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李晓宁, 刘远, 陈宗遒, 江毅民, 刘杰, 梁雪莹, 李意兰, 赵正阳, 张旭, 林云万, 罗雷
- LI Xiao-ning, LIU Yuan, CHEN Zong-qiu, JIANG Yi-min, LIU Jie, LIANG Xue-ying, LI Yi-lan, ZHAO Zheng-yang, ZHANG Xu, LIN Yun-wan, LUO Lei
- 政府购买病媒生物防制服务防控登革热疫情的效果评价
-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government-purchased vector control servic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engue fever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3): 259-262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0, 31(3): 259-262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3.00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20-03-1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媒介传染病, 因无有效疫苗, 蚊媒控制是登革热防控中的核心方法[1-2]。2014年广州市发生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登革热疫情, 病例数为1978-2013年累计病例数的2.7倍[3-4]。既往广州市的疫点灭蚊工作主要由街道消毒站承担, 存在经费、人员和技术不足等问题, 为有效防控登革热, 自2015年起, 广州市政府加大经费投入, 以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专业有害生物防制公司(PCO)签订协议, 成立了20人的市级蚊媒应急控制队, 参与登革热疫点处置工作。为发挥专业PCO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评估市级蚊媒应急队在登革热防控中的效果, 提高媒介传染病处置能力, 完善政府购买PCO服务参与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的防控模式, 笔者综合了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发病、政府部门疫点评估和市级蚊媒应急队处置及评估数据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登革热病例信息来源于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大疫情网)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例监测资料[5]。依据病例家庭所在地生成疫点信息, 同时关联匹配政府购买病媒生物防制服务的提供者——市级蚊媒应急队在2019年期间的疫点监测评估和疫点应急处置信息。疫点的分析中排除输入病例疫点以及疑似或排除病例的疫点, 对市级蚊媒应急队监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 并通过处置记录表中登记的疫点地址和处置时间, 关联疫点信息, 同时判断介入时疫点存在天数。疫点信息、区和街道处置信息、市级蚊媒应急队监测和灭蚊应急处置信息关联后, 通过对比市级蚊媒应急队疫点监测数据和其他单位蚊媒监测数据, 分析不同监测者监测数据的差异;通过有无市级蚊媒应急队介入应急处置疫点, 在疫情持续时间、疫点病例数和蚊媒密度下降至安全水平耗时等方面, 分析市级蚊媒应急队监测和处置效果。
1.2 市级蚊媒应急队工作模式市级蚊媒应急队共有20人, 其中40%以上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取得有害生物防制员资格证, 由爱卫部门主管, 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具体业务指导, 由第三方评估公司进行质量考核评估。主要承担全市重要、重大疫点的应急灭蚊和疫点蚊媒密度风险评估, 全市定点定时的蚊媒监测, 对街镇轮流的日常蚊媒防控的巡查和蚊媒密度风险评估, 协助完成对区级蚊媒应急队和街道应急消杀队伍的技术培训, 完成重大活动保障, 重点区域、蚊媒控制难点区域的蚊媒控制以及其他临时性的工作任务。
1.3 相关定义 1.3.1 临床病例须符合以下两点:①暴露于登革热流行区域, 或出现登革热症状2~14 d工作场所、家庭附近曾报告发生登革热病例;②发热、皮疹或者其他登革热症状, 如头痛、乏力和肌肉关节痛等。
1.3.2 确诊病例须符合以下任意两点:①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或IgM抗体阳性;②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③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
1.3.3 暴发和散发1个最长潜伏期(15 d)内, 在人群相对集中的地点(本研究以病例所在疫点为划分依据)发生≥3例登革热病例为暴发, <3例病例为散发。
1.3.4 疫点定义定义首例病例为指示病例, 指示病例400 m范围为疫点, 与指示病例不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或距离在400 m以外的新增病例编号为新增疫点。当疫点扩大到超出不同街道时, 重新标记为新疫点, 最先跨越新街道的病例视做新疫点的指示病例。
1.3.5 疫情处置持续时间以首发病例发病日期计算到末例病例发病后25 d为疫情处置持续时间。
1.3.6 蚊媒密度相关定义标准间指数=调查阳性积水数/调查标准间数×100
成蚊密度=捕获雌性白纹伊蚊数量/监测时间(min)×60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广州市登革热发病特征, 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市级蚊媒应急队介入处置与否、介入次数、介入时疫点情况与未介入处置疫点疫情发展的差异。数据统计分析采用R 3.3.1软件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报告及疫点概况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输入性病例272例, 本地病例1 478例。本地病例分布在680个疫点, 其中散发疫点537个(78.97%), 暴发疫点143个(21.03%), 537个疫点中423个(78.77%)疫点病例数为1例, 疫点最大病例数为25例。疫点处置持续时间最长的为145 d, 最短的为26 d, 疫点处置持续时间平均值为35. 62 d。疫点数量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白云、番禺和黄埔区, 病例数量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白云、番禺和海珠区。广州市2019年登革热病例及疫点分布情况见表 1。
