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Vol. 46 Issue (12): 1147-1149

文章信息

董改琴, 吕翔, 陈敏华
82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8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6(12): 1147-1149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017, 46(12): 1147-1149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2-27
网络出版时间:2017-11-30 18:16
82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董改琴 , 吕翔 , 陈敏华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的8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 3岁、3~6岁、>6岁)分组,分析各年龄组临床表现。结果发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的发生率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 > 0.05);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3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 < 0.05);退热、扁桃体消退及淋巴结消退时间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 > 0.05)。
关键词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8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由EB病毒感染所致,是以侵犯淋巴系统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皮疹,部分不典型患儿可仅表现其中几项,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形态淋巴细胞,部分患儿有肝功能损伤。临床过程及预后往往较好,但与嗜血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及部分肿瘤疾病关系密切[1]。有研究[2]表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EB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约占50%。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临床研究,有助于了解该病的临床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82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均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3]:临床诊断病例,满足下列临床指标中任意3项及实验室指标中第4项;实验室确诊病例,满足下列临床指标中任意3项及实验室指标中第1~3项中任意1项。

临床指标:(1)发热;(2)咽扁桃体炎;(3)颈淋巴结肿大;(4)脾脏肿大;(5)肝脏肿大;(6)眼睑水肿。实验室指标:(1)抗EBV、VCA、IgM和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抗EBV-NA-IgG阴性;(2)抗EBV、=VCA、IgM阴性,但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和力抗体;(3)双份血清抗EBV-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 0.10和(或)淋巴细胞增多≥5.0×109/L。

1.2 实验室检查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外周血细胞分类,采用人工计数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形态,选取100个细胞测出各类细胞比例及异常淋巴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EB病毒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常规进行肝功能、腹部彩超、颈部彩超检查,入院时进行相关检查,出院前复查异常指标,包括血常规、血细胞形态、颈部彩超、肝功能等。

1.3 治疗方法

治疗上使用阿昔洛韦(湖北华世通药业公司,0.25 g/支)治疗,剂量为10 mg/kg,每12 h给药1次,体质量明显低于或者超过同龄者,按标准体质量及患儿体质量酌情增减,最大剂量不超过成人量,5~7 d后进行病情评估及复查。

1.4 临床观察指标

包括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发热持续时间及热型、淋巴结大小及消退时间、肝脾肿大情况、皮疹形态及持续时间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 13.0软件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儿中男50例(61%),女32例(39%),男女比约3 :2,男性患儿较多。< 3岁23例,3~6岁35例,> 6岁24例;3~6岁为高发,约占42.7%,提示该年龄段儿童为高发人群。

2.1 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症状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患儿肝脾肿大发生率(P = 0.007)、肝功能异常发生率(P = 0.035)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 1

表 1 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n(%)]
组别 n 发热 淋巴结肿大 扁桃体肿大 肝脾肿大 皮疹 眼睑浮肿 异常淋巴细胞 肝功能异常
< 3岁 23 18(78.3) 11(47.8) 11(47.8) 2(8.7) 2(8.7) 5(21.7) 21(91.3) 13(56.5)
3~6岁 35 32(91.4) 26(74.3) 19(54.3) 13(37.1) 3(8.6) 7(20.0) 31(88.6) 13(37.1)
> 6岁 24 19(79.2) 17(70.8) 17(70.8) 2(8.3) 5(20.8) 2(8.3) 19(79.2) 17(70.8)
χ2 2.435 4.695 2.771 10.008 2.365 1.860 1.697 6.693
P 0.296 0.096 0.250 0.007 0.307 0.395 0.428 0.035

2.2 不同年龄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比较

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不同年龄组患者肝功能异常情况进行比较,ALT < 54 U/L为正常,54~200 U/L为异常,> 200 U/L为异常明显。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肝功能异常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H = 5.228,P = 0.073),提示各年龄组之间肝功能异常程度无差别。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组患者异常淋巴细胞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患者异常淋巴细胞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F = 0.984,P = 0.379),提示各年龄组异常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没有差别。见表 2

表 2 不同年龄组患儿肝功能异常、异常淋巴细胞情况比较
组别 n 肝功能[n(%)] 异常淋巴细胞(%)
正常 异常 异常明显
< 3岁 23 10(43.5) 8(34.8) 5(21.7) 10.62±6.18
3~6岁 35 22(62.9) 6(17.1) 7(20.0) 11.58±6.47
> 6岁 24 7(29.2) 9(37.5) 8(33.3) 13.47±6.99

