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岳玉娟, 任东升, 吴海霞, 刘小波, 赵宁, 郭玉红, 李贵昌, 王雪霜, 宋秀平, 王君, 鲁亮, 刘起勇
- YUE Yu-juan, REN Dong-sheng, WU Hai-xia, LIU Xiao-bo, ZHAO Ning, GUO Yu-hong, LI Gui-chang, WANG Xue-shuang, SONG Xiu-ping, WANG Jun, LU Liang, LIU Qi-yong
- 2019年全国蜚蠊监测报告
- National surveillance report on cockroaches in China, 2019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4): 412-416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0, 31(4): 412-416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4.00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0-04-30
蜚蠊是重要的城市昆虫和卫生害虫。在我国,栖息于室内的蜚蠊约21种,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有6种,即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黑胸大蠊(P. fuliginosa)、日本大蠊(P. japonica)、澳洲大蠊(P. australasiae)和褐斑大蠊(P. brunnea)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6年发布了《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国卫办疾控函〔2016〕215号),将蜚蠊监测工作与卫生城市(镇)创建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颁发了《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中疾控传防发〔2016〕56号),规定了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和目测法2种方法,各地依据自身情况选择6种环境类型,开展蜚蠊监测工作。现将2019年全国蜚蠊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2019年的蜚蠊监测数据来自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
1.2 监测点选择依据“中疾控传防发〔2016〕56号”文件,确定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级监测点,依照监测方案要求开展蜚蠊监测工作。
1.3 监测方案 1.3.1 监测方法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采用粘捕法和目测法进行蜚蠊监测。粘捕法是2005年以来全国病媒生物监测使用的蜚蠊监测方法 [2] ,目测法是评价我国城镇蜚蠊控制水平抽样调查的方法 [3] 。粘捕法用于获取蜚蠊粘捕率、侵害率、密度和密度指数;目测法用于获取蜚蠊/卵鞘/蟑迹的侵害率和密度指数 [4] 。计算公式:
(2)目测法:
粘捕法2个月至少监测1次;目测法每年至少监测2次。
1.3.3 监测环境在宾馆、餐饮行业、超市、居民区、农贸市场、医院6种环境开展蜚蠊监测。
1.4 统计分析应用SPSS 20.0和Excel 2013软件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蜚蠊监测数据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粘捕法蜚蠊监测数据分析 2.1.1 概况监测结果表明,2019年全国共计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203 725间标准间的监测,其中阳性间数10 719间,蜚蠊粘捕率为5.45%,侵害率为5.25%,密度为0.41只/张,密度指数为7.47只/张(表 1)。
2.1.2 蜚蠊种类构成捕获的德国小蠊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占捕获总数的95.65%,其次为美洲大蠊,占2.42%,其他蜚蠊占1.93%。德国小蠊的密度最高,达0.40只/张(表 1)。
2.1.3 不同环境蜚蠊监测结果蜚蠊总密度居前3位的为农贸市场、餐饮行业和超市,分别为1.24、0.62和0.40只/张;蜚蠊总密度指数居前3位的为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行业,分别为10.14、8.04和7.91只/张;粘捕率和侵害率居前3位的均为农贸市场、餐饮行业和超市。德国小蠊对各总指标取值影响最大,远大于其他种类蜚蠊。美洲大蠊密度居前3位的为农贸市场、餐饮行业和居民区,宾馆、超市和医院蜚蠊密度相当(表 1)。
2.1.4 不同省份蜚蠊监测结果地域分布粘捕率>10.00%和侵害率>9.00%的有福建、新疆、四川、广西、贵州和江西省(自治区);总密度>0.60只/张的有新疆、宁夏、贵州、江西、福建、四川和安徽省(自治区);总密度指数>9.00只/张的有贵州、江西、新疆、安徽、四川和甘肃省(自治区)(表 2)。美洲大蠊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省(自治区)的密度较高,符合南方高北方低的特点。
2.1.5 不同月份蜚蠊监测结果由表 3可见,蜚蠊粘捕率、侵害率和密度均以7、9月较高,分别为7.24%、7.14%、0.61只/张和7.53%、7.00%、0.61只/张,密度指数以11月最高,为8.58只/张。
2.2 目测法蜚蠊监测数据分析 2.2.1 概况监测结果表明,2019年全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54 134间标准间的蜚蠊监测,蜚蠊成、若虫侵害率为3.63%,卵鞘侵害率为1.29%,蟑迹侵害率为3.22%。其中大蠊的侵害率为1.28%,密度指数为2.23只/间;小蠊的侵害率为3.07%,密度指数为3.32只/间;卵鞘的密度指数为2.06只/间(表 4)。成、若虫大蠊共1 553只,成、若虫小蠊共5 521只。
2.2.2 不同环境蜚蠊监测结果成若虫(包括大蠊和小蠊)、卵鞘和蟑迹的侵害率居第1位的为农贸市场,分别为8.39%、2.79%和7.16%,其次侵害率和密度指数较大的有餐饮行业、居民区和超市,大蠊和卵鞘在宾馆的密度指数也相对较高(表 4)。
2.2.3 不同省份蜚蠊监测结果福建省的成若虫侵害率(包括大蠊和小蠊)、卵鞘及蟑迹侵害率均最高,分别为17.36%(11.25%和14.11%)、10.06%和20.04%;大蠊密度指数居前3位的是辽宁、江西和福建省;小蠊密度指数最高的为山西省,达23.00只/间;卵鞘密度指数居前2位的是江西和福建省(表 5)。
2.2.4 不同月份蜚蠊监测结果成若虫和蟑迹侵害率最大值均在7月,为4.37%和3.71%,卵鞘侵害率最大值在11月,为1.47%。小蠊密度指数最大值在9月,为5.08只/间(表 6)。
3 讨论本研究对2019年收到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病媒生物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蜚蠊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蜚蠊种类构成来看,德国小蠊占绝对优势,占捕获总数的95.65%(粘捕法)。德国小蠊是我国蜚蠊的优势种 [5-6] ,甘肃省2018年病媒生物监测结果表明,捕获的蜚蠊全部为德国小蠊 [7] 。由于德国小蠊具有繁殖数量多、速度快、生命力强等特点,蜚蠊防制工作应以控制德国小蠊成虫为主 [8] 。从环境类型来看,以农贸市场、餐饮行业、超市和居民区蜚蠊侵害率较高。2009-2013年上海市嘉定区病媒生物监测结果表明,蜚蠊侵害率以农贸市场和宾馆较高 [9] 。从区域分布来看,蜚蠊南方高、北方低,4个直辖市蜚蠊密度低;从季节分布来看,7月蜚蠊粘捕率或侵害率较高,与2018年全国蜚蠊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5] 。
