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Vol. 26 Issue (9): 987-991   PDF    
学术期刊中的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以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
刘武英, 张薇, 刘影梅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西安雁塔区雁塔路南段99号 710054
摘要:【目的】为国内编辑出版类作者的选题及同行编辑组稿、选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期能对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有所裨益。【方法】 以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9年刊发的文章在6年内(2009-2014年)的零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的不活跃性入手,参考相关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思路,对这些论文的相关文本信息、相关作者信息、主题内容、基金资助情况、论文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零被引论文的出现与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及其论文的语种、类型、学科分布等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结论】期刊应该减少或避免零被引论文的出现,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要能够发现那些具有较大创新的优质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学术期刊    零被引    零被引论文    编辑出版类心期刊    
Analysis of academic journals' paper characteristics of zero citation: based on editing and publishing core journals
LIU Wuying, ZHANG Wei, LIU Yingmei    
Insi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haanxi,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Purposes] The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omestic authors and peer editing and topic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draft selection to provide a frame of reference in order to increase core journals' editing and publishing academic influence and benefit.[Methods] This study takes zero-cited papers in seven core journals published in 2009 in six years (2009-2014) as examples,starting from the inactiveness of papers,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ideas of highly cited papers, and analyzes these papers' related text information,including authors, subject matters, funds and paper characteristics.[Find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earance of zero cited papers and journals' H index, impact factor, and the paper language, typ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disciplines have great relevance.[Conclusions] Journals should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zero cited papers,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larger innovative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while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c theory.
Key words: Academic ournals    Zero citation    Zero cited papers    Editing and publishing core journals    

引文分析作为文献计量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各学科研究广泛应用,而零被引分析又是引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高被引论文一直是研究人员高度关注的内容,极少去关注那些未被引用过的论文[1]。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被引的次数越高,其学术参考价值也就会越高。对于期刊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刊登高被引频次论文的多少决定了其学术影响力的大小。

一般而言,与论文的高被引相对应的是论文的零被引和低被引。任何一种期刊都想尽量回避零被引论文,但却又存在于大多数期刊当中,因此我们应对零被引论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期刊编辑来说,在具体审稿工作中如果能注重高被引论文,而减少零被引论文,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零被引现象是与“迟滞发现”现象密切相关的,Van Raan AFJ在2004年首次把零被引现象定义为“睡美人”现象[2];朱梦娇和武夷山认为[3]在每个学科中零被引现象都有可能会出现,而在自然科学领域没有社会科学领域那么明显;Egghe L等人[4]认为,哪怕是权威人士和专家,也很有可能会有零被引论文的出现。故零被引论文也可能是有很大的潜在价值。也就是说对于一些不会被引用的有价值的“零被引论文”不能一概拒绝,不可忽略零被引论文的学术价值。但是这类论文较少,因此,期刊还是要尽量避免零被引论文的出现。中国中文期刊的零被引论文也开始受到了关注[5, 6, 7, 8]。期刊的影响力、学术水平和引证指标都受到零被引论文的影响[9],同时,对期刊的稿源筛选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关于零被引论文相关文本信息、相关作者信息、主题内容、基金资助情况、论文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的文章很少。本文通过检索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在2009年发表的文章,对其零被引论文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此外,关于还没有被引用的论文我们要综合考虑,可以综合评价该论文对学科的贡献[8]

1 数据来源

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指导出版实践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目前,中国编辑出版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多编辑出版类期刊都担当了重要的媒介角色,涌现出大量相关论文,并运用于实践中。2011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有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入编,包括:《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科技与出版》、《编辑学刊》、《出版广角》、《中国编辑》、《中国图书评论》及《读书》等。这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的入选也表明了我国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状态和趋势,对于我国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发现其中有4种期刊在统计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全面、不完整,故本研究就只对数据较全面的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编辑学报》、《编辑之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出版发行研究》、《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编辑学刊》等,数据都来源于201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系统。表明了其论文被引半衰期一般都在6年以内,通过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检索到这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于2009年发表的文章在6年(2009-2014年)内的被引情况,检索日期是2015年1月21日,为了保证检全性,选取“零被引论文”、“迟滞承认”、“睡美人”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数据清洗后,发现对零被引频次论文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

2 期刊2009年发文6年内被引情况

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9年发文在6年内的被引情况如表1所示。《编辑学报》的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影响因子均最高。《编辑学刊》发文量最少,《科技与出版》的篇均被引是最低的。

