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HenryW. Posamentier, VenkatarathnamKolla, 刘化清
- Henry W. Posamentier, Venkatarathnam Kolla, LIU HuaQing
- 深水浊流沉积综述
- An Overview of Deep-water Turbidite Deposition
- 沉积学报, 2019, 37(5): 879-903
-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CA, 2019, 37(5): 879-903
-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4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2019-02-10
- 收修改稿日期: 2019-06-26
2. 美国得克萨斯州, 休斯顿, 拉蓬特 6907号 77083;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兰州 730020
2. 6907 La Puente Dr., Houston, Texas 77083, US;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Northwest, Lanzhou 730020, China
深水环境下沉积过程是多样的,包括半远洋和远洋沉积、浊流沉积、等深流沉积,以及块体搬运体。从油气勘探与开发的角度来看,这些类型的沉积都非常重要。半远洋和远洋沉积物的颗粒通常非常细,因此可以形成有效的盖层。当沉积物富含有机质且被有效保存的特定情况下,这些沉积物可以形成有效的烃源岩。这些半远洋和远洋沉积的沉积速率通常很低,因此常常被称为凝缩段。浊流沉积通常是深水环境中最重要的储集体,粒度相对较粗的部位,储层物性相对较好。等深流沉积随粒度变化而变化,常被笼统地描述为沉积漂移物(Sediment drifts)和沉积物波(Sediment waves)[1],其沉积物储层质量通常较差,因而作为油气勘探目标的风险较高。块体搬运沉积的类型多样,其粒度大小取决于沉积物垮塌(造成沉积物位置改变)之前的原始状态。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沉积都是由陆坡中部和上部的沉积物组成的,多构成质量较差的储层和性能多变的盖层。因此,本文的重点将是浊流沉积,将聚焦于其搬运过程、地貌区域分布以及内部结构。
1 沉积背景浊流是以湍流为特征的一种沉积物重力流,沉积物的搬运方式既有悬浮搬运,也有牵引搬运[2-4]。无论是在陆坡上还是在盆地底部,都可以观察到浊流沉积。本文将重点研究那些位于风暴浪基面以下的浊流沉积,其沉积背景如图 1所示。图 1描绘了与深水沉积有关的各种地貌单元,包括水道和相关天然堤(在斜坡上和盆地底部)、溢岸沉积物波、末端扇、决口扇和非浊流形成的块体搬运沉积。此图还描述了陆架边缘环境,也被称为沉积物堆积区,深水浊积岩正是源自此处。
绝大多数深水浊积岩来源于陆架边缘的沉积物堆积区,从这里向深水区搬运沉积物有两个主要过程:1)沉积物通过河流输送到陆架边缘,并在那里沉积暂存一段时间,然后由于斜坡失稳而活化,最后通过重力流过程向斜坡下方搬运。搬运过程的最初是以块体搬运的形式进行的,其特点是层流,随着流速加大,层流可能转变为湍流,也可能不会转化为湍流。如果层流不转化为湍流,那么所产生的沉积物就是块体搬运沉积:主要是滑动体、崩塌体以及块体流沉积。如果层流转化为湍流,就会观察到浊流。2)沉积物通过河流输送到大陆架边缘,而且由于在河流高流量阶段的高沉积物载荷,携带泥沙的河水(淡水)可能比海水密度高,因此产生持续发育的高密度底流,即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6]。当流体沿斜坡向下流动时,这些异重流会演变为真正的重力流。然而,除了中国的长江,没有几条沿着被动陆缘发育的河流产生异重流。但沿活动大陆边缘的一些河流条件确实有利,时不时会形成异重流。上述两个可能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在第一种情况下,沉积物重力流的流动是阶段性和灾难性的,与斜坡失稳垮塌的临界值有关;而在第二种情况下,沉积物重力流是连续的,与陆上河流洪水事件的持续时间有关,可能持续数天,也可能数周。
