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Vol. 30 Issue (6): 711-712, 718

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涂涛田, 冯绍全, 何亚明, 杨雪帆, 肖汉森, 季恒青
TU Tao-tian, FENG Shao-quan, HE Ya-ming, YANG Xue-fan, XIAO Han-sen, JI Heng-qing
重庆市2018年国家级监测点鼠类监测结果分析
An analysis of rodent surveillance results at national-level surveillance sites in Chongqing, China, 2018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6): 711-712, 718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9, 30(6): 711-712, 718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6.02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9-06-29
网络出版时间: 2019-10-15 9:47
重庆市2018年国家级监测点鼠类监测结果分析
涂涛田 , 冯绍全 , 何亚明 , 杨雪帆 , 肖汉森 , 季恒青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 重庆 400042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国家级监测点鼠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鼠传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11月,在重庆市4个国家级监测点采用夹夜法和路径法监测鼠类,采用SPSS 25.0和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8年重庆市国家级监测点城镇和农村居民区鼠密度分别为0.98%和0.73%,室内外鼠平均密度为1.15%,以重点行业的鼠密度最高(1.74%);各类场所外环境鼠密度平均路径指数为1.81处/km,以垃圾中转站或公共厕所周围最高(2.86处/km);城镇和农村居民区优势鼠种均为小家鼠,不同生境的鼠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14,P < 0.001)。结论 初步了解了重庆市鼠类情况,建议各监测点区(县)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鼠类    监测    密度    季节消长    
An analysis of rodent surveillance results at national-level surveillance sites in Chongqing, China, 2018
TU Tao-tian , FENG Shao-quan , HE Ya-ming , YANG Xue-fan , XIAO Han-sen , JI Heng-qing     
Chongq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ongqing 4000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density,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rodents at national-level surveillance sites in Chongqing, China,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dent-borne diseases.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8, the trap-at-night method and the route index method were used at four national-level surveillance sites in Chongqing. SPSS 25.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of constituent ratio. Results In 2018, the density of rodents was 0.98% in urban surveillance sites and 0.73% in rural surveillance sites, with a mean density of 1.15% indoors and outdoors, and the highest density was observed in special industries (1.74%). The mean route index of rodents was 1.81/km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places, and the highest index was observed in waste transfer stations and public toilets (2.86/km). The dominant species was Mus musculu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osition of rodent species between different habitats (χ2=32.814, P < 0.001).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s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rodents in Chongqing, and reasonabl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based on surveillance results i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Key words: Rodent    Surveillance    Density    Seasonal variation    

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潮湿,降雨量大,特别适合鼠类等病媒生物孳生繁殖[1]。为了解重庆市国家级监测点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病媒生物防制及媒介传播疾病预测预警提供依据,重庆市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组织制定了《重庆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6版),开展了鼠密度监测工作,现将2018年鼠类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监测器材采用中型钢板夹(120 mm×65 mm,贵溪李氏捕鼠器械有限公司),诱饵为生花生米。

1.2 方法

组织万州、涪陵、黔江和沙坪坝区开展鼠密度监测,同时采用夹夜法和路径法进行监测。夹夜法于2018年1、3、5、7、9和11月各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6次,主要监测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和农村居民区3类生境的鼠密度。每个监测生境布放≥200夹有效鼠夹,按室内每15 m2布放1夹,重点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类房间(厨房、库房)均应兼顾,农村居民区室内外均匀布放,晚放晨收;路径法于3、5、9和11月各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4次,主要监测公共绿地、垃圾中转站、单位院内和农贸市场等类型场所。

鼠密度=捕鼠总数(只)/有效夹总数(夹)×100%

路径指数=鼠迹数(处)/检查距离(km)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的汇总、整理,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夹夜法

监测点累计布放有效鼠夹13 868夹次,室内外平均鼠密度为1.15%(表 1),略低于2017年(1.74%)。其中城镇居民区和重点行业的鼠密度分别为0.98%和1.74%,农村居民区鼠密度较低,为0.73%。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和农村居民区均以小家鼠(Mus musculus)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3.48%、58.03%和63.64%,其次是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分别占捕获总数的13.04%、19.75%和18.18%。全市鼠密度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7和9月(表 2)。3种生境的鼠类构成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14,P<0.001)。

