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上海 20003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健康不仅仅可以通过居民自身进行锻炼或保持良好作息获得,还需要整个地区环境的支持[1]。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从而构成健康城市(healthy city),并通过持续改善环境、丰富社区资源,使城市居民能够互相支持,以发挥城市的最大潜能[2]。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中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将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和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把健康与政策相融合,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3]。陶聪等[4]提出了“城市发展力”的概念,以综合反映城市的发展状况。
健康发展力是指一个地区的人群整体健康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能力。健康发展力借鉴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5],纳入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人群三大维度,补充健康产业和健康保障两大维度。同时参考国内外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6-10],完善二级和三级指标,旨在纳入影响人群健康发展因素的指标,通过指标体系发现制约各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制约不同地区人群健康发展力的瓶颈,从而通过分享领先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提高地区健康水平的可行路径,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1 研究方法 1.1 制定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查阅相关文献[5-10],确定健康发展力的定义和内涵,构建以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产业和健康人群为一级指标,包含18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的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框架。
1.2 确定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 1.2.1 专家遴选基于德尔菲法[11]及研究涉及的领域和可行性,遴选了国内8个省(市)的卫生绩效和卫生管理领域的专家15人。入选标准:具有10年及以上卫生绩效或卫生管理领域工作经验、相当的科研水平、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较认可研究,自愿参与[12]。
1.2.2 制定专家咨询表基于德尔菲法原理设计“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框架专家咨询表”[13],包括:①卷首语,说明研究目的和内容;②专家基本情况;③专家打分表,包括重要性、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评分,判断依据,熟悉程度;④专家补充意见。
1.2.3 专家咨询2019年8—11月,课题组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对15位入选专家进行了2轮咨询。第1轮咨询专家根据Likert五级评分法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赋以1 ~ 5分,并填写每个指标的修改意见、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对指标体系提供补充意见。根据第1轮咨询结果修改问卷,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表。第2轮咨询的步骤与第1轮相同,专家对各指标进行评分或修改,课题组整理和分析后形成健康发展力指标体系。
1.2.4 筛选指标的标准指标筛选与调整主要依据指标各维度评分的统计学结果以及专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兼顾课题需求[14]。计算各级指标评分的加权均数、支持率和变异系数。三级指标的重要性、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必须满足加权均数≥3.0、变异系数≤0.25、支持率≥0.5,否则,删除或者修改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用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用R 3.4.1进行统计学分析。
专家积极性[13]:以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回收率=有效回收问卷/全部问卷×100%,回收率应在70%及以上。
专家权威程度[13]:Cr =(Ca+Cs)/2,Cr为权威系数,Ca为判断依据,Cs为熟悉程度,Cr≥0.7说明权威性较好。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包括非常熟悉、比较熟悉、一般、较不熟悉和非常不熟悉5个等级。专家判断依据包括工作实践经验、理论分析、国内外同行的了解、直觉4个等级。见表 1。
表 1 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赋值 |
![]() |
专家协调程度[13]:Kendall协调系数用Kendall’s W函数计算,表示专家对指标的协调程度。W值在0 ~ 1,W值越大,专家意见越一致。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13]:指标包括均数、支持率和变异系数。支持率=认为某项指标“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专家人数/参与该项指标评分的专家人数×100%。
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15位专家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江苏、浙江、四川和广东。研究卫生体系规划的5人、卫生绩效评价3人、公共管理2人、卫生事业管理5人。专家年龄在37 ~ 55岁。工作年限最低7年,最高30年。职称情况为中级3人、副高级4人、正高级8人。文化程度为硕士8人、博士7人。
2.2 专家咨询情况 2.2.1 专家积极性2轮问卷回收率分别是80%和73%,问卷有效率均为100%。
2.2.2 专家权威程度Ca = 0.68,Cs = 0.78,Cr = 0.73,说明专家咨询的可信度较好。
2.2.3 专家协调程度指标重要性的整体W值为0.403(χ2 = 328.14,P<0.05),数据可得性的整体W值为0.466(χ2 =379.05,P<0.05),敏感性的整体W值为0.266(χ2 =216.12,P<0.05),专家意见较一致。见表 2。
表 2 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 |
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数和支持率越高,指标越重要。指标的变异系数越小,专家意见越集中。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评分同理。2轮专家咨询后,指标的重要性、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整体评分都在4.00分以上,整体支持率在75.00%以上,整体变异系数小于0.25。见表 3。
表 3 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 |
第1轮专家咨询删除了4个三级指标,修改了7个三级指标,增加了2个三级指标。第2轮专家咨询没有删除或修改指标。
2.4 构建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的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包括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见表 4。
表 4 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 |
![]() |