2 常见的浊流沉积体系模式大多数浊流沉积体系可划分为三个区域:1)支流水道区域,这是体系最上游(即最接近大陆架边缘的)部分。2)过渡区域,为从大陆斜坡延伸到盆地底部以单一水道复合体占主导地位的区域。3)当流体到达盆地底部并减速时,单一水道复合体将过渡为分流扇形水道复合体。图 2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浊流沉积体系。每个区域通常具有可预测的沉积过程和地层结构,这对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至关重要。
2.1 区域1许多浊流沉积体系的最上部区域通常是以源自大陆架边缘的汇聚型支流模式为特征的(图 3,4)。这种支流水道模式在相对较小的系统中似乎更为常见;更大的峡谷,如刚果峡谷(Congo canyon)和孟加拉湾的无地斯沃琪(Swatch of no ground)就只有一个供给沟道。在峡谷内,底部的水道通常以低弯度为特征(图 4)。浊流系统上游的研究实例表明:1)具有汇聚型支流模式,2)这些支流水道的弯曲度明显低于下游的、以它们为供给系统的主干水道复合体,3)水道充填沉积自底部至最上部都是以地震强振幅反射为特征。从陆棚边缘内侧的最上端到盆地底部,水道系统的坡度变化不大(图 5)。这种均匀的坡度可以视为一种平衡剖面,在这个平衡面上水道内的流体已达到稳定状态,处于净侵蚀与净沉积之间平衡状态。从供给支流汇入单一主沟道处所观察到的弯曲度的突然增大,很可能反映了流体流变学特征的变化。我们推测,当流体在峡谷上游段内加速时(图 2),可能开始于块体流和湍流的混合流动,后突然转化成为完全的湍流。一般来说,以层流为主的流动往往比以紊流为主的流动具有明显的低弯曲度。
观察显示,尽管支流水道的弯曲度很低,但从源头开始,水道充填物都具有相同的强振幅地震反射特征,强烈表明从水道最近端至浊流系统的最远端,水道充填物的岩性十分相似。如果认为具有强振幅地震反射特征的高弯曲水道其充填物富砂,那么上游区域发育的具有强振幅反射特征的低弯曲度水道充填物也应当为富砂沉积。如前所述,水道从相对顺直到高度弯曲的演化模式反映了从层流和湍流的混合流体到以湍流为主的转变。注意,我们并不是说低弯曲度水道总是由层流和块体搬运过程主导;相反,我们是在水道系统最上游看到弯曲度从低到高这一非常明显的转换,才得出了块体搬运(即层流)在上游部分占优势,而到较远的下游体系湍流占优势的结论。
显而易见,支流水道的上游发育富砂沉积物,但就油气勘探意义而言此处缺乏对浊流沉积的有效封堵层。盆内峡谷的近端(上游)部分沉积物的粒度可能相当粗[8-11]。由于在区域1支流水道的整段中都存在着砂质沉积,因此在沟道充填砂与陆棚砂之间存在流体交换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大大增加了峡谷系统中油气圈闭勘探的风险。
2.2 区域2这一区域的特点是在峡谷/斜坡沟谷或水道—天然堤系统中存在单一供给水道,该水道由多个较小规模的水道单元组成[12]。尽管主水道可以相对直也可以有一定弯曲度,但其中的水道单元(单期水道)通常具有中等到较高的弯曲度。可以认为,主水道或峡谷是一个“干流”或“供给”系统,最终在下游末端形成扇形朵状体(也称之为海底扇,末端扇,前缘分散体系或朵叶体)。所有供给系统或多或少会切入先期存在的基底,然而从系统的近端向远端,下切的程度逐渐减小。流经区域2的浊流体系最初往往完全受限于侵蚀性水道,在这个地段水道决口形成决口扇完全是不可能的,因为该区域流体的高度通常低于供给系统水道壁的高度,所有的侵蚀和沉积作用都局限在水道内部。最深的下切峡谷通常发育在陆架边缘(图 5,6)。随着该系统向下游方向,流体顶部与堤岸顶部越来越接近,并且最终漫过堤岸而发生溢流,就会形成诸如天然堤等溢岸沉积单元。因此,只有当浊流的最上面部分发生溢岸时,天然堤建造才会发生。由于这些流体的最上面部分主要是富含泥质的,区域2的天然堤沉积往往贫砂。
