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Vol. 26 Issue (12): 1273-1277   PDF    
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专题提升科技期刊质量
石鹤, 汪晓, 杨岷, 艾文霞, 明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430030
摘要[目的]探索医学期刊组织专题的有效途径,为国内医学期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以《放射学实践》杂志为例,介绍其通过与协办单位合作、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专题组稿的经验和体会;比较、分析专题论文和非专题论文的质量。[结果]《放射学实践》近3年成功组织了22个专题,极大地扩大了本刊在业内的影响。专题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量均明显高于非专题论文。[结论]医学期刊编辑应该结合自身杂志特点,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开拓专题组稿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为提高期刊质量不懈努力。
关键词专题组织    期刊质量    《放射学实践》    被引频次    下载量    
Improving journals' quality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organizing special subjects
SHI He, WANG Xiao, YANG Min, AI Wenxia, MING Qiao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Radiologic Practice,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95 Jiefang Road, Wuhan 430030, China
Abstract: [Purposes] This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effective ways to organize the special subjects of medical journals, and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domestic medical journals.[Methods] Taking Radiologic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its experience of manuscript coll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with co-organizers, timely reporting on 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or 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 health and other means. It also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quality between special subject papers and non-special subject papers.[Findings] The past three years, Radiologic Practice successfully organized 22 special subjects, greatly expanding its influence in the industry publication. The citation frequency and capacity of downloading with special subject pap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special subject papers.[Conclusions] Editors of medical journals should combine its magazine features, fully develop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be brave in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constantly develop new ways and forms of manuscript collation, making unremitting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journals.
Key words: Special subject organization    Journal quality    Radiologic Practice    Citation frequency    Capacity of downloading    

目前国内特种医学类中文期刊近30种,竞争十分激烈,因为国家政策导向的原因,大专院校及大中型医院的质量较好的稿件纷纷投往国外SCI杂志,争取好的稿件、提高杂志质量成为各大杂志的首要任务,而组织专题是争取高质量稿源、提高杂志质量的重要途径。关于专题组织的方法、途径等,已有诸多文献进行相关报道,主要集中于广泛约稿、邮件或电话约稿、会议约稿等传统方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传统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期刊的发展要求[1];也有部分杂志对组稿方式进行了新的尝试,包括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依托权威专家、深入研究团队等方式进行组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 3],但大部分科技期刊存在着专题组稿方式单一、效果不佳的困境。《放射学实践》杂志2010年以前,每年只能组织1-2期专题。近年来本刊十分注重专题策划、组稿,将专题组织纳入编辑日常工作当中,成为考核编辑业绩和决定编辑收入的重要指标,主动出击,在借鉴同行杂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摸索出一些新的方式和途径,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3年来(2012—2014年)共组织专题22个(12年3个,13年7个,14年12个专题),远超同行杂志,本刊也顺利入选201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本文对本刊近年来组织专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医学科技期刊的专题组织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1 采用激励政策鼓励编辑组织专题

专题论文多是约稿而来,相对于一般的自由投稿文章,质量相对较高,另外,专题组稿由于集中了同一专题不同方面的诸多文章,需要相互引用,因此,自然地提高了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4]。本刊对编辑组织专题采用激励政策,专题组织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和编辑的收入挂钩,专题组织质量越高、数量越多,奖励越多;本刊要求每位编辑每年至少组织一期专题,对达不到此要求的编辑进行相关惩罚,通过这些激励措施,使得编辑从思想到行动上,高度重视专题组织,有效激发了编辑组织专题的积极性。

2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专题组稿

组织专题需要各方力量的配合,组织专题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专题组稿,由于当前大量优质稿源流向国外SCI杂志,组稿难度更大,仅仅采用与专家发邮件、电话联系等传统组稿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需要采用更好的方法才能完成组稿任务,本刊近年来尝试多种形式进行专题组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通过与协办单位合作进行专题组稿

高校、科研单位往往将科研论文作为学生毕业、员工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确定业务津贴和选拔人才等人力资源和科研管理的依据,另外,科研单位研究成果主要输出方式和评价依据均是科研论文发表;另一方面,当前由于不当导向,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大量流向国外SCI期刊,导致国内期刊尤其是专业学术期刊优质稿源匮乏问题日益严重[5],因此,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科技期刊和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可以取得"双赢"的效果。基于以上考虑,本刊近年来和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提出一起办杂志的设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刊先后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十几个著名医院进行合作,聘请这些医院的放射科主任担任本刊的副主编或常务编委,这样可以提高科室及科主任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对这些协办单位审稿通过的文章给予优先发表的权利;同时本刊要求这些单位每年能为本刊提供一定数量的质量较好的稿件或者为本刊组织专题,通过此种方式,本刊的专题组稿取得突破性进展,近3年来本刊组织的22个专题中有10个是通过此种方式组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王霄英教授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业内有很大的影响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成为本刊的协办单位,同时聘请王霄英教授为副主编,让其成为杂志的"主人",无形之中拉近了刊物和她的距离,使其更愿意为杂志出力。2010年以来,能谱CT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大部分技术还处于科研测试阶段,全国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本刊编辑与王霄英教授商议后决定就此技术组织一期"能谱CT影像学专题",于2013年3期刊登,一共8篇文章,对腹部各器官的能谱CT影像学表现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由于本专题在国内最早将能谱CT这一最新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呈现给广大读者,引起很大反响,相关文章也被同行杂志大量引用,8篇论文共被引用84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以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的方式组织专题