2019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中粘捕法监测的蜚蠊侵害率为5.25%,低于2018年(6.24%)和2017年(9.27%)的监测结果,且呈逐年下降;蜚蠊密度为0.41只/张,低于2018年(0.51只/张)和2017年(0.71只/张)的监测结果,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中,目测法监测的成若虫侵害率为3.63%,与2018年(3.58%)比较有所增加 [5] 。
本监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2019年粘捕法蜚蠊监测数据,相较于2017-2019年,北京市上报的数据比重大,达66 590间标准间,而北京市蜚蠊密度较低,是2019年全国监测蜚蠊密度和侵害率均低于2018年蜚蠊密度和侵害率的原因之一。粘捕法监测指标“侵害率”、目测法监测指标“侵害率”和“密度指数”用到了“监测房间数”,监测房间数是15 m2为1个房间的估算值,受人为判定影响比较大,从而影响相应指数的准确度。目测法监测指标“密度指数”用到了指标“监测到活蜚蠊/卵鞘总数”,该指标受人为经验和能力影响也比较大。通常,粘捕法中“密度”和目测法中“侵害率”较为常用。采用粘捕法监测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17个有目测法监测数据,每个省份监测的各种环境类型的标准间数量也不一致,粘捕法和目测法的数据不完全匹配。今后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监测数据,以便对2种方法的监测结果展开对比分析。
[1] |
孙俊, 杨维芳, 徐燕. 我国蜚蠊及其防治研究概述[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4): 275-280. Sun J, Yang WF, Xu Y. A brief renew of cockroach control in China[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09, 20(4): 275-280. |
[2] |
吴海霞, 鲁亮, 孟凤霞, 等. 2006-2015年我国蜚蠊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2): 113-119. Wu HX, Lu L, Meng FX, et al. Reports on national surveillance of cockroaches in China, 2006-2015[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8, 29(2): 113-119.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2.001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7773-201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GB/T 27773-2011 Criteria for vector density control-Cockroach[S]. Beijing: China Standard Press, 2012. |
[4]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Z].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vector surveillance implementation plan[Z]. Beijing: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6. |
[5] |
任东升, 吴海霞, 郭玉红, 等. 2018年全国蜚蠊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2): 142-145. Ren DS, Wu HX, Guo YH, et al. National vectors surveillance report on cockroaches in China, 2018[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9, 30(2): 142-145.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2.006 |
[6] |
方勇, 李述杨, 林立旺. 福建省2010年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报告[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8(6): 65-66. Fang Y, Li SY, Lin LW. National vector biological monitoring in Fujian province, 2010[J]. Strait J Prev Med, 2012, 18(6): 65-66. |
[7] |
李治平, 吴照, 刘旭红, 等. 甘肃省2018年病媒生物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6): 639-642. Li ZP, Wu Z, Liu XH, et al. A vector surveillance report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2018[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9, 30(6): 639-642.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6.010 |
[8] |
叶浩风, 何涌波, 朱旭豪, 等. 2004-2005年清远市区"四害"密度消长及种群构成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06, 12(2): 99-101. Ye HF, He YB, Zhu XH, et al. Analysis of four pest growth and decay trend and population composing in Qingyuan downtown area in 2004-2005[J]. Chin J Hyg Insect Equip, 2006, 12(2): 99-101. DOI:10.3969/j.issn.1671-2781.2006.02.008 |
[9] |
王韶华, 武峥嵘, 徐友祥, 等. 2009-2013年上海市嘉定区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 2014, 26(11): 595-598. Wang SH, Wu ZR, Xu YX, et al.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vectors in Jiad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2009 to 2013[J]. Shanghai J Prev Med, 2014, 26(11): 595-598. DOI:10.19428/j.cnki.sjpm.2014.1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