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妇产科, 上海 200003
2.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hangzheng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3, China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HPV存在多种基因型别,与宫颈癌相关的高危型有HPV16、18、31、34、35、39、45、51、52、53、56、58型等,其中HPV16、18型最常见;低危型有HPV6、11、42、43、81、83型等。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并以感染型别分流成为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之一。国际上根据宫颈癌筛查技术结果给出的临床建议也在不断更新[1]。
目前我国宫颈癌筛查仍以细胞学检查为主,但在宫颈疾病诊治中HPV感染检测及分型检测的应用也逐渐广泛[2]。不同HPV型别所致疾病存在差异,但上海地区妇科就诊妇女HPV分型别感染情况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型别感染流行病学及感染情况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为重点,通过数据记录以便优化诊疗路径、实现风险-获益平衡。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来源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妇产科因各类原因就诊、经知情同意自愿接受宫颈HPV分型检查的12 670例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15~74岁,平均(34.80±10.67)岁,中位年龄32岁。部分病例疑似存在宫颈病变,504例同时进行了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组织学病理检查。入选标准:既往有性生活史;3个月内未使用性激素;无子宫切除史、宫颈锥切史、放化疗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非妊娠期;非月经期;无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细胞学检查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用干棉球擦净宫颈口分泌物,然后用专用毛刷前半部于宫颈管内1 cm适当加压,顺时针旋转5圈左右,收集宫颈管内及外口的脱落上皮细胞,置于保存液中,漩涡法洗脱刷头上细胞,标明信息后送检。用液基细胞学检测仪自动分离及过滤标本黏液和血液等,制片、染色,病理医师诊断。分类诊断结果为:(1)未见宫颈上皮病变或恶性改变(NILM);(2)未明确诊断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未明确诊断的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US);(3)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4)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宫颈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ASCUS及AGCUS以上病变为细胞学检查阳性。
1.3 HPV分型检测与TCT同法采集样本并置入取样管中,-20 ℃保存待测。采用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23种HPV亚型,包括17种高危亚型:HPV16、18、31、34、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型和6种低危亚型:HPV6、11、42、43、81、83型。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行DNA提取、PCR扩增和杂交、显色后进行结果分析。高危型HPV阳性或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同时阳性者均视为高危型HPV感染,仅低危型HPV阳性则视为低危型HPV感染。
1.4 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细胞学诊断为ASCUS及以上或高危型HPV感染者经阴道镜评估后,取宫颈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报告方式为以下5组:(1)良性病变、慢性宫颈炎;(2)LSIL;(3)HSIL;(4)鳞状细胞癌;(5)腺癌。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果 2.1 HPV整体感染情况12 670例标本中HPV感染率为23.66%(2 998/12 670)。检测的23种HPV亚型均有检出。HPV感染中高危型占84.09%(2 521/2 998),低危型占15.91%(477/2 998)。高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19.90%(2 521/12 670),低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3.76%(477/12 670)。由于检测标本存在复合感染,故2 998例感染标本检出亚型次数为4 419例次,所有亚型检出率为34.88%(4 419/12 670)。在HPV阳性人群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前5位依次为HPV52、16、53、58、51型;低危型HPV感染前3位为HPV81、43、42型,分型感染情况见表 1。
2.2 HPV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情况
感染病例中单一亚型感染占71.21%(2 135/2 998);双重感染占16.94%(508/2 998);其余为2种以上型别感染,最多感染达11种型别(超过5种者26例)。低危型感染、高危型感染均以单一亚型HPV感染为主(分别为95.60%和66.60%)。双重及多重感染均以高危型HPV感染占绝大多数。见表 2。
2.3 不同年龄HPV感染情况