表 1 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9年发文和被引情况

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的期刊零被引论文共有273篇,涉及范围为1~71篇,一般情况下,各期刊零被引频次的论文所占的比例与各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及篇均被引的次数呈负相关关系,即说明期刊的H指数、影响因子、篇均被引次数越高,期刊的零被引频次论文所占的比例便会越低。负相关反映了影响因子所代表的期刊质量与零被引的比例具有很大的相关关系。这也反映了期刊的影响与其发表论文的质量呈负相关性,被同行认可的程度越高,下载和引用的次数越多,那么零被引论文所占的比例也就会相对越少[10]。从零被引论文来看,《出版发行研究》零被引论文最多,有71篇,占比为25.9%;《编辑学刊》虽然发文最少,但其所发论文零被引论文数最少,为1篇,占比为1.6%;有4个期刊的零被引论文数都在50篇以上,占比均在15%以上。这表明,我们需要对所发表的零被引论文特征做一统计分析,避免一些毫无价值的零被引论文被发表。

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的零被引论文均被下载(见表2),篇均被下载次数为86次,其中下载次数最高的是476次,下载次数最低的是6次。大于200次的下载次数有13篇文章,占4.8%;100~200次的有43篇,占15.8%;50~100次的有92篇,33.7%;50次以下的有117篇,占42.9%,各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篇均下载次数也反映了其受关注的程度与其影响力具有相关性。

表 2 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情况
3 零被引论文的文本分析情况 3.1 语种分析

在273篇零被引论文中,全部为中文论文,英文论文为0篇(见表3)。这充分说明了中文期刊以中文论文为主,英文论文几乎没有被引情况,这表明由于论文作者的引用习惯,英文论文在中文期刊上所刊登一般是较少受到关注的。

表 3 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语种分析
3.2 类型分析

273篇零被引论文中,综述型论文2篇,占0.7%;研究型论文271篇,占99.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各有1篇综述型文章,其他期刊都是研究型的论文,如表3所示。其中共有22篇零被引论文的标题中有“浅谈”、“初探”、“浅析”、“简谈”等词,表明这些内容都是初步研究的成果,内容相对浅显。其中《出版发行研究》71篇文章当中就有10篇是浅谈类的文章,《科技与出版》66篇文章中也有7篇此类文章,而其他期刊中某些论文的研究面较窄。因此这些论文的新颖性及其借鉴性就会比较小一些,其受关注的程度也比较小。

在这7种期刊中,各有零被引综述型论文1篇的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一般而言,综述型论文被引用的情况较多,属于高频次被引论文[11, 12],但所统计的零被引论文中有2篇综述型论文,如《编辑之友》,其综述型论文是以知识叙述型内容为主,深度及广度上研究的不够,其受关注的程度就受到影响。

3.3 学科分布的分析

在这273篇零被引论文涉及学科主要包括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经济,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语言、文字,工业技术等,其中科学、教育、体育类233篇,经济类16篇,历史、地理类10篇,政治、法律类5篇等(见表3)。《科技与出版》有8篇零被引论文为经济类内容,占12%,《出版发行研究》有9篇零被引论文为历史、地理类内容,占13%。除了《编辑学报》、《编辑学刊》外,其他刊物涉及学刊范围较广,虽然仍以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内容为主,但是由于刊物特色性不够,导致优质的稿源外流,从而使得权威性、影响力大的稿件就会比较少。

3.4 文章长度的分析

零被引论文的篇幅平均是3.2页。其中《编辑之友》的文章最长,平均为4.2页,最长的5页,最短的2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平均3.4页,最长的6页,最短的2页;《出版发行研究》和《编辑学刊》平均为3页,最长的6页,最短的1页;其他的期刊平均在3页以下(见表3)。零被引论文的摘要偏短或没有摘要,信息量不丰富,参考文献相对也较少,甚至没有参考文献,如《编辑之友》所刊发的零被引论文基本没有摘要,参考文献量也很少,或是没有。因此,此类论文被引用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摘要和参考文献对一篇文章的作用是至关重大的,摘要是一篇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反映,各期刊编辑应该注重这方面的信息,加强文章的规范化处理以提高文章的质量,从而提高被引率,减少零被引论文的数量,这对于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4 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4.1 零被引论文作者分布机构分析