2.2 市级蚊媒应急队项目实施情况 2.2.1 总体实施情况2019年市级蚊媒应急队共完成街道应急灭蚊61次;疫点评估165次, 评估22.68万间标准间, 监测总面积340.26万m2;定点监测504点次;街道巡查611次, 监测积水容器9 455处, 其中共发现4 379处阳性容器, 平均阳性率为46.31%;重大活动保障、重点难点区域蚊媒控制34次;专项环境类型(医院、学校、公园、居民小区、工地等)监测225次。
2.2.2 市级蚊媒应急队处置疫点情况2019年市级蚊媒应急队共处置疫点28个, 占总疫点的4.12%。共计61次, 累计出动人数828人次, 出动机器494台, 累计处置面积406.81万m2, 使用有机磷类颗粒剂100.6 kg, 菊酯类药物145.5 kg。3个(10.71%)疫点疫情发生的当天介入, 平均介入时间8(P25~P75:7~21) d, 11个(39.29%)疫点在报告首例病例后即进行了介入, 介入时最大病例数15例, 介入时平均病例数为2 (P25~P75:1~4)例。
2.3 市级蚊媒应急队处置效果评估应急处置前标准间指数和成蚊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47和3.37只/(人·h), 应急处置后标准间指数和成蚊密度分别为0.37和0.60只/(人·h),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 应急前和应急后标准间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5, P>0.05), 成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9, P<0.001)。
市级蚊媒应急队平均介入时间为8(P25~P75:7~21)d, 其他防控力量(区CD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街镇消杀站、环卫站等)介入时间中位数为1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30, P<0.01)。
市级蚊媒应急队介入处置时疫点处置持续时间<8 d、处置次数≥2次的疫点与未介入处置的疫点在疫点持续时间和疫点累计病例数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3 讨论市级蚊媒应急队介入处置后, 成蚊密度较处置前均有明显下降, 且介入时间早、连续多次处置情况下, 疫情处置持续时间和疫点病例数显著低于未介入处置组, 提示市级蚊媒应急队可充实疫情防控的力量, 早期、充分介入疫点灭蚊, 能够达到快速压制蚊媒密度控制登革热社区传播的效果, 标准间指数在市级蚊媒应急队介入后并未明显下降, 提示现场处置中, 除了空间喷雾对成蚊进行快速灭杀外, 还应对蚊媒的孳生地进行清理[6-8], 以达到长效控制蚊媒密度的效果。
市级蚊媒应急队处置疫点数仅占总疫点数量的4.12%,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市级蚊媒应急队在应急灭蚊工作中主要定位于重要、重大疫点处置, 而广州市登革热疫情中散发疫点占比高达78.97%, 较为分散。(2)早期疫点少时, 市级蚊媒应急队可保证处置的介入度, 当疫情扩散时, 20人的蚊媒应急队不足以应对所有疫情[9]。(3)登革热流行期间市级蚊媒应急队承担的定点监测和日常巡查任务分担了有限的人力资源。因此, 在今后的防控中, 应警惕散发疫点因未得到有效控制而转化为暴发点的风险[10], 通过发挥区级蚊媒应急队以及街镇网格化的专业蚊媒应急队有效处置效率, 早期快速介入, 全面彻底控制成蚊密度, 大力清除蚊媒孳生地, 对各级蚊媒应急队人员数量合理部署和安排, 全面提升各级蚊媒应急队在早期疫点和重要疫点的处置介入力度, 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同时, 登革热疫情处置中蚊媒控制的主体责任为街镇政府[11], 市级蚊媒应急队在疫情处置过程中仅仅是对全市早期疫点和重要疫点的应急处置, 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全年疫情早期阶段的应急处置作用, 一旦出现疫情, 无论输入还是本地感染, 都应全面介入, 而到了疫情中后期阶段, 市级蚊媒应急队重点应是针对新发疫点的全面介入处置, 对于已经扩散蔓延的疫点重点是做好蚊媒控制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和评估找出各疫点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和突破的专业建议,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市级蚊媒应急队在全年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处置效应和作用。另外, 在今后的防控中, 应进一步加快信息流转, 提高市级蚊媒应急队参与疫点处置的及时性, 同时建立市、区和街道的三级联动机制, 保证在联合处置过程中分工明确, 责任清晰。
综上所述, 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参与登革热疫情防控的PCO, 有效地补充了政府部门防控人员不足的问题, 为登革热在社区内的防控提供了人员和技术支持, 但市级蚊媒应急队目前仍存在人员不足以及管理不到位等情况,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补充人力资源, 加强各部门合作, 建立联动机制, 发挥市级蚊媒应急队最大的效用, 达到有效防控媒介传染病的效果。
[1] |
曾子倩, 朱彦锋, 余小平. 全球登革热流行病学概况及防控研究进展[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 9(5): 526-532. Zeng ZQ, Zhu YF, Yu XP. Overview of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of dengue fever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J Chengdu Med Coll, 2014, 9(5): 526-532. DOI:10.3969/j.issn.1674-2257.2014.05.002 |
[2] |
