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刘小波, 吴海霞, 郭玉红, 岳玉娟, 宋秀平, 赵宁, 任东升, 王君, 李贵昌, 刘起勇
- LIU Xiao-bo, WU Hai-xia, GUO Yu-hong, YUE Yu-juan, SONG Xiu-ping, ZHAO Ning, REN Dong-sheng, WANG Jun, LI Gui-chang, LIU Qi-yong
- 2019年全国媒介伊蚊监测报告
- Annual report on Aedes vector surveillance in China, 2019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4): 401-406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0, 31(4): 401-406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4.004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0-05-07
2019年我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了登革热多点暴发疫情[1],暴发范围和风险人群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构成了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基于媒介伊蚊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可持续控制对登革热科学精准防控至关重要。2014年10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各地《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中疾控传防发〔2014〕360号)中对我国3类登革热风险地区的媒介伊蚊监测点数量、方法及频次均作出了要求。本文基于各地上报监测资料对2019年我国2种媒介伊蚊的分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监测数据予以系统分析,为未来我国媒介伊蚊传播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媒介伊蚊监测数据来源于我国登革热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纳入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并上报的常规监测数据。
1.2 监测点依据“关于印发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的通知”要求,媒介伊蚊监测Ⅰ类省份包括6个省(自治区)即广东、云南、海南、广西、福建和浙江,每个省份监测点至少包括15个县(区);Ⅱ类省份包括10个省(直辖市)即上海、江苏、重庆、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每个省份监测点至少包括10个县(区);Ⅲ类省份包括7个省(直辖市)即北京、山西、河北、山东、天津、陕西和辽宁,每个省份至少包括5个县(区)。
1.3 监测方法及频次 1.3.1 监测方法本研究中媒介伊蚊幼蚊监测方法包括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指数(MOI),上述各监测点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大多数选择BI1种,也有少数省份同时选择BI和MOI 2种。采用双层叠帐法进行成蚊监测。
1.3.2 监测频率Ⅰ类省份在登革热的高风险区域的蚊虫活动季节,每月开展监测2次,间隔10~15 d;Ⅱ类省份5-10月开展,每月1次;Ⅲ类省份6-9月开展,每月1次。
1.4 相关定义及计算 1.4.1 户的定义每个家庭、集体宿舍/酒店/单位办公室的2个房间、农贸市场/外环境/花房/室内公共场所等每30 m2定义为1户。
1.4.2 密度指标幼蚊的密度指标包括BI和MOI,成蚊的密度指标为帐诱指数。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参见文献[2]。
1.4.3 风险评估标准BI和/或MOI<5为控制登革热传播阈值,≥5有登革热传播(散发)风险,≥10有登革热暴发风险,≥20有登革热流行风险。
1.5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纳入的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媒介伊蚊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幼蚊监测:2019年全国23个省的436个市、县(区)开展幼蚊监测,共开展BI监测3 789次,其中,Ⅰ类省份监测2 327次,Ⅱ类省份1 342次,Ⅲ类省份120次。此外,同年在全国的7个省开展了媒介伊蚊幼蚊MOI监测771次,包括Ⅰ类省份监测553次,Ⅱ类省份119次,Ⅲ类省份39次。
成蚊监测:Ⅰ类省份中的广西、福建省(自治区),Ⅱ类省份中的湖北、江苏省,Ⅲ类省份中的四川、陕西省部分月份开展了媒介伊蚊成蚊双层叠帐法监测。
2.2 媒介伊蚊幼蚊密度 2.2.1 总密度2019年全国开展BI监测3 789次,累计开展BI监测5 002 802户,累计媒介伊蚊幼蚊阳性水体数177 919个,平均BI为3.56。全国开展MOI监测771次,累计布放有效诱蚊诱卵器878 406个,阳性诱蚊诱卵器42 922个,平均MOI为4.89。各省媒介伊蚊BI和MOI监测结果见图 1、2。
2.2.2 Ⅰ类省份(1)BI:海南省全年、云南省6月下半月至10月上半月BI均处于登革热传播风险(5≤BI<10)。海南省5月上半月至11月上半月BI均处于登革热暴发风险(10≤BI<20)。福建省自3月下半月至9月下半月BI均处于登革热传播风险(5≤BI<10);其中4月下半月至9月下半月BI绝大多数均处于登革热暴发风险(10≤BI<20)。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自5月下半月至10月上半月均处于登革热传播风险(5≤BI<10)。浙江省自4月下半月至10月上半月BI均处于登革热暴发风险(10≤BI<20)。监测期内,广东省BI总体未达到登革热传播阈值,但21个监测市中大部分监测市的监测期内BI曾超过5,见图 3。