从天然堤发育位置开始向下游方向,天然堤的高度随着峡谷切割、侵蚀幅度的减小而增加(图 6)。与相邻斜坡的坡度相比,峡谷底面更平缓的坡度反映了侵蚀起伏的减小。离开陆架边缘,沿斜坡向海底方向随着距离的逐渐增大,斜坡面和峡谷/坡谷底面终将发生会聚,此时海底斜坡的坡度与水道底部的坡度相等。而此处水道的天然堤高度达到最大,天然堤高度由上游方向向该处的逐渐增加开始转而向下游方向逐渐减小(图 6)。图 7展示了沿浊流水道的右岸天然堤顶端的地震横切面,天然堤高度向远端方向减小[5, 13]。局部来看,天然堤的高度将根据其是位于蛇曲状水道的凹岸还是凸岸而有所变化。天然堤在水道的外侧(凹岸)弯曲处较厚,而在内侧弯曲处(凸岸)更薄,而整体向远端变薄(图 7)。
天然堤高度下降是由于溢岸流中沉积物负荷的逐渐减少所致,当然也与流体流量的逐渐减少有关。位于天然堤顶端以上的流体在本质上是非限制性的,从流体内部沉淀下来的沉积物也主要来自于这部分非限制性(非沟道化)的流体。因此,流体虽然由于自身在床底的沉积而失去了一些砂质,但损失的主要还是细粒部分,因为流体的上部主要由细粒组分构成。这样,流体往往逐渐变得更小,但同时整体含砂量更多。由于对基底下切侵蚀的减少,水道的深度和天然堤高度也因此减小,富砂的流体部分得以逐渐接近天然堤顶部。流体较低的部分不仅富砂,而且水动力更强,所以当这种富砂的流体部分达到天然堤顶部的高度时,水道决口(图 8)和决口扇会越来越常见(图 8~10)。这样,当富砂流体不断溢出,决口或者决口扇/沟道的发生就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蛇曲状水道的外侧,流体拆离(Flow stripping)将会强化,决口也更为普遍[14]。在水道的外侧,决口扇和溢岸沉积物波最为常见(图 9~11)。结果是,天然堤的砂质含量向下游方向呈增加趋势。最终,当决口更频繁发生的时候,区域2的主干水道就会让位于区域3的末端扇。这个位置被称为转换点(Transition point)(图 2)。
浊流内部的流线变化很大,在水道下部为蛇曲状;至可以溢岸的高度,向水道的两侧发散;再至流体最上层,则呈完全不受约束的状态直接向斜坡下方流动(图 12)。图 13是一个水道—天然堤系统的例子,水道呈中等弯曲度,相关的天然堤边界则是平直的,与图 12展示的曲流水道(第1级)的特征相似(图 12)。天然堤的远端侧缘平直,平行于沉积斜坡,其顺直程度与图 12中描述为第3级的坡向流体的方向直接相关。在第2级,即天然堤的顶部位置,流体向岸外溢出,当流至水道凹岸处溢岸作用加强,流体发生拆离。远离水道的流体其流线向下游将逐渐变得弯曲,最终与沉积斜坡平行。显然,流体在底部(第1级)和在上部(第2级)流动方向的变化意味着流体的拆离。
位于区域2主干水道(或供给水道)中的水道单元(单期水道),其分布模式从几乎为线性到高度弯曲都有(图 14,15),而且都可以是富砂的。水道复合体中的富砂程度可以通过地震剖面上的同相轴上拱(Bump)程度来预测,这种上拱与差异压实作用有关。高度弯曲的水道单元可以有序排列(Organized),也可以无序排列(Disorganized)[15]。图 15展示了一系列水道单元,是以渐进式横向迁移而形成的有序排列样式;而图 16和图 17则显示了以横向和垂直迁移为特征的一系列水道单元。在平面上,表现为水道的横向摆动(Swing)和向下游的扫动(Sweep)(图 18)。摆动是指水道蛇曲(Meandering loop)的横向扩展,而扫动指蛇曲向下游方向的迁移。
有序分布的水道序列,产生于浊流侵蚀事件连续发生,但水道充填却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一次浊流事件结束时,水道未被完全充填,从而留下可供下一次浊流重新利用的沟道空间。然而,由于后续的浊流到达时的能量高于先期浊流衰减时的能量,因此在水道底部出现不平衡,从而导致早期浊流沉积被部分侵蚀。这也导致了早期浊流沉积的部分保存和水道向蛇曲外侧的逐渐迁移。在有序的水道模式中,前期浊流水道的轴线部分沉积会被优先侵蚀,而偏离水道轴线部分以及水道边缘相则得以系统性保存(图 19A)。有序的水道序列在地震剖面上通常为“上凹”为特征(图 20)[16]。这可能是由于深水浊流事件流体能量系统性的逐渐减少所致。
