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资源  2022, Vol. 25 Issue (4): 440-446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10850

引用本文  

王艺园, 王伟, 袁颖, 等. 中国精神病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 2022, 25(4): 440-446. DOI: 10.13688/j.cnki.chr.2022.210850

基金项目

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GWⅤ-10.1-XK18)

作者简介

王艺园,硕士生,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服务研究,19211020110@fudan.edu.cn

通信作者

王伟,wangwei@shm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1-07-13
修订日期:2021-08-17
中国精神病医院卫生资源配置变化趋势分析
王艺园 1, 王伟 1, 袁颖 1, 王颖 1, 张伟波 2, 严非 1     
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 上海 200032;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0025
摘要目的 了解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推动下我国精神卫生资源不同阶段的配置情况及其变化,为今后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循证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取2002—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神病医院、所有专科医院和所有医院的数量及其医护人员数量、万元以上设备数、业务用房面积、总收入、财政拨款收入以及全国2002—2019年末人口数,并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3个时间段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结果 全国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呈增长趋势,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基本实现规划目标。每十万人口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0%和7.6%,均低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每家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及其年均增长率(9.7%)均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但其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在近十年来呈现负增长趋势。结论 政府需加强对精神卫生的支持,制定与精神健康需求相匹配、适应宏观环境的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相关政策。同时,继续加大对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并将其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精神卫生财政投入与医护人员数量同步增长。另外,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建设仍需加强。
关键词精神卫生    资源配置    变化趋势    比较分析    中国    
Keywords: mental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change trend    comparative analysis    China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市化、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使得公众精神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2012—2014年的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以下简称“精神卫生调查”)(China Mental Health Survey, CMHS)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城乡社区常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中,符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Ⅳ)的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间歇暴发性障碍等6个一级分类、30多个二级分类中任何一种精神障碍的加权12月患病率为9.3%[1]。同时,诸多研究[2-4]显示,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短缺和配置不均,存在人群日益增长的精神健康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平衡等问题,对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和人群精神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并提出了阶段性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为了解近20年来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及其变化,本研究对全国范围内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卫生设施和卫生经费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专科医院和所有医院的资源配置进行比较,为今后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2003—2020年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取2002—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神病医院、专科医院和所有医院的机构数量、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万元以上设备数、业务用房面积、总收入及财政拨款收入、全国2002—2019年末人口数。

上述“所有医院”指全国所有的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专科医院”指全国所有的各类专科医疗机构,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精神病医院”即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

1.2 资料分析

采用Excel 2021对数据进行汇总,采用绝对数、相对数和年均增长率分别对机构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万元以上设备数、业务用房面积、总收入、财政拨款收入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年均增长率=$\left(\sqrt[n]{\frac{\alpha_n}{\alpha_0}}-1\right) $×100%(α0αn分别为起始年和终末年的数量[5])。

依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6]、《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7]、《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8]的时间节点,数据分析将分为3个时间段进行比较,第一阶段为2002—2010年,第二阶段为2011—2014年,第三阶段为2015—2019年。由于2003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数据缺失,因此,卫生经费相关增长率计算中年份数少1年。

2 结果 2.1 机构数量

2002—2019年,全国精神病医院数从583家增加到1 545家。总体来看,每百万人口所拥有的精神病医院数呈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0.454家增加到2019年的1.104家。从年均增长率来看,精神病医院数量的年均增长率(5.4%)高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3.4%),但低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7.6%)。从3个阶段来看,精神病医院数量的年均增长率逐渐增加,第三阶段的年均增长率最快(13.3%)。见表 1

表 1 2002—2019年每百万人口的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数量 
2.2 医护人员数量

2002—2019年,全国精神病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总数从16 255人增加到40 850人。总体来看,每十万人口所拥有的精神病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基本呈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1.265人增加到2019年的2.918人。从年均增长率来看,精神病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的年均增长率(5.0%)低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7.6%),稍高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4.5%)。从3个阶段来看,精神病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年均增长率逐渐增加,第三阶段的年均增长率最快(10.0%)。见图 1图 2


图 1 2002—2019年每十万人口的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量


图 2 2002—2019年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的阶段性年均增长率

2002—2019年,全国精神病医院的注册护士总数有较大增幅,从25 361人增加到95 791人。每十万人口所拥有的精神病医院注册护士数从2002年的1.974人增加到2019年的6.842人。从年均增长率来看,与专科医院(10.0%)相比,精神病医院注册护士数量的年均增长率(7.6%)较慢,但略快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7.1%)。从3个阶段来看,精神病医院的注册护士数量的年均增长率逐渐增加,第三阶段的年均增长率最快(13.2%)。见图 3图 4


