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曹一鸥, 周兴余, 刘学成, 吕强
- CAO Yi-ou, ZHOU Xing-yu, LIU Xue-cheng, LYU Qiang
- 四川省2016-2018年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结果分析
- An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dengue vector Aedes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2016-2018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20, 31(2): 185-189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20, 31(2): 185-189
-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2.013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08-31
- 网络出版时间: 2020-03-06 11:07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媒介伊蚊(Aedes)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高发[1]。近年来登革热全球流行强度显著上升,被认为是人类最流行和迅速传播的蚊媒病毒性疾病,我国近年出现的登革热主要由白纹伊蚊(Ae. albopictus)传播引起[2-5]。受东南亚等国家输入疫情的影响,近年我国登革热疫情本地传播情况时有发生[6]。在中国,登革热仍是输入性散发病例或输入引起的本地传播的传染病,尚未证实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7]。当前媒介防制仍是登革热防治的主要手段[8]。四川省从2008年起开展登革热防治项目工作,2016年起监测点扩大到21个市(州)。为了解四川省登革热的媒介密度和分布情况,为登革热防治提供依据,现将2016-2018年登革热蚊媒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四川省2016-2018年21个登革热媒介监测点的蚊媒监测资料。
1.2 监测方法21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作为监测点开展登革热蚊媒监测工作。监测时间为每年5-10月,每月中旬1次。采用定时、定点、定人调查法,分别对白纹伊蚊的幼蚊密度和成蚊密度进行调查。
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对伊蚊幼蚊进行调查,每个监测点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村的居民区,调查不少于100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蚊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器中的幼蚊进行种类鉴定,分别统计BI、容器指数(CI)和房屋指数(HI)。为避免连续监测对蚊虫密度造成影响,相邻2次监测应在不同户次进行。
采用双层叠帐法对成蚊密度进行调查。居民区、公园/竹林、废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3类生境各1处,每处做2个帐次,两帐间隔100 m以上。将收集的成蚊用乙醚麻醉或冰箱冷冻处死,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计算帐诱指数。
1.3 相关定义及计算 1.3.1 户的定义每个家庭、集体宿舍/单位办公室/酒店的2个房间、农贸市场/花房/外环境/室内公共场所等每30 ㎡定义为1户。
1.3.2 密度指标幼蚊密度指标包括BI、CI、HI,成蚊密度指标为帐诱指数[7, 9]。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 2007软件收集整理数据,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各年BI的平均值,CI和HI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2016-2018年,21个监测点共入户调查38 787户,阳性3 141户,调查容器56 373个,其中白纹伊蚊幼蚊或蛹阳性4 231个,BI在8.69~17.96之间。共捕获蚊虫2 955只,其中白纹伊蚊2 241只,帐诱指数在0~67.00只/(顶·h)之间,未发现埃及伊蚊(Ae. aegypti)。
2.2 幼蚊密度监测 2.1.1 不同生境的幼蚊密度比较2016-2018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区的幼蚊密度见表 1。2016和2017年农村居民区的CI和HI高于城市居民区(均P < 0.001),2018年农村居民区的CI与城市居民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略低于城市居民区(χ2=0.021,P=0.884;χ2=3.913,P=0.048)。2016年农村居民区BI高于城市居民区(t=-2.483,P=0.032),2017和2018年,农村居民区和城市居民区的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2 不同容器的幼蚊密度共调查9类容器。2016-2018年,CI最高的容器种类分别是废旧轮胎(16.92%)、人工布放容器(28.01%)和闲置容器(10.93%),见表 2。
