减轻5 kg。患者孕2产1,48岁绝经,多年未行妇科检查。无发热、腹痛,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大小便自解,无改变。于2016年11月22日入我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消瘦,贫血貌,腹部膨隆明显,腹围为90 cm(如足月妊娠),质硬,轻压痛,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宫颈光滑,盆腔可触及直径约22 cm巨大包块。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为3.95×109/L,血红蛋白为72 g/L。超声检查示:盆腔内见无回声区,凸向腹腔生长,上至剑突下三指,左右至腋前线,内见多处分隔(图 1A1B);下腹部可见52 mm无回声区,内可见絮状漂浮物,肝肾间隙可见10 mm无回声区,右肝前可见9 mm无回声区。盆腔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示:盆腹腔占位,内见多个结节样突起,卵巢囊腺瘤可能,卵巢癌不能排除。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示:盆腔内包块,内见多发分隔,增强后分隔强化,前壁见片状增强信号(图 1C1D)。查肿瘤标志物示: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为106 U/mL。其他各项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1)盆腔巨大包块(卵巢癌?卵巢囊腺瘤?);(2)中度贫血。

图 1 患者影像学资料 A, B:超声检查显示盆腔包块内见多处分隔; C, D: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盆腔内包块, 内见多发分隔, 增强后分隔强化, 前壁见片状增强信号

入院后纠正贫血,输注红细胞悬液2 U,复查血红蛋白为102 g/L,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16年11月30日行剖腹探查术。麻醉后先放置输尿管双J管预防输尿管损伤。术中见盆腔大量淡黄色腹水,抽出约2 000 mL;右侧卵巢增大,大小约24 cm×20 cm×15 cm,包膜完整,色暗红,未见破口;左侧卵巢大小正常,约2 cm×3 cm×3 cm,色灰白;子宫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双侧输卵管外观未见异常,盆腔未见粘连及菜花样赘生物。切除右侧附件后结束手术。切除肿瘤质量约3 000 g,内见多房分隔,内壁光滑,未见乳头样突起及增生,囊内见大量淡黄色胶冻样液体。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结果提示:右侧卵巢巨大黏液性囊腺瘤,伴腺体增生活跃;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与冰冻切片结果一致。术后3 d取出双J管,无血尿及尿路感染情况发生,于2016年12月8日出院。1个月后来院复查,子宫、左附件、肝、胆、胰、脾、肾、膀胱、输尿管均未见异常。

2 讨论

黏液性囊腺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为单侧,囊腔内充满胶冻样黏液,囊内很少有乳头生长,恶变率为5%~10%[1]。巨大黏液性囊腺瘤并不少见,但一般病程较长,增长缓慢。该患者为农村女性,医疗条件有限,已多年未进行妇科检查,未能早期发现及时就医,下腹部包块在2个月内增长迅速,形成了巨大黏液性囊腺瘤,上至胸骨剑突下,下达盆腔,长径达24 cm,较为罕见。患者体质量减轻明显,CA125水平虽升高不明显,但结合术前超声检查和盆腔CT检查报告,易误诊为卵巢癌。虽然盆腔CT或MRI检查对鉴别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价值较大,但该患者术前盆腔CT检查提示肿块内见多个结节样突起,不能排除卵巢癌;术中发现结节样突起为黏液形成的多个团块黏附在囊壁内,这可能会影响CT检查的判读结果,将良性肿瘤误判为卵巢癌。

女性生殖器与泌尿系解剖关系紧密,盆腔复杂手术是造成输尿管损伤的常见原因[2],且输尿管解剖特殊[3],在盆腔部分腹膜后走行,不易在直视下显露,加上盆腔慢性炎症、粘连、出血、肿瘤浸润、盆腔解剖变异或手术操作不慎等原因均可造成输尿管损伤。考虑到该患者手术存在复杂程度高、范围大的可能性,故在术前置入双J管,以便术中以此作为辨认输尿管的标志。这对输尿管存在移位及无法直视情况下的准确操作尤为有利,能大大降低操作的盲目性,对预防输尿管损伤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该患者盆腔包块巨大,手术视野暴露困难,术中用触摸的方式明确输尿管的位置,很好地避免了损伤,完整切除包块,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

该患者虽然已确诊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但如此巨大的黏液性卵巢囊腺瘤少见且容易误诊,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恶变率,一旦发现必须尽早手术,术后仍需随访观察。对于盆腔巨大包块的女性患者,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仔细地全面检查,以免误诊[4]。同时需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宣讲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的重要性。另外通过此病例,我们认为在施行复杂的盆腔手术时,在输尿管置入双J管是防止输尿管损伤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 沈铿. 妇产科学[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46.
[2]
李学彪, 邵雪梅, 杨桦.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18例分析[J]. 华北国防医药, 2008, 20: 55-56.
[3]
彭裕文. 局部解剖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161.
[4]
唐文斌, 王剑, 许华, 臧荣余. 晚期复发卵巢癌合并肺栓塞三例的围术期处理[J]. 上海医学, 2017, 40: 6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