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功能
文章信息
- 李贵昌, 李永香, 陈传伟, 刘吉起, 罗运动, 周团结, 沈阳, 蒋之礼, 郭玉红, 宋秀平, 王君, 王玉姣, 赵宁, 栗冬梅, 刘京利, 鲁亮, 刘起勇
- LI Gui-chang, LI Yong-xiang, CHEN Chuan-wei, LIU Ji-qi, LUO Yun-dong, ZHOU Tuan-jie, SHEN Yang, JIANG Zhi-li, GUO Yu-hong, SONG Xiu-ping, WANG Jun, WANG Yu-jiao, ZHAO Ning, LI Dong-mei, LIU Jing-li, LU Liang, LIU Qi-yong
- 河南省永城市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 An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focus of scrub typhus in Yongcheng, Henan province, China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9, 30(3): 255-258
-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2019, 30(3): 255-258
-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3.006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9-03-30
- 网络出版时间: 2019-04-23 16:04
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6;
3 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 永城 476610;
4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16;
5 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3 Yongche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4 Hen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5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iamusi University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商丘市,地处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安徽省的宿州、淮北、亳州市接界,与江苏省徐州市和山东省枣庄市相距均为几十公里。与永城市相临的鲁苏皖地区均是秋冬季恙虫病流行区[1-3],但永城市历史上未见恙虫病报道。我们认为永城市自然环境与周边地区类似,当地也可能存在恙虫病流行条件。因此,我们于2017年秋季在当地调查鼠及其体表携带恙螨种类,并检测鼠体病原体感染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现场调查 1.1.1 调查时间、地点和生境的选择2017年10月下旬,选择永城市的平原地区和东北部芒砀山旅游景区共6个调查点(图 1),包括村庄、农田、湿地、河岸林带、山林、果园共6种生境。
1.1.2 捕鼠及其种类鉴定采用贵溪李氏捕鼠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号鼠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间隔5 m沿直线或沿林带布放鼠夹,晚放晨收。捕获的死鼠放塑料自封袋中带回实验室,根据形态鉴定种类。在鼠类调查中捕获的小型兽类包括啮齿目和食虫目,一般统称鼠形动物,本文简称为鼠或鼠类。
1.1.3 鼠体表恙螨采集和鉴定用梳子梳理鼠类体毛,捡取其体表寄生虫,放入75%乙醇溶液中保存。检查鼠耳等部位,发现有恙螨附着则将整只耳剪下,放入5 ml带盖离心管中,1鼠1管,置于4 ℃冰箱保存3~4 d,再放入-20 ℃冰箱中保存。捡取或刮取恙螨,计数,放入75%乙醇溶液中保存。随机抽取1/5的恙螨,用霍氏封片液封片,显微镜下鉴定种类。
1.1.4 鼠类脏器标本采集在无菌条件下,解剖、保存鼠类肝、脾、肾、肺等脏器,放-20 ℃冰箱中保存。
1.2 实验室病原学检测使用北京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磁珠法DNA提取试剂盒提取鼠类脏器标本的DNA,用《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中疾控〔2009〕1号)(《指南》)的巢式PCR引物和方法检测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56 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电泳阳性的PCR产物送北京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对阳性标本用Zheng等[4]使用的巢式PCR引物扩增长约480 bp或700 bp 56 kD蛋白基因片段,根据文献[5]从GenBank上下载不同基因型56 kD蛋白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确定标本Ot基因型。
1.3 数据分析使用Excel 2010、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根据《指南》计算鼠密度、带恙螨率和恙螨指数。用GenBank BLAST、MEGA 7.0软件序列整理、比对,建系统发育树。
2 结果 2.1 鼠密度及其种类构成 2.1.1 不同地点鼠密度及其构成本次调查共布放鼠夹901夹次,捕获鼠类110只,捕获率为12.21%。其中包括啮齿目4种,食虫目1种,其中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占90.00%,为优势鼠种。6个采样地点中,以马庄村、冀小楼和沱河大桥捕获率较高,见表 1。
2.1.2 不同生境鼠密度及其构成不同生境捕获率不同,调查的湿地为农田中的一块较小面积,捕获率为65.91%,河岸林带为15.16%,村庄为9.68%,该村处于拆迁过程中,仅有少部分房屋有人居住,多数房屋已推倒,院落荒芜,村庄中有较多黑线姬鼠。芒山镇的果园捕获率为0,在芒山镇的芒砀山景区林地中捕获1只黑线姬鼠(表 2)。
2.2 恙螨密度及其种类构成 2.2.1 不同地点和生境恙螨密度及种类构成共检获恙螨1 249只,带恙螨率为48.18%,恙螨指数为11.35。各采样地点鼠体表均有恙螨寄生。湿地、山区林地、河岸林带3种生境的带恙螨率和恙螨指数均较高(表 3)。
2.2.2 不同鼠体恙螨密度及螨种构成黑线姬鼠带恙螨率和恙螨指数分别为50.51%和12.42,褐家鼠分别为40.00%和1.20。仅捕获大仓鼠1只,其恙螨指数最高,为13.00。小家鼠和臭鼩鼱均未发现恙螨(表 4)。