2.1.3 不同月份的幼蚊密度2016-2018年,全省白纹伊蚊幼蚊密度的峰值出现在7月或8月,见表 3。
2.1.4 不同地区BI的比较2016年BI最高的是乐山市达114.00,出现在9月;2017年以南充市BI最高达58.00,出现在7月;2018年内江市8月BI最高,为75.00。不同时间BI超过安全阈值的监测点个数见表 4。
2.2 成蚊密度监测 2.2.1 总密度和构成比2016-2018年,全省各监测点蚊类平均总密度分别为2.87、2.15和2.12只/(顶·h);从构成比看,白纹伊蚊占捕蚊总数分别为83.95%、62.69%和79.22%,为优势蚊种。
2.2.2 各监测点白纹伊蚊帐诱指数比较2016-2018年,各监测点5-10月平均帐诱指数>2只/(顶·h)的监测点数分别是6、4和6个。2016-2018年分别有15、14和18个监测点白纹伊蚊的构成比>50%,见表 5。
2.2.3 白纹伊蚊在各类生境中的密度比较2016-2018年,居民区帐诱指数分别为2.05、1.42和1.48只/(顶·h);竹林/公园帐诱指数为2.09、1.30和2.09只/(顶·h);特殊场所帐诱指数分别为3.38、1.31和1.29只/(顶·h)。
2.2.4 白纹伊蚊季节消长从季节消长来看,四川省2016-2018年5-10月白纹伊蚊成蚊平均密度在0.67~4.59只/(顶·h)之间,峰值均出现在7月,见图 1。
3 讨论2004-2018年,四川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77例,处于零星散发状态,无死亡病例。2013年之前每年报告的病例数很少(< 5例),但从2013年开始,登革热报告病例数开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0],2018年达历史最高,为49例。由于受到东南亚等国家输入疫情的影响,近年我国登革热疫情本地传播时有发生[6]。2017年我国云南、浙江、山东和广东省出现登革热暴发疫情,本地疫情最北界扩展到山东省;2018年广东、云南、浙江、海南和湖南省出现了登革热本地疫情,湖南省首次出现本地暴发,同年全国登革热暴发疫情结束时间较2016-2017年同期出现了延后趋势[11]。当前伊蚊监测中应用最多的是BI、CI、HI,而BI是评价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幼蚊孳生情况的公认指标[12]。参照我国登革热风险评估标准[9],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四川省部分监测点农村和城市居民区的BI>10,甚至>20,有暴发或者区域流行的风险。2016-2018年,全省各监测点蚊类平均总密度>2只/(顶·h),且白纹伊蚊是大部分监测点的优势蚊种。因此可以判断,在四川省发生登革热传播的风险较高。应做好流行季节登革热的蚊媒监测工作,为登革热防控提供依据。
从白纹伊蚊密度的季节消长来看,幼蚊密度的峰值出现在7或8月,而成蚊密度的峰值均在7月。有研究表明,在影响白纹伊蚊幼蚊生长的自然气候因素中,气温对幼蚊生长的影响最大,是决定因子,直接影响伊蚊幼蚊和成蚊密度的变化[13-14]。有研究发现,白纹伊蚊幼蚊发育最适宜温度在28 ℃左右,高于或低于此温度,均会影响其新陈代谢和发育速度[15]。因此,白纹伊蚊密度峰值出现在7或8月符合四川省的气候特点。
从容器种类来看,在清除伊蚊孳生地时,废旧轮胎、闲置容器(碗、瓶、缸、罐)、竹筒、树洞、石穴、贮水池、缸、盆等容器应重点清理。
从地区分布来看,21个监测点白纹伊蚊的密度有地区差异,除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3个监测点外,其余均属于四川盆地。从3年的监测结果来看,四川盆地地区白纹伊蚊分布广泛且密度较高,发生登革热传播的危险性高。
甘孜和阿坝州是四川省的旅游区,平均海拔3 500 m,属川西高原。两地监测点海拔均在2 000 m以下,气温相对较高。2016-2018年,阿坝州分别在茂县、理县和汶川县开展了登革热蚊媒监测,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均发现了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但密度较低。甘孜州3年均在泸定县开展蚊媒监测,均发现了白纹伊蚊幼蚊和成蚊,3年BI均 < 5,但2018年帐诱指数却高达37.67只/(顶·h),在所有监测点中最高。原因可能是当地监测点没有正确掌握双层叠帐法的操作步骤所致,可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以上提示,以甘孜和阿坝州为代表的川西高原地区尽管是四川省旅游热点地区,但发生登革热传播的危险性较低。
综上所述,由于夏秋季节盆地地区白纹伊蚊的分布广泛且密度较高,发生登革热传播的危险性相应增高。因此,四川省应加强对病例的监测,加强多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早发现登革热输入病例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各地应加强对各级临床医生的培训,增加其对登革热诊疗水平,有利于及时发现病例;同时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宣传。夏秋季各地应做好登革热媒介伊蚊的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市(州)可以开展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综合防治伊蚊措施,切实降低伊蚊密度。
[1] |
Hay SI, Graham AJ, Rogers DJ. Global mapping of infectious diseases:methods, examples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M]. Amsterdam: Academic Press, 2007: 82-211.