无序的水道序列,形成于连续的浊流事件中各自将其水道完全充填的情况下。此时,一次浊流事件结束时,随后的浊流往往不会立即出现在原来的浊流路径中。这种趋势因差异压实作用而加剧,呈现上拱形态的河槽充填地貌迫使后续流体沿不同通道流动(图 19b)。近期的浊流水道沉积充填研究表明,在沉积后不久(< 1万年),与周围泥岩脱水有关的压实作用会导致沉积顶面本来在同一个水平面的砂、泥岩发生变化,泥岩产生“上凹”,而砂岩由于差异压实而形成“上拱”[17]。通常,由于充足的沉积填充及水道突然废弃,与无序水道模式相关的水道填充具有顶部突变的特征,这与有序的水道序列中向上变细的充填模式明显不同(图 19A)。
从勘探角度讲,这种无序的水道模式通常效果最好,因为与有序水道模式中轴部沉积被连续侵蚀相比,其水道轴部的沉积通常会得到更好的保存。在任何情况下,水道底部的侵蚀冲刷,会导致这些在成因上紧密联系的水道复合体具有良好的流体交换能力。
对有序水道模式中水道扫动方向的判识,可以帮助判别流体的流动方向。在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在水道弯曲处的偏下游位置遭受更强的侵蚀作用,因而曲流水道的蛇曲通常向下游方向迁移。如果不知道流向,这一方法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图 21展示的是黑海中新世一个有序水道的例子。请注意蛇曲逐渐向南移动,指示向南的浊流流向。
溢岸沉积物波与流体拆离相伴生[14],最常出现于具天然堤水道的外侧(凹岸)(图 11)。当流体经过水道弯曲处时,其下部被限制于沟道内,因而是受限的;然而,流体的上部可以高于天然堤,可以继续沿直线流向岸后低洼处。当溢岸流越过天然堤,可以形成如图 11所示的聚集在水道外侧附近的沉积物波。水道外侧由于更强的沉积作用,因而具有更大的天然堤厚度(图 7)。
以上情况下,浊流下部的流线与水道路径一致(图 12,第1级),流体顶部的流线高于天然堤顶部,因而不受水道路径的限制,直接沿沉积坡度向下游流动(图 12,第3级),这就产生了两侧边缘呈现线型特征的浊流沉积体系(图 12,13)。浊流的中部单元(图 12,第2级)携带的沉积物在天然堤顶部或顶部附近分布,正是这些沉积物可在堤岸决口形成决口扇时沉积下来。因此,决口扇可能不会触及浊流最下部的最粗沉积物;然而,如果砂质可以持续搬运至第2级,这些溢出的沉积物可以富砂。相反,沉积物波主要是受第3级(图 12)中的流体影响,而这更多的是富泥的流体,因此更容易形成富泥沉积。
区域2的长度变化幅度很大,从几公里(图 22,23)至数百公里(图 24)[18-19]不等。通常,坡降幅度非常有限的小系统,比如陆内盆地坡降落差不到几百米的情况下,区域2的长度可能只有几公里。而较大的系统,如坡降幅度达数千米的被动大陆边缘,区域2通常超过数百公里[20-21]。区域2的长度是坡降幅度、坡度、流体流量、流体速度和流体密度的函数。任何或所有这些因素越大,水道—天然堤系统到达转换点(即区域3)之前的延伸距离越远。
在多个水道复合体同时发育的情况下,根据方位角范围可以大致判断水道所处的古地理位置。如果方位角范围较小,反映坡度较大的古斜坡(图 25A);如果方位角范围较大,反映古地理背景是坡度极低的盆地平原(图 25B,C)。
2.3 区域3当区域2的具天然堤水道系统过渡到一个相对不受限制的、宽阔的水道网络系统时,就到达了区域3。这些受限程度弱的水道,沿海底分散开来,并受海底地形起伏控制。在没有海底起伏的情况下,其形状为扇形。然而,在有起伏的地方,这些水道优先沿低洼地形分布,水道覆盖范围与海底地形相对应。从地貌学角度,这些地区的沉积被称为末端扇或前缘分散体系(图 26~30)。末端扇的顶点具有过渡性质,称之为转换点,它出现在天然堤或下切侵蚀(区域2的典型特征)高度已经无法有效地限制流体的地方(图 7)。在区域3,正是由于限制性很弱,水道出现频繁决口,导致在开阔区域内弱受限水道的广泛发育(图 31)。区域3末端扇上的水道其弯曲程度显著低于区域2干流/供给水道,图 29展示了这种差异。我们推测,末端扇上水道的频繁决口及分流水道的大量发育,说明天然堤发育程度很弱,因而流体的受限制程度也是很弱的。此外,由于受限程度很弱,我们进一步推测,溢岸流沉积将比区域2中的溢岸沉积更加富砂。因此,区域3的末端扇无论是水道内部还是溢岸沉积都以砂质沉积为主。
从地震剖面上看,末端扇表现为强振幅反射,这些反射趋向于向边部汇聚,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平缓的丘型。末端扇向边部变薄常表现为收敛的地震反射特征(图 32,33),或者为对盆内地形低洼处的上超(图 34)。至于末端扇的平面形态,则取决于海底地形。具体来讲,其形态受海底微小地形低点的控制。