统计12 670例患者中不同年龄HPV感染情况,由于美国中期指南确定的筛查年龄已由30岁提前至25岁[3],本研究年龄段划分也将25岁作为划分界限,结果见表 3。低危型HPV感染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658,P=0.086),高危型HPV感染呈现低年龄段妇产科门诊就诊人群感染率较高的现象(χ2=42.757,P < 0.01)。
2.4 不同宫颈病变与HPV感染情况
504例患者因有临床症状或HPV阳性完成了TCT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见表 4。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6,P < 0.001)。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级,高危型HPV感染率呈升高趋势。
TCT与宫颈病变的关系见表 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62,P < 0.001)。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高,TCT阳性率也逐渐增高。组织病理检查HSIL病例58例,其中TCT为阴性者共12例。HSIL中低龄者占一定比例,25~29岁者共7例,其中3例(42.86%)TCT为阴性。
2.5 HPV分型检测与TCT对宫颈疾病的检出情况比较
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疾病的检出情况见表 6。该方法敏感度为92.6%(174/188),特异度为29.1%(92/316),阳性预测值为43.7%(174/398),阴性预测值为86.8%(92/106)。
TCT用于宫颈疾病的检出结果见表 7。该方法敏感度为66.0%(124/188),特异度为51.3%(162/316),阳性预测值为44.6%(124/278),阴性预测值为71.7%(162/226)。这2种方法的特异度均不高,HPV分型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更高。表明HPV分型检测筛查更灵敏,其阴性结果对于排除宫颈癌的意义较大。
2.6 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疾病关系
分析了504例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患者的宫颈病变情况,结果发现随着病变级别的升高,HPV16、18型感染率均升高,可高达100%,尤其是HPV16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0.47,P < 0.001)。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情况见表 8。
2.7 宫颈癌病例HPV分型结果分析
504例进行了HPV分型检测、TCT及组织病理检查的病例中,诊断出宫颈癌8例。其中鳞状细胞癌7例、腺癌1例,年龄最小者25岁,各年龄段均有发病;1例TCT为阴性,见表 9。HPV分型检测结果显示,鳞状细胞癌多感染16型HPV,腺癌者感染18型HPV。16、18型HPV对宫颈癌的诊断非常重要,其中2例宫颈鳞癌为HPV16、52型双重感染。
3 讨论
不同地区人群的HPV感染检出率及HPV分型结果往往有差异[4]。本研究分析了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 670例病例的检查结果,可见HPV感染在各年龄段均可产生,HPV总感染率为23.66%(2 998/12 670),感染者中84.09%(2 521/2 998)为高危型病毒感染,高危型总体感染率为19.90%(2 521/12 670)。高危型HPV感染中感染率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HPV52、16、53、58、51型,而陶萍萍等[5]报道的上海和香港地区的HPV高危型为HPV16、18、68、58和33型。低危型感染中前3位感染型别为HPV81、43、42型。HPV感染者中,单一亚型感染率为71.21%(2 135/2 998);双重感染率为16.94%(508/2 998);其余为2种以上型别感染。高危型和低危型均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与文献报道[6]一致。本研究数据提示HPV感染的基因型数量与宫颈病变程度并无明显相关性。
不同亚型HPV感染对宫颈细胞恶性变的发生、发展存在区别[7]。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进行HPV检测,可在芯片上肉眼直接观察23种常见的HPV亚型。结果显示,HPV分型检测作为一种宫颈癌筛查手段,其敏感度优于TCT(92.6% vs 66.0%),阴性预测值也更高(86.8% vs 71.7%);两者特异度均不高,因此提早进行HPV分型检测可发现更多宫颈病变[8]。本研究显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逐渐升级,高危型HPV感染率升高趋势明显,尤其是16、18、52型HPV感染。本研究中1例腺癌为HPV18型感染,与其他研究结果[9]一致,证实18型HPV感染与宫颈腺癌相关。
不同年龄HPV感染情况分析显示,低危型HPV感染在各年龄段差异不大。高危型HPV感染中25~30岁与3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一致,支持美国中期指南的将筛查年龄提前到25岁[3]。本研究中25岁以下妇科门诊就诊人群高危型HPV感染率相对较高,可能与该年龄段就诊的女性性活动开始年龄较早、性伴侣较多有关。本研究发现25~29岁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提示HSIL患者中有42.86%(3/7)的TCT阴性,与美国中期指南的数值[3]接近。虽然年轻女性罹患高危型HPV感染后绝大部分可自然清除,但持续感染仍可能罹患宫颈癌[10],因此青春期女性可以考虑尽早接种HPV疫苗[11]。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方法包括TCT、HPV分型、阴道镜活检等,均价格不菲,如何更加经济、有效地进行宫颈癌筛查值得探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宫颈疾病筛查仍然以TCT为主,有些先行TCT,发现阳性结果后行HPV检测。但近年研究显示,很多TCT阴性但HPV阳性的患者也存在宫颈病变[12]。美国中期指南更改为:对于单次的机会筛查,HPV检测可以替代TCT单独或联合TCT用于宫颈癌筛查[3]。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上海地区单次筛查行HPV检测的意义大于TCT。