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Vol. 48 Issue (3): 277-280

文章信息

荆莉, 王晶
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Nursing Experience of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8(3): 277-280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019, 48(3): 277-28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5-29
网络出版时间:2019-2-28 14:19
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荆莉 , 王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 沈阳 110004
摘要: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接受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384例,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品管圈护理(QCC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结果显示,QCC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文书质量、神经功能及精神心里健康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中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    神经介入护理    围手术期    
Nursing Experience of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

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及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神经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安全性逐渐提高、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2]。神经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诊疗效果及后期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3-5]。科学的护理模式能提高疗效, 促进康复,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护理是从事相似或相同工作的医护人员自发组成活动团体, 为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全员参与的一种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模式[6-8]。本研究分析和讨论了QCC护理模式在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一科治疗的神经介入手术患者384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语言障碍、视力模糊、偏瘫失语、突眼及颅内杂音等神经功能损伤的表现。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QCC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 每组192例。对照组中, 男135例, 女57例, 年龄18~70岁, 平均(54.82±11.33)岁; 颅内动脉瘤114例, 脑血管畸形45例, 脑血管狭窄26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4例,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QCC组中, 男129例, 女63例, 年龄19~72岁, 平均(56.55±11.43)岁; 颅内动脉瘤108例, 脑血管畸形47例, 脑血管狭窄29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例,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常规健康宣教, 按能级护理要求进行日常护理工作; QCC组开展按需健康宣教, 及时医护、护患沟通, 适时心理帮助、制定实施对策和持续改进指导的QCC护理模式。

1.2 QCC护理模式

1.2.1 成立QCC小组

从护士长、主管护师以及护理人员中, 以自愿原则选出10名成立QCC活动小组。圈长为护士长, 辅导员为主管护师。QCC活动30 min/次, 2次/月。

1.2.2 确定QCC护理计划

主题为提高神经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全体成员提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包括患者及家属对介入手术了解较少, 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医护之间及医护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导致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不满意; 患者及家属术后缺乏正确的护理知识和适当的康复训练, 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慢, 并发症多;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影响护理质量。针对以上问题, 全员讨论制定护理计划, 包括术前采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 为患者及家属耐心详细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介绍部分以往病例, 使其对介入手术有基本的了解, 缓解心理压力[9]; 术中给予清醒状态下的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 介绍操作的进度及配合要点; 术后进行健康、营养、康复和心理方面的宣教; 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进行培训, 尽量使用一致、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医护人员之间注意在手术过程中的语言及说话方式, 避免给患者造成负面情绪; 鼓励护理人员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 定期调查其护理意见, 并分析解决;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穿刺点及并发症;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定期检查并给予护理文书书写较好者奖励[10]

1.2.3 护理策略实施

根据讨论制定的护理策略, 按照计划(P)、实施(D), 检查(C), 行动(A)的步骤进行护理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检讨并改进。根据执行效果对QCC护理方案进行完善。

1.3 评价指标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 统计护理质量满意度; 通过医生的出院病历诊断, 统计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文书质量根据《我国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标准检查项目和评分规定》进行评分, 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文书质量越高[11], 统计护理文书质量; 于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或家属, 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精神心理健康等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患者焦虑抑郁心理进行评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 50~< 60分为轻度焦虑, 60~< 70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 SDS评分的结果 < 0.50者为无抑郁, 0.50~< 0.60为轻微至轻度抑郁, 0.60~< 0.70为中至重度, ≥0.70为重度抑郁, 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心理越严重[12]。神经功能恢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the European stroke scale, ESS)[13]进行评分, 分值越低, 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差。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

QCC组患者总满意度(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5.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192 91(47.40) 73(38.02) 28(14.58) 164(85.42)
QCC组 192 105(54.69) 81(42.19) 6(3.13) 186(96.88)
χ2         15.618
P         < 0.001

2.2 2组患者心理健康情况

QCC组SAS评分(53.24±6.35)和SDS评分(52.83± 6.58)与对照组(61.71±6.54, 60.49±6.65)相比, 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85, P < 0.001;t=11.347, P < 0.001)。

2.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QC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并发症的比较[n(%)]
组别 n 出血 斑块脱落 动脉瘤破裂 总发生率
对照组 192 4(2.08) 5(2.60) 1(0.52) 10(5.21)
QCC组 192 2(1.04) 1(0.52) 0(0) 3(1.56)
χ2         3.901
P         0.048