在地震分辨率不理想的情况下,末端扇的地震反射以振幅增强为特征,在平面图中看不到明显的水道(图 35)。这些强振幅属性与沉积期古地形相一致,并可能与相应的供给/干流水道复合体相连接。地震解释人员可以在这种扇体内部推测水道的存在。
图 36示意性地说明了区域2的一个供给水道复合体向区域3复杂的沉积体过渡的情况。在区域3末端扇的顶点附近可以观察到多个决口水道(图 36)。随着向下游距离的增大,这些决口水道逐渐扩散开来。剖面V-V'和W-W'显示,在供给/主干水道向深海平原末端扇演替过程中,强烈叠置的水道复合体即让位于叠置程度较小的、在末端扇上分散开来的水道复合体(见图 36中的X-X'截面)。随着末端扇由近至远,水道的限制程度逐渐减弱,流速逐渐减小。相应的,水道的规模逐渐减小。于此同时,携带大量砂质的漫溢沉积在水道外围持续发育。随着水道规模的减小和持续的砂质漫溢沉积,水道的地貌形态逐渐向席状过渡,并最终形成末端扇的远端。这种过渡性地貌可以被描述为水道化席状体,因为在这里水道几乎难以辨认,但又不是真正的席状。水道化席状体的特征是底部仍然具有一定侵蚀能力,尽管极小,而席状体则完成不会对下伏基底产生任何侵蚀作用。此外,随着扇端流体流速的降低,湍流作用会减弱,并可能转变为厘米尺度的层流,从而产生混合层和碎屑流沉积。相关可能的现代参照实例,请参考Twichel et al.文献报道[22]。因此,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角度来看,这些远端沉积物的储层质量一般较差。
如图 28的末端扇所示,向远端方向水道分叉且规模减小。最终,它们变得太小,以至于无法被地震探测到。这种从扇顶大水道向扇缘小水道的逐渐变化,与沉积物重力流的沿途减速有关。在某一点上,水流将足够缓慢,因此很少或根本不发生侵蚀,此时流体将展开并形成席状沉积物。由水道向席状体的过渡阶段很可能存在小沟道,但沉积几乎呈席状,呈现出过渡相特征,称之为沟道化的席状体。
3 层序地层学一般来说,深水沉积的地层序列通常以重力流为主的低位域沉积与以凝缩段为主的高位和海侵沉积的交替为特征(图 37)[23-24]。低位域早期通常是以逐渐增大和富砂的流体为特征,而低位域晚期通常以逐渐减小和富泥质的流体为特征。由于富泥的流体更利于天然堤的建造,而天然堤会限制沉积物重力流,因而在低位域晚期,沉积物重力流流动得更远,直至盆地底部。因此,低位域晚期区域2和区域3之间的过渡点通常向盆地方向延伸得更远(图 38)。一般来说,低位域晚期区域2的天然堤—水道系统覆盖于低位域早期区域3的末端扇之上。图 22B展示的深水扇群中区域3的顶点是靠近陆坡底的,而图 22C所示的扇体其顶点远离斜坡底部而分布在盆地平原上。我们推测图 22B所示的决口扇与富砂流体有关,而图 22C中所示的扇与富泥的流体有关,这也说明了区域2的广阔覆盖范围。
浊积岩的活跃沉积时间多对应于相对低海平面时期(低位域)。在这些时期,由于强制性海退,沉积中心往往被迫向大陆架边缘移动[25],因而大陆架边缘实际上是砂质沉积的聚结地[5]。砂体通过河流输送到这里后,或者是通过异重流继续搬运进入深水区,或者是先在这里沉积,然后由于斜坡失稳垮塌,再被沉积物重力流搬运到深水区。当河口及相关的沉积中心位于大陆架边缘或附近时,砂体被搬运到斜坡及深水平原的可能性会更大。随着海平面的下降,越来越多的砂体被输送到大陆架边缘。与海平面下降相关的还有,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在陆架上过而不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向陆架边缘输送砂体的能力。海平面低位域期的深水沉积速率显著高于海平面高水位期。高海平面时期,以远洋沉积和半远洋沉积为主,从而形成凝聚层。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将海平面低位域时期细分为早期和晚期。沉积物重力流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在低位域早期逐渐增加,而在低位域晚期逐渐减少。