本研究显示妇科就诊人群高危型HPV感染率接近20%,已知大部分感染只是暂时的,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可能发生宫颈细胞恶变,因此如何分流、监控高危型HPV阳性者至关重要。HPV16、18型检测阳性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而对于除HPV16/18以外的高危型HPV DNA检测阳性的女性,后续使用TCT,正常者1年后再次筛查。HPV16/18基因型检查、TCT能更合理地平衡疾病检出率与筛查、阴道镜检查次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更多的宫颈病变[10]。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国内外现有研究一致认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变的元凶,因此需要在工作中更加重视宫颈HPV高危型别的筛查和后续分流、管理,进一步研究如何合理使用HPV检测、TCT及阴道镜检查等技术,最大程度地避免宫颈病变漏诊,尽早发现宫颈病变,同时避免过多的创伤性检查。
[1] | ZHAOC Q, 毛瑛玉. 美国最新子宫颈癌筛查异常女性的临床处理指南介绍[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49: 73–77.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4.01.022 |
[2] | 唐霄, 杨帆, 何英, 李雷, 江炜, 徐炼, 等.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布及与宫颈病变关系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 302–305. DOI: 10.3969/j.issn.1003-6946.2013.04.020 |
[3] | HUH W K, AULT K A, CHELMOW D, DAVEY D D, GOULART R A, GARCIA F A, et al. Use of primary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interim clinical guidance[J]. Gynecol Oncol, 2015, 136: 178–182. DOI: 10.1016/j.ygyno.2014.12.022 |
[4] | 马莉, 丛笑, 卞美璐, 石劢, 王秀红, 刘军, 等. 高危型HPV分型检测作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初筛手段的探讨[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50: 246–252.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5.04.002 |
[5] | 陶萍萍, 卞美璐, 欧华, 陈庆云, 李敏, 刘军.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43–47. DOI: 10.3760/j.issn:0529-567X.2006.01.011 |
[6] | 任红娟, 王运贤, 刘志远. 南阳市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感染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 6086–6088. |
[7] | DUNNE E F, MARKOWITZ L E. Genital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J]. Clin Infect Dis, 2006, 43: 624–629. DOI: 10.1086/cid.2006.43.issue-5 |
[8] | KRAMBECK W M, CADIDÉ R M, DALMARCO E M, DE CORDOVA C M. HPV detection and genotyping as an earlier approach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J]. Clin Exp Obstet Gynecol, 2008, 35: 175–178. |
[9] | KIM J Y, NAM B H, LEE J A. Is human papillomavirus genotype an influencing factor on radiotherapy outcome? Ambiguity caused by an association of HPV 18 genotype and adenocarcinoma histology[J]. J Gynecol Oncol, 2011, 22: 32–38. DOI: 10.3802/jgo.2011.22.1.32 |
[10] | 张文璎, 马成斌, 肖金银, 周红荣.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自然清除状况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45: 515–518.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0.07.008 |
[11] | HARIRI S, BENNETT N M, NICCOLAI L M, SCHAFER S, PARK I U, BLOCH K C, et al. Reduction in HPV 16/18-associated high grade cervical lesions following HPV vaccine int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8-2012[J]. Vaccine, 2015, 33: 1608–1613. DOI: 10.1016/j.vaccine.2015.01.084 |
[12] | SCHIFFMAN M, BURK R D, BOYLE S, RAINEBENNETT T, KATKI H A, GAGE J C, et al. A study of genotyping for management of human papillomavirus-positive, cytology-negative cervical screening results[J]. J Clin Microbiol, 2015, 53: 52–59. DOI: 10.1128/JCM.0211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