2.4 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2组患者护理前ESS评分(QCC组:58.76±9.74, 对照组:59.94±8.53, t=1.271, P=0.205)无统计学差异, 护理后QCC组患者ESS评分(74.43±9.49)显著高于对照组(69.11±9.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9, P < 0.001)。

2.5 2组护理文书质量的比较

QCC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94.11±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6.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2.6 QCC活动前后成员工作能力情况的比较

通过QCC活动, 成员们书写、沟通、应急、理解、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 见图 1

图 1 QCC活动前后成员工作能力情况

3 讨论

QCC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 主要是为了促进工作成员间相互启发, 集中问题, 综合各种想法, 团结合作解决相应问题, 从而不断提升工作质量。近年来, QCC模式应用于医学领域, 与护理工作结合, 促进了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措施, 不断提升护理质量[14-15]。QCC护理模式能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工作, 加强责任感, 激发潜能, 从而提高专业技能, 提升护理团队实力, 获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研究[16]发现,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开展QCC护理模式, 可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也发现, QCC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明QCC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介入手术围术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促进了护患关系健康发展。

研究[17-19]发现, 神经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调整患者情绪, 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发现, QCC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证实神经介入手术围术期应用QCC护理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还发现, 神经介入手术围术期应用QCC管理模式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而ESS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提示QCC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介入手术围术期, 不仅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 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护理文书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文件, 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情况, 同时也是医疗诉讼中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在QCC护理模式中关注了护理文书书写的问题, 结果发现, QCC护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本研究还发现, QCC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护理工作中的自信心。通过QCC活动, 成员们在书写、沟通、应急、理解、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证实QCC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文书的质量,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提升了护理团队的整体实力。

综上所述, 在神经介入手术围术期应用QCC护理模式, 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 减少手术并发症, 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同时还能提升护理质量, 促进护理团队发展, 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 刘玉清, 贺能树. 介入性治疗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69-171.
[2]
李宁. 105例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护理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5): 1114-1116. 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4.05.067
[3]
李文婷. 颅内动脉瘤介人栓塞术后合并压疮1例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35): 136-137. DOI:10.3969/j.issn.1674-3296.2013.35.140
[4]
吴晓芬, 徐小梅, 张鸣. 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学, 2015, 21(13): 100.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13.066
[5]
曾志. 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15, 28(37): 186-187.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5.37.263
[6]
喻玲. 品管圈活动在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J]. 吉林医学, 2014, 35(25): 5742-5743. DOI:10.3969/j.issn.1004-0412.2014.25.114
[7]
刘红. 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5): 398-398. DOI:10.3969/j.issn.1671-8194.2012.35.329
[8]
詹昱新, 王羡科, 乐革芬, 等. 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外科ICU患者护理满意度[J]. 护理学杂志, 2015, 30(14): 58-61. DOI:10.3870/hlxzz.2015.14.058
[9]
赵继明, 董泗芹, 赵虹.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4, 19(20): 23-24. DOI:10.3969/j.issn.1001-4152.2004.20.010
[10]
李敏莉, 袁锋, 易国萍, 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11): 106-107.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5.11.058
[11]
ZHANG H, WANG L, CAI Y, et al. Application of a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reduce the wait times between continuous surgeries[J]. Eye Sci, 2015, 30(2): 60-62. DOI:10.3969/j.issn.1000-4432.2015.02.003
[12]
张建男, 何亮, 左四琴,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33): 4019-4020. 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0.33.018
[13]
喻滔涛.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18): 130-131. DOI:10.3969/j.issn.1673-5110.2015.18.103
[14]
李影仪, 萧蕊英, 田杏音, 等. 运用品管圈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J]. 广州医药, 2014, 45(6): 90-92. DOI:10.3969/j.issn.1000-8535.2014.06.034
[15]
吴苏, 周萍, 朱红梅, 等. 运用品管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意外拔管[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7): 40-42.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7.020
[16]
包红霞. 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5(5): 672-674.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8.05.035
[17]
MOSSEY JM, MUTRAN E, KNOTT K, et al. Deteminants of recovery 12months after hip fracture:the importanc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J]. Am J Public Health, 1989, 79(3): 279-286. DOI:10.2105/ajph.79.3.279
[18]
VAN DER SLUIJS J, WALENKAMP GH. How predictable is rehabilitation after hip fractur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34 patients[J]. Acta Orthopaedica Scandinavica, 1991, 62(6): 567-572. DOI:10.3109/17453679108994498
[19]
魏晓艳. 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护理干预[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 25(3): 329-331. DOI:10.3969/j.issn.1008-9276.2013.0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