科技期刊的使命在于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学交流、推动科学发展[6]。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发表的重要载体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必须积极反映创新性科研成果,既是学术期刊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术期刊在新形势下谋求新发展的必然途径[7]。重要科研成果可以引领行业发展,涉及重要研究成果的专题报道比一般的专题能引起更大的反响。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于2014年1月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等领导出席会议并颁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中华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组长卢光明教授主持的项目"双能量CT的临床应用与技术创新"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这是我国放射学界获得的首个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本刊获知后第一时间与卢光明教授联系,邀请其为本刊组织一期与获奖内容紧密相关的"超低剂量CTA研究"专题,并承诺在第一时间刊发此专题,同时加大对此事件及专题的宣传力度,为专题专门制作单行本进行发行,至少印刷5千册,在全国放射年会及各专业组会议上免费发送给参会者,同时附加对该医院及实验团队的介绍,以及对卢光明教授的采访。得知我们的计划后,卢光明教授非常重视此事,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组织8篇稿件,于2014年5月初投稿给本刊,本刊编辑加班加点,于2014年6期刊出,此专题涉及最新的双能量CT超低剂量辐射,降低扫描辐射剂量为当今国际放射学界最受关注的问题,提出采用管电压为70kV的双能量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下降80%,对低辐射剂量扫描方案的推广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专题一经刊出即引起强烈反响。

2.3 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专题组稿

突发事件的专题组稿,不但具有一般专题策划的实践性意义,而且具有新闻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是科技期刊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能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面广,可引起上到政府,下到普通民众的强烈关注,组织类似专题可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2013年到2014年,我国进入H7N9流感的高发期,H7N9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发展为病毒性肺炎,可进一步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甲型流感脑炎、多器官损伤衰竭而死亡,了解H7N9流感的早期影像学特点、早期诊断和适当的干预治疗、及时准确的影像学检查与科学评价对危重并发症的发生、病情预后、降低病死率等具有重大意义。本刊敏锐捕捉到这一动向,及时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上海公共临床卫生中心、深圳市第三医院等几个国内H7N9流感高发流行地区的专业传染病医院的放射科主任进行约稿,这几家医院也是国内水平最高、设备最好的专业传染病医院。本刊成功组织国内第一个"H7N9流感肺炎影像学专题",包括《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等7篇论文,此专题详细描述了H7N9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提出了与其他肺炎的鉴别诊断要点,为H7N9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影像资料,也为国内H7N9流感的防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期杂志印刷数量比平时多2000册,国内多家传染病医院订购了本期杂志,供临床和放射科医生学习、借鉴。

2.4 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的方式进行专题组稿

期刊编辑参加行业学术会议或拜访专家约稿虽然也是组稿的重要途径,但自己举办学术会议却是一种编辑主动出击组稿的大型活动,所以说举办学术会议是专题组稿的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9]。本刊先后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肌骨组、胸部组和儿科组合作举办全国专业组的年会,这些会议的级别高,各专业组的专家几乎都会参加会议,本刊作为承办单位,全方位参与会议的各项组织工作,编辑可以和相关专家进行密切接触,编辑的诉求专家也更为重视,通过这种方式和各专业学组建立了深入的联系,为专题组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刊通过这种方式先后组织儿科影像学专题、骨骼影像学专题、乳腺影像学专题,很好地扩大了杂志的影响。

2.5 尝试组织非学术类专题

《放射学实践》杂志为医学影像类科技期刊,专业性很强,刊登的文章大多是有关X线、CT、MRI等影像检查方法和相关研究类文章,随着社会及影像学科的发展,杂志的刊登内容也应该适时调整,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需求。近年来,影像学科快速发展,成为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几个学科之一,临床医生对影像检查极其依赖,接受影像检查的人数也成倍增长,影像科室从人员到设备都快速扩容,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影像科室管理和发展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问题,本刊敏锐观察到这一发展特点,积极策划"影像科室建设和管理"专题,经多番努力,成功取得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哓源教授的信任,由其为本专题撰写述评《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并行》,在冯哓源教授的带动下,成功约稿7篇,第一作者均为国内最著名医院的放射科主任,在国内影响力巨大,其中包括4位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内容涉及放射科实验室建设、科室文化建设、科研管理、信息化管理、住院医师培训等方面,为影像科室的管理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为推动影像科室管理和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专题一经刊出,得到了极大关注,专门制作的单行本被国内多家医药公司购买,送给放射科主任和医生进行学习和参考。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影像学科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影像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和教育资源进行工作和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及科研教学能力等[10]。本刊于2013年6月开始策划"医学影像网络信息资源"专题,并在杂志及网站上刊登征文通知,由于此专题是国内首次对影像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专题报道,引起了很多年轻放射医生的关注,收到多篇稿件,本刊精选了其中5篇文章,于2013年12期刊出。由于专题反响良好,受到年轻影像医生的欢迎,本刊于2014年策划第2期"医学影像网络信息资源"专题,于2014年12期刊出,第2期的研究更加深入,从远程会诊、大型影像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网络学习等方面进入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为推进我国医学影像网络信息平台的应用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 专题出版及宣传

