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陈朱云, 谢汉国, 肖丽贞, 欧阳榕, 张山鹰
- CHEN Zhu-yun, XIE Han-guo, XIAO Li-zhen, OUYANG Rong, ZHANG Shan-ying
- 福建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疟疾媒介种类调查
- An investigation of malaria vector species in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areas of Anopheles lesteri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3): 348-349,353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9, 30(3): 348-349,353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3.029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01-14
- 网络出版时间: 2019-4-25 12:10
雷氏按蚊(Anopheles lesteri)是福建省历史上重要的疟疾传播媒介,广泛分布于闽西北山地丘陵地带,以往调查发现全省雷氏按蚊分布区有15个县(市、区)61个乡(镇)259个村(点),除1个村在闽中地区的永泰县境内外,其余均在闽西北的南平和三明市[1]。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采取大面积杀虫剂滞留喷洒和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等综合性防制措施,雷氏按蚊分布区明显缩小,其种群密度显著下降,1996-2007年多次监测与调查均未捕获该蚊[2]。此后,这些地区停止了大面积杀虫剂灭蚊工作,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种植方式的改变,疟疾媒介种类组成及其生态习性可能出现较大变化,因此,迫切需要对福建省以往疟疾传播媒介雷氏按蚊分布区进行媒介种类调查,为巩固福建省消除疟疾成果及其制定有效媒介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媒介种类调查按照1975-1980年福建省雷氏按蚊分布调查结果,2011-2017年在该蚊分布区南平和三明市,每年抽取一定数量的点(村),于5-10月蚊媒活动季节采用以牛帐诱捕法为主,并结合诱蚊灯诱捕法、人帐诱捕法、人房搜捕法及其猪、羊、牛圈搜捕法等蚊媒采集方法进行媒介种类调查[3]。
1.2 媒介叮人率监测2014-2017年在南平市建阳区设置1个疟疾媒介监测点,根据《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媒介密度调查方法,每年6-10月,采用夜间通宵(18:00-06:00)室外人帐诱捕法(2人为诱饵)进行疟疾媒介密度监测,计算单位为叮人率〔只/(人·夜)〕。
1.3 媒介鉴定按照监测方案中媒介鉴定方法,捕获按蚊用乙醚麻醉,并做好标记(采集方法、时间、地点、人员等),带回实验室进行形态学鉴定。
2 结果 2.1 疟疾媒介种类组成2011-2017年在南平和三明市共调查10个县、68个点(村),仅捕获3 006只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未发现雷氏按蚊,见表 1。
2.2 疟疾媒介叮人率监测2014-2017年连续4年监测仅捕获中华按蚊,其平均叮人率为4.33只/(人·夜),活动高峰为7月〔7.56只/(人·夜)〕,见图 1。
3 讨论福建省曾是疟疾流行的高发区,通常以地方性流行的形式局限于闽西、闽北的山区丘陵地带,该地区也是疟疾的重要传播媒介雷氏按蚊的主要分布区,其密度高峰与当地疟疾发病率呈正相关,且传播能量是中华按蚊的19.20倍[4]。1975-1980年,曾在疟疾流行季节6-10月共调查60个县(市、区)1 098个村(人、牛房),雷氏按蚊占人房按蚊捕获总数的34.12%,主要分布于闽西北的建阳、浦城等14个县(市、区)60个乡镇258个自然村[5]。1981-1988年,通过对上述地区开展大面积滴滴涕人房滞留喷洒,雷氏按蚊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调查的214个自然村中仅72个村有该蚊分布,且该蚊占人房按蚊的组成下降至10.18%(1 473/14 476)[6];1989-1994年,雷氏按蚊残存分布点下降为42个村,随后对这些残存点又开展了1~3年连续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工作[6]。1996年,通过环境改造和治理,减少蚊虫孳生场所,同时结合居民推广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窗纱门等减少人蚊接触等防蚊措施,1996-2007年共复查276村(次),人房捕获按蚊13 408只,全部为中华按蚊,未再捕获雷氏按蚊[2]。此外,2005年以来的疫情报告显示,上述地区无本地疟疾感染病例报告[7-8]。本次调查结果也未发现雷氏按蚊的分布,说明既往采取的疟疾媒介控制策略对于遏制以雷氏按蚊为主的媒介疟疾流行区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近年来虽然受全球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耕作制度改变等自然与社会因素影响,媒介按蚊的种类组成或种群密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本次监测结果分析发现,近年福建省仅存在疟疾重要媒介中华按蚊,而且该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无明显变化,与全国其他省份蚊媒监测结果基本一致[9];同时,结合目前福建省与东南亚和非洲等疟疾高度流行区的人群往来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的趋势(如2017年输入143例,相较2016年增长了33.64%),说明该地区发生疟疾(间日疟)本地病例或流行的风险仍然较高[10]。为进一步巩固福建省消除疟疾成果,建议相关卫生部门应继续加强疟疾媒介及其病例监测工作,防止输入性疟疾引起再传播。
[1] |
许龙善, 吴金俊, 徐保海, 等. 福建省嗜人按蚊分布规律与特征调查[J]. 医学动物防制, 2001, 17(12): 636-638. DOI:10.3969/j.issn.1003-6245.2001.12.009 |
[2] |
徐保海, 许龙善, 张山鹰, 等. 福建省嗜人按蚊防制效果的评价与监测[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 25(2): 110-114. DOI:10.3969/j.issn.1002-2694.2009.02.005 |
[3] |
刘梦莹, 孙肖红, 徐宝梁. 成蚊监测方法概述[J]. 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12): 1661-1664, 1660. |
[4] |
许龙善, 吴金俊, 黄柏芳, 等.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传疟作用的比较[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0, 3(1): 69-70. |
[5] |
许龙善, 徐保海, 吴金俊, 等. 福建省嗜人按蚊防制措施与效果[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0, 13(2): 84-86. DOI:10.3969/j.issn.1673-5234.2000.02.002 |
[6] |
徐保海, 许龙善, 李莉莎, 等. 福建省残存嗜人按蚊清除效果观察[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1, 12(6): 421-423. DOI:10.3969/j.issn.1003-4692.2001.06.007 |
[7] |
桂生苟, 陈绍惠. 三明市消除疟疾可行性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8(4): 320. |
[8] |
朱红梅, 卓鸣莺, 张辉, 等. 南平市疟疾流行现状及消除的可持续性[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4, 20(6): 9-10, 29. |
[9] |
吴海霞, 鲁亮, 孟凤霞, 等. 2006-2015年我国蚊虫监测报告[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7, 28(5): 409-415. DOI: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5.001 |
[10] |
王晓欢, 张山鹰, 杨发柱, 等. 福建省消除疟疾地区重新流行风险评价[J]. 预防医学论坛, 2016, 22(5): 358-361, 365. DOI:10.16406/j.pmt.issn.1672-9153.2016.05.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