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科, 湖南 郴州 423000;
2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5;
3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4 湘南学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收稿日期: 2019-04-09; 网络出版时间: 2019-06-20 19:58
基金项目: 湘南学院科研项目(2014XJ57)
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a case of transfusion-introduced falciparum malaria
1 Chen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enzhou 423000, Hunan Province, China;
2 Hun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Chenzhou NO.1 People's Hospital;
4 Xiangnan University
Supported by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Xiangnan University (No. 2014XJ57)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染病, 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称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 该疾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也可以通过输血传播[1]。因输血引起的疟疾病例已在我国多地发生或报道[2-4]。郴州市自2007年以来已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 近年来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疟疾[5]。2018年6月, 郴州市发生了1例输血引起的恶性疟病例, 现将该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和查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1例疟疾患者基本信息、住院病历、临床检验等资料, 并与患者签订了"开展输血性疟疾病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患者既往病史、外出史、输血史等, 以及患者家属和献血者既往病史、外出史等。
1.3 疟原虫检测 采用血涂片镜检法、疟疾快速试纸条(RDT)法和巢式PCR对疟原虫进行检测, 其中, 血涂片镜检法按照《疟疾的诊断》进行显微镜镜检[6]; RDT检测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开展检测(RDT试剂盒购于广州万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批号:W05470102WC); 巢式PCR检测参照文献[7]的方法检测。
2 结果
2.1 病例描述 患者李某, 女, 42岁, 工人, 2018年5月16日因"风湿性心脏病"入院治疗, 5月27日心脏手术后在医院康复治疗, 6月3日出现呼吸困难、发热(体温38.5 ℃), 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一区治疗; 6月4-5日均出现发热(体温39.0 ℃), 6月6日查血常规显示该病例血小板在7 d内下降超过50%, 且近4 d内连续下降(未触及危急值), 血涂片镜检发现有大量的恶性疟原虫环状体, 对患者采用"注射用青蒿琥酯"治疗后, 疟原虫密度逐渐下降, 直至消失, 6月9日改用口服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 患者连续服用3 d后好转。
2.2 流行病调查
2.2.1 患者流行病调查 患者无既往疟疾史、无外出史, 本次手术前无输血史; 其家属也无既往疟疾史、无外出史, 且居住地已连续21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患者在本次住院手术中(5月27-31日), 先后输血11次, 输注的红细胞和血浆分别来自11名供血者。
2.2.2 供血者流行病调查 据调查核实, 上述11名供血者中2人(蒋某和汤某)近期有境外外出史。其中, 蒋某于2018年5月3日前往马来西亚、日本旅行, 5月13日回国, 5月21日献血, 5月29日供血成分血浆输注给患者李某, 蒋某无发热、怕冷等疑似疟疾症状; 汤某, 2018年2月前往非洲喀麦隆从事高速铁路修建工作, 经埃塞俄比亚转机于5月7日回国, 5月17日献血, 5月27日供血成分红细胞输注给患者李某; 据调查, 汤某曾于2018年4月在喀麦隆时罹患疟疾, 注射抗疟药后好转(具体疟原虫种类和治疗药物未知), 献血前无明显疟疾症状, 但献血后5月20日出现发热等明显症状, 未就医, 自行服用青蒿素类复方抗疟药(随身携带)后好转。
2.3 实验室诊断 患者李某血涂片镜检可见恶性疟原虫环状体, RDT结果为单一恶性疟原虫阳性, 巢式PCR检测为恶性疟原虫阳性(图 1); 6月9日采集汤某外周血, 血涂片镜检未查见疟原虫, 但RDT结果为单一恶性疟阳性, 巢式PCR检测11名供血者留存红细胞, 其中汤某样本扩增条带与恶性疟原虫阳性条带一致(图 1)。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前往东南亚、非洲等高疟区旅游、经商、务工的人员持续增长, 由于缺乏有效的疟疾防治知识, 导致输入性疟疾持续增加, 2007年以来郴州市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疟疾[5]。值得关注的是, 部分境外务工人员返乡时常自行携带抗疟药物, 发病后自行服药, 未进行规范治疗, 极易造成疟疾复燃或复发, 特别是该部分人群若参与献血, 可能会发生类似本次调查输血引起的疟疾病例[2, 8]。为此,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境外务工或旅游等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宣教, 若出现发热、怕冷、出汗等疟疾症状, 要及时就诊或规范治疗, 以阻断传染源的发生。
此外, 鉴于目前疟原虫检测内容还暂未列入我国献血血液病原体筛查项目, 仅是开展献血前健康征询[9], 为此, 为防范输血疟疾病例的发生, 建议当地卫生部门应进一步提高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疟疾知识培训, 确保输入疟疾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稳步推进消除疟疾工作[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