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Vol. 46 Issue (12): 1138-1140

文章信息

杨莹, 李肖肖, 官彦雷, 岳晓妍
术后综合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影响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Embol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6(12): 1138-1140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2017, 46(12): 1138-114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3-02
网络出版时间:2017-11-30 18:14
术后综合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影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沈阳 110001
摘要:观察对比颅内动脉瘤经皮穿刺血管内栓塞术后综合护理及单纯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综合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常规护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综合护理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Embol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颅内动脉瘤为局灶血管异常改变所致脑部血管的肿瘤样隆起病变,在脑血管疾病谱中仅次于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位列第3位,据统计有34%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系由其引起[1]。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及经皮穿刺血管内栓塞术,后者较前者具有术区微小、预后见佳、痊愈期短等优势,因此患者更倾向于接受该术式。我科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4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经皮穿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术后进行合理、规范的综合护理,有效地预防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表 1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n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性别
  男 72 66
  女 51 56
临床表现
  无症状 16 21
  头痛 101 93
  呕吐 68 72
  脑膜刺激征 40 36
  意识障碍 39 33
  木僵 12 15
  昏迷 3 1
瘤体部位
  前交通动脉 52 47
  后交通动脉 48 55
  大脑前动脉 8 4
  大脑中动脉 6 9
  大脑后动脉 2 6
  基底动脉 7 1
Hunt-Hess分级
  Ⅰ级 16 22
  Ⅱ级 55 52
  Ⅲ级 40 33
  Ⅳ级 12 15

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后,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科行经皮穿刺血管内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病例245例。其中,男138例,女107例,年龄37~73岁,平均53.8岁;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 123)和对照组(n = 122),2组一般资料基线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未采取其他手术措施;Hunt-Hess分级[2]为Ⅰ~Ⅳ级;签署栓塞术知情同意书;顺利施行栓塞治疗。排除标准:非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颅脑CT发现有陈旧性脑出血;Hunt-Hess分级为Ⅴ级;有重要器官系统的严重病变;有重度颅内感染;有精神疾患;有恶性肿瘤。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全麻、气管插管处理,术前6 h及术中用微量泵以1~2 mg/h的速率泵入尼莫地平。经皮股动脉穿刺放入6F导管鞘,全身肝素化,经鞘管放入5F导管,依据DSA结果确定瘤体位置、横径、形状等相关参数,选择横径适宜的弹簧圈放入瘤腔内,至动脉瘤在DSA下不可见。拔管后按压穿刺点、绷带包扎止血,术后送回科内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保持卧床24 h以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

1.3 术后护理

1.3.1 常规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按照卧床休养、监测观察、支持护理等普通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1.3.2 综合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

1.3.2.1 局灶护理

注意足部皮肤的温度、色泽、痛觉变化;关注穿刺点敷料渗血、皮下血肿出现与否;留意手术一侧足背的动脉搏动。

1.3.2.2 管道护理

对行腰椎穿刺术或腰大池置管处理的患者,稳妥固定引流管以保证顺畅的引流;观察脑脊液的容量、性质、颜色。管道护理过程中坚持无菌原则,避免导管相关感染。

1.3.2.3 心功能护理

维持较高血容量和有效灌注压;术后连续监测血压,保证患者血压稳定。由于心功能异常的老年人易出现术后心力衰竭,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预防高血压危象[3]。对无禁忌证的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行皮下注射及阿司匹林口服,预防血栓形成,改良脑部组织的微循环状况以及氧供情况[4]

1.3.2.4 肺功能护理

监测呼吸频率和节律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呼吸道感染;对已感染者促进排痰,行抗生素治疗[5]

1.3.2.5 肾功能护理

检测肾脏的各项血生化指标、观察尿量变化;嘱患者多饮水以加快造影剂排泄,降低肾脏负担。

1.3.2.6 机体护理

卧床期间保持下肢适当活动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离床活动后定期活动;坚持按摩身体以防形成压疮。

1.3.2.7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血栓栓塞:密切监测脉搏、血压、肢体皮肤温度和颜色,若怀疑血栓栓塞,则行CT、DSA检查,依具体情况而决定是否行溶栓治疗[6]。(2)脑部血管痉挛: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行CT检查以除外颅内出血;术后常规给予尼莫地平以预防脑部血管的痉挛。(3)瘤体破裂出血:避免剧烈活动、排便用力过度、栓塞介质刺激、情绪不稳定等易引起瘤体破裂的因素,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神经损害的症状以及体征,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密切观察有无瞳孔大小变化,及时处理脑疝[7]

1.3.2.8 离院辅导

指导患者劳逸结合、稳定情绪,戒烟限酒、健康膳食、科学排便,遵从医嘱服药和测量血压,3个月后来院复查。

1.4 观察指标

1.4.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血栓栓塞、脑血管痉挛、瘤体破裂出血、穿刺点渗血、脑梗死等。

1.4.2 平均住院时间

由每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计算得出。

1.4.3 护理满意率

采用调查问卷,分为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5种情况,以后三者数据计算满意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 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护理满意率比较
组别 n 并发症发生率(%) 平均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 123 7.32 9.8±2.3 93.8
对照组 121 22.31 13.2±3.1 84.7
P < 0.05 < 0.05 < 0.05
注:对照组有1例由于呼吸肌麻痹死亡,数据予以剔除.

3 讨论

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如果耽误治疗,易出现瘤体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血栓栓塞等,损害脑组织结构,甚至造成死亡。现阶段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介入栓塞治疗已日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显著,术中损害轻,手术快捷方便,治疗费用低,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对介入治疗后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加快病情好转。术后综合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局灶、管道、心肺肾功能、机体、并发症、离院辅导多方面的护理,在专科病房中实行全科护理措施,是对传统护理理念的补充。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护理满意率均优于仅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术后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为患者提供合理、规范的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 张玉淇.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725-727.
[2]
GHOSH S, DEY S, MALTENFORT M, et al. Impact of Hunt-Hess grade on the glycemic status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atients[J]. Neurol India, 2012, 60(3): 283-287. DOI:10.4103/0028-3886.98510
[3]
于淑华. 38例脑动脉瘤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7): 995-996. 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0.07.099
[4]
王文利. 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护理体会[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3(5): 520-521.
[5]
万军, 张晓龙, 鲁刚, 等. 颅内破裂囊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19(11): 847-851.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0.11.003
[6]
张军艳, 任玉琴, 殷闯.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4): 340-341. DOI:10.3969/j.issn.1671-8194.2013.14.263
[7]
曹君. 7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浙江医学教育, 2013, 12(2): 26-30. DOI:10.3969/j.issn.1672-0024.2013.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