随机抽取20.00%恙螨共255只进行鉴定,发现纤恙螨(Leptotrombidium)3种,其中小板纤恙螨(L. scutellare)占96.86%,其次是泰山纤恙螨(L. taishanicum)和湖北纤恙螨(L. hupeicum)。小板纤恙螨主要宿主为黑线姬鼠(表 5)。
2.3 病原体检测 2.3.1 巢式PCR检测鼠类标本Ot阳性率对105只鼠的肝、脾、肺、肾和耳标本进行巢式PCR检测,11只鼠的15份不同器官样本阳性。将序列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BLAST比对,证实均为Ot 56 kD蛋白的核酸片段。5种调查生境和除日月湖外的其他所有调查点均检出Ot阳性。鼠类总的病原体阳性率为10.48%,其中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阳性率分别为66.67%、20.00%和8.51%,见表 6。
2.3.2 Ot分子分型用文献[4]中引物对15份阳性标本进行巢式PCR扩增,共获得13个DNA序列,经与GenBank下载序列比对和整理,最终截取434个碱基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图 2)。永城市的序列与山东、江苏、安徽省阜阳的Kawasaki型序列高度同源,且与日本、韩国的Kawasaki型接近,该地Ot均属于Kawasaki分子型。
2.4 病例分布通过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检索,2006-2018年永城市仅有1例恙虫病病例,居住地在芒山镇。该病例2016年11月发病,为郑州市某医院报告。
3 讨论 3.1 恙虫病疫源地的证实永城市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地带。1986年江苏、山东省出现恙虫病病例[6-7],2008年安徽省北部靠近永城市的阜阳、淮北等地出现恙虫病暴发[8-9]。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仅2016年有1例恙虫病病例。该病例11月发病,与永城市周边的安徽、江苏和山东省以及河南省信阳市[10]的秋季型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发病时间一致。
本次调查发现,永城市10月下旬调查的各种生境中黑线姬鼠均为优势鼠种。该鼠检测Ot阳性率为8.00%。褐家鼠、小家鼠捕获率较低,但在村庄中褐家鼠密度较高,2种家鼠检测也均有Ot阳性。周边恙虫病疫源地证实黑线姬鼠、褐家鼠是主要宿主之一[1-2]。本次调查以野外为主,因此黑线姬鼠可能是野外恙虫病的主要宿主。
永城市的鼠体优势恙螨是小板纤恙螨。黑线姬鼠是小板纤恙螨的主要寄生宿主,带螨率为40.00%。永城市周边恙虫病疫源地主要媒介恙螨均为小板纤恙螨[1-2]。褐家鼠体表也有小板纤恙螨寄生,但小家鼠体表未发现恙螨。
永城市唯一病例的居住地在芒山镇。在芒山镇景区的山上捕获的1只黑线姬鼠其恙螨指数为41.00,且检出Ot阳性。人群发病与动物Ot感染、恙螨分布存在相关性。综上可以看出,黑线姬鼠、褐家鼠是永城市恙虫病的主要宿主,小板纤恙螨是主要传播媒介,其鼠和恙螨种类构成与周边疫区类似。
3.2 恙虫病疫源地范围广泛永城市以平原为主,仅在北部有芒砀山。该市村庄周围都有树林,树林中杂草丛生,且一般村边都有水塘沟渠,环境潮湿,适宜鼠类和恙螨生存。黑线姬鼠和小板纤恙螨在不同地点、不同生境(除了果园)均有捕获和检出,其分布非常广泛。根据周边地区既往调查,小板纤恙螨幼虫出现在9-12月,高峰期在10月。本次调查时间处于小板纤恙螨的高峰期,黑线姬鼠带恙螨率为50.51%,且主要是小板纤恙螨。除未捕到鼠的果园外,各种调查生境和除了日月湖以外各调查点的鼠类均检出Ot阳性。因此调查地区恙虫病的宿主、媒介和病原体广泛存在。本次调查仅局限在永城市区周边和芒砀山,建议对该市更多地点和农村居民区开展调查,并按月连续监测,开展人群恙虫病血清学调查,从而掌握当地恙虫病疫源地的范围和季节规律。
[1] |
姜志宽, 吴光华, 李丙军, 等. 我国秋冬型恙虫病媒介恙螨的研究概况[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3, 19(6): 473-477. |
[2] |
龚健仁. 我国恙虫病的分布状况与研究概况[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 20(11): 1176-1181. DOI:10.16462/j.cnki.zhjbkz.2016.11.025 |
[3] |
李贵昌, 栗冬梅, 李焱, 等. 2006-2016年我国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 2018, 33(2): 139-143. DOI:10.3784/j.issn.1003-9961.2018.02.007 |
[4] |
Zheng L, Bi ZW, Kou ZQ, et al. Genotype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in scrub typhus patients and rodents in Shandong, northern China[J]. Infect Genet Evol, 2015, 36: 126-130. DOI:10.1016/j.meegid.2015.09.008 |
[5] |
Kelly DJ, Fuerst PA, Ching WM, et al. Scrub typhus: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variants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J]. Clin Infect Dis, 2009, 48(Suppl 3): S203-230. DOI:10.1086/596576 |
[6] |
姜仁杰, 苏德茂. 江苏省首次发现恙虫病流行[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89, 5(1): 53. |
[7] |
刘丰东, 王足亮, 刘冬莹, 等. 山东五莲县首次发现冬季恙虫病[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87, 3(5): 40-41. |
[8] |
吴家兵, 胡岱霖, 何凡, 等. 2008年安徽省阜阳市首起恙虫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 13(6): 651-653. |
[9] |
Zhang SY, Song HB, Liu Y, et al. Scrub typhus in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areas of endemicity in China[J]. J Clin Microbiol, 2010, 48(4): 1241-1244. DOI:10.1128/JCM.01784-09 |
[10] |
许汴利, 陈豪敏, 朱谦, 等. 河南首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7(3): 129-131. DOI:10.3969/j.issn.1006-8414.2006.03.001 |