研究采用的德尔菲法广泛用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5位函询专家主要从事卫生体系规划、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工作年限都在10年及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占80%,专家数量较为合理,再增加人数对结果影响不大[15],因此,专家遴选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要求专家积极性在70%及以上[11],2轮问卷回收率分别是80%和73%,说明专家积极性较高。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73,说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专家协调程度方面,2轮专家咨询的指标重要性、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03、0.466和0.2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较高。指标的重要性、数据可得性和敏感性评分都在4.00分以上,支持率在75.00%以上,变异系数小于0.25,说明专家意见较为集中。专家的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都较好,健康发展力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2 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健康发展力以“健康城市”概念为基础,不仅仅关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力,更关注地区的健康环境基础、健康保障提供、健康产业发展以及人群健康现状,因此,指标体系包括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产业和健康人群5个维度。各维度相辅相成:健康环境是健康城市的基础,是人们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包括居住、交通、职业、食品药品以及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是健康城市的核心,体现了城市的医疗服务提供能力,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费用和卫生资源;健康保障是健康城市的保障,保证居民享有医疗服务,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健康产业是健康城市的前提,健康产业发展才能带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健康人群是健康城市的根本,包括健康教育、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
3.3 构建健康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城市”概念后,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上海、江苏等地区就开展了相关建设[16]。健康城市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人们的共识动员政府、社会和居民通力合作,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居民的健康状况。目前,相关研究多聚焦现状评价,较少涉及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评价。因此,研究不仅着眼于制定健康城市的标准,更关注一个地区使人群整体健康水平达到更高层次的能力。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各城市的健康发展评价:一线城市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二、三线城市可以以一线城市为标杆,树立健康城市发展的目标。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1] |
卢丹梅. 城市健康住区环境构成及评价指标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2] |
杨玉洁, 雷海潮. 国外健康城市建设的新进展与启示[J]. 医学与社会, 2016, 29(8): 33-36. |
[3]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A]. 2016.
|
[4] |
陶聪, 陆邵明, 李佳芯. 我国不同行政等级城市发展力差距特征与规律研究: 以浙江、云南两省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8, 36(11): 25-34.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1.005 |
[5] |
武占云, 单菁菁, 耿亚男. 中国城市健康发展评价[J]. 区域经济评论, 2015(1): 146-152. DOI:10.3969/j.issn.1003-4919.2015.01.028 |
[6] |
刘明华, 董贵华.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秦皇岛市生态系统为例[J]. 中国疗养医学, 2005, 14(3): 161-164. DOI:10.3969/j.issn.1005-619X.2005.03.002 |
[7] |
PINEO H, GLONTI K, RUTTER H, et al. Urban health indicator tool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 systematic review[J]. J Urban Health, 2018, 95(5): 613-646. DOI:10.1007/s11524-018-0228-8 |
[8] |
WHITEHEAD M.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equity and health[J]. Int J Health Serv, 1992, 22(3): 429-445. DOI:10.2190/986L-LHQ6-2VTE-YRRN |
[9] |
戴瑞明, 周帅, 霍兆桦, 等. 医学中心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卫生资源, 2018, 21(1): 7-9, 31. DOI:10.3969/j.issn.1007-953X.2018.01.004 |
[10] |
MAKADZANGE K, RADEBE Z, MASEKO N,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health equity assessment and response tool: a case of Matsapha, Swaziland[J]. J Urban Health, 2018, 95(5): 672-681. DOI:10.1007/s11524-018-0241-y |
[11] |
王嘉艺, 杜建姝, 米玉倩, 等.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我国恶性肿瘤相关监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J]. 现代预防医学, 2018, 45(19): 3457-3460. |
[12] |
思萍, 唐健, 杨春梅, 等. 多点执业背景下护士核心能力框架的初步构建[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17): 3116-3119, 3138. |
[13] |
葛振兴, 杨艳, 宋伟民, 等. 基于德尔菲法的游泳场所卫生诚信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上海预防医学, 2019, 31(7): 584-589, 600. |
[14] |
何旭文, 冯玉韬, 刘国莲, 等. 基于德尔菲法的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护理研究, 2019, 33(18): 3227-3230.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19.18.031 |
[15] |
孙振球. 医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
[16] |
陈柳钦. 健康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市场, 2010(33): 50-63. DOI:10.3969/j.issn.1005-6432.2010.33.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