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杜国义, 闫东
- DU Guo-yi, YAN Dong
- 动物间鼠疫流行与主要宿主密度相关性研究
-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gue epidemics among animals and the density of their hosts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4): 442-443, 450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9, 30(4): 442-443, 450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4.020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04-18
- 网络出版时间: 2019-6-20 19:58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地处冀蒙边境,疫源地面积1 000 km2,是较为独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主要宿主为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对于研究动物间鼠疫流行规律较为有利。该鼠疫疫源地也是我国较为活跃的疫源地之一,自建国后分别于1971-1972、1994-1995、2002-2003、2005、2017-2018年共发生5次动物间鼠疫流行,9个流行年[1]。鼠疫工作者发现流行年份以及流行年份前主要宿主动物密度有升高现象[2]。为了探讨动物间鼠疫与主要宿主密度的关系,我们以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中的1个相对独立的监测区域河北省康保县康保牧场自1968-2018年鼠疫监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将流行年份1~2年和流行前3~4年共5年划分为1个流行单元,将流行单元内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平均密度与36年的平均密度进行比较,找出动物间鼠疫流行年份密度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鼠疫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捕鼠夹,由成都洁仕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1.2 调查方法1968-2018年每年的4-7月和10-11月用鼠夹在河北省康保县康保牧场采用单公顷样方法,捕获长爪沙鼠,按捕鼠密度(只/hm2)=捕鼠数(只)/调查面积(hm2)计算主要宿主密度。
1.3 流行单元的划分第1流行年份为1971和1972年,第1流行单元为1968-1972年;第2流行年份为1994和1995年,第2流行单元为1991-1995年;第3流行年份为2002-2003和2005年,第3流行单元为2001-2005年;第4流行年份为2017-2018年,第4流行单元为2014-2018年(表 2)。
1.4 流行单元主要宿主动物调查调查方法和计算方法见1.1中所述。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68-2018年主要宿主密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每个流行单元主要宿主动物密度与总密度。
2 结果 2.1 1968-2018年鼠密度调查情况1968-2018年调查主要宿主长爪沙鼠面积共5 643 hm2,捕鼠5 169只,平均密度为0.92只/ hm2;各年鼠密度调查结果见表 1。
2.2 流行单元的密度变化情况第1流行单元1968-1972年共统计3个流行年份(1968、1970、1971年),调查面积为110 hm2,捕鼠151只,平均密度为1.37只/ hm2,高于总平均密度(0.92只/ hm2);第2个流行单元1991-1995年调查面积为1 218 hm2,捕鼠1 620只,平均密度为1.33只/ hm2,高于总平均密度;第3个流行单元2001-2005年调查面积为551 hm2,捕鼠881只,平均密度为1.60只/ hm2,明显高于总平均密度;第4个流行单元2014-2018年调查面积为991 hm2,捕鼠818只,平均密度为0.82只/ hm2,低于总平均密度,见表 2。
3 讨论 3.1 流行单元划分的意义鼠疫作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菌、宿主、媒介三位一体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3],主要宿主动物密度的升高是发生动物间鼠疫的条件,动物间鼠疫的发生是调节宿主动物密度的一种手段[4]。动物间鼠疫发生前密度升高现象在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普遍存在[5],康保县康保牧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共发生5次动物间鼠疫,根据其发生规律将流行年份前的3~4年及流行年份划分为一个相对独立单元(由于2002-2003、2005年流行年份太近,划分为1个单元),对于研究密度与流行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一旦鼠疫疫源地内主要宿主动物连续2~3年密度增高,就要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实施药物或生物灭鼠,降低鼠密度,防止动物间鼠疫发生和向人间扩散。
3.2 流行单元内主要宿主动物密度增高4个动物鼠疫流行单元内主要宿主动物密度有3个流行单元内密度明显高于总平均密度,说明动物间鼠疫的发生与主要宿主密度相关,密度增高,发生动物间鼠疫的危险性增加。
3.3 流行年份主要宿主动物的密度增高比较明显1971年长爪沙鼠密度为5.05只/hm2;1994、1995年长爪沙鼠密度分别为1.35和1.51只/hm2;2002、2003、2005年长爪沙鼠密度分别为1.37、1.03和2.00只/hm2;2017、2018年密度分别为1.15和0.36只/hm2[6]。从总的数据分析,大多数流行年份鼠密度均高于总平均密度,仅2018年密度不高,这与及时灭鼠或调查方法有关。因此控制当地主要宿主密度是鼠疫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适时调整防治策略,有的放矢,既能提高防治水平,又可以节约人力物力,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1] |
高少坤, 史献明, 杜国义.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静息期探讨[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2): 191-193.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2.020 |
[2] |
王海峰, 杜国义, 史献明, 等.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概述[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 21(6): 638-639. |
[3] |
纪树立. 鼠疫[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50.
|
[4] |
杜国义, 杨顺林, 史献明, 等.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蒙系绵羊血清鼠疫F1抗体调查[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3, 28(5): 351-352. |
[5] |
郭彦虎, 张涛. 宁夏沙鼠动物间鼠疫春季流行因素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2): 196-198. DOI:10.16050/j.cnki.issn1674-6309.2015.02.029 |
[6] |
马勇, 杜国义, 周松, 等. 河北省1950-2013年动物鼠疫流行特征调查分析[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8, 29(3): 293-295.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3.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