图 3 2002—2019年每十万人口的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注册护士数量


图 4 2002—2019年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注册护士数量的阶段性年均增长率

2002—2019年,精神医学类医护比大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精神医学类医护比从2002年的0.641上升到2019年的0.762。2019年,精神医学类医护比低于医院(0.840)和专科医院(0.838)。

从每家机构所拥有的医护人员数量来看,2002—2019年,全国精神病医院平均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为26~31人。相比所有医院和专科医院,每家精神病医院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远低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也略低于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从年均增长率来看,每家精神病医院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呈现负增长(-0.4%),慢于所有医院(1.0%)和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0)。从3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每家精神病医院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年均增长率最高(1.3%),第二阶段年均增长率减缓,到第三阶段则为负增长(-3.5%)。见表 2

表 2 2002—2019年全国每家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拥有的医护人员数量 
2.3 卫生设施情况

2002—2019年,全国精神病医院拥有的万元以上设备总数从10 976台增加至77 964台。每家精神病医院拥有的万元以上设备数量从2002年的18.827台增加至2019年的50.462台,但与每家医院和专科医院拥有的设备数仍有较大差距。从年均增长率来看,每家精神病医院拥有的万元以上设备数年均增长率(6.0%)低于所有医院(8.5%)和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6.7%)。从3个阶段来看,第二阶段每家精神病医院拥有的万元以上设备数年均增长率最高(9.7%),第三阶段年均增长率最低(2.2%)。见表 3

表 3 2002—2019年全国每家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拥有卫生设施情况

2002—2019年,全国精神病医院拥有业务用房面积约从371万m2扩大至1 402万m2。每家精神病医院所拥有的业务用房面积从2002年的约6 369.093 m2扩大至2019年的9 073.546 m2。与所有医院和专科医院相比,每家精神病医院的业务用房面积规模小于所有医院,大于专科医院。从年均增长率来看,每家精神病医院业务用房面积的年均增长率(2.1%)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0.7%),但低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2.7%)。从3个阶段来看,每家精神病医院业务用房面积的年均增长率逐渐减缓,在第三阶段呈现负增长(-1.5%)。见表 3

2.4 卫生经费情况

每家精神病医院的总收入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807.137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4 282.276万元。其年均增长率(11.0%)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9.7%),低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12.7%)。

每家精神病医院的财政拨款收入大体也呈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204.427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905.494万元,其年均增长率(9.7%)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8.8%),低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13.5%)。从3个阶段看,第一阶段每家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年均增长率最高(18.6%),第二阶段年均增长率减缓(0.4%),第三阶段呈现负增长(−2.3%)。见图 5图 6


图 5 2002—2019年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平均财政拨款收入


图 6 2002—2019年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平均财政拨款收入的阶段性年均增长率

同时,每家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02年以来一直高于所有医院和专科医院,大体在21%~27%,而所有医院和专科医院这一比例均在12%以下。

另外,按照医护人员的人均总收入来看,全国精神病医院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11.307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48.420万元,其年均增长率(9.5%)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8.3%),低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9.8%)。按照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来看,全国精神病医院也大体呈增长趋势,从2002年的人均2.864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10.238万元,其年均增长率(8.3%)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7.4%),低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10.6%)。从3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最高(15.9%),随后医护人员的人均财政拨款收入呈现负增长趋势。见图 7图 8


图 7 2002—2019年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的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


图 8 2002—2019年全国所有医院、专科医院和精神病医的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的阶段性年均增长率
3 讨论与建议 3.1 全国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呈增长趋势,精神卫生得到较快发展

从全国来看,无论是精神病医院数,还是其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万元以上设备数、业务用房面积及政府财政拨款收入,在2002—2019年总体均呈增长趋势。2002—2019年,我国每10万人口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265人增长到2.918人,每家精神病医院的财政拨款收入从204.427万元增长至905.494万元。同时,2019年我国精神病医院数及其注册护士数、万元以上设备数、业务用房面积分别是2002年的2.7倍、3.8倍、7.1倍和3.8倍左右。可以看出,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的推动下,随着精神卫生相关的政策出台,我国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有了较大改善。由于统计口径原因年鉴尚未单独对精神病医院的床位数进行统计,因此,本研究尚未纳入床位数。