因零被引论文作者的学历、职称信息无法列入统计项,因此各刊的零被引论文作者的分析只能对涉及到作者分布机构的情况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零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于高校,发文主要为评职称所用,其次是出版社、企业等机构,最少的是研究院所,这说明地方高校的科研实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因此影响稿件的质量和整体的写作水平,导致文章在发表以后的引用率也会很低,造成优质高稿源外流。

表 4 零被引论文作者机构分布情况和资助项目统计
4.2 作者人数与零被引论文数量的关系

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发表的不同作者人数、零被引论文的数量以及篇均下载频次的比较情况如表5所示。

表 5 不同作者人数零被引论文数量级平均下载频次

表5可以看出,零被引论文数最多的是标注的1位作者,其中《编辑学报》上刊发的1位作者零被引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最高,《编辑之友》发表的2~3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是最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表的大于3位作者撰写的零被引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最高。7种期刊发表的零被引论文篇均下载频次2~3位作者的最高,其次是大于3位的作者,1位作者的最低。因为国内职称评定规定论文篇数以计算前2位或前3位作者为准,引起标注2~3位作者的零被引论文的数量最多,然而论文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另外一些作者将研究结果分为几个部分来发表从而拼凑论文的篇数,因此往往得不到引用; 1位作者的论文零被引数最多,论文内容比较浅显,还有好多都是“浅谈”或“初探”类的文章,所以这方面的论文也不容易得到引用。据方红玲[13]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量的峰值年代一般在论文发表后的第7~8年,并且随着引用时间的延长,被引用的几率逐渐减少。虽然说出现零被引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基本上还是和论文的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期刊要注意避免零被引论文的出现。

4.3 零被引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在基金资助方面,整体上零被引论文基金资助较少,其中国家级3项,省市级6项,校级2项(见表4),主要以省市级基金项目为主,说明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的作者参与到基金项目中的课题研究较少,不助于提高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

5 结 论

期刊论文不被引用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因为论文本身的质量问题,对研究人员来说不具有引用的价值;亦或是因为统计时间窗口太短,导致一些“睡美人”文献还处于昏睡状态,不被研究人员发现和关注。但总体而言,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本文以7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2009-2014年间发表的273篇零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地对零被引论文的特征统计并进行分析,进而掌握论文活跃程度的影响因素。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期刊应该减少或避免零被引论文的出现,在注重基础理论的同时,要能够发现那些具有较大创新的优质稿件,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一般情况下,零被引论文数量与论文的发文数量、可被引用论文的数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论文数量越多、可被引论文的数量越多,零被引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越多;零被引论文数量与期刊总的被引用频次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论文的零被引与论文的平均页数、论文的研究主题比较相关,并且与论文的类型有一定的关联性。笔者认为,零被引现象可以看做是论文低被引的特例,其与被引用1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因此下一步的研究还可以用更加丰富的数据来揭示论文低被引现象,其研究结论对论文被引的理论研究,编辑选稿和组稿,以及期刊评价等实际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永正.国际合作论文零被引率的中印比较[J].情报杂志,2014,33(12):89-93.(1)
[2] Van Raan A F J.Sleeping Beauties in Science[J]. Scientometrics, 2004,59(3):467-472.(1)
[3] 朱梦娇,武夷山.零被引现象:文献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8):111-116.(1)
[4] Egghe L,Bornmann L,Guns R.A Proposal for a First-citation[J].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1,5(1):181-186.(1)
[5] 职桂叶,何建妹,夏小东,等.《中国水稻科学》发表后两年内零被引论文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4):716-720.(1)
[6] 陈留院.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零被引频次论文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299-303.(1)
[7] 关卫屏,游苏宁.《中华儿科杂志》未被引文章分析[J].编辑学报,2008,20(6):560-562.(1)
[8] 王红丽,刘苏君.《中华护理杂志》未被引文章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9,6(7):317-319.(2)
[9] 刘雪立,方红玲,周志新,等.科技期刊方向评价指标——零被引论文率及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25-528.(1)
[10] 魏中青.生态学期刊零被引论文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11):81-84.(1)
[11] 李晓红.2002-2012年我国化学类高被引论文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69-73.(1)
[12] 李洁,雷波,曹艳.我国2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J].2014,25(1):74-78.(1)
[13] 方红玲.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量和下载量峰值年代——多学科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768-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