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闫冬明, 高源, 吴海霞, 王玉姣, 赵宁, 朱彩英, 张钦凤, 王君, 刘起勇
- YAN Dong-ming, GAO Yuan, WU Hai-xia, WANG Yu-jiao, ZHAO Ning, ZHU Cai-ying, ZHANG Qin-feng, WANG Jun, LIU Qi-yong
- 全国21个省2016年白纹伊蚊监测数据分析
- An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data of Aedes albopictus in 21 provinces, China, 2016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4): 391-394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9, 30(4): 391-394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4.008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02-26
- 网络出版时间: 2019-6-20 19:59
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6;
3 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of Jiamusi University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不仅具有全天吸血现象,而且还是多种蚊媒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1]。该蚊在全球范围内扩散速度快,也是近20年来全球快速扩散的物种之一。1978年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生了新中国成立后第1次登革热暴发,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3]。经实验室验证,白纹伊蚊能够传播3种黄病毒、7种甲病毒和8种布尼亚病毒[4]。截止目前,白纹伊蚊已遍布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5-6]。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白纹伊蚊传播的主要蚊媒传染病,目前2种疾病均缺乏预防疫苗和特效药,因此对白纹伊蚊的防制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上报的白纹伊蚊数据进行分析,了解2016年全国白纹伊蚊密度、种群特征,以及季节消长情况等,以期预测白纹伊蚊的消长趋势,为制定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白纹伊蚊分析数据来自于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中2016年的成蚊监测资料。
1.2 监测点的选择依据地理位置、病媒生物性疾病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作能力和开展情况,选取其中21省(自治区、直辖市)41个监测点开展监测。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系统”[7],对不同区划的分布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地理区划之间白纹伊蚊密度差异。依据张荣祖[8]的《中国动物地理》,41个监测点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蒙新区和华南区。
1.3 监测方法依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9],利用光催化捕杀蚊蝇器(武汉市吉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监测居民区、公园绿地、医院、农村民房和牲畜棚5种环境,每种环境中布放诱蚊灯4盏。监测从日落20 min后开始,不间断诱集6 h。第2天取出蚊虫收集盒,确定蚊虫种类、性别和数量。
1.4 监测频次每月上、下旬对蚊虫进行2次监测,遇到风力达到5级以上或者下雨天气顺延,但统计数据以月数据为准。
1.5 分析方法诱蚊灯法蚊虫密度计算方法:
蚊密度〔只/(灯·h)〕=捕获蚊虫(只)/(捕获时间×灯数)
将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库,按照动物地理区划系统将监测点分区,见表 1、图 1。使用Excel 2007软件整理分析各区域中白纹伊蚊构成比以及密度消长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对白纹伊蚊在各生境中的密度差异以及月份与区域差别进行方差分析,对6个区域中白纹伊蚊构成比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白纹伊蚊监测概况2016年在国家级监测点共布放16 644盏诱蚊灯,捕获蚊虫287 243只,其中白纹伊蚊5 181只,全国蚊虫密度为2.88只/(灯·h),白纹伊蚊平均密度为0.05只/(灯·h)。白纹伊蚊密度8月达到最高峰,密度为0.11只/(灯·h),1月最低,为0只/(灯·h)。全国白纹伊蚊密度自6月开始迅速上升,8月达到峰值,随后密度迅速下降,11月至次年3月密度保持在较低水平,见图 2。
2.2 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密度图 3显示,公园绿地的白纹伊蚊密度最高,为0.07只/(灯·h),农户民房最低,为0.03只/(灯·h)。5种生境中白纹伊蚊平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50,P<0.01)。
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划分后,观察各个区域中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密度(图 4),发现不同区域白纹伊蚊密度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区域,生境不同白纹伊蚊密度也有差异。在东北区和蒙新区的5种生境中未发现白纹伊蚊;华中区公园绿地白纹伊蚊密度最高〔0.23只/(灯·h)〕,其次是居民区;华南区公园绿地白纹伊蚊密度明显高于该区其他生境;华北区各生境白纹伊蚊密度相差不大,且密度较低;西南区生境中公园绿地及居民区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其他3种生境接近,农户民房最低。
2.3 不同地理区划白纹伊蚊构成情况全国41个监测点捕获的白纹伊蚊占捕蚊总数的1.80%。各区划中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的白纹伊蚊分别占2.76%、4.06%和1.69%,见表 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0%)。经统计学分析,6个区域内白纹伊蚊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74.540,P<0.01)。
2.4 不同月份各地理区划蚊密度消长情况华北区白纹伊蚊密度峰值出现时间与全国峰值时间相同,全年平均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华中区的成蚊密度变化明显,4月后直线上升,8月达到峰值,随后密度迅速下降;华南区白纹伊蚊密度在4、7和9月较高,9月密度〔0.13只/(灯·h)〕达到最高值;西南区白纹伊蚊密度峰值〔0.03只/(灯·h)〕出现在7月。西南区与华北区一样全年蚊虫平均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区与蒙新区全年均未监测到白纹伊蚊,见图 5。
