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黄清臻, 贾瑞忠, 王旭, 田志博, 朱庆伟
- HUANG Qing-zhen, JIA Rui-zhong, WANG Xu, TIAN Zhi-bo, ZHU Qing-wei
- 便携智能鼠情监测系统箱的研制与应用
-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portable intelligent rodent tele-monitoring system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1, 32(3): 344-347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1, 32(3): 344-347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3.017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0-12-15
2 思百达物联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5
2 Spider IoT Technology(Beijing) Co., Ltd, Beijing 100025, China
目前对鼠情监测主要依靠传统手段,如粉迹法、鼠夹法、粘鼠板、目测法等方法[1],在识别鼠情及鼠密度上存在诸多不足,如误差大、效率低,无法观察鼠类形态特征、活动规律等。为此,我们在成功研发“基于物联网远程鼠情监测系统”基础上[2],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识别、大数据学习模拟技术,研制出无需借助外网的便携智能鼠情监测系统箱。可用在垃圾场站、密闭舱室、高温等多种复杂环境,弥补了传统监测鼠情的不足,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准确的监测鼠情,对鼠害科学防控将发挥重要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监测系统箱由数据采集端的数个夜视高清摄像头, 数据接收、处理、储存、发送的特制主机和特定无线路由器等组成,装入专利设计的聚氯乙烯(PVC)箱。见图 1。
1.2 连接(1)将识别主机与无线路由器连接,通电。(2)用笔记本或平板电脑搜索连接该局域网。(3)将摄像头通电,放置在监测区域的一定位置,调整摄像头拍摄角度,系统箱即可使用。摄像头负责采集实时监控场景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以及数据信息编码通过局域网发送到主机;主机运行人工智能算法自动检测识别图像中的鼠类活动情况,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储存、分析等。见图 2。
1.3 鼠情量化计数根据图像捕捉结果,计算每个摄像头在每个区域的鼠类捕捉数据。日捕见数为每晚每监控点探查区域(探测野)经过的鼠类数量。
将现场捕获、网络收集6万张大小黑鼠、灰鼠、大白鼠及其他鼠类类似物图片、视频特征,其中5万张作为训练集(不含小白鼠),供算法进行训练学习,自动提取鼠类外形特征,建立鼠类预测(识别)网络模型。该模型属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与普通神经网络的区别在于,前者包含了1个由卷积层和子采样层构成的特征抽取器,具有对某一监测对象的形态特征进行提取、储存、记忆、分析和识别的作用。卷积神经网络由3部分构成,第1部分是输入层,第2部分由n个卷积层和池化层的组合组成,第3部分由1个全连结的多层感知机分类器构成。
网络模型生成后对训练集外的1万张鼠及其他鼠类类似物图片作为测试集,按一定顺序逐一进行测试和重复测试,验证识别的准确度。
1.5 模拟现场试验 1.5.1 实鼠识别观察将训练完成的网络模型进行模拟现场试验。于模拟现场实验室(3.30 m×3.40 m玻璃房)每次放入10只健康小黑鼠(C57BL/6,30~50 g,军事医学研究院提供),地板中央置鼠饲料和饮水。任取监测系统箱2个摄像头按说明书安装,通电启用。记录不同时间捕鼠数量。试验重复3次。观察实鼠识别准确度。
1.5.2 非“鼠”识别观察上述条件下每次放入10只健康小白鼠(30~50 g/只),饲养、监测方法同上,观察监测效果。
1.6 现场应用利用该系统箱先后在上海市某食品厂、云南省某部营区等应用,每单位设监测摄像头20个,连续监测观察3 d,同时用粘鼠板(大连三利消毒有限公司)40个/次,连续3 d作为对照,每摄像头对应2张粘鼠板,记录分析比较该系统箱的监测效果。
1.7 统计学分析现场应用试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监测方法的效果差异,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鼠类识别网络模型验证对使用完成训练的网络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当第1个epoch(指对训练集所有训练样本完成1次训练)训练结束时,模型对测试集图片识别率在91.00%以上,后续对每个epoch训练结束后生成的模型进行测试,识别率提升至95.50%左右,即1万张鼠图片识别出9500张左右。反复训练并测试至epoch识别率稳定在95.00%以上。见图 3。
2.2 模拟现场试验不同时间实鼠监测结果,以第1次为例,第3天2个摄像头分别计数8和9只,平均8.5只。连续重复3次,第3~10天分别平均捕见8.67~11.00只,即第3天平均有1.33只未捕获到,或是其未进入“视野”,第10天平均多捕获1只,即累计重复1只;系统箱存在未识别计数和重复计数的误差,第5~10天假阳性误差率为5.00%~10.00%,即计数准确率为90.91%~95.24%(表 1)。另外,不同摄像头捕见数存在差异,与摄像头位置、角度有关。