低位域早期利于砂体进入深水区,此时海平面的下降导致风暴浪基面的降低,进而影响到高水位期间不受干扰的部分海底。随着海平面下降的开始,波浪撞击使上斜坡失稳,导致斜坡垮塌及沉积物重力流的频发。这种低位域早期的斜坡失稳可能发生在沉积中心到达陆架边缘之前。因此,在最早的低位域时期,斜坡失稳和相应的沉积物重力流无法得到从河流输入的砂质,主要涉及泥质沉积物。随着相对海平面继续下降,沉积中心接近大陆架边缘,越来越多的砂质沉积物被带到大陆架边缘。重力流的流量、含砂量及发生频率均会增加。图 39展示了海平面周期变化与流体、含砂量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导致深水沉积速率提高的可能因素是,随着风暴浪基面的降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导致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溶解。这种溶解会破坏上—中斜坡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沉积物重力流的频率,特别是在低位域早期更是这样。
在低位域早期,随着重力流频率和规模的增加,每一次后续的流体往往比前一次能量更强,因而侵蚀能力越来越强。这种情况下,沉积物重力流不能被上一次流体事件所形成的水道所容纳,其最终的结果是区域2以水道侵蚀为主,并很难有水道充填沉积的保存。在区域3内,砂质沉积的相对突然输入导致低位域浊积砂岩直接覆盖在富泥沉积之上,而这种泥质沉积通常是海平面高水位期发育的凝缩层。
在低位域晚期,随着相对海平面的缓慢上升,沉积物重力流的强度、频率和含砂量逐渐减小,原因包括:1)随着基准面的升高和河流下切作用的减少,陆架上的过路沉积作用减弱。粗颗粒沉积物被阻挡于海岸线一带,因而输送到陆架边缘的沉积物中粗粒沉积物的含量较少。2)海平面上升导致沉积中心逐渐向陆地方向转移。由于输入陆架边缘的沉积物减少,流体的流量及频率都将减少。由于规模和频繁的逐渐减少,每一次后续的流体将倾向于不像前一次那样充满活力,从而导致区域2的水道内发生净沉积作用。这种情况下,沉积物重力流都可以被上一次流体事件所形成的水道所容纳。区域2中的这种沉积序列如图 40所示。在低位域末期,流体流量非常小,以至于区域2和区域3之间的过渡点向上迁移到区域2内部,导致区域3的沉积围限于区域2水道壁之内(图 41)。
4 结论深水浊流沉积体系往往与海平面低位域有关,因而在层序地层格架中,它位于先期的高水位体系域远端的远洋和半远洋富泥沉积以及随后的远端海侵体系域远洋和半远洋富泥沉积物之间。浊流沉积体系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区域:区域1位于上游近物源一端,包括陆棚边缘及支流供给峡谷,在这个区域沉积物重力流完全受峡谷壁的限制。区域2的显著特点是发育单一的供给水道复合体,其中的重力流不完全受水道壁的限制,常常形成与水道相伴生的天然堤沉积。当供给水道过渡为前缘分散体系或末端扇时就让位于区域3。区域3末端扇发育沟道化流体,但天然堤非常有限,因而经常发生决口,形成富砂的溢岸沉积。
致谢 本文的翻译由山东科技大学杨仁超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龚承林教授及齐昆博士等共同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1] |
Normark W R, Piper D J W, Posamentier H, et al. Variability in form and growth of sediment waves on turbidite channel levees[J]. Marine Geology, 2002, 192(1/2/3): 23-58. |
[2] |
Kuenen P H, Migliorini C I. Turbidity currents as a cause of graded bedding[J]. The Journal of Geology, 1950, 58(2): 91-127. doi: 10.1086/625710 |
[3] |