|
[2] |
牟笛, 何泱霓, 陈秋兰, 等. 我国2016年登革热输入和本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比较[J]. 疾病监测, 2017, 32(3): 184-189. Mu D, He YN, Chen QL, et al. Comparison of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between imported and indigenous dengue fever cases in China[J]. Dis Surveill, 2017, 32(3): 184-189.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7.03.004 |
[3] |
Stanaway JD, Shepard DS, Undurraga EA,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dengue:an analysi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 Lancet Infect Dis, 2016, 16(6): 712-723. DOI:10.1016/S1473-3099(16)00026-8 |
[4] |
Guzman MG, Harris E. Dengue[J]. Lancet, 2015, 385(9966): 453-465. DOI:10.1016/S0140-6736(14)60572-9 |
[5] |
吴海霞, 刘起勇, 刘小波, 等. 2006-2013年中国19省白纹伊蚊监测数据分析[J]. 疾病监测, 2015, 30(4): 310-315. Wu HX, Liu QY, Liu XB, et al. Surveillance for Aedes albopictus in China, 2006-2013[J]. Dis Surveill, 2015, 30(4): 310-315.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5.04.016 |
[6] |
Lai SJ, Huang ZJ, Zhou H, et al. 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dengue in China, 1990-2014: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25 years of nationwide surveillance data[J]. BMC Med, 2015, 13: 100. DOI:10.1186/s12916-015-0336-1 |
[7] |
肖东楼. 登革热防治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44. Xiao DL. Dengue prevention manual[M]. Beijing: People's Health Press, 2008: 2-44. |
[8] |
郭玉红, 王君, 刘起勇, 等. 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综合治理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8, 19(6): 588-590. Guo YH, Wang J, Liu QY, et 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Aedes media for dengue fever[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08, 19(6): 588-590.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8.06.044 |
[9]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EB/OL]. (2014-09-29)[2019-05-01].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zl/dgr/jszl_2235/201409/t20140929_104958.html.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ssues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ngue.(2014-09-29)[2019-05-01].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zl/dgr/jszl_2235/201409/t20140929_104958.html. |
[10] |
曹一鸥, 刘学成, 周兴余, 等. 2004-2015年四川省登革热流行特征及防控建议[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7, 33(5): 458-461. Cao YO, Liu XC, Zhou XY, et al. Epidemic features and relevant advice of dengue fever in Sichuan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5[J]. J Prev Med Inf, 2017, 33(5): 458-461. |
[11] |
刘小波, 吴海霞, 郭玉红, 等. 2018年全国媒介伊蚊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2): 134-138. Liu XB, Wu HX, Guo YH, et al. National vectors surveillance report on Aedes mosquitoes in China, 2018[J]. Chin J Vect Biol Control, 2019, 30(2): 134-138.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2.004 |
[12] |
王东, 王永明, 张晓, 等. 济南市白纹伊蚊幼虫密度与登革热风险评估的探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6, 22(5): 463-465. Wang D, Wang YM, Zhang X,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of dengue transmission vector Aedes albopictus in Jinan city[J]. Chin J Hyg Insect Equip, 2016, 22(5): 463-465. DOI:10.19821/j.1671-2781.2016.05.015 |
[13] |
代培英, 赵俊英, 刘美德, 等. 蚊虫密度的气象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22(6): 547-549. Dai PY, Zhao JY, Liu MD, et 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n mosquito density[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1, 22(6): 547-549. |
[14] |
周毅彬, 冷培恩, 顾君忠, 等. 上海市白纹伊蚊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5): 405-407. Zhou YB, Leng PE, Gu JZ, et 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of Aedes albopictu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Shanghai, China[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14, 25(5): 405-407.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05 |
[15] |
龚道方, 周红宁. 中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的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6): 607-610. Gong DF, Zhou HN. Progress in dengue fever important vector Aedes albopictus in China[J]. Chin J Vector Biol Control, 2009, 20(6): 607-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