一个专题从策划到最后出版,凝结了编辑、专家等众多人员的心血,只有提高时效性,才能最充分体现专题的价值;同时,本刊围绕专题进行相关宣传工作,扩大了专题的影响,也提高了本刊在业内的影响力。

3.1 在最短时间内刊出专题

为了缩短专题的出版周期,本刊只要收到专题稿件就进入绿色稿件通道(快速审稿通道),一般10天左右即可完成全部审稿,一期专题的所有稿件审稿完成后,立即交给最近一期的责任编辑进行编辑出版。本刊一般收到所有稿件后一两个月即可见刊,有效确保了高质量专题论文的时效性。

3.2 扩大发行量

刊登有专题的当期杂志,质量一般较高,本刊一般会将当期杂志多印1000-2000册(甚至更多),多印刷的杂志可以通过专家(厂家)购买、作为会议资料等方式进行消化。

3.3 制作单行本

本刊为每年的全国放射年会专门制作单行本资料,资料来源多为专题内容,尤其是内容比较好的专题,一般页码为32-48个,单行本重量约0.1kg(平时杂志每本重量约0.5kg),尺副也较小,便于参会代表携带,每次印刷5000-8000册,在多次全国年会上被参会代表哄抢一空。

4 专题论文质量分析

为比较专题与非专题论文的质量,以"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量"为指标对两类论文进行比较,由于被引频次和下载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只对同一期杂志发表的专题类和非专题类论文进行对比,选取对象为2012年和2013年刊登有专题的10期杂志的论文。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数据库,文献来源为《放射学实践》,依次检索并记录2012年和2013年刊登有专题的10期杂志所有论文的"被引"和"下载"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只统计有中图分类号的论文,共344篇论文纳入分析,其中专题类论文77篇,非专题类论文267篇(表1)。从篇均被引频次来看,只有1期专题类论文略低于非专题类文章(分别为1.13和1.17),其他9期均高于非专题类论文,10期专题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平均值(3.27)也明显高于非专题类论文(1.49),说明专题类论文更多地被引用,对提高杂志影响因子有重要作用。从篇均下载量来看,只有2期专题类论文低于非专题类论文,其他8期均高于非专题类论文,10期杂志专题类论文的篇均下载量平均值(79.40)也高于非专题类论文(66.89),说明专题类论文得到更多的关注。

表1 专题和非专题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和下载量对比
5 结语

组织专题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途径,本刊通过近几年的专题策划、组稿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认为,医学期刊应将专题组织纳为编辑的业绩考核指标,采用激励措施,同时医学期刊编辑应该结合自身杂志特点,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开拓专题组稿的新方法和新形式,为提高期刊质量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会懂,丁滨.专业医学期刊开通官方认证微博应用探讨-以《临床误诊误治》开通官方微博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2,31(6):85-88.(1)
[2] 王雅琢,韩磊,王晓瑜,等.发挥编辑大智慧推动专题策划的实践和创新-以《山东医药》骨外科系列专题为例[J].编辑学报,2012,24(1):68-70.(1)
[3] 黄蓓华.专题策划:提升科技期刊品牌的重要途径-以《绿色建筑》系列专题策划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4):745-747.(1)
[4] 王秦岭,王跃军,刘毅,等.专题组稿:提高《西北国防医学杂志》学术质量的途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3,14(6):664-665.(1)
[5] 于荣利,陈国荣.专业学术期刊稿源经营策略[J].编辑学报,2014,26(5):476-478.(1)
[6] 朱倩蓉,吴民淑.学术期刊应当重视科学知识传播-《中国药理学报》科技新闻工作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2):123-127.(1)
[7] 王海群.提高报道时效积极反映创新性科研成果[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18(5):297-299.(1)
[8] 刘清海,徐杰,孙慧兰,等.突发事件与科技期刊的专题策划[J].编辑学报,2009,21(2):156-158.(1)
[9] 宫福满,邓秀林.科技期刊稿源的可持续性经营[J].编辑学报, 2008, 20(2):103-104.(1)
[10] 胡玉川,李振辉,崔光彬.重视医学影像网络资源教育和发展[J].放射学实践,2013,28(12):1220-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