Lowe D R. Sediment gravity flows:Ⅱ depositional mode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posits of 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1982, 52(1): 279-297. |
[4] |
Walker R G, James N P. Facies models: response to sea level change[M]. St. John's, Nfld: Ge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 1992: 239-263.
|
[5] |
Posamentier H W, Walker R G. Deep-water Turbidites and submarine fans[M]//Posamentier H W, Walker R G. Facies models revisited. Tulsa, Okla: 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 2006: 397-520.
|
[6] |
Mulder T, Syvitski J P M. Turbidity currents generated at river mouths during exceptional discharges to the world oceans[J]. The Journal of Geology, 1995, 103(3): 285-299. doi: 10.1086/629747 |
[7] |
Mulder T, Savoye B, Piper D J W, et al. The Var submarine sedimentary system: understanding Holocene sediment delivery processes and their importance to the geological record[M]//Stoker M S, Evans D, Cramp A. Geological processes on continental margins: sedimentation, mass-wasting and stability.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1998, 129(1): 145-166.
|
[8] |
Lowe D R.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y of the pigeon point formation, San Mateo county, California[M]//Nilsen T H, Brabb E E. Geology of the Santa Cruz mountains, California. McLea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9: 17-29.
|
[9] |
Clifton H E. Submarine canyon deposits, point lobos, California[M]//Frizzell V. Upper cretaceous and Paleocene Turbidites, central California coast. San Francisco: Pacific Section SEPM, 1981, 6: 79-92.
|
[10] |
Clifton H E. Sedimentation units in stratified resedimented conglomerate, Paleocene submarine canyon fill, Point Lobos, California[M]//Koster E H, Steel R J. Sedimentology of gravels and conglomerates. Calgary: Canadian Society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1984: 429-441.