景钦隆, 王鸣. 登革热媒介控制研究进展[J]. 疾病监测, 2016, 31(10): 808-813. Jing QL, Wang M.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dengue fever vector control[J]. Dis Surveill, 2016, 31(10): 808-813.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6.10.004 |
[3] |
李晓宁.广州2014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及气候、蚊媒对广州登革热发病的影响[D].广州: 广东药学院, 2015. Li XN.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dengue fever in Guangzhou, 2014 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density of mosquito in the occurrence of dengue fever in Guangzhou[D]. Guangzhou: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15.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73-1015979157.htm |
[4] |
宁丹, 孙九峰, 彭志强, 等. 广东省登革热流行概况与流行特征[J]. 华南预防医学, 2017, 43(4): 368-372. Ning D, Sun JF, Peng ZQ, et al. Overview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dengue fever in Guangdong province[J]. South China J Prev Med, 2017, 43(4): 368-372. DOI:10.13217/j.scjpm.2017.0368 |
[5] |
刘健, 杨晓丽, 那军, 等. 我国疾病监测系统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2(1): 21-24. Liu J, Yang XL, Na J, et al. Problem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 on personnel in disease supervision system in China[J]. Chin J Public Health Manag, 2006, 22(1): 21-24. DOI:10.3969/j.issn.1001-9561.2006.01.010 |
[6] |
白勇, 朱光锋, 胡宁军, 等. 宁波市PCO现状与服务质量的管理[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2): 182-183. Bai Y, Zhu GF, Hu NJ, et al. Status quo of pest control operations and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in Ningbo[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1, 22(2): 182-183. |
[7] |
付彦平, 高希武. 国内PCO行业从业人员现状浅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 21(6): 624-625, 637. Fu YP, Gao XW. The status quo of professionals in pest control organizations in China[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0, 21(6): 624-625, 637. |
[8] |
杜志辉, 邓兵, 谭雅宁, 等. 我国PCO产业的技术局限性探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 23(5): 477-479. Du ZH, Deng B, Tan YN, et al. Discussion on the technical limitations of PCO industry in China[J]. Chin J Hyg Insect Equip, 2017, 23(5): 477-479. DOI:10.19821/j.1671-2781.2017.05.022 |
[9] |
杜宝军, 赵小娟, 李超, 等.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生态示范区病媒生物防制模式探讨[J]. 职业与健康, 2015, 31(7): 986-987, 990. Du BJ, Zhao XJ, Li C, et al. Study on vect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attern in Yanqi Lake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Area of Huairou district of Beijing[J]. Occup Health, 2015, 31(7): 986-987, 990. DOI:10.13329/j.cnki.zyyjk.2015.0394 |
[10] |
贾德胜, 谭伟龙, 王长军, 等. 伊蚊传播疾病及其防治[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 23(1): 1-7. Jia DS, Tan WL, Wang CJ, et al. Aedes-borne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Chin J Hyg Insect Equip, 2017, 23(1): 1-7. DOI:10.19821/j.1671-2781.2017.01.001 |
[11] |
罗雷, 王玉林, 狄飚, 等. 浅析穗港两地登革热预防与控制体系之异同[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5): 3065-3066, 3069. Luo L, Wang YL, Di B, et al.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or dengue fever between Guangzhou and Xianggang[J]. Mod Prev Med, 2011, 38(15): 3065-3066, 3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