对不同区域不同月份蚊虫密度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月份的白纹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0,P<0.05),对6个区域白纹伊蚊密度高峰月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区域6-9月白纹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40,P<0.05)。
3 讨论分析发现,2016年全国白纹伊蚊总密度达0.05只/(灯·h),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密度存在差异,公园绿地密度最高,农户民房密度最低。与2006-2013年全国白纹伊蚊在各生境中的平均密度比较,农户民房与牲畜棚2种生境白纹伊蚊密度有所下降,其他几种生境中的密度有所增加,其中公园绿地环境密度增长较为明显[10]。已有调查发现,农村中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地以室外环境为主,牲畜棚和农户的白纹伊蚊密度下降或许与重视农村环境孳生地的治理有关[11-12]。医院和居民区白纹伊蚊密度虽然与之前的数据比较有所升高,但并不明显,可能与人为使用物理防蚊措施和利用化学驱蚊剂有关。公园绿地蚊密度上升的原因并不明确,根据白纹伊蚊生活习性,植物容器(树洞、竹筒等)、天然石穴、岩石、水泥地、水泥槽等均为该蚊的孳生场所,公园的白纹伊蚊密度上升可能与防治措施强度降低有关[13]。此外,在冬季消灭越冬蚊并破坏其躲藏的场所是控制蚊密度的主要措施[14]。
气候因素被认为是影响白纹伊蚊分布的决定因素[15]。研究发现,我国的白纹伊蚊密度高峰主要在6-9月,该时间段温度高,降雨量大,符合白纹伊蚊的孳生特点。华中区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其次是华南区,华北区密度较低,中温带蒙新区和东北区未监测到白纹伊蚊,该结论与Wu等[16]认为我国白纹伊蚊分布在年平均气温11 ℃以上地区一致。通过与以往白纹伊蚊密度高峰对比发现,近几年蚊密度高峰期从7月持续到9月,给登革热防控带来巨大压力,提示我们需要加强监控,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通过对2016年全国蚊虫监测分析,本研究初步掌握了我国白纹伊蚊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生境差别、季节消长变化等特征,不同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使白纹伊蚊密度有所差异,且这些因素对白纹伊蚊还存在着交互影响,因此对白纹伊蚊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应在不同月份、不同生境、不同地区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本研究只涉及少数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以及包括本研究中考虑到的因素在不同地区对白纹伊蚊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10]。
[1] |
帅淑芬.白纹伊蚊的吸血习性及新型捕蚊器BG-Sentinel trap的捕蚊效果研究[D].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 2013.
|
[2] |
董学书, 周红宁, 龚正达. 云南蚊类志(下卷)[M].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0: 2-5.
|
[3] |
冯云, 张海林, 梁国栋. 我国从节肢动物中新分离的虫媒病毒[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9, 20(2): 178-181. |
[4] |
Benedict MQ, Levine RS, Hawley WA, et al. Spread of the tiger:global risk of invasion by the mosquito Aedes albopictus[J]. Vector Borne Zoonotic Dis, 2007, 7(1): 76-85. DOI:10.1089/vbz.2006.0562 |
[5] |
杨舒然, 刘起勇. 白纹伊蚊的全球分布及扩散趋势[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3, 24(1): 1-4. |
[6] |
吴凡.中国白纹伊蚊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及登革热的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4501-2009203578.htm
|
[7] |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 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2-6.
|
[8] |
张荣祖. 中国动物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94-137.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S].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5.
|
[10] |
吴海霞, 刘起勇, 刘小波, 等. 2006-2013年中国19省白纹伊蚊监测数据分析[J]. 疾病监测, 2015, 30(4): 310-315. |
[11] |
刘小波, 吴海霞, 殷文武, 等. 2006-2012年全国19省三带喙库蚊监测研究[J]. 疾病监测, 2014, 29(4): 281-286. |
[12] |
江毅民, 严子锵, 胡志刚, 等. 广州地区农村登革热旧疫点白纹伊蚊密度消长特点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 2012, 12(2): 222-223. |
[13] |
Ratigan CW. The Asian tiger mosquito (Aedes albopictus): spatial, ecological, and human implications in southeast Virginia[D]. Blacksburg, VA: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00.
|
[14] |
董学书, 周红宁, 龚正达, 等. 云南省蚊类的地理区划[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 16(1): 34-36.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5.01.012 |
[15] |
Hawley WA. The biology of Aedes albopictus[J]. J Am Mosq Control Assoc Suppl, 1988, 1: 1-39. |
[16] |
Wu F, Liu QY, Lu L, et al. Distribution of Aedes albopictus (Diptera:Culicidae) in Northwestern China[J]. Vector Borne Zoonotic Dis, 2011, 11(8): 1181-1186. DOI:10.1089/vbz.2010.0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