2.3 不同年龄组患儿病情转归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患儿发热、扁桃体消退、淋巴结消退时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提示相关症状各年龄组恢复正常时间无差别。见表 3

表 3 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症状转归比较
组别 发热(d) 扁桃体消退(d) 淋巴结消退(d)
< 3岁 4.39±1.50 5.14±1.31 13.08±4.87
3~6岁 4.22±2.18 5.49±1.50 14.88±4.59
> 6岁 4.37±1.98 5.35±1.53 16.69±6.16
F 0.057 0.361 1.691
P 0.945 0.698 0.195

2.4 不良反应及合并症

肝功能异常患儿1~2周恢复正常,并未发生肝功能恶化,提示阿昔洛韦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有38例合并支原体抗体滴度增高,考虑部分可能与抗体的交叉免疫有关,尚需要相关免疫学研究进一步明确关联性;合并肺部感染10例,合并脑炎2例,合并手足口病1例。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常有异常淋巴细胞增高、肝功能异常等特点[4-5]。研究[6]表明有20%的潜伏感染者间断排出病毒,成人以隐性感染为主,提示该病可能与不同年龄人群的免疫情况有关。部分儿童可表现为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岁年龄段为高发人群[7],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EB病毒感染后有多种临床表现,目前研究[8]认为与个体免疫情况相关。本研究表明肝脾肿大在3~6岁年龄组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年龄组,但肝功能异常程度在各年龄组并无差异,异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在各年龄组也无差异,这与以往研究[9]结果不同,可能需要更大样本进行总结,以明确各个年龄段是否存在差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过程也不尽相同,部分患儿可呈自限性疾病过程,仅需要对症支持治疗,部分患儿可呈进展性疾病过程,甚至进展为嗜血细胞增多症,危及生命[10]。目前对于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以及何时开始治疗尚存在争议[11-12]。较认同的治疗为应用抗EB病毒药物(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疗程7~10 d,另有研究[13]认为干扰素α1B亦可取得较好疗效。治疗过程中应该监测血常规、异常淋巴细胞、肝功能。本研究治疗经验来看,患儿反复发热不退,淋巴结进行性增大,异常淋巴细胞明显增高 > 10%以上或者出现明显并发症表现时,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年龄组相关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周内异常淋巴细胞基本能恢复到10%以内,淋巴结消退时间较长,平均需要2周左右。对于淋巴结消退缓慢的患儿,应积极随访颈部彩超及腹部彩超,警惕淋巴瘤等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表现不尽相同,3~6岁为高发人群,肝脾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在不同年龄组存在差异,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临床特征进行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覃肇源, 李剑波, 刘美娜.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9): 1476-1477.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08.09.005
[2]
DUNMIRE SK, HOGQUIST KA, BALFOUR H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J]. 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2015, 390(Ptl): 211-240. DOI:10.1007/978-3-319-22822-8_9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全国儿童EB病毒感染协作组.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 2016, 54(8): 563-568.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6.08.002
[4]
LUZURIAGA K, SULLIVAN JL.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J]. N Engl J Med, 2010, 362(21): 1993-2000. DOI:10.1056/NEJMcp1001116
[5]
GAO LW, XIE ZD, LIU YY, et al.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ssociated with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in Beijing, China[J]. World J Pediatr, 2011, 7(1): 45-49. DOI:10.1007/s12519-011-0244-1
[6]
CHAN KH, TAM JSL, PEIRIS JSM, et al. Ep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in infancy[J]. J Clin Virol, 2001, 21(1): 57-62. DOI:10.1016/S1386-6532(01)00149-4
[7]
CHAN CW, CHIANG AK, CHAN KH, et al. Ep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infection momomucleosis in Chinese children[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3, 22(11): 974-978. DOI:10.1097/01.inf.0000095199.56025.96
[8]
王艳, 陈小毅. EB病毒潜伏感染与机体免疫关系的研究[J]. 西南军医, 2012, 14(2): 309-311. DOI:10.3969/j.issn.1672-7193.2012.02.061
[9]
刘会琼.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11): 96-98.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6.11.037
[10]
卢根, 谢正德, 申坤玲, 等. 儿童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2): 121-126.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0.02.011
[11]
刘亚琼. 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 2003, 23(12): 54-55. DOI:10.3969/j.issn.1003-3548.2003.12
[12]
贾劬, 周玲, 杨跃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1例[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2): 122-122. DOI:10.3760/j.issn:1000-6680.2001.02.024
[13]
王开元, 刘雄诚, 王开元. 干扰素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5例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9): 1361-1361.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07.0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