(2)MOI:Ⅰ类省份仅广西和广东省开展了MOI法监测。其中,广东省5月上半月至10月上半月平均MOI均达到登革热传播风险(5≤MOI<10)。广西4月下半月、5月下半月、6月下半月、7月下半月至8月下半月、9月下半月平均MOI均达到登革热传播风险(5≤MOI<10),见图 4。
2.2.3 Ⅱ类省份(1)BI:重庆、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省(直辖市)监测期内BI较高。其中,江西省5-9月,湖北省6-8月及10月,重庆、湖南、四川省(直辖市)5-10月,安徽、河南省6-10月,平均BI均达到登革热传播或暴发风险。江苏省监测期内未达到登革热传播风险,见表 1。
(2)MOI:贵州省仅开展了MOI监测,河南、湖南省同时开展了BI和MOI 2种监测。贵州省6-9月,河南省5-10月,湖南省6-8月,MOI均≥5,达到或超过登革热传播风险,见表 2。
2.2.4 Ⅲ类省份(1)BI:河北、山东和陕西省BI较高。其中,6-9月河北省BI均≥10,且8月≥20;陕西省7-8月、山东省8-9月BI均≥5,处于登革热传播风险(5≤BI<10);山西、天津、辽宁省(直辖市)监测期内BI均<5,未达到登革热传播风险,见表 3。
(2)MOI:北京市8月MOI为9.30,处于登革热传播风险(5≤MOI<10),辽宁省监测期内MOI尚未达到登革热传播阈值。
2.3 媒介伊蚊成蚊密度 2.3.1 Ⅰ类省份广西5月下半月至9月下半月期间,除7月上半月外,其余月份媒介伊蚊成蚊密度均≥2只/(顶·h)。福建省4月下半月、5月下半月至6月下半月,8月下半月至10月上半月媒介伊蚊平均成蚊密度均≥2只/(顶·h)。
2.3.2 Ⅱ类省份江苏省7-10月、湖北省6-7月和四川省9月的媒介伊蚊成蚊平均密度均≥2只/(顶·h)。
2.3.3 Ⅲ类省份陕西省9月媒介伊蚊成蚊平均密度≥2只/(顶·h),其余监测省份监测期内(6-9月)媒介伊蚊成蚊平均密度均<2只/(顶·h)。
3 讨论研究发现,2019年我国媒介伊蚊监测省(自治区、直辖市)BI为3.56,高于2017年(BI为3.44)[3]和2018年(BI为3.25)的研究结果[2]。Ⅰ类省份中的海南、云南[4]、福建[5]和浙江省以及广西的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期平均幼蚊密度超过登革热传播阈值,2019年上述省份均出现了登革热暴发疫情,说明媒介伊蚊BI能较好地对登革热暴发实现早期预警。虽然广东省BI和MOI总体未达到登革热传播阈值,但是监测期内有部分地市、部分月份曾达到登革热的传播及暴发阈值。一般来说,媒介伊蚊幼蚊密度高低受监测点位置选择、孳生地(水体)多少和面积大小、气候因子[6]、人口数、监测人员技术水平,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会的灭蚊力度[7]、局部卫生条件及是否发生媒介伊蚊传播疾病等因素相关。因此,广东省总体媒介伊蚊幼蚊密度未达到5的原因可能是:(1)自2014年登革热大暴发后[8],政府十分重视登革热防控,特别是加大了对媒介伊蚊的控制力度,导致总体BI和MOI长期处于较低水平。(2)监测方法的敏感性、操作层面的可行性和难度等对监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流动人口多,城市居民的防范意识较强,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媒介伊蚊孳生地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加,对BI监测工作的效果构成了一定影响。
Ⅱ类省份中,2019年媒介伊蚊密度较高的重庆、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和四川省(直辖市)发生了登革热暴发疫情,需特别关注媒介伊蚊密度超过登革热传播阈值省份的防蚊、灭蚊工作,要做到未发生疫情之前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媒介伊蚊综合治理[9],最大限度地降低登革热的传播和暴发风险。虽然安徽、贵州省未发生登革热本地病例,但登革热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旦有登革热病例输入就存在本地发生的可能性。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登革热暴发省份越来越多,防控形势愈加严峻,媒介伊蚊监测的重要性日益凸出。当前,Ⅱ类省份中仅江苏省未发生登革热暴发疫情,这也与江苏省在辖区所有县(区)均开展媒介伊蚊监测,监测点覆盖范围广,监测系统较为灵敏,对整个区域的登革热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等有关。鉴于江苏省7-10月的媒介伊蚊成蚊密度依然较高,未来需要在此时段重点进行控制。
Ⅲ类省份中的河北省监测期内BI均>10并且8月还达到24.40,山东省8-9月、陕西省7-8月BI均>5。河北和山东省地处华北平原,媒介伊蚊监测对于保障首都及周边安全意义重大,且2010年以来山东省曾2次暴发登革热疫情[10],需高度重视当地的媒介伊蚊监测。陕西省作为西北中心省份,7-8月的BI和9月的媒介伊蚊成蚊密度均较高,一旦发生登革热疫情,影响面广。此外,上述省份流动人口均较多,加之大多数登革热症状较轻,一旦输入亦存在暴发的可能性。
我国目前媒介伊蚊监测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部分省份媒介伊蚊监测起始和结束时间需进一步研究优化,如重庆、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北省(直辖市)研究起始月份的BI已经>5,重庆、河南、湖北、四川、河北和山东省(直辖市)研究结束月份的BI依然>5,但是限于研究方案和经费的局限性,各地并未延长研究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每个省最优的研究起始和结束时间。二是部分省份未及时上报或开展媒介伊蚊成蚊监测,导致目前成蚊监测的数据较少,不利于对登革热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分析了2019年全国尺度的媒介伊蚊幼蚊及部分省份成蚊密度,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媒介伊蚊及其媒介伊蚊传播疾病的风险评估、预警和可持续控制[11]提供科学依据。