表 1 2018年重庆市国家级监测点鼠密度监测结果(夹夜法)
表 2 2018年重庆市国家级监测点不同月份鼠密度
2.2 路径法

累计监测城镇各类场所外环境38.60 km,全年城镇各类场所外环境鼠密度均不高,鼠密度平均路径指数为1.81处/km,低于2017年的2.86处/km。从不同类型场所来看,垃圾中转站或公共厕所>公共绿地、公园或道路两侧>农贸市场、工地或车站>单位或居民区院内,路径指数分别为2.86、2.12、1.85和1.10处/km,5和9月的鼠密度较高(表 3)。

表 3 2018年重庆市国家级监测点外环境鼠密度监测结果(路径法)
3 讨论

2016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增加的路径法既丰富了鼠密度监测种类[2],同时也为各省市卫生城市或健康城市的创建提供了参考。2018年重庆市各类场所外环境鼠密度平均路径指数为1.81处/km,从不同监测场所类型来看,垃圾中转站或公共厕所周围鼠密度最高,与杨雪帆等[3]结果一致,说明该类场所一直是重庆市的鼠患高发地。

重庆市每年4和10月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春季和秋季灭鼠活动。本次监测发现,春季的鼠密度路径指数在灭鼠前、后变化不明显,可能与全市春季鼠密度不高有关,而秋季在灭鼠前、后有明显变化,路径指数由9月的2.16处/km降至11月的1.18处/km,说明公共环境场所在秋季统一灭鼠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次监测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均以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是褐家鼠,与国内其他省市监测结果主要是褐家鼠不太一致[4-8],可能与新的监测方案鼠类监测方法多样性有关。监测发现其他鼠种所占比例较高,可能与重庆市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城乡二元结构边界模糊,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一些鼠形动物如鼩鼱进入居民区,监测又将其纳入其他种类有关,同时也说明区(县)监测人员鼠种鉴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初步了解了重庆市城镇和农村家栖鼠类的种类、密度和分布等资料,为制定鼠类防制方案及鼠传疾病的预测预警等提供了参考。在日常防制工作中,应结合本地区鼠的实际情况及鼠传疾病发生和流行特点,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9-13],使鼠密度降至不足为害的水平,从而降低鼠传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季恒清, 李艳红, 李霞, 等. 重庆市鼠形动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4, 15(4): 320-322.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4.04.025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S].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
[3]
杨雪帆, 何亚明, 季恒青, 等. 重庆市2013-2015年鼠密度监测与防治探讨[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 23(2): 142-145.
[4]
吴海霞, 鲁亮, 孟凤霞, 等. 2006-2015年我国鼠类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6): 517-522.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6.001
[5]
柳小青, 刘仰青, 陶卉英, 等. 2011-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鼠类种群变化情况分析[J]. 疾病监测, 2018, 33(2): 155-158.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8.02.010
[6]
徐建敏, 魏跃红, 陈守义, 等. 2003-2016年广州市鼠形动物种类及结构变化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8, 24(2): 188-191.
[7]
王桂安, 马晓, 徐荣, 等. 2006-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鼠密度及其季节消长分析[J]. 疾病监测, 2018, 33(8): 674-678.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8.08.015
[8]
陈树林, 尹世强, 刘伟, 等. 鞍山市2013-2016年鼠类监测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8, 24(3): 272-274.
[9]
杨瑞, 谭梁飞, 熊进峰, 等. 湖北省2015年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5): 492-495.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5.023
[10]
唐小兰, 魏超, 欧阳颐, 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6年2个国家级病媒生物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4): 383-387.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4.016
[11]
张家勇, 丁俊, 白玉银, 等. 2006-2015年辽宁省鼠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8, 24(2): 149-153.
[12]
郭黄吉, 冯丹, 杨国军. 2015-2016年遵义市城区鼠密度监测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8, 24(3): 264-266.
[13]
陈华, 刘平, 黄铮铮, 等. 绵阳市2016年鼠类种群及密度监测分析[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 23(6): 564-565,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