|
[11] |
Bruhn C H L, Walker R G.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coarse-grained canyon-filling turbidite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transgressive megasequence, Campos Basin, offshore Brazil[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1995, 65(4b): 426-442. doi: 10.1306/D426827A-2B26-11D7-8648000102C1865D |
[12] |
Kolla V, Bandyopadhyay A, Gupta P, et al. Morphology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a recent upper Bengal Fan-valley complex[M]//Prather B E, Deptuck M E, Mohrig D,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seismic geomorphology to continental-slope and base-of-slope systems: case studies from seafloor and near-seafloor analogues. Tulsa, Okla: SEPM Special Publication, 2012, 99: 347-369.
|
[13] |
Normark W R, Posamentier H, Mutti E. Turbidite systems: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J]. Reviews of Geophysics, 1993, 31(2): 91-116. doi: 10.1029/93rg02832 |
[14] |
Piper D J W, Normark W R. Turbidite depositional patterns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Navy Submarine Fan, California Borderland[J]. Sedimentology, 1983, 30(5): 681-694. doi: 10.1111/j.1365-3091.1983.tb00702.x |
[15] |
McHargue T, Pyrcz M J, Sullivan M D, et al. Architecture of turbidite channel systems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patterns and predictions[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1, 28(3): 728-743. doi: 10.1016/j.marpetgeo.2010.07.008 |
[16] |
Jobe Z R, Howes N C, Auchter N C. Comparing submarine and fluvial channel kinematics:implications for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J]. Geology, 2016, 44(11): 931-934. doi: 10.1130/G38158.1 |
[17] |
Posamentier H W. Depositional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a basin floor channel-levee system:case study from the Gulf of Mexico[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3, 20(6/7/8): 677-690. doi: 10.1016/j.marpetgeo.2003.01.002 |
[18] |
Curray J R, Emmel F J, Moore D G. The Bengal Fan:morphology, geometry, stratigraphy, history and processes[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2, 19(10): 1191-1223. doi: 10.1016/S0264-8172(03)00035-7 |
[19] |
Prather B E, Deptuck M E, Mohrig D, et al. Principles of seismic geomorphology to continental-slope and base-of-slope systems:case studies from seafloor and near-seafloor analogues[M]. Tulsa, Okla: SEPM Special Publication, 2012: 390.
|
[20] |
Nelson C H, Goldfinger C, Johnson J E, et al. Variation of modern turbidite systems along the subduction zone margin of Cascadia Basin and implications for turbidite reservoir beds[M]//Weimer P W, Nelson C H. Deep-water reservoirs of the world. Houston: SEPM, 2000: 714-738.
|
[21] |
Babonneau N, Savoye B, Cremer M, et al. Morphology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present canyon and channel system of the Zaire deep-sea fan[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2, 19(4): 445-467. doi: 10.1016/S0264-8172(02)00009-0 |
[22] |
Twichell D C, Schwab W C, Nelson C H,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andy depositional lobe on the outer Mississippi fan from SeaMARC IA Sidescan sonar images[J]. Geology, 1992, 20(8): 689-692. doi: 10.1130/0091-7613(1992)020<0689:COASDL>2.3.CO;2 |
[23] |
Posamentier H W, Jervey M T, Vail P R. Eustatic controls on clastic deposition I: conceptual framework[M]//Wilgus C K, Hastings B S, Kendall C G, et al. Sea-level chang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ulsa, Okla: SEPM Special Publication, 1988, 42(9): 109-124.
|
[24] |
Posamentier H W, Allen G P. Siliciclastic sequence stratigraph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M]. Tulsa, OK: SEPM Concepts in Sedimentology and Paleontology, 1999: 210.
|
[25] |
Posamentier H W, Allen G P, James D P, et al. Forced regressions in a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concepts, examples, and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J]. AAPG Bulletin, 1992, 76(11): 1687-1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