对非“鼠”识别,即监测10只小白鼠10 d累计识别计数为0,即模拟网络型系统对未记忆过的物体,不会轻易抓拍计数。但小白鼠跟小灰鼠、小黑鼠相比也有一部分共同的特征,理论上用灰鼠训练得到的网络模型来对小白鼠进行测试的识别,会存在出现识别误差的可能性。
2.3 现场试验不同现场应用监测系统箱均捕见到鼠类,且鼠捕见率(平均5.67%)普遍高于对照粘鼠板法的捕获率(平均1.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6,P < 0.01)。见表 2。
监测系统箱现场应用可展示不同时间、地点监测鼠的图片、视频,并可选择统计分析等。图片放大后见图 4。
监测系统箱可提供不同监控点以及总体的不同时间段(日、周、月、年)捕获抓拍的数据聚合;并可选择以柱状图或折线图的形式展现。见图 5。
3 讨论监测系统箱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如反复记忆、辨别和纠偏鼠类体型、体态、五官、尾巴、胡须等大小、长度、颜色、形状等鼠类特征,通过大数据的学习模拟技术,实现鼠情的智能识别与监测。
大数据的模拟学习需要将完整的数据集在神经网络中传递多次,不同epoch的训练,实际上用的是同一个训练集的数据。第1个epoch和第10个epoch虽然用的都是训练集的图片或视频,但是不同epoch训练对模型的权重更新值是不同的,当达到30个epoch左右,权重更新值越来越小,准确度曲线趋于平缓稳定(图 3),对建立的鼠类识别网络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当达到30个epoch以上,模型对鼠识别的准确度保持在95.50%左右,如果进一步提高准确度,需进一步完善训练集的鼠类特征覆盖性。
模拟现场结果显示,对实际鼠类的识别计数率在90.00%以上,对于对照组“非鼠”不予识别。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与传统鼠密度监测方法一样可能存在漏识、误识(抓拍到非“鼠”)以及重复识别计数的误差,对于后2种情形,操作者/技术人员可通过调取数据后进一步甄别辨认后予以更正或删减剔除。作为一种新型产品总体准确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有进一步完善提高的空间。
另外,现场应用试验表明,监测系统箱捕见率普遍高于粘鼠板法捕获率,可进一步设定电子监测鼠密度控制标准。其电子监测密度可用上述日捕见率表示。
总之,与传统方法比较[3-5],该系统箱具有如下特点:(1)基于局域网实现智能鼠情实时监测,便携、无源化,无需外网;(2)监测图像视频清晰、连续,并储存图像、影像资料,可按时间、地点等要求分析资料;(3)使用便捷,改变传统人工方法耗时、费力,客观性差,无法实现实时、持续监测,以及无法获得图像视频信息等缺点;(4)准确度高,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识别技术,识别鼠类,计数准确度可达到90.00%以上;(5)摄像头无需特意安装,放置场所、区域同传统鼠笼、鼠夹等,即鼠类活动区域。该系统箱作为一种崭新的尝试,需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
利益冲突 无
[1] |
黄清臻. 军队有害生物预防控制技术指导手册[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6: 101-104. Huang QZ. Technical guidance manual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ilitary pests[M]. Beijing: People's Military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6: 101-104. |
[2] |
黄清臻, 贾瑞忠, 田志博, 等. 基于物联网的鼠情智能远程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9, 25(6): 519-522. Huang QZ, Jia RZ, Tian ZB,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 IoT-based rodent tele-monitoring system[J]. Chin J Hyg Insect Equip, 2019, 25(6): 519-522. DOI:10.19821/j.1671-2781.2019.06.004 |
[3] |
张北鹰, 魏龙江, 郝雨来, 等. 国境口岸鼠情监测方法探讨[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5, 28(1): 39-41. Zhang BY, Wei LJ, Hao YL, et al. A study on surveillant methods of rats at frontier port[J]. Chin J Front Health Quarant, 2005, 28(1): 39-41. DOI:10.3969/j.issn.1004-9770.2005.01.014 |
[4] |
郜二虎, 梁兵宽, 宋岩梅, 等. 国内外野生动物监测[J]. 林业资源管理, 2001(3): 27-30. Gao EH, Liang BK, Song YM, et al. Wildlife monitoring at home and abroad[J]. Forest Resour Manag, 2001(3): 27-30. DOI:10.3969/j.issn.1002-6622.2001.03.007 |
[5] |
Bart J. Monitoring the abundance of bird populations[J]. Auk, 2005, 122(1): 15-25. DOI:10.1093/auk/122.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