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研究  2019, Vol. 46 Issue (6): 581-582
本刊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主办。
0

文章信息

香港大学揭细胞分裂新机制,或有助研究癌症成因
肿瘤防治研究, 2019, 46(6): 581-582
http://www.zlfzyj.com/CN/10.3971/j.issn.1000-8578.2019.06.0001
香港大学揭细胞分裂新机制,或有助研究癌症成因

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名为“着丝粒”核糖核酸(RNA)所制的非编程RNA(着丝粒RNA),对稳定染色体分裂,以确保遗传密码代代相传至关重要,或有助深入研究癌细胞病变及先天性疾病。

生物科学院助理教授阮永怡介绍,为了使遗传密码能代代相传不变,细胞每一次分裂时都须把染色体平均、准确地分配至两个子细胞中,若分配错误,会导致流产、癌症或遗传病,而分裂过程由名为“着丝粒”的DNA负责。着丝粒DNA会作为模板,制造出的着丝粒RNA,对染色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阮永怡指出,团队在与人体细胞分裂机制类近的芽殖酵母染色体中,加入红色基因,并操作其着丝粒RNA的多寡,发现不管着丝粒RNA数量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都会令酵母无法把带有颜色基因的染色体,正确分裂至子细胞,“研究证实着丝粒RNA的数量,会影响着丝粒功能。”

“未来会继续深化研究着丝粒RNA的运作机制,如什么蛋白质会影响着丝体RNA。”研究第一作者、博士后研究员凌翊轩指出,该发现将有助生物科学家更了解癌症成因,若癌细胞会于血液中释放高水平的着丝粒RNA,就能成为早期检测或观察肿瘤恶化程度的指标。

研究获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并获国际生物及医学专业文献评分组织F1000Prime推荐,认为其研究在着丝粒生物学领域具有特殊的意义。(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型水凝胶提升癌症协同治疗效率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通过对肿瘤局部长效可控的药物释放,实现了肿瘤治疗效率的大幅提升,为癌症协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材料视野》上。

局部化疗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部位,能够在提高化疗效率的同时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由亲水性高分子通过一定的化学或物理交联形成的水凝胶,被认为是此类治疗药物的有效载体。然而,目前分子型水凝胶材料仍存在控制药物释放能力不强、药物低浓度缓慢释放易引起肿瘤耐药性等弱点。

合肥工业大学查正宝课题组与陆杨课题组合作,创新性地通过调控溶液的酸碱度,诱导明胶蛋白纳米粒子表面由负电荷反转为正电荷,使其与带负电荷的类黑色素聚多巴胺粒子相互吸引,从而制备出质地均一的新型可注射水凝胶。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对肿瘤弱酸性微环境及较高浓度的基质金属蛋白酶高度敏感,这一新型水凝胶在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后注入肿瘤组织,可实现肿瘤局部长效的药物释放。同时,其纳米组成单元中类黑色素聚多巴胺粒子的存在,使该材料可同时实现近红外激光介导的热促药物释放及肿瘤的热化疗协同治疗,提高肿瘤的治疗效率。(来源:中国科学报)

学者发现中国头颈肿瘤致病新靶标

上海交大医学院张健课题组从临床样本中高通量且更加精准地识别驱动肿瘤发生的敏感靶标,并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中国人群头颈部肿瘤全新靶标。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核酸研究》。

头颈部肿瘤是全球第六高发的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50%左右,尚无靶向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的特异性靶点。据悉,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较高多样性,同一表型的肿瘤往往由不同的基因突变所驱动。肿瘤的驱动基因是指该基因的突变可以在特定的微环境中诱导细胞肿瘤化并对其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的基因,而从突变来识别肿瘤驱动基因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靶点。课题组方面表示,如能精准发现每个肿瘤患者发病的个体化致病基因及其对应蛋白,不仅可以为肿瘤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而且也为研发抗肿瘤创新药物提供从患者来源的原创靶标。

张健课题组建立并发展了从临床突变直接识别肿瘤驱动蛋白的方法(Allo Driver)。用AlloDriver,张健等从头颈部肿瘤患者样本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靶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类型K(PTPRK)。该蛋白通过位于变构位点的驱动突变L1143F发挥致瘤作用,并在多个细胞系中获得验证,研究成果为HNSC的创新药物发现提供了全新靶点。(来源:中国新闻网)

麻醉会影响抗肿瘤免疫功能?这份上海方案可降低术后转移风险

5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缪长虹团队领衔完成的《麻醉策略影响围手术期肿瘤免疫综合技术的临床应用》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文章提出了可以保护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抗肿瘤免疫功能的麻醉“上海方案”。

缪长虹解释,这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康复出院,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他具体指出,过去包括外科医生和患者在内的大多数人都以为,在从术前到出院的仅仅几天内,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及麻醉管理为主体的麻醉综合策略,并不能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但现在这个观念已经需要更新了。

这项研究主要揭示三大创新成果:

首先,该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在围手术期可通过采用联合麻醉及镇痛方式减少肿瘤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新观点,并发现该方式可通过降低肿瘤微环境中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C和白介素(IL)-6的水平,减少T细胞免疫向Th2型漂移等机制减轻手术创伤应激对患者抗肿瘤免疫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同时,团队同时提出保护肿瘤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的麻醉药物选择和围术期禁食策略。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关键药物“丙泊酚”可以作用于NMDA受体,通过CAMKII-ERK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有氧糖酵解作用,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潜能,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通过围手术期禁食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改善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并减少肿瘤转移的新方法。

此外,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MFHAS1、COL11A1等作用于抗肿瘤免疫系统并参与调节肿瘤恶性进程的治疗靶点,并提出手术创伤可以通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通路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的新机制,为保护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提供了新线索。(来源:澎湃新闻)

研究揭示慢性压力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

大连医科大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刘强率领团队,发现慢性压力与癌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相关成果以“压力诱导的肾上腺素增强乳酸脱氢酶A促进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特性”为题,刊登于国际自然科学领域权威杂志《临床调查》。

癌症患者通常伴有焦虑、绝望、恐惧等不良情绪,这往往加速患者病程的进展,影响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不良情绪导致的慢性精神压力的致癌作用和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发现,慢性压力能够促进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升高,通过改变乳腺癌的糖酵解水平引起肿瘤微环境的酸性增强,从而促进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由此揭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新机制。另外,为了进一步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研究团队利用美国FDA批准药物的筛选系统,筛选出靶向LDHA的潜在治疗药物维生素C(Vitamin C)。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Vitamin C能够显著逆转肾上腺素对乳腺癌的致癌作用,为今后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来源:科学网)

研究显示糖尿病可能致多种癌症风险升高

中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可能导致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升高,其中包括涉及男性的11种癌症和涉及女性的13种癌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利用上海有关数据库的信息,就2型糖尿病与患癌风险之间的关联开展“迄今最大型的”研究。研究人员首先确定了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无癌症病史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共计超过41万人,然后对患者随访至2017年12月,共发现8485例新诊断的癌症病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常见。此次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群中的男性和女性相比,患有2型糖尿病的男性和女性患癌症的风险分别高出34%和62%。在男性中,风险最高的为前列腺癌,2型糖尿病导致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出86%。在女性中,风险最高的为鼻咽癌,2型糖尿病导致患鼻咽癌的风险高出两倍以上。

此外,2型糖尿病还可能导致患白血病、甲状腺癌、淋巴瘤、肝癌、胰腺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升高。

相关论文近日刊登在《糖尿病杂志》上。研究人员建议,应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特异性恶性肿瘤筛查及预防策略。(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