志谢 本研究得到各监测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大力支持,特此志谢[1] |
刘起勇. 我国登革热流行新趋势、防控挑战及策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1): 1-6. Q Y. Dengue fever in China:new epidemical trend,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20, 31(1): 1-6.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1.001 |
[2] |
刘小波, 吴海霞, 郭玉红, 等. 2018年全国媒介伊蚊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2): 134-138. X B, Wu HX, Guo YH, et al. National vectors surveillance report on Aedes mosquitoes in China, 2018[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9, 30(2): 134-138.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2.004 |
[3] |
刘小波, 郭玉红, 吴海霞, 等. 2015-2017年我国媒介伊蚊幼蚊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4): 325-330. X B, Guo YH, Wu HX, et al. National surveillance on larval Aedes mosquito in China, 2015-2017[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8, 29(4): 325-330.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4.001 |
[4] |
李春敏, 董学书, 杨明东. 云南省埃及伊蚊地理分布与季节消长[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4): 394-399. C M, Dong XS, Yang M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edes aegypti in Yunnan province[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8, 29(4): 394-399.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4.019 |
[5] |
Wang JZ, You LB, Kan NP, et al. Frequent import and multiple sources of dengue fever have change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the disease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J]. Biomed Environ Sci, 2020, 33(2): 123-132. DOI:10.3967/bes2020.016 |
[6] |
Li RY, Xu L, BjØrnstad ON, et al. Climate-driven variation in mosquito density predicts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dengue[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9, 116(9): 3624-3629. DOI:10.1073/pnas.1806094116 |
[7] |
Guo YH, Lai SJ, Liu XB, et al. Governmental supervision and rapid detection on dengue vectors:an important role for dengue control in China[J]. Acta Trop, 2016, 156: 17-21. DOI:10.1016/j.actatropica.2015.12.011 |
[8] |
Chen B, Liu QY. Dengue fever in China[J]. Lancet, 2015, 385(9978): 1621-1622. DOI:10.1016/S0140-6736(15)60793-0 |
[9] |
Mahmud MAF, Abdul Mutalip MH, Lodz NA, et 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or dengue control:a systematic review protocol[J]. BMJ Open, 2019, 9(5). DOI:10.1136/bmjopen-2018-026101 |
[10] |
Liu HM, Liu LH, Cheng P, et al. Bionomics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Aedes albopictus in Shandong, a high latitude and high-risk dengue transmission area in China[J]. Parasit Vectors, 2020, 13(1): 11. DOI:10.1186/s13071-020-3880-2 |
[11] |
刘起勇. 媒介伊蚊可持续控制策略及关键技术[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8, 3(2): 75-79. Liu QY. Sustainable Aedes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key technologies[J]. Electronic J Emerg Infect Dis, 2018, 3(2): 75-79. DOI:10.3877/j.issn.2096-2738.2018.0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