据2020年的文献[9]报道,我国约有16%~17%的人饱受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由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所有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13%。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25%,居负担排行榜第一位[10]。精神卫生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对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健康需求,更好地为人群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应继续加强对精神卫生的支持,制定与精神健康需求相匹配、适应宏观环境的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相关政策和规划。

3.2 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基本实现规划目标,但其年均增长率低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

数据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精神病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达40 850人。对照《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要求,目前已达到了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加到4万名的目标。由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尚未有全部精神卫生机构人员的统计数据,仅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医护人数统计,因此,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2]中全国不同单位主办的精神卫生机构人员中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人员数占78.35%,大致估算2019年底全国每10万人口至少拥有3.724名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和8.733名注册护士。对比2017年《全球精神卫生系统调查》[11]中全球每10万人口平均拥有1.300名精神科医生和3.500名护士的数据结果,我国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每10万人口2.020名精神科医生和6.830名护士的水平,但远低于欧洲地区每10万人口9.900名精神科医生和23.200名护士的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数量的年均增长率慢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同时,虽然精神病医院的医护人员整体呈增长趋势,但每家精神病医院所拥有的执业(助理)医师数出现负增长,可能由于精神病医院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快于精神类执业(助理)医师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另外,2002—2019年,每家医院所拥有的医护人数大约是精神病医院医护人数的1~2倍。可以看出,精神病医院所拥有的医护人员规模与所有医院的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作为专科医院之一,精神病医院在专科领域具有其特殊性,精神医学类医护人员普遍存在职业风险高、工作环境差、社会歧视感强、收入偏低等问题[12-14]。作为目前重点关注的卫生领域之一,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建设仍需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倾斜性和支持性政策,加强精神卫生人才的培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精神卫生人员的薪酬待遇和执业环境等,全方面切实加强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同时,在配置精神卫生资源时,应统筹考虑其他相关资源,保证资源的同步增长,增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3.3 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本研究显示,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逐年增加,每家精神病医院的财政拨款收入和每名医护人员的财政拨款收入均高于所有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而且,每家精神病医院的财政拨款收入和每名医护人员的财政拨款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也均高于所有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同时,每家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也高于所有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逐渐重视,对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

随着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和业务的不断发展,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其总收入增长较快。但值得关注的是,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慢于其总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导致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王坤[15]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尽管2002—2019年精神病医院的财政拨款收入不断增加,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从2011年开始精神病医院财政拨款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慢于医护人员的年均增长率。因此,医护人员人均财政拨款收入增速逐渐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趋势。

由于精神卫生服务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16],且对精神卫生的投入是具有成本效益的[17],我国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精神卫生的财政投入,并将其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确保精神卫生财政投入与医护人员数量同步增长,保障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以提高人员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HUANG Y Q, WANG Y,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J]. Lancet Psychiat, 2019, 6(3): 211-224. DOI:10.1016/S2215-0366(18)30511-X
[2]
史晨辉, 马宁, 王立英, 等. 中国精神卫生资源状况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9, 12(2): 51-57.
[3]
王文萍. 山东省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公平性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9.
[4]
孙思伟, 白杨, 李怡雪, 等. 精神卫生资源配置与精神疾病服务供给的关系研究[J]. 医院管理论坛, 2021, 38(1): 39-42.
[5]
方积乾. 卫生统计学[M]. 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6]
佚名.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J]. 上海精神医学, 2003, 15(2): 125-128.
[7]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卫办疾控函[2012] 495号[A]. 2012.
[8]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5] 44号[A]. 2015.
[9]
陆林. 我国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亟待加强[E B/OL]. [2021-05-2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125/22/16781080_958933335.shtml.
[10]
XU J F, WANG J, WIMO A, et al. The economic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2005-2013: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olicy[J]. BMC Psychiatry, 2016, 16: 137. DOI:10.1186/s12888-016-0839-0
[1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ntal health atlas 2017[R].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12]
赵燕, 公维谦. 精神科医生工作压力状况调查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观察[J]. 精神医学杂志, 2016, 29(4): 273-276. DOI:10.3969/j.issn.2095-9346.2016.04.010
[13]
朱永基. 精神科医生何以应对自身压力[N]. 健康报, 2012-03-05(4).
[14]
王海容, 魏洋. 对加强我国精神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 医学与法学, 2014, 6(5): 33-35.
[15]
王坤. 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经济运行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16]
封欣蔚. 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重庆: 重庆医科大学, 2017.
[17]
CHISHOLM D, SWEENY K, SHEEHAN P, et al. Scaling-up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global return on investment analysis[J]. Lancet Psychiatry, 2016, 3(5): 41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